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民国之文豪 >

第39部分

民国之文豪-第39部分

小说: 民国之文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傅怀安得意极了。
  魏亭的眉头却立刻就皱了起来:“傅怀安!你胡说什么呢!”
  “魏校长?”傅怀安这才看到魏亭,后退一步尴尬地笑起来:“我就是随便说说的……”
  “只是随便说说就好,以后要尊敬穆老师,知道吗?”魏亭道。
  “穆老师?”傅怀安僵住了。
  “傅怀安?”穆琼这会儿,却是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这个熊孩子,该不是傅蕴安的弟弟吧?!


第47章 教书
  穆琼之前一直以为熊孩子叫“淮安”; 也就完全没多想,但现在他听到了熊孩子的全名“傅怀安”。
  傅怀安这名字; 跟傅蕴安太像了!
  傅蕴安把冯小丫夫妻两个安排到了这所中学; 还让他们看着自己的弟弟,就说明他有个弟弟在这里读书……
  穆琼一言难尽地看着傅怀安。
  眼前的这人,跟傅蕴安可以说没有丝毫相像。
  相貌上; 两人虽说都长得不错,但眼睛鼻子,看着完全不一样,至于性格么,傅蕴安性格那么好; 这个傅怀安……呵呵!
  “魏校长,你说什么穆老师?”傅怀安呆愣愣地问道。
  “这位就是你们以后的英文老师了; 你们都给我尊敬他一点; 要是有人敢对穆老师不敬,我立刻让他收拾包袱回家!”魏亭怕穆琼年轻,压不住这些学生,就对着围过来的学生大声道。
  那些学生都好奇地看着穆琼; 傅怀安却炸了:“他才多大,怎么能当老师!”
  “我们学校招老师,只看有没有真才实学!”魏亭皱眉看了傅怀安一眼。
  其实穆琼这样十六七岁的年纪当老师确实有点小了,但这年头; 好的老师太难找!
  平安中学办校以来,他一直在招英文法文老师; 但来应聘的,要么就是要的薪水太多,他供不起,要么就是水平太差。
  没有留过洋,只在国内跟着别人学英文法文的人,很多发音都不标准,说话听起来怪怪的,更有一些人仅仅只是认识些单词,都没办法跟人对话。
  这样的人,他都是看不上的,干脆就自己当老师去教学生了。
  只是,他天生就不是当老师的料,教得很不好,这也就算了,他最近在筹办大学,实在没空!
  “他家里穷,都没上过多少学,怎么可能有真才实学!”傅怀安又道。
  “傅同学。”穆琼看向傅怀安:“你为什么觉得我家里穷?”
  “难道不是?”傅怀安反问。
  虽然姚家那边的人说穆琼在上海找着有钱亲戚了,但他知道那是骗人的。
  穆琼真要找到有钱亲戚了,用得着找他们做戏去拿那点破烂吗?
  “我家虽然不是巨富,但也算是书香门第,我父亲更是曾去日本留学,现在在北京工作。”穆琼笑道。
  傅怀安的表情僵住了。那天穆琼跟他说了一大堆,还用自己做比方,说自己原本很穷,写了一本《留学》才有了钱……他就默认穆琼以前很穷了。
  结果……他又被骗了!
  穆琼虽然没说家里的具体情况,但他父亲能去留学,肯定不会差了。
  傅怀安盯着穆琼,眼里都冒火了。
  穆琼逗过他,就不去管他了,而是看向魏亭:“魏先生,我们走吧!”
  魏亭带着穆琼就往外走去,而他们刚走到门口,就有一辆小汽车停在了他们面前。
  魏亭泰然自若地上去,又招呼穆琼来坐。
  穆琼来到民国之后,这是头一次坐汽车,然后就发现这汽车的内饰,实在不怎么样。
  不过,在这个时候有辆汽车,不下于在现代有架飞机了。
  魏家着实有钱。
  “我爸爱面子,出门的行头都给我备齐了,但就是不给我钱。”魏亭苦笑道。
  穆琼不知道要怎么接这话。
  其实如果他是魏父,估计也受不了养了这么个败家儿子。
  他到底还是不如魏亭这样的人无私。
  穆琼转而问了别的:“魏先生,平安中学是你跟傅蕴安傅医生合办的?”
  “你认识傅蕴安?”魏亭问。
  “认识,我写《留学》的时候,还向他请教了不少问题。”
  “怪不得书里有些细节我瞧着眼熟,原来你是问他的!”魏亭道:“他人不错,你应该同他多亲近。”
  穆琼挺赞成魏亭的话的,又问:“之前那位傅怀安,是傅医生的弟弟?”
  “是的。”魏亭点头,又叹气:“傅蕴安做事处处妥帖,还很努力,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竟然摊上这么一个弟弟!”
  路上,魏亭说了些傅蕴安的事情。
  他和傅蕴安是在国外认识的,傅蕴安回国之后,两人再度联系上。
  当时,平安中学已经建校,还招收了一些学生,但资金仍有不足,知道这件事之后,傅蕴安就资助了他一笔钱:“这学校也有傅蕴安的一半,所以他弟弟虽是个混账,我却也不好赶走,你只当他不存在就好,反正他也不敢在学校里惹事。”
  穆琼答应下来。
  魏家的饭菜依旧是四菜一汤。
  今儿个上午,齐老先生明显没有捞着蜜饯果脯吃,中午也就吃了不少,最后三个人将四菜一汤吃的干干净净。
  吃完之后,齐老先生拿出一个红纸糊成的红封给魏亭:“存明,今天有人请我写字,留下了润笔费,你拿着入大学的账吧!”
  魏亭也不矫情,直接拆开了那红封,从中取出一张庄票来。
  穆琼看了一眼,竟有足足五十元。
  不过,这五十元对普通人家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数目,但对一所大学来说,恐怕只是杯水车薪。
  吃过饭,魏亭带着穆琼,又去了平安中学。
  平安中学一共有八个老师,穆琼一一认识,又了解一下平安中学的学生的学习状况。
  这时的学生,尤其是平安中学这些家境一般的学生,读书都是非常认真的,之前魏亭亲自教他们英文法文,他们虽说学的一般,但单词已经背了不少。
  穆琼没有教学经验,但他当初学英文法文的时候,看了很多颇具趣味的教材和一些网络课程,教他的外教也是教学经验极为丰富的,倒也能拿来用用。
  今天是第一天,穆琼没课,早早就回家去了。
  他一回家,朱婉婉和穆昌玉就围了上来。
  “哥,中学是怎么样的?”穆昌玉好奇地问道。
  穆琼就挑拣着说了。
  “真好啊!”穆昌玉有些感慨:“魏先生真是个好人。”
  穆琼点了点头。
  “我以后,也要去考平安中学!”穆昌玉又道。
  “好。”穆琼道:“我家昌玉一定能考上。”
  穆昌玉带点得意地笑了。
  这天,穆琼早早吃过饭,就开始教穆昌玉和朱婉婉读书。
  他问过魏亭能否在学校里写作,魏亭当时一口答应,说是只要他不耽搁上课,在学校里写东西一点问题都没有,甚至于,非上课时间他不来学校也是可以的。
  平安中学给不了老师太高的工资,也就只能尽量给老师宽松的工作环境了。
  他一天只有两节课,一共两小时,再加上备课,半天时间足以,剩下的时间正好可以写小说……穆琼已经打算把《求医》带去学校写了。
  同时,给穆昌玉找个学校,也被他提上了日程,只是他要去工作,穆昌玉要去读书,朱婉婉一个人待在家里兴许会有点无聊……
  穆家人一起读书学习的时候,傅蕴安和傅怀安刚刚吃上饭。
  傅怀安吃饭的时候,一直咬牙切齿的,傅蕴安问道:“你怎么了?”
  “没什么。”傅怀安道。
  傅蕴安就不去管他了,只管自己吃东西。
  只是,他才吃了没几口,就听到傅怀安问:“喂……我是不是很没用?”
  傅蕴安倒也不计较他不喊“哥”的事情,只道:“是的。”
  傅怀安:“……”
  平安中学很缺人,穆琼第二天,就赶鸭子上架走上讲台了。
  不过他倒也不排斥。
  教书练练胆子挺好的,还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发展一下自己在这个时代的人脉。
  在民国这个时期,名声、人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最初去大众报投稿的时候,他也想着,不如一直隐瞒身份闷声发大财算了,但仔细想想,却又意识到那样做不仅没必要,还挺傻。
  一来,有些事情不是他想瞒,就能瞒得住的,二来,在这样一个乱世,想要过得好,最好还是有点名气,这样的话,别人看你不顺眼,也不敢随随便便把你杀了。
  拿着自己做的讲义,穆琼走上讲台,泰然自若地用英文跟那些年纪和他差不多大,甚至比他要大的学生打了个招呼。
  教室是祠堂改建的,挺宽敞,层高还有点高过头,估计有个五六米,学生用的桌椅,也都是新的,讲台黑板这些更是配齐了。
  这学校外面看着破旧,里面倒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想也是,魏亭这样的人,总不至于把自己的学校弄得太差。
  至于这些学生……
  面对一张张写满了求知欲的脸,穆琼的压力突然有点大。
  同时,他也豁出去了。
  教书就教书吧,其实也没什么好怕的!
  他这个站在讲台上的,怎么都比坐在教室最后的傅怀安有脸。


第48章 《留学》登完
  傅怀安听课不认真; 有时候还逃课逃学,魏亭一开始管过; 后来发现管不住之后; 就随他去了。
  反正傅蕴安说了,只要他不惹事,怎么样都好。
  魏亭都不管; 其他老师就更不会管了。
  听课的人那么多,多一个傅怀安不多,少一个傅怀安也不少。
  傅怀安也就这么被安排到了教室最后面,随他爱干什么干什么。
  而这会儿,他写了一个纸条; 揉成一团扔给坐在他前面的小弟。
  只是,那小弟见到纸团之后; 将之捏进手心放进口袋; 却并不去看,反而专心致志地看着穆琼。
  傅怀安瞧见这一幕,被气得不行,只觉得被小弟背叛了。
  这也就算了; 他听着听着……竟然也被穆琼讲的东西吸引了。
  穆琼正在跟他们讲英国的历史。
  这是第一堂课,他觉得没必要上来就让人背单词,干脆就先讲了点国外的历史,培养这些人学英语的兴趣。
  他喜欢阅读; 对历史也很感兴趣,上辈子看过很多国家的历史; 这会儿讲起来,倒也信手拈来。
  当然了,他讲历史,讲的不是几几年发生了什么事情这种,这些其实他也记不清。
  天性使然,他讲的主要是一些历史事件,甚至是很有意思的历史事件。
  讲的时候,一些简单的句子,他直接就用英文说了,顺便写在黑板上,并写上中文意思。
  底下的学生都听得很认真,每次他写点什么,都认真地抄到笔记本上。
  穆琼上辈子的朋友里,有一个重点高中的老师,当时这个老师总抱怨,说有些孩子考上了重点高中都不知道珍惜,上课不认真听讲……但现在,他完全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
  这里的每个孩子,都听得格外认真。
  甚至包括傅怀安。
  “现在,欧洲其实正在发生一场牵扯了很多国家的战争,而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是奥匈帝国的皇储裴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枪杀……”穆琼知道现在欧洲正发生的战争,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但他显然不能这么说。
  这时的人,可不会称呼这次的战争为“第一次世界大战”。
  现代的中学生,就算不喜欢看新闻,对地球上的各个国家,也是有一定了解的,想知道还可以随时上网查或者找书看,但此时的学生,他们知道英国法国美国这些国家,但对这个世界,其实并没有那么了解。
  穆琼讲的很多事情,都是他们以前完全不知道的,他们也就听得格外认真。
  不知不觉,下课铃声响了,他们却还听得意犹未尽。
  穆琼本来不想拖堂,但看到这一幕……
  “来,你们跟着我,把黑板上的句子念一念。”穆琼道。
  然后就听着这些学生,用极为不标准的发音,跟着他念起了英语。
  学英语一定要多听多读,可惜在这时,上海根本就没有电台和收音机,要七八年后,才有洋人在上海建起中国的第一个广播电台,电视机就更不用说了,就连电影也刚出现不久,还是默片的天下。
  当然了,留声机已经有了,但这可是金贵东西。
  穆琼上完课,就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这所学校是用一个旧祠堂改建的,祠堂前面几间大屋还有附带的厢房改成了教室,祠堂后面原本用来储存米粮的的谷仓,则被改成了教师办公室,还有学生宿舍。
  平安中学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回家去住的,但也有一些学生家里离得远,就干脆住在了学校里。
  学校里的住宿条件很差,这些学生都是自己在谷仓里搭建床铺,大通铺一样睡着的。当然了,对这时的人来说,这兴许已经不算差了——很多家庭自己家里,也是这么住的。
  教师办公室的话,魏亭有一个单独的办公室,其他老师则是一个办公室待着的。
  平安中学的老师家境都不错,大多并不靠工资糊口,他们之中有人跟穆琼一样会写文章投稿,也还有人甚至跟人合办了报纸。
  就是那报纸办的不怎么样……穆琼听他的说法,似乎每月都在亏钱。
  穆琼和这些人一个办公室待着,才算是有了点身处民国文人圈的感觉。
  而这些人,都对他很友好,就是免不了问起《留学》——魏亭给他们介绍过,说穆琼是《留学》的作者。
  “《留学》的结局,兴许不怎么讨喜。”穆琼没有说结局,只是给了这么一个答案。
  这些人也就不再问了,真要把不讨喜的结局给问出来了,下面的内容他们到底是看还是不看?不如就当做不知道,继续看下去。
  不管《留学》的结局如何,就看它的思想立意,这总归是一部好书。
  这些人不问了,穆琼就低下头,在学校免费提供的白纸上用英文写起了英文小短文,这些小短文全是写打招呼,或者去饭店吃饭,又或者大家一起郊游之类的生活场景的,用的单词也尽量简单。
  学语言就要多看多读……他打算从明天开始,每天让学生背一篇小短文。
  穆琼写好短文,就指派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