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民国之文豪 >

第57部分

民国之文豪-第57部分

小说: 民国之文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傅怀安拿了书回去,没一会儿竟然又来了。
  “还有书有问题?”穆琼问道。
  “不是……穆老师,这是我翻译的文章,你看看吧!”傅怀安将那本安徒生童话,还有几张写满字的稿纸给了穆琼。
  放假期间,他试着翻译了一个故事,就是写一个拇指大的姑娘的那个。
  他自己翻译的并不好,但昨天他哥给他找的老师给他详细讲了这个故事的意思。
  然后今天上午闲来无事,他就按照这个老师讲的,写出一个非常不错的故事来!
  穆琼有些惊讶地看着自己手上的文章。
  寒假的时间不长,还有走亲戚之类的活动,因而他虽然给傅怀安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但他其实并不指望傅怀安能给出什么成果来。
  不想……傅怀安竟真的给了他一份翻译稿。
  傅怀安翻译的是拇指姑娘。
  他并没有完全按照原文翻译,但整个故事翻译的很完整,文笔也不错,就是字很丑。
  看到穆琼看得很认真,傅怀安有些不好意思:“这个故事我其实看不太懂,所以找别人解释了一下……”
  “你翻译的挺好。”穆琼道。
  傅怀安说他找人解释了一下,他立刻就想到了傅蕴安。
  不过,虽然傅蕴安给他解释了这个童话的意思,但明显傅怀安没有照着解释来翻译……傅怀安给他的翻译稿里,插入了很多他自己的想法,很有傅怀安本人的特色。
  比如里面的拇指姑娘,觉得什么都看不见的鼹鼠没见识什么的……
  不仅如此,这文的文风还很像他……估计是傅怀安最近总看他写的小说的缘故。
  “真的?”傅怀安有些惊喜。
  “是真的,我觉得这个故事可以刊登出来……”穆琼又问。
  “这个故事还能刊登?!”傅怀安欣喜万分。
  “当然可以。”穆琼道:“不过你最好再修改一遍,里面有错字,还有一些地方不太通顺。”这故事估计是傅怀安赶工赶出来的,有些粗糙。
  “我一定好好修改!”傅怀安激动道,又有些不自信地问:“它真的能刊登出来?”
  “能。”穆琼道:“他可以刊登在我做主编的教育月刊上,刊登的时候,会说明这故事的原作者是安徒生,翻译是你。”
  穆琼是真的觉得这个故事可以刊登,并且很适合刊登在教育周刊上。
  他年幼时看过很多童话,当时没什么感觉,但等他长大,重新去看,却发现这些童话其实有别的意思。
  尤其是安徒生写的童话。
  就说这篇《拇指姑娘》,看似讲述了一个拇指小人的历险,可实际上……拇指姑娘在这个故事里,逃了两段她不喜欢的婚姻,然后终于找到了幸福。
  尤其是鼹鼠的那一段。
  田鼠给拇指姑娘弄了个包办婚姻,让她嫁给有钱的鼹鼠,但拇指姑娘不愿意过没有自由和阳光的生活。
  她在自己处境很糟糕的情况下,还帮助燕子,最终也通过燕子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自由。
  穆琼觉得,这种故事,让民国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看看挺好的。
  傅怀安听说可以刊登,就兴奋起来了,但兴奋了一会儿,他又露出纠结来:“我是不是应该……起个笔名?让别人知道我翻译这种小女孩才看的故事,多不好意思!”
  他是挺喜欢这个新奇的故事,但他二哥说的话却也没忘了……
  他二哥说,这些都是给小女孩看的!
  “你觉得这是给小女孩看的故事?你知道这本书的原作者生活在哪个国家,哪个年代,他经历过什么,又为什么要写这么一个故事吗?”穆琼问。
  傅怀安全都不知道,他只是觉得这个故事很有趣而已。
  穆琼简单介绍了一下安徒生,又把自己对这篇小说的理解说了,最后道:“现在国内,很多女性都任由父母家人安排她们的人生,这个故事兴许能让她们觉醒。就算它不能改变那些成年人的思想,但它也可以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
  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傅怀安顿时激动了,也觉得自己厉害极了。
  他翻译的这个故事,原来用处这么大!
  “所以,这个故事你要好好翻译,翻译完了,你还可以翻译一下里面其他的故事,比如这篇《皇帝的新衣》,又比如这篇《丑小鸭》。”穆琼翻开那本安徒生童话,指了其中好几个故事。
  傅怀安连连点头,激动地回去修改他翻译的故事去了。
  等傅怀安走了,盛朝辉立刻就道:“穆琼,你真打算在我们的教育月刊上刊登他翻译的作品?”
  穆琼点了点头。
  “他能翻译好?”盛朝辉满脸的不敢置信。
  “他的故事写得挺好的,还很有童心。”穆琼道。因为这时大家普遍还用文言文的缘故,翻译英文作品的时候,是不会逐字逐句去翻译的,有时候更像是作者重新写了一遍。
  因着这个,甚至还有完全不懂英文的人,在听了朋友讲述的国外的故事之后,将之“翻译”出来,最后卖得非常好的事情发生。
  而傅怀安写的故事虽然稚嫩,但确实不错。
  “等他改好了,我倒是要看看!”盛朝辉道。
  “那当然,毕竟你也是教育月刊的主编。”穆琼道,教育月刊现在就他和盛朝辉两个编辑,而他们都是主编。
  这天上午,穆琼一直待在学校里备课,但吃过饭,他却离开了,去了大众报编辑部。
  《求医》即将完结,《流浪记》的稿子,也该给他们了。
  穆琼将《流浪记》开头的一万多字给了李荣华,然后,就得到了一个涨稿费的好消息。
  李荣华把他的稿费,从千字三元涨到了千字四元。
  穆琼并不意外。
  大众报如今的销量,几乎全靠他的小说撑着。
  他的小说是隔日刊登的,而没有刊登他的小说的那些报纸,卖掉的量就只有刊登了他的小说的报纸的一半。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荣华肯定会想办法留住他这尊财神爷。
  穆琼并没有客气,他现在挺缺钱的……他打算攒钱在租界买个房子。
  穆琼把《流浪记》的稿子给李荣华之后没过几天,《求医》就完结了。
  《求医》连载了两个月,看哭了无数人,而现在,它终于完结了。
  就跟当初《留学》完结的时候一样,报童卖报的时候一直嚷嚷着:“楼玉宇大作《求医》完结,快来买快来看啊!”
  “治病难,求医难,写出了咱老百姓的心声的好故事!大家快来看啊!”
  ……
  报童才喊了没几声,立刻就被人给围住了。
  他手上的大众报被抢购一空,倒是口袋里,多了许多铜元。
  作者有话要说:
  最早将安徒生童话带给我国读者的是文学家刘半农,他在1914年翻译了一篇《皇帝的新衣》,译名为《洋迷小影》
  合集的话,这会儿还没人翻译过~


第69章 讨论
  陈老板本就很喜欢《求医》; 自从知道楼玉宇是穆琼,对这部小说就更喜欢了。
  他每天都雷打不动地看《求医》; 甚至为了方便看小说开始学认字——每当看小说的时候看到不认识的字; 他就会问张掌柜,等张掌柜将字的读音和意思告诉他,他便会反复写上几遍; 再把字记到他准备好的一本本子上,然后注音并写上字意。
  当然了,他的注音不是写拼音,而是在旁边写个他认识的同音字,这时的字典; 也都是这样注音的。
  比如“煜”,会在旁边写个“音同玉”。
  今天; 陈老板去西餐馆的路上; 照旧叫住了一个报童:“给我一份大众报,一份申报。”
  “先生,不好意思,我手上的大众报已经卖完了!”报童给了陈老板一份申报:“申报两个铜元; 新闻报要吗?”
  “大众报怎么没有了?”陈老板付了申报的钱。
  “今天《求医》刊登结局,大众报一下子就卖光了,不过等下还有!”报童道:“我正要去拿。”
  “那你等下给我送一份过来。”陈老板报了自己的地址。
  报童一直在这一块卖报,对这边的店铺熟得很; 陈老板也是认识的,当下应了一声。
  陈老板拿着申报来到西餐馆; 有些望眼欲穿。
  《求医》完结了,他现在特别特别想看结局!
  幸好,他很快就等来了大众报,等来了《求医》的结局。
  《求医》这部小说,写法跟《留学》不一样,或者说跟这个时期所有的小说的写法,都不太一样。
  这部小说大量运用倒叙插叙,可以说别出心裁。
  而它的结局,又是回忆。
  疯了的女人已经被关在柴房里很久,只能吃到冷饭冷菜。
  这天,她听到外面传来乐器声,好像是有人在娶妻。
  她突然想到了自己成亲的时候。
  她是她丈夫的第二任妻子。
  她丈夫的上一任妻子生不出孩子来,疯了,所以她的丈夫娶了她。
  她嫁进来的时候,她丈夫的第一任妻子,正被关在柴房里。
  外面的人都说她丈夫一家仁慈,妻子疯了也不赶走,而她也是这么想的。
  她坐在新房里,对未来充满期待,然后,她丈夫来了。
  她跟她丈夫的第一个妻子一样,迟迟没有怀孕。
  她的婆婆和丈夫带她四处求医,她开始吃各种各样的药。
  她起初觉得自己的婆婆和丈夫非常好,竟然不嫌弃她不能生,但几年下来,吃药吃得身体越来越差,吃得家里越来越穷,她却隐隐感觉到不对了。
  也就是这个时候,她的婆婆说附近有个求子很灵的“神仙”,带她去求子,还将非常害怕的她留在那里一晚上,任由“神仙”做法。
  她失了身,但有了孩子。
  她的丈夫和婆婆非常高兴,给她吃好的喝好的,他们看着她肚子的眼神那么热切,好像她怀着的不是孩子,而是一颗金蛋。
  可现在,孩子死了。
  他们又想送她去做法,让她生孩子。
  她不愿意,他们就又要娶妻了。
  而她会死在这个柴房里,就像她丈夫的第一任妻子一样。
  这世间的事情,来来回回,总是重复的,就像壁虎的尾巴,断了长,长了断。
  女人用棍子敲开柴房的窗户跑出去。
  外面漆黑黑的,缺了点红。
  她一把火,把柴房给点燃了,火越烧越大……
  她终于觉得自己不冷了,暖和起来了,她拥抱大火,好像抱着自己的孩子一样。
  穆琼这个结尾是个悲剧,这部小说,从头到尾就是个彻底的悲剧。
  所有的怨恨和丑陋,最后全被一把火烧掉了。
  女人最后已经疯了,她的丈夫其实并没有再娶妻,也已经娶不起妻了。
  陈老板看完,心情复杂。
  这个结局,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但仔细想想,却又琢磨出很多味道来。
  而且他知道,这写的是现实,多少人,一辈子没别的想法,就惦记着要个儿子?
  陈老板想不出什么评价来,只是将结尾又看了一遍。震旦大学,郑维新和他的同学们,却讨论地热火朝天!
  “这个结尾,当真充满了讽刺意味!”
  “我之前极为厌恶这女子的丈夫,但现在回过头去看,却觉得他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在这部书里,又有谁不是悲剧?”
  “这书里的人都有病,不是身体病了,就是心病了。”
  “迷信当真害人!”
  ……
  郑维新没说话,但他的心里,其实也憋了很多话。
  他跟穆琼一起去义诊过,义诊的时候,看到那些愚昧的人心里是什么感受,现在看到这部小说,他心里就也是什么感受。
  穆琼的这部小说,真的写得很好,细细品味,总能品出酸甜苦辣不同的滋味来。
  “最后这女子砸破的,其实不是柴房的窗户,而是封建礼教。”
  “那一把火,也不是真正的火,这是这女子向往的光明。”
  “代代相传的封建礼教,迟早会被人打碎烧毁。”
  ……
  震旦大学的学生,越想越多。
  怕是穆琼在写的时候,都没想这么多。
  女子中学。
  李珍瑶也在看《求医》。
  追完《留学》之后,她一直在看《求医》,从未落下过。
  这个故事,她看得非常难受,很是憋屈,但这样一个结尾,却让她莫名地觉得痛快。
  可惜的是,这女子也死了……
  “楼玉宇先生,果真跟别人不同。”
  “我每天买大众报看,最喜欢楼玉宇先生的文章,却也会看看别人的。被人夸赞的文达先生的小说,根本就不把女人当人,只当货品一般,但楼玉宇先生……我能看出他对女子的珍重。”
  “还记得我当初看《三国演义》,有人杀了妻子,用妻子的肉款待刘玄德,竟然还受到奖赏,心中着实难受,但看楼玉宇先生的文,却不用担心遇到这种事。”
  “楼玉宇先生,定然是个怜香惜玉的人。”
  ……
  李珍瑶听到自己同学这么说,深以为然。
  平安中学。
  傅怀安一大早就买了大众报到学校里看,看完之后,心里说不出的烦躁。
  他以前从不关心别人的日子有多苦,但近来看书看多了,突然意识到以前的自己有点浅薄无知。
  这世间,很多人都在挣扎求生,而那些女子尤为辛苦。
  他突然就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想到了自己父亲的那位太太。
  太太是父亲的原配,但父亲跟她连话都说不了几句,她整日待在家里,不是找他母亲的麻烦,就是找他父亲其他姨太太的麻烦。
  他的母亲,以前一度很受他父亲的喜爱,但当他父亲身边有了更加年轻貌美的女子,他母亲也就只能靠边站了。
  那些年轻貌美的女人呢?她们真的就愿意做他父亲的姨太太?
  傅怀安一时间心乱如麻,干脆就翻开了手上的安徒生童话,这几天,他正在翻译《卖火柴的小女孩》。
  倒是学校里的其他学生,没想那么多。
  “这女子真狠!”
  “她就是被逼到绝境了。”
  “这故事的意思,是这女子的丈夫不能生吧?真没想到……”
  ……
  穆琼一大早到学校的时候,就注意到很多学生在看大众报,在议论《求医》。
  而等他进了办公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