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爱人万岁 >

第6部分

爱人万岁-第6部分

小说: 爱人万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龚小亮瞥了眼巧巧,巧巧立马截获了他的这两道视线,凑上来,拿肩膀轻轻撞他的肩膀:“雪乡你知道吧?”
  龚小亮把洗好的碗放去了另一张桌上,用干抹布擦。巧巧也拿了块干抹布,和他一块儿擦碗,说道:“离我们这儿不远,那儿这几年旅游特别火,牡丹这儿吧,开旅馆我看是没戏了,一个月都不一定有一个客人,你说要是咱们去雪乡开旅馆,加上我叔这手艺,啧啧,说不定还能上上《舌尖上的中国》呢!”
  “《舌尖上的中国》?”
  ”啊?你连《舌尖上的中国》都不知道?就是那个纪录片啊。”巧巧一拍龚小亮,和他打了个“等着”的手势,转眼就跑没了影。可不一会儿,她就又蹦蹦跳跳地回来了,怀里抱着台笔记本电脑。
  碗都擦干了,龚小亮正打算再拖一遍外头餐厅的地,巧巧随便找了个座,打开了电脑就开始播视频,还招呼龚小亮过去看。
  电脑屏幕上一个厨师正把面条甩得老高,粉尘四散。
  巧巧托着下巴也盯着屏幕,画面切到了深山里,有人爬树取蜂巢,画面又切到了海边,有人下海捞鱼,煮一大锅海鲜汤。巧巧边看边给牡丹搞旅游规划:“你说咱们牡丹也搞个什么景点,我看林场那边就不赖嘛,原生态,回头上一上电视,咱不也火了?”
  她回头张望龚小亮,一双眼睛迷迷蒙蒙的,时间不早了,牡丹早早地安静了下来,若是还有人在忙碌着什么,一定是在忙着做梦。
  巧巧还在畅想:“要是挖出个温泉,也能和富士山山脚下似的边看雪边泡温泉了嘛?那美的……这附近有矿,有矿的地方是不是就可能有温泉啊?”
  纪录片的画外音介绍起另外的佳肴了,上海本帮菜,私家菜馆,已经相传五代。那最新一辈的传人在接受采访,他的口音有些重。龚小亮拄着拖把站住了。
  巧巧问道:“你喜欢牡丹吗?”
  她转过头直勾勾地看着龚小亮,她的头发做了酒红色的挑染,衬得皮肤白皙,她身上有股淡淡的香味,平时不易察觉,此刻忽然特别明显。龚小亮好久没闻到这样的味道了,清浅,不着痕迹,埋伏在空气中,抓不住,好像没有形态,可到了必要的时候,这股香味又会在瞬间化成一柄锥子,直刺进人心里,那被刺伤了的人呢,他会有什么样的下场?他能有什么样的下场?除了被钉住,他什么都做不了。
  龚小亮弯下腰拖着地走开了。
  巧巧还和他搭话:“不喜欢啊?不喜欢还待在这儿啊?”她感慨道:“现在都没什么人留在牡丹啦。”
  “我嘛,你看我爸,臭脾气,老顽固,非得待在这儿,最近他血压还有点高,我妈腿脚也不好,我走了他们可怎么办啊?”巧巧尾音一翘,有了主意了,说:“龚小亮,不如你去考个驾照,回头咱们搞个林场一日游,我当导游,你当司机,你看怎么样?”
  龚小亮说:“驾校得交很多钱吧?我没钱。”
  他拖到了门口,指着大门说:“我要关门了,你走吧。”
  巧巧眨巴眨巴眼睛,嘴唇一动,却没说话,用力拍上了电脑,夹在腋下,大步走了出去。
  当晚,龚小亮做了个梦。他梦到自己开着大货车,往南去,边上坐着巧巧,后来又变成了蓝姗。他吓醒了。
  隔天,巧巧提前一天回了哈尔滨,店里少了个帮手,龚小亮忙得团团转,到了下午三点他好不容易喘上口气,店里只有一桌客人还在喝酒,剥花生米了,龚小亮给他们添了点热茶水,正准备去后厨吃饭,店外头又走进来一个客人,这人逆着光进来,他又走近了些,龚小亮才看清,来者是个精瘦的小个子,戴着顶毡帽,瞅见龚小亮,抬了抬帽檐笑着打了个招呼。龚小亮认出他来了——他是十年前跟了他庭审一路的《牡丹晚报》的罗记者。
  龚小亮给罗记者安排了个座,拿了个茶壶过去,给他倒茶,问道:“吃点什么?”
  罗记者把帽子往上顶开些,挤着眉毛看龚小亮,笑着摸下巴。罗记者约莫四十来岁,下巴刮得铁青,眼睛贼亮,肩膀总是耸着,好像两条胳膊老是被什么东西挤着一样。
  龚小亮挠挠脸颊,轻声问罗记者:“您怎么找到这儿的?”
  罗记者不看他了,环顾四周,一抹桌子,一笑:“你这儿还不赖啊,挺干净!还敞亮!”他问龚小亮:“有什么推荐的?”
  “焖鱼吧。”龚小亮说。
  “好吃吗?”
  “很多人点。”
  “好吃吗?”
  龚小亮说:“好吃。”
  “哦,那来个焖鱼吧!”罗记者竖起根手指敲着下巴,左看看,右瞧瞧,看准了别人桌上的一个砂锅,问龚小亮:“那是什么?”
  “白菜油渣粉丝豆腐。”
  “来一个。”言罢,罗记者又琢磨了番,点了第三道菜:“再来个锅包肉吧,你妈说你爱吃,欸,我们一块儿吃吧,你吃了吗?”
  龚小亮说:“我……在这里工作。”
  罗记者往他身后一指:“柜台里摁计算器的是你老板啊?”
  龚小亮点了点头,抓着手里下单的纸,小声说:“你要找他聊聊吗?”
  罗记者哈哈笑了两声,一拍龚小亮,声音一高,打着手势和奇哥道:“老板!你这伙计我认识,我请他吃个饭,给您打个申请,您批准吗?”
  奇哥咧嘴一笑:“批准!”他望了眼龚小亮,“你不正好还没吃呢么,吃点儿吧!点了什么菜啊?”
  罗记者把龚小亮拽下来了,他坐的是张摆了四张塑料凳的小圆桌,龚小亮被他拽到了他身边的凳子上,两人斜斜面对着。罗记者扯开嗓门道:“一个焖鱼,一个白菜油渣粉丝豆腐,一个锅包肉,再来两碗米饭,两瓶哈啤!”
  “好嘞!”
  龚小亮在罗记者边上坐不住,起身要走,罗记者喊了他一声,他道:“我去后厨帮忙。”
  罗记者还要说话,奇哥恰好拿着啤酒过来,一看,把龚小亮摁了回去,嗓门洪亮的说:“行了吧,你就在这儿歇会儿吧!你这一不杀鱼二不剁肉的,也指望不上,歇着吧!”
  龚小亮低下头,说不上来话了。奇哥给他们开啤酒,罗记者客气,请他也喝一杯,奇哥站着干了半杯,和罗记者热热闹闹说了一大通,他道:”我这伙计什么都好,就是不爱说话,干活儿卖力得很,老实,勤快,可我看吧,这小子平时不是干活儿就是窝自己房间里,手机也不玩儿,网吧也不泡,也没半个朋友,没点活人气啊!嘿,这不您就来了!好嘛,你们喝着,聊着,我这就做菜去!”
  罗记者听了就笑,奇哥也笑眯眯的,龚小亮来回看他们,在这样的氛围里,他要是不笑,不跟着喝上几口酒,那仿佛是天大的罪过。
  龚小亮扯出个笑容,拿起酒杯,湿了湿嘴唇。奇哥按了按他的肩膀,走开了,罗记者给他添酒,玻璃杯满了,雪白的啤酒沫涌了出来。龚小亮忙用手去捂。罗记者给他递纸巾,问道:“出来挺久了?”
  龚小亮擦杯子,擦桌子,说:“快三个月了。”
  罗记者喝酒,说:“我估摸着你也差不多出来了,就在你家这片打听了打听,听人说前阵子见到你了,我就转了转,这不就被我给找着了吗?”他戳戳自己的太阳穴,“干记者的,这点灵敏度还得有!”
  龚小亮把湿透了的纸巾推到一边,撇头看着照进饭馆的阳光,说:“我一没文凭,二没工作经验,也只能在饭馆打打下手了。”
  “哟,你这逻辑推理能力不赖。”
  龚小亮苦笑了下,罗记者给自己倒酒,问道:“怎么还留在牡丹呢?这破地方,要山没山,要水没水,女人全跑了,满地都是小光棍老光棍,你说有个什么好?”
  龚小亮略微抬起点头,看着罗记者道:“有矿山,还有雪松江啊,冬天结冰了还能溜冰。”
  “溜野冰要死人的!”罗记者鼓圆了双眼,“你别不是想寻死吧?”
  龚小亮笑了,拿起酒杯喝了小半杯酒。
  罗记者反倒不笑了,神情凝重了,他问龚小亮:“去看你妈了吗?”
  龚小亮掰着指甲,说:“去了,我妈给了我点钱。”
  罗记者望了眼屋外,喝酒,拿起筷子架在了碗上,说:“戴明月还在十九中教书,住在百花。”
  龚小亮跟着看了眼外头,明晃晃的阳光照得他几乎睁不开眼睛。他不说话了。
  罗记者道:“你说你们俩也够奇怪的,他吧,还在十九中教书,你吧,还在牡丹。要我,我是说我要是他啊,我早跑得远远的了,越远越好,去海南,唉不,海南东北人也多,行吧,那就杭州吧,长沙也成啊。”
  “可能要照顾家人吧。”龚小亮说。
  “家人?你知道的吧,别的报纸不都写过么,他高三那年爸妈出了车祸,他妈当场就死了,他爸捡回条命,成了植物人,躺在床上切了气管,靠呼吸机续命,都说不然他能去北京读书,结果留在牡丹念了师范。”
  龚小亮咳了声。罗记者接着道:“他爸没几年也走了,住院看病欠了不少钱,工作了几年债才还清,百花那套房子,他姥姥给他凑的首付。“
  龚小亮说:“我出来那天,他来接的我。”
  罗记者问他:“你们这儿能抽烟吧?”
  “你抽吧。”
  罗记者点了根烟,吞云吐雾,双手叠在桌上说:“龚小亮啊,我想不明白戴明月这个人,我见的人够多了吧?我什么样的人没见过呢?”
  龚小亮说:“人都不止一面的。没有人能完全了解另外一个人。”
  罗记者笑笑:“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你想啊,十九中谁不知道他的事?哪个学生私下不议论?哪个老师不议论?他们校长也提过,问他要不要调去别的地方,他能给安排,可他没要这个机会,还留在十九中,天天走过那个班级,天天经过那张办公桌……”罗记者顿住,拿筷子敲了下龚小亮的手背,“你别掰了啊,我问你,换成你,你受得了吗?”
  龚小亮握住了双手,他害怕别人的议论,害怕牡丹,但他还留在这里,是因为只有这种恐惧感才能稍微缓解他的愧疚。而戴明月还留在这里……他不知道,也想不明白,不懂,难道是因为爱吗,他太爱蓝姗了……他一定很爱她,因而留恋她待过的学校,舍不得转手他们的婚房,更不愿意离开牡丹。
  龚小亮还是一言不发,罗记者一个人说话,他道:“我以前啊,看过一个电影,一个纪录片,一个连环变态杀人犯站在法庭上,他杀害的其中一个受害者的父亲在法庭上对他说,虽然你可能不相信,但是孩子,我原谅你,”罗记者弹开些烟灰,“那个杀人犯就哭了。”
  “你说,人真的能原谅吗?是憎恨比较让人有活下去的动力还是原谅更能让生活继续下去?”
  龚小亮从罗记者的烟盒里拿了根烟,点上了,深吸了一口。
  奇哥来上菜了,一看龚小亮和他手里的烟,又一看罗记者,笑了笑走开了。
  第一道菜是焖鱼,随后白米饭,锅包肉和粉丝也上来了,罗记者大口吃菜,大口扒饭,顾不上说话了,龚小亮把烟架在骨碟边,吃了一碗白米饭,搭了几片白菜叶子,干掉了杯里剩下的酒,拿起烧了一大半的烟走去了外头继续抽。不一会儿,罗记者满嘴油光的出来了,他递给龚小亮一张名片,他还在《牡丹晚报》,还跑法制新闻。他和龚小亮挥挥手,走了。
  这天打烊后,龚小亮把这张名片拿回了他的小房间,从床底摸出个铁皮饼干盒,放了进去。盒里还有其他东西:一张印上了血迹的女人照片,半包烟,一只打火机,一张新办的银行存折,里头有一千多块。
  他的过去和现在就这样摊开在他面前。
  龚小亮把烟和打火机拿了出来,盖上了盒子,藏了回去。他穿上鞋子,裹上外套,走去外面抽烟。他走得离旅馆和饭馆都远远的,夜深了,稀稀落落的路灯忽明忽暗,戏弄着路上不多的行人。地上还有雪,前几天才下过,踩着沙沙的响,不知不觉,龚小亮走到了春水街上。他太熟悉这条路了,只要靠近这里,他的两条腿就会自动把他往这里带。他在这里出生,他在这里长大,他在这里骑着自行车飞驰,一心只想快些去学校,快些见到他的老师爱人。
  发廊,便民超市都关了,街的尽头隐隐传来乐声,好像有人在弹钢琴。
  龚小亮循着声音找过去。他又来到了那间教堂门前。
  门关着,但龚小亮听得很清楚,那钢琴乐声正是从门后传来的。弹琴的还是那个男孩儿吧,因为这乐曲还是那么不连贯,那么琐碎。
  龚小亮看了眼教堂门口周日欢迎朝鲜语礼拜的灯箱。今天恰好是周日。
  他扔了烟,推开门,走了进去。
  虽然是晚上了,但教堂里还是有很多人,男的女的,有很年轻的,也有很老的,几乎都在哭,声嘶力竭,歇斯底里,他们喊的都是朝鲜话。龚小亮环视了圈,到处都是哭泣的眼睛,绝望的面孔,痛苦的扭曲着的身体,而穹顶上吊下来的耶稣似乎比他们所有人加起来还要绝望。
  他的肋骨像一把把刀。
  弹琴的确实还是那个不大的男孩儿,龚小亮找了个角落坐下了,没多久,一个穿黑衣服的男人坐到了他身边。在周遭如浪的哭喊中,男人手捧红封皮的《圣经》朗读着什么。龚小亮听不懂。
  读着读着,男人哭了,他侧过脸,泪眼婆娑地对着龚小亮,他还在念着,但发音是龚小亮听得懂的了,男人在说中文了。他铿锵有力地念道:“我要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她的脚跟。”
  蓝姗的脚后跟陷进被褥里,她跳起来,在床上蹦得高高的,她跌下来,从云端跌落,摔在地上,头破血流。
  龚小亮愣住了,那读经的男人握住了龚小亮的手,他闭上了眼睛,嘴角在抽搐,眉心紧锁,但很快他的表情就平和了,就显得十分陶醉了。
  不协调的钢琴曲还在继续,男孩儿卖力地演奏,手指看上去像是要抽筋了。发泄的人群中有人开始抽自己耳光,拿脑袋撞前面的椅子。烛光烧着耶稣的脚。龚小亮一手被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