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罪无可赦 >

第68部分

罪无可赦-第68部分

小说: 罪无可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孪胍幌拢耐黄菩越故牵阂丫苤斡耍俊
  韩粟的眉毛重重挑了一下,闫思弦知道自己说对了,便乘胜追击道:“兰向晨约你见面,就是想跟你聊这件事吧?看样子你们的会面并不愉快,否则我早就该被老爷子拎过来参加董事会了。
  你不珍惜机会,竞争对手可不会犯蠢,如果因为你的失误耽误我家赚钱——别的我不敢保证,搞臭你在圈子里的名声还是能做到的。
  你想现在就退休,还是跟我合作?”
  韩粟突然发现,之前对这位二世祖的看法全是错的。
  他根本就没看透闫思弦。
  此时,闫思弦不仅展露了他的锐利,那是背后有重金支撑的底气十足咄咄逼人的锐利,还一开口就点破了那件最近总是萦绕在韩粟心头的事。
  韩粟毕竟在商场摸爬滚打了许多年,他立即调整策略。
  “是,我们见过,而且是他突然联系我,没走公司途径,是私下里的联络。
  按说他这种一心搞科研的专家,我们没什么可聊的——当然,为了整个研发组着想,我表现出了应有的尊重……”
  闫思弦脸上的不耐烦更重了些,他看着表道:“你能说点我不知道的吗?”
  “他……”韩粟竟然卡壳了,这是他年终董事会述职都不曾有过的。
  韩粟轻轻咳了一下,“我们见面,兰老只提了一个假设,他说,如果真的有一种药物,能够治愈癌症,而诺氏有机会获得这项研究成果,我们会怎么办?”
  “你当时怎么回答的?”
  “垄断。”
  闫思弦也顾不得熊掌不雅了,连敲桌子,“你坏了大事!”
  韩粟不甘,反驳道:“那只是个假设,而且,我后面也解释了,垄断只是为了保证公司的市场份额,并不会针对患者,如果真有那么一种药,我们还是会在仔细研究市场的情况下,进行合理定价……”
  “合理定价……恰好在普通癌症患者家庭所能承受的极限,想治病,可以,倾尽所有,是这个意思吗?”
  韩粟不说话。
  闫思弦眯了一下眼睛,“连我都骗不过去,何况兰老,烧香祈祷他见过的其他人也都是你这样的蠢货吧。”
  “一切都只是假设……”闫思弦漫不经心瞟了韩粟一眼,他立即学乖了,改口道:“还有补救的余地吗?”
  “尽人事听天命吧,”闫思弦道:“我需要公司全力配合几件事。”
  “您尽管说。”
  “第一,把公司里跟兰老关系最好,跟他相处时间最久的人找来,我要问话;
  第二,我需要调用抗癌药物研发小组,让他们随时待命,有些专业问题,需要他们的解答;
  第三,一份最新的市场报告,我要知道我们的竞争对手在抗癌领域都是什么情况,他们都有些什么药物,利润多少,所占的市场份额,给医生多少回扣,跟哪些研究机构背后有关系……总之,把暗处的猫腻统统搞清楚,我知道这是你的强项,尽你所能越详细越好。”
  闫思弦眼中露出了鹰隼的光芒,犹如已经盯住了猎物,连韩粟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闫思弦的气场之下,平日里八风不动的他竟是小跑着出会议室,着手执行闫思弦的安排。
  韩粟刚走,吴端进门,晃了晃手机,“你要让我听,干嘛还把我支开?”
  原来,吴端一出门就接到了闫思弦的电话,两人始终保持着通话状态,吴端什么都听见了。
  “本来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但你一亮证件就麻烦了,这家伙准得把公司养的那群律师都叫来。
  互相做做样子罢了,你真当他不知道我给你打电话?”
  “啧啧,你们资本家心眼真多,心长得跟蜂窝煤似的吧?”
  “谢谢啊,心眼再多不还得跟你低头?还是当官好啊,官大一级压死人。”
  “你现在倒知道公开透明了?”
  “打住,吴哥,吴队,可别挖苦我了,”闫思弦晃晃缠着纱布的手,意思是摇白旗,“我这不是怕你老账还没算清又添了新账……那个,你就一点不好奇,关于兰老在抗癌领域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推论是怎么来的?”
  “怎么来的?”


第151章 福音(6)
  “有三点原因支持我的推论。
  第一,能让一个搞了一辈子科研的人停下来,要么他的研究成功了,要么他死了;
  第二,医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在有些人眼里跟治病救人无关,而仅仅是攫取财富的机会。
  从兰老舍得把独生儿子送去援非来看,他一定不希望研究成果落到这种人手里,频繁接触制药公司掌权者,就是在筛选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
  吴端打断他道:“可是,把研究成果交给中国医学科学研究院不好吗?那可是国家机构,兰老也在其中任职。”
  “传说中的上交给国家?”闫思弦笑了,“看起来这是最好的办法,但兰老并没有这么做,说明研究院不像想象中那么干净,据我了解,研究院跟一些医院、制药公司的关系盘根错节。”
  吴端皱眉道:“如果真是这样,兰老失踪前是何等的如履薄冰孤立无援。十多天了,你说他还活着吗?”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三点,”闫思弦道:“我认为他还活着。”
  “为什么?”
  虽然闫思弦还没说明原因,但吴端眼中已经有了希望。
  “因为研究资料不见了。”闫思弦道:“怀璧其罪,这样的重大突破,就相当于医学界的蒸汽机发明,是划时代的,兰老当然知道其中的危险,所以我更倾向于研究资料是他自己销毁删除的,这样既能避免被人窃取研究成果,还能……”
  “还能保命,”吴端接过话头道:“你的意思,这应该是一次绑架,只要兰老还没交出研究成果,他就是安全的。”
  闫思弦摇摇头,“这是最善意的情况。”
  “哦?”
  “假设,世面上有一家制药公司,它的抗癌药物好不容易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你说这家公司希望变革到来吗?
  最好的情况是,这家公司积极迎接变革,但出于保护市场地位的考虑,他们需要垄断兰老的研究成果,最坏的情况,将变革的可能直接扼杀在摇篮里,保持现状。
  资本的世界就是这么残酷,跟稳固江山和对外扩张相比,什么人类幸福,都是扯淡。”
  吴端心中刚刚升起的希望又沉了下去,“但愿,但愿是个好结果吧。”
  “谁不希望王子和公主过上没羞没臊的日子呢,”闫思弦道:“现在猜测没有意义,我们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走吧,该去兰老任职的科学院看看了。”
  闫思弦和吴端从诺氏带走了研究项目组长,三人决定一起前往科学院。
  项目组长名叫董悦,是个四十多岁的瘦小女人,她戴着一副无框眼睛,烫了卷发,头发焗得黑黝黝的。
  或许是研究人员的通病,离开了熟悉的实验室环境,董悦显得有些局促,坐在车后座上,时不时搓搓手。
  “您不用紧张……”
  “兰老他怎么了?”
  董玥和吴端同时开口,两人在后视镜里碰了一下眼神,相视一笑,董悦放松了不少。
  副驾驶位置上的闫思弦道:“听书兰老能在诺氏任职顾问,是您牵线搭桥的?”
  “是啊,兰老是我研究生时期的导师,专业能力强,医德又好,可以说怹就是我的奋斗目标,我工作后一直跟怹有联络,诺氏开始组建抗癌药物研发小组,我就提议请兰老给我们指导,他是国内这一领域最权威的专家,没有之一……”
  说起兰向晨,董悦带着无限的崇敬,两人都注意道,她使用了“怹”这一敬称,而不是人们通常用的他。
  “那你们的研究究竟有没有突破?”
  “这个……”董悦有些为难道:“我们的研究小组才刚刚组建三个月,很难有什么成果。”
  闫思弦立即表示理解,并道:“您不用紧张,您对兰老工作的科学院熟悉吗?”
  “去拜访过几次,算不上太熟,也就是……能认路吧。”
  “那等一下您负责检查兰老的研究资料,能找到什么就看什么,他在研究什么,研究到哪一步了,有什么成果,我们需要您解决专业问题。”
  “行倒是行,就是……”董悦道:“研究院保密级别很高的,恐怕……”
  她突然反应过来,警觉地看着前排两人,“咱们这趟……不会犯法吧?”
  这次,吴端掏出了警官证,以及办案相关的许可文书,董悦放下心来,但很快又忧心忡忡道:“所以……兰老真的出事了?”
  闫思弦没回答她,而是道:“我想问问,兰老失联十余天了,不说报警,你们都没想着找找他?”
  “兰老本来就是公司的特聘顾问,时间自由,不像我们这种天天要坐班的,而且……我也希望组里的年轻人多些锻炼和试错的机会,除非真的到了无法逾越的瓶颈,我不会麻烦兰老的。”
  “明白了,”吴端又晃了晃警官证,叮嘱道:“那等会儿专业问题就得您上了。”
  “嗯。”董悦重重点头,像是在给自己加油打气。
  中国医学科学研究院。
  这家机构原本坐落于帝都京北市,可随着人口剧增,雾霾沙尘暴常常光顾京北市,加之堵车等情况,实在不适宜人类居住,许多高精尖的科研机构选择外迁。
  一旦被选中,成为某家科研机构的迁移目标,对该城市来说就是莫大荣誉,批地皮,新建研究院,但凡兴土木,总能拉动一方GDP,况且对科研背后的一系列招商引资都有促进作用,当地政府往往非常重视。
  兰向晨所在的研究院迁到墨城时,市政府就专门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紧邻人民医院的地方批了一大块地,建成了新的研究院。
  车子驶进大门,首先是一片开阔的草坪,虽不至于大到能在上面打高尔夫,但在这样的地段,也着实难得,院子里古树参天,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生命不止”“厚积薄发”之类的正能量词汇。
  研究院主楼共12层,在高层建筑鳞次栉比的市中心当然算不上显眼,但胜在建筑本身设计感极强,走到跟前让人忍不住多看两眼。
  吴端刚停好车,便接到了赵局的电话,只听他嗯嗯地答应了几声,挂断电话,转述道:
  “市里很重视兰老的事,副市长亲自跟研究院打了招呼,务必给咱们查案一路开绿灯,让咱们可以直接找院长。”


第152章 福音(7)
  闫思弦倒没打算直接找研究院院长,反而道:“我想先见见鲁仁松,就是那个最后见到兰老的学生。”
  说是学生,其实鲁仁松已经三十多岁了,两鬓斑白,头顶已经没剩几根头发,看起来比董悦还要老一些。
  师出同门的关系,鲁仁松和董悦显然认识,两人很自然地寒暄起来。
  董悦:“老师究竟出什么事了?你有消息吗?”
  鲁仁松摇头,有些戒备地看着和董悦同来的吴端和闫思弦。董悦赶紧介绍道:“这两位警察,是来调查老师失踪的。”
  吴端亮了一下警官证,道:“据了解,你是最后一个见到兰老的人,能说说当时的具体情况吗?”
  “已经有警察来问过了。”鲁仁松道。
  “我知道,但存在疑点,据兰老的餐卡使用记录来看,他几乎一天三顿饭都在研究院的食堂吃,可是你们最后一次见面,是出去吃的午餐,而且……”闫思弦顿了顿,“是一家价格不菲私密性也很好的西餐馆……”
  “我明白你的意思,”鲁仁松道:“你们觉得老师给我留了信息或者线索?我也希望如此,我希望能帮到你们,可真的没有,那就是一顿普普通通的饭,我们说了一些科研上的事,但……在我看来很平常,甚至都没提到我们现在的研究难点……”
  “他有没有交给你什么东西?”闫思弦打断他道。
  鲁仁松摇头。
  就在这时,一名老者走进了会客室。
  老者梳着背头,精神矍铄。一进门,他就道:“警察同志来了?我叫张凯杰,研究院的院长,副市长刚刚给我来过电话,要求我们全力配合,警察同志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尽管开口。”
  吴端赶紧起身,表达对老科学家的尊重,顺便介绍道:“我是姓吴,市局刑侦一支队队长,这位是我们副队,闫思弦。”
  “吴队长。”老人招呼道。
  吴端还没答话,闫思弦却道:“我们怀疑兰老的失踪与他的某项科研成果有关,事情紧急,就不跟您客气了,”他指了指董悦道,“这位是市局请来协助调查的专家,能否让她检查一下兰老的工作资料?包括兰老使用的电脑。”
  “没问题,小鲁,你带这位……”张凯杰顿了一下。
  董悦捋了一下头发,“我姓董。”
  张凯杰继续道:“你带这位董专家去。”
  鲁仁松应了一声,和董悦一起出门,吴端紧随其后。
  三人一走,会客室里就只剩下闫思弦和院长张凯杰了。
  不得不说,张凯杰看起来很有学者气度,跟电视里那些卖假药的老专家截然不同。
  他身上似乎有一种令人平和的气场,即便与他并不熟悉,即便共处一室无话可说,也不会觉得尴尬。
  闫思弦可不打算默默熬时间,他开口问道:“兰老给您做副手,有快20年了吧?”
  张凯杰点头,“是啊,你们查过他的档案吧?他其实是我的学生,毕业后一直跟着我,我在医院当主任,他就在科室里做主治大夫,后来我进了研究院,把他也带来,从研究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我带过的项目,基本上他都是科研主力。”
  “我不明白,二位关系这么亲密,他失踪十余天,您就没想着找他?”
  “上岁数了,身体不好,我已经是半退休状态,具体工作全是向晨在抓,说实话,要不是他家儿子找到研究院,我根本不知道他失踪。”
  “那跟他一起做研究的人呢?同事也都没发现他失踪?”
  “发现向晨失踪后,我召集他所在的研究小组紧急开会,问了他们,他们的回答是,向晨喜欢独自在家里工作,他不喜欢被人打扰,有时候实验进行到关键阶段,他会把自己关在家里,连续几天都不露面——这习惯我倒知道,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