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民国之文豪 >

第29部分

民国之文豪-第29部分

小说: 民国之文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觉得,自己如果没有做好和一个女人共度一生的准备,那就不能随便结婚,而他若是结婚,那就不会抛弃自己的妻子,毕竟他的妻子,也将是他的责任。
  现在,他看到了自己曾经想要共度一生的女人,只是她憔悴了很多很多,还成了别人的妻子。
  江振国没有和她叙旧,他只是建议这位官员让他的姨娘出面办个女校,那样对这个官员的名声有好处。
  他怕叙旧会让自己心爱的女人以后的日子难过,他又不忍心她一直被困在后宅……
  那个官员欣然同意。
  故事写到这里的时候,穆琼想了好几个结尾,有让人震撼也符合现实的女主角自杀,也有大家一起为未来努力的相见不相识。
  但最后他还是选了第三个。
  筹建女校过程中,那个官员一再贪污,被人告发,锒铛入狱,妻儿各奔前程,与此同时,一个用刀子划花了自己的脸的女人找到江振国,问江振国自己能不能在新筹建的女校中任教。
  江振国同意,拿出一枚戒指给她,问她愿不愿意嫁给自己。
  女人泣不成声。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而穆昌玉和朱婉婉,还在哭着。
  穆琼没有再说什么,他把故事念完之后,其实也有点不好受,现在的话,他打算将稿子里不怎么通顺的地方重新修改一下。
  这篇小说,他写得挺痛快的,他把自己国家在如今的国际上的地位赤裸裸地摊开在国人面前,他写了洋人的丑恶嘴脸和对他们国家的企图,也写了国内官员腐败、沉迷享乐的现状。
  这年头,一些曾经满腔抱负的新派人士在当官之后,往往就只顾着自己的利益,再不管曾经的理想了,挺讽刺的。
  但他到底担心惹事,所以全部包装了一下。
  他同样写了对主角友好,给予主角帮助的洋人,更写了清正廉明的政府高官。
  至于事实到底如何,那就没人知道了。
  可这样,至少让这小说不会被封禁是不?
  暂时还没有什么名气的他,也肯定不会被抓……
  穆琼把稿子全部誊抄好,第二天去过傅医生那里之后,就送去了编辑部。
  李总编看到结尾,有点不理解:“江振国这样的人,何必娶这样一个女人?”
  “这女人不好吗?”穆琼问,他一直都把女主角写得很出色。
  “但她嫁过人,毁了容。”
  “嫁人是身不由己,至于毁容……红颜枯骨,都是为了理想奋斗的人,就不要在意容貌了。”
  李总编一言难尽。觉得果然还是个没尝过女人滋味的孩子,想得这么好……这世上的男人,哪有不偷腥的?
  不过,穆琼要这么写,李总编也不反对。
  他觉得……应该会有很多女人喜欢这篇小说。
  穆琼已经把稿子交齐了,李总编也就很大方地预付了他后面所有的稿费共计一百五十余元,又拜托他快些构思下一部小说。
  穆琼拿了钱,答应下来。
  他琢磨着,大众报的销量怕是非常好,李总编才这么大方,但虽说如此,他却也没打算换个地方投稿。
  李总编给的稿费,已经很高了。
  穆琼想的没错,大众报如今的销量非常好。
  之前李总编告诉穆琼,说大众报的销量稳定在一万五千份……这其实是说少了的。
  当时大众报没有刊登《留学》这篇文章的那几天的报纸,都卖到了一万五千份,至于刊登了《留学》的……卖到了两万份!
  他甚至因此加印了刊登了《留学》第一部 分的报纸。 
  而到现在,大众报的销量已经直逼三万了。
  要知道,申报新闻报的销量,也就七八万!
  这会儿上海识字的,指不定都知道《留学》,便是杭州苏州这样的地方,怕也有很多人在看《留学》。
  至于再远点……那就暂时传不过去了。
  李总编想的,其实没错。
  这年头的书太少了,以至于一部好书出现,就会全民皆读。
  更别说《留学》它还不单单是故事性强了。
  上海震旦学院的一间教室里。
  一个穿着长衫,二十出头的年轻男子捧着一张报纸,正在念着:“一个人若是不努力,不做足准备,就算是天上掉下馅饼,他也不一定能捡到,说不定还会被砸地头破血流!”
  “我活在这个世界上,若是只管吃喝拉撒就过了一辈子,跟猪又有什么区别?”
  “这个世界上,不管是黑人白人,还是我们黄种人,都一样是人,我们不比别人差。”
  “我们现在落后了,但我们可以赶上去,让我们的儿子,我们的孙子不落后!”
  ……
  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静静地听着。
  有人已经泪流满面,但他们没有哭出声音来,就怕打扰了别人。
  上海的一所中学。
  老师在讲台上,对学生说:“最近有一篇小说,我建议你们去看看,这篇小说叫做《留学》。写的是留学的事情。你们已经读中学了,应该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也应该考虑一下这个国家的未来。”
  某个茶馆。
  说书人难得地没有讲《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也没有讲文达先生的小说,反而讲起了江振国。
  某个新派人士开办的杂志社里。
  几个进步人士看着《留学》,拍案叫绝。
  “我一直在想,我们国家的文学还何去何从,现在看来,这就是我们未来的道路!”
  “一定要提倡白话文,只有大家都看得懂,才能让大家都学得会!”
  “这篇小说,很有启发意义。”
  ……
  很多地方,都在讨论《留学》
  这是穆琼不知道的,但真要说起来,会这样并不意外。
  穆琼穿越的年代,是1915年,新文化运动还没开始。
  后来在某位大佬的革新之下成为文学研究会代用机关刊物的《小说月报》,完全没有第一个大型新文学刊物的排场,它还在刊登鸳鸯蝴蝶派的小说。
  《新青年》这样影响力很大的杂志,它在今年九月刚刚创刊。
  被誉为中国第一部 现代白话文小说的作品,还要再过三年才面世。 
  此时的新文学,还在艰难发展,同时,这时的人,还有着各种各样的观点。比如有一些人,坚持认为这个国家要发展起来,就一定要废除汉字,取用字母。
  更有许多人提倡白话,并且不是以前那种依旧带着文绉绉的白话,而是彻底的白话。
  他们觉得文言文能读但听不懂,应该弃之不用,能读又能听懂的白话文,才是值得提倡的,但他们却又还没摸索出白话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穆琼写《留学》的时候,虽然已经学着这时候大家常用的文风去写,但他身上,到底有现代留下的印记。
  他写男主的一些想法,或者男主说话的时候,写的往往是非常口语化的白话,而不是那种文绉绉的,其实平常人根本不会那样说的话。
  而这些白话,正是在这个时代前所未有的。
  至于穆琼在文里写到的一些江振国的想法……在现代,随便一个小学生,都受过爱国教育,看过很多文学大家写的让人振聋发聩的文章,能说出一些大道理来也会背一些名言警句。
  但这个时期的文人,根本没有这样的条件。
  穆琼的运气很好,他已经不单单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他直接就是在巨人的头顶上出生的!
  现代的文学,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后,才发展起来的,他一个从小接受现代文学熏陶的人,来到新文化运动之前……
  他绝不是这个时代最聪明的,但他的眼界,绝对是这个时代最宽广的。
  不说别的,在几年后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 白话诗集《尝试集》,现代的人去读,会觉得也不过如此,但在这个时代,却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在这样的环境下,《留学》这部小说,自然也就显得与众不同。
  作者有话要说:
  放些资料哈哈~
  1、胡适先生的《四十自述》写了,因为他的母亲多给学费,私塾先生给他开小灶讲解字意。别的孩子有学了几年的,还不能理解“父亲大人膝下”什么意思的。
  2、文里江振国制造纯碱……侯德榜先生从国外带回在美国设计好的图纸,在国内办制碱厂。1926年秋天,在美国建国150周年国际博览会上,他们的纯碱荣获金质奖,不但使中国人扬眉吐气,而且打开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3、中国第一部 现代白话文小说,是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到今年刚好一百年~ 
  4、胡适先生的《尝试集》知名篇章:
  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第36章 逛租界
  一百五十个银元的稿费; 李总编给的是福源钱庄的庄票。
  这时在租界有洋人开的银行,政府也有钞票发行; 但大家还是更喜欢把钱存在钱庄; 交易的时候用庄票。
  不,真要说起来……大家最喜欢的其实是现银,大富之家; 在家里挖个坑藏个几万个银元那算少的。
  穆琼去了一趟钱庄,将庄票兑换成银元,然后拎着足有九斤重的银元回了家。
  他两辈子下来,还是头一次拎这么重的钱……当然若是可以,他不介意更重一点。
  穆琼到家的时候; 朱婉婉和穆昌玉正在熬猪油。
  之前他们家都是买了猪肉,将肥肉割下来熬猪油的; 但这次朱婉婉买了一片猪板油。
  这时候大家要熬猪油; 可以买肥肉、猪水油或者猪板油。所谓的猪水油,就是黏在猪下水上的脂肪,呈网状的,这个最便宜; 出来的油少,倒是油渣很多,而最贵的就是猪板油了,拿来熬油基本没什么油渣; 熬出来的猪油还特别香。
  家里充斥着一股油香味儿,穆琼进了厨房; 见到油渣已捞出,拿了筷子就夹了一块来吃。
  “饿了?马上就能吃饭了。”朱婉婉道:“昌玉想吃猪油拌饭,你要不要?”
  “要。”穆琼毫不犹豫地说道。
  在现代他都吃椰子油橄榄油,但现在真诚地喜欢上了猪油。
  “你又买什么回来了?”朱婉婉这时注意到了穆琼那个似乎装了不少东西的布包。
  这布包是朱婉婉给穆琼做的,用的深蓝色的布料,样式跟这时的学生背的书包差不多。穆琼拍了一下自己的包,笑着说:“是好东西。”
  “什么?”朱婉婉问。
  “一百五十块钱。”穆琼道。
  “一百五十……你说一百五十块钱?!”朱婉婉懵了。
  穆琼笑笑,打开了自己背着的包。
  包里放着满满一包银元。
  穆琼之前拿到的稿费也有不少了,而且他每次拿钱回来,都会给朱婉婉一些,朱婉婉手上已经存了差不多五十个银元。
  但就算这样,突然看到这么多银元,朱婉婉还是非常傻眼了。
  穆琼笑了笑,把布包递给朱婉婉:“娘,你把钱收好吧。”
  朱婉婉点了点头,哽咽了一声,才拎着银元上楼去了。
  朱婉婉上楼的时候,眼里含着泪,下楼的时候,整个人却显得非常轻快,穆琼觉得她快活地好像要跳起来一样。
  朱婉婉就是以这样的状态,大方地往锅里直接倒了些猪油下去,又倒进去酱油,拌了一锅猪油拌饭。
  本来她想着自己就别吃了,省点油,但现在……他们家也不用省这么一点猪油了。
  “娘,下午我带你和昌玉去租界玩吧。”穆琼又道。写完了一部小说,他打算休息两天,今天反正有空,不如就带朱婉婉和穆昌玉出去玩玩,见见世面。
  “好。”朱婉婉笑着答应了,至于穆昌玉,她早就笑弯了眼睛。
  附近有电车站,穆琼带她们坐电车去了租界,找到跑马厅,花六角钱租了一辆马车。
  这时哪怕是在上海租界,汽车也很少,还都是私人的租不了,因而来租界玩,最体面的就是叫一辆马车。
  穆琼自己对这样的体面生活并不如何感兴趣,但让朱婉婉和穆昌玉见见世面,无疑对她们有好处。
  穆琼希望她们能大方一点,更希望她们可以眼界开阔,心胸宽广。
  马车租一天一元,半天六角,因为有马车夫跟着,倒是并不用交押金。
  穆琼以前见过马,但还是头一次坐马车,还挺新鲜的,不过因为原主坐过马车的缘故,他并不觉得稀奇,朱婉婉和穆昌玉就不一样了。
  江南这地方鲜少有人养马,穆家也是没有马的,穆昌玉和朱婉婉以前出门多是坐船,还从未坐过马车。
  两人盯着那马看个不停,又不敢靠近,一时间很是踌躇。
  “小姐,夫人,马车很稳当,不会晃。”赶马车的车夫搬了个凳子放在马车边上,对着朱婉婉和穆昌玉笑道,黝黑的脸上挤出一道道深深的皱纹。
  “娘,你先上去。”穆琼扶了朱婉婉一下,朱婉婉这才鼓起勇气上了马车。
  朱婉婉和穆昌玉都上去了之后,穆琼才跟着上去,然后就让车夫载着他们,先逛逛租界。
  “好咧!”车夫应了一声,轻挥马鞭,就让马儿走了起来。
  “娘,我们看起来好高。”穆昌玉坐在马车上往下面看,兴奋地很。
  “嗯。”朱婉婉应了一声,突然道:“琼儿,当初我们被那些劫匪抢走的,也不过就是两百多个银元。”
  “娘,我们以后会越过越好的。”穆琼道。
  朱婉婉点了点头,她相信自己儿子的话。
  马车载着他们逛了一段路之后,穆琼就让马车夫带他们他们去了一家戏馆听戏。
  听戏每人铜元十枚,儿童不占座的话,就不收钱,穆琼给了钱,进去之后才发现戏台前面摆的是一张张的八仙桌,戏馆里还售卖茶水瓜子点心。
  茶一枚铜元一杯,会一直给续水,瓜子两个铜元一小盘子,这个就吃完就没的续了,至于点心,这里有裹了豆沙的松花糕和里面包了猪肉的茶糕两种,都是两个铜元一块。
  这些东西,穆琼每样都要了三份,算是很阔气的行为了,毕竟来这个戏馆看戏的都是普通人。
  朱婉婉和穆昌玉一开始有点不自在,慢慢地却自在起来,开始全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