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我的医术震惊世界 >

第92部分

我的医术震惊世界-第92部分

小说: 我的医术震惊世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茂言他们手上也有这两位病人病情的介绍,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探讨治疗方案。

    对于给予病人治疗方案这件事情,苏茂言已经驾轻就熟了,他看了病历介绍之后,脑子就已经跟着转了起来。

    这位肩关节僵直的病人,是因为受伤导致的,而且情况有点严重,在中医来看,对于肩关节僵直这种毛病,多采取的都是中药熏洗和推拿的办法相结合。

    不过苏茂言觉得,这位病人可能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来治疗更有效果一些。

    当然,这里的中西医结合,就是指结合一些西医的办法,比如肌肉牵拉技术、关节松动术等等,具体要怎么结合,还需要看看病人的具体情况。

    至于尺神经受损的病人,肯定是采取功能重建的办法对她进行治疗,但是怎么重建就是个问题了。

    苏茂言虽然获得过这方面的碎片,但这还是他第一次直面病人,所以还是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

    众人都在看着病历,看完病历之后,也有医生上前去询问具体情况。

    比如当时是怎么受伤的,受伤过后经过了哪些治疗,每次治疗之后的感觉怎么样。

    在问了之后,医生还会进行详细的触诊。

    在座的都是经验丰富的医生,不仅问的仔细,触诊也做得非常仔细,这一轮下来,不少人心里都有了腹稿。

    苏茂言也是一样,他是最后上去做触诊的,正因为是最后一个,所以不少人这会儿都在看他。

    习惯了众人目光的苏茂言淡定的对眼前的两位病人做着触诊。

    有经验的伤科医生,就算没有仪器的帮助,光凭着这双手,也能摸出不少的东西来。

    当然了,触诊的方法教材里面都有写,但是每位医生的习惯和手法还是有所不同的。

    就像是苏茂言,他做触诊的时候也有一些小习惯,这些小习惯大部分都是碎片里面的经验带来的,也就是药王当年的习惯。

    习惯肯定不是无缘无故形成的,特别是对于医生来说,很多你觉得一些无意义的动作,或许对他来说是诊断判断疾病的重点。

    于是就有人注意到苏茂言的小习惯了。

    他的动作看起来非常标准,但是总会在每一个动作结束后加上一点小尾巴,这些小尾巴看起来累赘,但是却让旁边的人觉得有一种奇异的美感。

    仿佛没有这个小尾巴,触诊就不算完整样一样。

    有这种感觉的人不少,就连刘信本人也坐直了身子。

    之前他见过是苏茂言给雷鸣做触诊,不过那会儿苏茂言看起来还要稍微稚嫩一点,不像现在,一举一动都透露着更加深厚的自信。

    自信这东西,绝对不是想一想就能有了。

    很多人总觉得相信自己很简单,其实并不是这样,相信自己和相信别人有时候是一样的,那就是必须得有相信的基础。

    相信的基础是什么?那就是你曾经成功过,或许是一次成功,或许是许多次成功。

    总之没有成功,那么自信的来源就是不牢固的。

    努力有时候可以成为自信的源泉,但是没有经过实践的考验,就始终差了点东西。

    所以现在从苏茂言身上透出的自信,毫无疑问,是病人带给他,在治愈过许多病人之后,他当然更加的有自信。

    这才多久的时间啊。

    刘信不由感慨,好像也就是一两个月吧,短短一两个月,苏茂言身上就已经有了这么明显的变化,真的不简单。

    不简单的苏茂言这会儿也已经完成了触诊,触诊的结果和影像报告里的一样,但是他总是习惯用自己的手去感受一番,这样在治疗的过程中,他考虑的东西会更加具体一些。

    那位肩关节僵直的患者奇怪的看着苏茂言。

    之前来帮他触诊的医生至少都是四十多岁的,这个医生看起来怎么这么年轻呢?

    就和二十岁的学生一样。

    这么年轻的医生真的可以吗?

    他心里存了事,难免就露出了一点惊讶来。

    苏茂言倒是没有注意到,给他触诊完毕之后就去给那位尺神经损伤的病人触诊了。

    等他也回到了座位,接下来就是讨论怎么治疗了。

    大佬首先发话了:“大家都觉得怎么治疗比较好?”

    遇到这种情况,肯定是小辈先说话了,不然大佬们一开口,后面的都不用说了。

    而这里面的小辈,最小的就是苏茂言和刘茂了。

    大家不由看向了这两位坐在一起的年轻人。

    其中一个是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小镇医生,还有一个是组织者刘信的爱徒。

    按照道理,这种时候就应该刘茂当仁不让,率先开口。

    刘茂本来也是这么想的,而且他还有点担心自己在苏茂言之后开口会落了下乘,毕竟他刚刚又凭着优秀的视力瞥到了苏茂言的本子。

    又是密密麻麻的一堆字。

    虽然字写的挺好,但是密集恐惧症都要犯了好吗?

    所以他立刻道:“不如我先来吧。”

    其余人都点点头。

    刘茂清了清嗓子,开始说自己的治疗方案了。

    苏茂言仔细的听着,发觉刘茂虽然平常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但是基本功非常扎实,提出的治疗方案也是走的稳扎稳打的风格,非常厉害了,果然不愧是刘信的爱徒。

    其他人也这么觉得,所以不停的点头表示赞同,坐在刘信旁边的医生还小声道:“你带的这个学生不错嘛,基础很扎实。”

    刘信谦虚的点了点头:“还需要继续学习,你们可别夸他,还是要多给他找问题才是。”

    刘茂说的方案虽然不错,但是要找问题也是能找出来的,比如一些小问题刘茂就没有注意到,所以如果用他口中的这个方案,在治疗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比较难搞的问题。

    不过对于刘茂这个年龄来说,他提出的方案已经能打80分了。

    刘茂说完了之后就轮到苏茂言了,不过这也得看他愿不愿意在刘茂之后发言。

    如果觉得自己的方案没有刘茂成熟的话,肯定也就不会举手了。

    不少人这会儿都是觉得苏茂言或许不会发言了。

    都是年轻人,已经有了珠玉在前,大部分人或许就不会再献丑了。

    但是苏茂言明显不是大部分人,他今天到这里来就是来找自己存在的问题的,就算方案再怎么不尽人意,他也要丢丢丑,说出来让各位大佬帮他判断判断,到底是哪里有问题。

    不然这个交流会的意义在哪里呢?

    所以他在众人的目光中淡定的举起了手。

    主持人笑着道:“那现在就请苏医生来说说看他的治疗方案。”

    这治疗方案,当然是针对两位患者的,所以这会儿两位患者也听得非常认真。

    之前的那位年轻的刘医生说了方案之后,他们明显发现其他人的表情都是赞赏,说明那位刘医生说的肯定不错,就是不知道这位更年轻的苏医生怎么样了。

    那位肩关节僵直的患者听到了苏医生这个名字的时候觉得有些耳熟,不知道在哪里听过,不过很快苏茂言的话就把他的注意力给拉回来了。

    苏茂言的语速不急不缓,语气听起来并没有年轻人的浮躁,反而透着一股稳重,所以听他讲话有时候挺享受的。

    毕竟人长得好看,声音也好听,让人不自觉的就会产生好感。

    但是一分钟之后,就没有人再去注意他的脸或者他的声音了,大家都在思考他提出的治疗方案。

    虽然这治疗方案还没有说完,但是这就短短的一分钟,苏茂言抛出来的东西已经足够让人惊讶了。

    如果说之前的刘茂是稳扎稳打的话,那么苏茂言本人就是大开大合。

    他的方案和一般人不太一样的地方就在于他敢于创新,所以在一些细节上面,他提到的东西或许是刘茂敢都不敢想的。

    但是大家再看了手里的病例之后,又觉得这种颇有些剑走偏锋的味道仿佛没有错。

    特别是他提出的一些推拿方法,再座的不少人那是听都没有听过。

    所以听到了这里之后,已经有人皱起了眉头。

    如果说两分钟之前,大家对这个方案还抱着非常不错的观感,那么现在就多了几分质疑。

    苏茂言不是没有注意到大家的表情,不过他对自己的方案还是比较有信心的,问题肯定有,毕竟他本人在治疗损伤后遗症这个毛病方面,经验始终比不上在座的大佬们,但是他虽然没有经验,但是他脑子里却装了无数医生的经验。

    那些医生,随便拿一个出来,或许都是在场坐着的水准,这么多的医生把宝贵的经验给了他,他要是还会弄错方案的话,那就太辜负这些前辈了。

    所以他继续不急不缓道:“关于肩关节僵直的那位患者,我的想法就是刚刚说的,我知道大家可能有一些问题,不过一会儿我可以给大家亲自示范一下我提到的推拿方法。”

    说完之后,刚刚和他相谈甚欢的大佬开口道:“我觉得你的办法很有意思,不错,一会儿咱们试试,如果有不对的地方再改,不用有心理压力。”

    他是很看好苏茂言的,到了他这个年龄,最喜欢看到的就是有资质的小辈,因为这些小辈的出现就代表了他们中医学还有进步的希望。

    所以他对于这些小辈也是非常爱护的,犯错不可怕,改了就行,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时刻保持进步的心。

    他这么说了,其他人也纷纷表示了鼓励。

    只是还是有人不太同意:“我不赞同,他提出的推拿办法我闻所未闻,当然,我没有听过不代表这个办法不行,但是我觉得在治疗病人上面我们应该更加谨慎一些,至少在今天的交流会上,我觉得不是很好的时机。”

    说话的人也不是看不起苏茂言,更不是针对他,而是他觉得,这种不成熟的办法,暂时不适合直接运用到病人身上。

    苏茂言非常理解这种谨慎,这也是一位医生需要的,他解释道:“其实我说的办法,属于家传的技术,我觉得这位患者比较合适,所以才提了出来。”

    这个是真的,如果不是适合的话,苏茂言也不会在这种场合突然提出一个大家都没有接触过的东西。

    那位反对的医生道:“这样吧,我们下来再商量,今天就别试了。”

    没想到刘信这时候却开口了:“我和小苏有过一面之缘,他在伤科推拿这方面,很有一些心得,所以我赞成他一会儿直接试一试。”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刘信的身上,作为首都过来的医生,他还是很有分量的,再加上这次的交流会就是他牵头组织的,大家难免都要给他几分面子。

    当然,在医学上面,还是达者为先,所以如果刘信接下来的话不能说服他们的话,反对的肯定还是会反对。

    刘信见状笑了笑,为了加强自己的说服力,他直接甩出了一个炸弹:“雷鸣最近就在他那里接受治疗,他接受的治疗方式里,就有小苏说到的家传技术。”

    这句话一出,所有人都震惊了。

    就连作为苏茂言老师的王群也不由瞪大了眼睛。

    雷鸣?

    那个反对的医生立刻道:“雷鸣?你说的是那个雷鸣?”

    还有哪个雷鸣能叫大家都坐直了身子?不就只有那个首都的雷鸣嘛?

    刘信点点头:“没错,就是你们知道的那个雷鸣,如果消息灵通一点,你们肯定听到过他犯了颈椎病的消息。”

    医生也是会生病的,既然生病了,就得找人治疗,这个一点问题都没有,问题是,雷鸣最为中医界里面赫赫有名的医生,想找谁看病不行?

    他只要想,在座的这些大佬们还可以对他进行一次会诊。

    这可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平常人看病,想要大佬们一起坐下来会诊,那真是难如登天了,但是对雷鸣来说却不难。

    不是因为他多有钱有势,而是因为他本人对中医界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从业的这几十年来,他提出来的很多东西都让许多中医师受益匪浅,可以说,这几十年来中医界不少技术的发展,都和这个名字有关系。

    许多年后,雷鸣本人或许已经百年身死,但是他的名字却会留在以后的教材里,他的学术成果也会留在教材里,供无数医学生学习。

    这样的一个人,当然有资格让其他医生为他会诊。

    虽然他嘴巴坏,是个喷子,但是他的贡献也是实实在在的,不少医生们在这方面还是有轻重的。

    所以雷鸣为什么会放着这么好的资源不用,反而跑去找一个才毕业不久的医学硕士。

    难道是今天大厅的灯光太亮了吗?他们怎么觉得有点晕。

    “是我听错了吗?”一个人率先开口道,“他们在说的是那个雷鸣?”

    旁边的同样看起来五十多岁的医生点了点头:“说的是那个雷鸣,那个雷鸣现在就在那位年轻人那里看颈椎病。”

    ……

    整个会场安静了至少有一分钟。

    两位患者没有听过雷鸣的名字,但是他们也敏锐的发现,自从那个坐在主位的医生说了这么句话后,所有医生看苏茂言的眼光都变了。

    他们有点看不懂那眼神,太复杂了。

    说是惊讶吧,但也不完全是惊讶,惊讶里面还有浓浓的不解,但也不完全是不解,不解中仿佛还有一股羡慕,但是羡慕也不是普通的羡慕,总之,这些眼神太复杂了,他们解读不出来。

    刘信见状继续开口,打破了现场的安静:“雷鸣确实是在小苏那里看病,而且恢复的情况还不错,照我之前对他的判断,他是必须做手术的,但是在小苏那里治疗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后,以他现在的情况,已经不用手术了。”

    这就很神奇了,刘信本人的判断应该不会出错,他说雷鸣需要手术,那肯定就是需要手术的。

    但是他也说了,现在雷鸣已经不用手术了,也就说明苏茂言给与的治疗是非常非常有效果的。

    一个医生咽了口唾沫道:“您去看过雷老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