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民国之文豪 >

第86部分

民国之文豪-第86部分

小说: 民国之文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人道:“谢谢,谢谢……我真的快要过不下去了,我……”
  “你遇到了什么事?”穆琼问,这女人身上的衣服虽然很旧,但看她说话走路的样子,就知道她应该受过不错的教养。
  “我……我丈夫死了,我婆婆整日让我干活,她还要把宝儿扔掉,她……”
  这女人说不下去了。
  门口那个大点的女孩子突然道:“娘,我们别回去了好吗?我们可以自己绣花卖,自己养活自己。”
  抱着孩子的女人擦掉自己的眼泪,若有所思。
  她在门口呆呆地站了一会儿,然后转过头来看着穆琼:“谢谢先生的好心,我们要走了。”
  说着,她抱着孩子鞠了一躬,就要往外走。
  “你等等。”穆琼道,他走到这个女人身边,将自己口袋里剩下的一些糖给了这个女人:“这些糖给孩子吃吧。”
  “谢谢。”这个女人又哭了,她抓着糖哭了一会儿,突然道:“我……我不要糖,能给我点吃的吗?”
  “里面还有早上剩下的粥,你进去吃点吧。”穆琼道。
  这女人看了还站在门口的自己的两个女儿一眼,有点迟疑,恰好这时,李珍瑶和杨瑜君看过孩子出来了。
  她们看到这个女人,好奇地问穆琼:“先生,这个女人是谁?”
  “早上在门口捡到的孩子的母亲。”穆琼道。
  “你来找孩子了?”李珍瑶道,她原本是想要指责这个女人的,但看到对方满脸泪痕,却只说了一句在《流浪记》里看到的话:“孩子是你生出来的,他被你带到这个世界上,你丢了他,对他来说就是没了全世界……”
  女人又哭了。
  李珍瑶这下倒是不好说什么了。
  穆琼又道:“里面有吃的,去吃点东西吧。”
  兴许是有李珍瑶和杨瑜君两个女孩子在的缘故,这女人没那么戒备了,她朝着自己的两个女儿招了招手,就跟着穆琼往屋里走去。
  那些孤儿都聚在里面的院子里。
  最近天气已经热起来了,金怀来就烧水让这些孩子全都洗了澡,今天更是让他们全都穿上了一样的衣服。
  衣服的布料并不好,但再怎么说,那也是新衣服,这些孩子一穿上,整个人看着顿时就不一样了,瞧着特别精神。
  当然,这也跟他们最近吃的不错有关。
  那个女人看到这群孩子,愣了愣,而这时,穆琼吩咐吴妈,去拿了些吃的来。
  吴妈是有些不情愿的,她嘀咕了几句太浪费什么的,然后才端出来两碗很稀的粥和两双筷子。
  穆琼觉得,她应该往粥里倒水了。
  他实在不喜欢吴妈这样子……
  不过,这个女人倒是没觉得有问题,她甚至还很感激:“谢谢……”她说着,把一碗粥给两个女儿,剩下的一碗粥自己喝了起来。
  她只喝掉了一半,还只喝了上面那半粥汤,然后就拿着筷子,想把粥里的米粒喂给那个有些傻的孩子。
  孩子侧过头去,并不要吃。
  穆琼道:“他已经吃过了。”
  女人闻言,把碗里的粥拨了一些给两个女儿,然后自己把剩下的吃了个一干二净。
  吃完了,她郑重地看向穆琼:“谢谢你……我以后一定会报答你的。”
  “不用谢。”穆琼道。
  而穆琼话音刚落,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人呢,人都死哪里去了?”
  那女人听到这个声音抖了抖,穆琼的表情却有些微妙。
  那个在门口叫喊的人的声音,他还挺熟悉的……在门口的,应该就是姚老太太。
  穆琼看了那个抱着孩子的女人一眼,突然想起来一些事情。
  当初住在姚家的时候,朱婉婉还有赵婶子曾经跟他说过一些姚家的事情。姚家除了他见过的姚老太太和姚宏,还有姚太太、以及姚太太生的两个女儿并一个小儿子。
  当时赵婶子曾说,姚太太整日带着两个女儿绣花养家糊口,却吃都吃不饱……眼前的女人,恐怕就是姚太太了。
  “你打算回去吗?”穆琼问。姚老太太只在门口喊着,他们又在后面的院子里,她一时半会儿,倒是不会进来。
  “不,我不回去。”姚太太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勇气,斩钉截铁地说道。
  穆琼看了她一眼,又看向李珍瑶:“李小姐,麻烦你去告诉外面的老太太,就说他们已经走了。”穆琼指着姚太太等人道。
  “好!”李珍瑶道,和杨瑜君一起走了出去。
  李珍瑶和杨瑜君来见穆琼,是好好打扮了一番的,不仅穿上了最时兴的衣服,还戴上了首饰。
  姚家以前虽不是大富大贵,但也挺有钱,姚老太太也是有见识的,瞧见这两人,便有些吃惊,也不敢乱嚷嚷了,只问自己的儿媳妇在不在:“她过来找那个小傻子了,你们瞧见她了吗?”
  “你说她啊?她抱着孩子就走了。”李珍瑶道。
  “她去了哪里?”姚老太太连忙问。
  “我怎么知道?”李珍瑶道。
  “你们怎么能让她走,还有孩子,孩子你们怎么不留下?你们这里不是专门收留别人不要的孩子的吗?”姚老太太不满道。
  李珍瑶之前还算客气,这会儿听到她这么说,却也有点火了:“你这说的是什么话?你们的孩子,我们留下做什么?”
  “谁知道你们要孩子做什么!”姚老太太道,一副怀疑的样子。
  李珍瑶花了那么多心思做好事,哪里受得了被人怀疑?“你什么意思?我看孩子可怜给口饭吃还有错了?总比你这种黑心肠扔孩子的好吧?”
  “你才黑心肠!你这人都不知道要尊老爱幼的吗?”姚老太太怒了。
  李珍瑶又要跟姚老太太争论起来。
  好在杨瑜君拦住了她,还对姚老太太道:“你儿媳妇抱着孩子都走了一会儿,你在这里跟我们吵架,不去追你的儿媳妇了?”
  姚老太太骂了几句,这才扭着小脚走了。
  她觉得自己的儿媳妇一定是回家去了,她要回家去瞧瞧,打她一顿紧紧她的皮!
  姚老太太骂骂咧咧的上海话,李珍瑶和杨瑜君都是听得懂的,少不得生气,但跟这样一个老太太生气,又有点跌份儿!
  她们最后满心郁闷地回到屋里,看看姚太太,又看向穆琼:“先生,现在怎么办啊?”


第104章 打火机
  这种别人家的家事; 是不好管的,这道理大家都知道。
  姚太太也是个明白人; 不等穆琼说什么; 便道:“她走了,我也要走了。谢谢你们。”
  “你打算回去?”穆琼再次问。
  姚太太又一次坚定地摇头。
  “为什么不回去?”穆琼又问。
  姚太太听穆琼这么问,想了想才道:“我要是回去; 她……我婆婆一定会把宝儿再扔掉的,还有大丫……她已经在给大丫找婆家了,只要有钱,脏的臭的她都不在乎……我不能让她把大丫胡乱卖了。”
  “你婆婆也太坏了吧?”李珍瑶皱眉,她的父母还有爷爷奶奶; 对她肯定是没有对她的兄弟那么好的,但他们却也不会这样子害她:“你丈夫呢?”
  姚太太的神情淡淡的:“他已经死了。”
  这时的人; 说起自己已经过世的亲人; 是绝不会直接说“死了”的,一般都是说“不在了”,“没有了”什么的。
  姚太太直接说“死了”,足可见她对丈夫; 是没什么感情的。
  “你有地方去吗?”穆琼又问。
  姚太太道:“我之前有个关系不错的姐妹,我打算去找她。”
  “你不回娘家?”李珍瑶好奇,一般女子遇到这情况,都会回娘家……
  “我欠了我几个哥哥许多钱; 我没脸回去。”姚太太道。
  姚太太原名戚秀芬,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 家里开了一家布店,一家老小自己染布自己卖,生活过得算不上多好,但也不坏。
  她是家里最小,又是唯一的女儿,还很受宠,打小就不用干什么活儿,平常在家也就锈点小东西玩儿。
  甚至,她还识字。
  她是女子,是没得读书的,但她的几个兄长多多少少读了点书,她的父亲也认字,你教几个我教几个,她也就打小认字了。
  等到她长大,家里给她选夫婿,更是千挑万选。
  当时姚家开着酱园店,生意很不错,她公公跟她父亲是好友不说,姚家还只有一个儿子,将来家业都是这个儿子的……她父母觉得这是再好不过的结亲对象,便将她嫁到了姚家。
  结果,就因为姚家只这么一个儿子,家里人全把他当宝贝蛋宠,以至于她丈夫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这人一开始不过是在外面找找相好的,整日里听戏赌钱不着家,可后来,竟是抽起了大烟!
  她公公还在的时候,家里还能周转,倒也不至于过不下去,但后来她公公不在了。
  她丈夫很快就把家业败光了,还到处借钱,当时就跟她娘家借了许多钱,再后来……
  都说她丈夫是为了不连累家里人自己自尽的,但她知道并非如此。
  她丈夫当时是想逼她婆婆拿钱出来,逼她婆婆卖房子,一哭二闹三上吊,最后不小心真把自己给吊死了。
  她婆婆因此痛不欲生,但她没了丈夫,其实是松了口气的。
  她的长子读书好,她熬上几年,把这个孩子供出来,家里的日子也就好过了。
  为了能给姚宏读上书,为了能让家里有份收入,她甚至厚着脸皮去自己的娘家借了许多钱回来,填补自己丈夫留下的亏空,以便能保住房子收租。
  当时她刚刚丧夫,又生了小儿子,平常还要做家事,要绣花补贴家用,一时间没空管着大儿子,等回过头来,就发现自己的大儿子跟自己的丈夫一样,有些不管他人感受。
  不过,那到底是自己的儿子,在她看来总归是好的,也就没当回事。
  她每日里带着两个女儿做针线,做得眼睛花了也舍不得停下来,就盼着儿子能出息了。
  她也一直以为儿子能有出息。
  直到去年儿子偷拿了钱的事情闹出来。
  她这才意识到,这个打小就被她婆婆抱去养的孩子,跟她丈夫一样被她婆婆宠坏了。
  她当时很失望,也很自责,就私底下去找儿子,想跟他谈谈,让他懂事一点,可是她儿子并不愿意听她说话。
  倒是像她婆婆呼喝一样,讲她说了一通。
  她一再努力,也无济于事。
  这也就算了,家里本就缺钱,那之后她婆婆还愈发爱藏钱,竟是不让她和她的两个女儿吃饱。
  至于她的小儿子……这孩子生下来就瘦小的过头,瞧着还有点傻,最不讨她婆婆的喜爱,她婆婆那是连饭都不肯给他吃了!
  她和两个女儿,只能省下自己的吃食来给孩子吃。
  她们整日里挨饿,只能吃红薯就算了,还吃不饱,针线活哪里做得好?做不好她婆婆又非打即骂……
  最让她心寒的是,她大儿子瞧见了,竟只当做没瞧见。
  她的日子过得极为艰难,但她也没想着离开,毕竟她无处可去。
  她爹娘都已经不在了,她在家里的时候,她哥哥虽然疼爱她,但这么多年过去,她的哥哥自己都有孙子了,自然不可能还像以前一样顾着她,更别说……她还欠了几个哥哥许多钱还不出了。
  这两年过年她回娘家去,她嫂子连门都不给她开。
  她只能忍着。
  但让她没想到的是,她婆婆竟然把她的小儿子给扔了。
  这孩子并不是在她期待中降生的,但也是她的骨肉!他确实傻,但这几年从不惹事,她绣花的时候,就在旁边乖乖地坐着,默默地陪着她。
  天天吃不饱穿不暖,她为什么还能坚持?还不是因为考虑到这孩子没了她,怕是要活不下去?
  健健康康,活泼可爱的男孩儿,送给别人之后,兴许也能过上好日子,但她的孩子连话都不会说,被丢了之后,怕是只能活活饿死!
  她婆婆听说有人收留孤儿之后,就告诉了她,说要把她的小儿子送去,她当时想也不想就拒绝了,但她婆婆还是把她的孩子给扔了。
  她发现之后就急急忙忙追了来,幸好孩子没事。
  她每天和女儿一起绣花,一天做的活儿少说能拿两三毛钱,一个月下来有六七块钱是有的。虽说不多,但养活她们绰绰有余,现在日子竟过成这样……
  她实在是过不下去了。
  尤其是,她知道自己的婆婆,就喜欢让她不好过,还固执己见。比如这次她若是回去了,她婆婆肯定会想办法扔了她的儿子,还有她的两个女儿……
  她是不能再回去的。
  戚秀芬的眼里,满是坚定。
  穆琼注意到了她眼里的坚定,还挺欣赏的:“你一个女人要带着孩子过下去并不容易,但只要自己立得住,就不用怕。”
  穆琼这边的孤儿院缺人手,穆琼一开始,是想把姚太太留下的,但后来仔细想过之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这倒不是他怕姚老太太,而是他担心姚太太放不下姚宏。而只要姚太太放不下姚宏,她跟姚家,就有的牵扯。
  他虽然不介意行善,但也不想给自己找麻烦。更何况这世上比姚太太可怜的人,多了去了。
  就说吴妈,当初在乡下也是差点被饿死的。
  穆琼没留姚太太,姚太太很快就离开了。
  李珍瑶有些不解:“先生,孤儿院不是缺人手吗?你怎么不把她留下?”
  “我不可能见个人可怜,就把人留下。”穆琼笑道:“她并不是没有后路,她有一技之长,能养活自己。”
  说起来,这种以给人绣花为生的女子,穆琼见过的并不止姚太太一个,当初他在陈老板的西餐馆干活的时候,曾找陈老板一个已经过世的好友的妻子帮着做窗帘,那人就是跟姚太太一样,在丈夫过世后,凭着自己的手艺养活自己的。
  她的日子,过的可比姚太太好多了。
  而姚太太真要立得住,其实是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的——姚老太太年纪不小了,还是个裹了小脚的,姚太太难道还打不过她?
  姚太太走了,穆琼就和金怀来一起,忙活起孤儿院的搬迁来。
  他们雇了一辆马车,行李全都搬了上去,几个行动不便的孩子也坐了上去,剩下的人,则全都自己走路。
  便是他,也是走路的。
  李珍瑶和杨瑜君原本想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