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燃烧的海洋 >

第214部分

燃烧的海洋-第214部分

小说: 燃烧的海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为接下来的停战谈判创造有利条件。
    显然,对总统来说,这场战争已经持续得够久的了。
    持续得越久,意味着战争开支越大。
    虽然博茨曼不是政治家,不知道花了多少钱,但是可以想像,在连续两次战役中,美军丢掉了六个师的兵力,损失了近两千辆主战坦克、三千多辆步兵战车、上千门自行火炮与火箭炮、超过五千辆装甲运兵车与轮式装甲战车、上万台运输车辆。此外,还损失了四百多架作战飞机,以及包括一艘航母与一艘攻击核潜艇在内的十多艘大型战舰、数十艘排水量万吨以上的运输船。
    如此重大的损失,连美国也承担不起。
    仅装备损失一项,就相当于美国全部黄金储备量的五倍。
    此外,美军还在持续了三个多月的战争中消耗了一百五十万吨弹药、近两百万吨粮食与大约一千七百万吨燃油。
    这些都是钱,都得由联邦政府买单。
    除了巨大的装备损失与物资消耗之外,更不能让美国接受的是同样巨大的战争伤亡。
    虽然战争还没有结束,没办法统计出准确的伤亡数字,但是按照美军的统计结果、以及志愿军在谈判中给出的美军战俘名单,可以大致计算出,把失踪人员包括在内的话,美军阵亡官兵已经超过三万人。
    这是个什么概念?
    在持续了十多年的反恐战争中,美军也就阵亡了一万三千多人。
    虽然比起历史上的几场大规模地区战争,这个伤亡数字不算大,甚至比不多年前的第一次朝鲜战争,但是仅仅打了不到四个月,如果像第一次朝鲜战争那样,持续三年,美军阵亡官兵数量肯定会超过十万人。
    对美国来说,阵亡十万人,绝对不是小事。
    要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在前线战场上阵亡的官兵总共不到四十万。
    如果美国在一场低烈度的局部战争中阵亡十万人,可以想像,在未来几十年内,美国民众将“谈战色变”。
    只要再持续半年,第二次朝鲜战争就会超越越南战争,成为美国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博茨曼心里非常有数,林德伯格已经不耐烦了,不管打得结果如何,总统都会在停战谈判中做出让步。
    当初,林德伯格把他派过来,就是希望他能扭转局面,然后与对方进行停战谈判。
    题是,博茨曼没能扭转战局。
    虽然现在的局面,在很大的程度上不是他的责任,而且他的到来,已经对战争进程产生了一些影响。比如在开城战役之后,如果不是他,而是由阿伦或者杜立德指挥联军,就会趁势发起反击,现在的局面就不是这个样子,志愿军说不定已经打下首尔,青瓦台成了朝鲜最高领导人的寓所。但是现在的结果,不足以让林德伯格满意,连博茨曼都无法接受。至少得把志愿军赶回去,在第二次战役后的基础上进行停战谈判。
    在组织反击行动是,博茨曼选择了两条进攻线路。
    一是让第七步兵师在春川正面发起反击,牵制住第四十七集团军,争取让第十三集团军投入战斗。二是让第二步兵师从议政府出发,向抱川与梁文里推进,直接攻打由第十三集团军守卫的铁原。
    如果能够达到目的,特别是第二步兵师能够取得突破,就能迫使志愿军后撤。
    只是,进攻的难度非常大。
    先是,第七步兵师作为轻装部队,即便在重建的时候增加了一个装甲旅,在兵员素质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能否在正面战场上牵制住第四十三集团军是个很大的问题,至于迫使第十三集团军投入战斗,更是希望渺茫。
    其次是,第二步兵师需要奔袭六十公里才能到达铁原,虽然在此之前,没有志愿军构筑的防线,但是铁原是第十三集团军重点守卫地区,还能依托三八线北面的平康,第二步兵师不见得能够一举夺魁。
    大的问题,还是糟糕的道路交通。
    这两条进攻线路,几乎没有交汇点,因此第二步兵师与第七步兵师很难相互策应,只能各自为战。此外,第二步兵师的进攻线路非常单一,如果在铁原受阻,除了撤退,就只能以野外行军的方式攻打金化。
    械化部队离开了公路,等于水流离开了河道。
    没有公路做依托,机械化部队的后勤补给得不到保障,就算能打下金化,也会像打到席屯里的美军那样,被志愿军围歼。
    只是,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要在十二月四日发起进攻,第二步兵师与第七步兵师就没有足够的时间部署,也就只能采取这套进攻战术。
    当天上午,联军出动了上千架战斗机,对志愿军的防线进行了狂轰滥炸。
    因为春川受到威胁,联军半数前沿空军基地被撤消,所以部署在韩国的战术战斗机数量骤减了三分之一,能够出动的战斗机数量大幅度降低。为了加大空袭力度,联军只能在后方部署更多的轰炸机。
    事实上,在无法进行近距离空中打击的情况下,轰炸机的作战效率比战斗机高得多。
    按照美军统计,一架轰炸机顶得上六架战斗机,而机场占用率仅相当于三架战斗机,因此机场利用率是战斗机的两倍。
    为了迷惑志愿军,联军几乎轰炸了志愿军的所有防御阵地。
    直到下午,联军才开始重点轰炸春川北面的第四十七集团军与第十三集团军,为发起地面进攻做准备。
    傍晚,第七步兵师率先发起进攻,吹向了春川反击战的号角。!~!
    ..
第二百三十八章 不归路
    春川反击战是志愿军地面部队入朝以后,联军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唯一成规模的反击战役。(手机访问:)虽然在美军眼里,春川反击战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甚至被西点军校当成教,但是这场反击战从一开始就打得很不顺利,结果与博茨曼预料的相去甚远,算不上成功的战役。
    先出问题的,就是第七步兵师。
    志愿军打不下美军构筑的坚固防御阵地,不见得守不住防御阵地。
    可以说,第七步兵师的遭遇,与当初强攻第三步兵师的第二十四集团军非常相似,即在志愿军的防线上没有占到任何便宜。为了牵制志愿军的主力部队,第七步兵师只能跟志愿军打消耗战。
    所幸的是,博茨曼也没有指望第七步兵师取得突破。
    关键在第二步兵师身上,只要第二步兵师取得了突破,打下铁原后向平康进军,就能切断第四十七集团军与第十三集团军的后勤补给线,迫使志愿军主动撤退,让第七步兵师向北推进。
    在第七步兵师发起进攻大约两个小时后,第二步兵师出发了。
    从反击时间上看,这也是在照顾第二步兵师。
    当时,天色已黑,所以第二步兵师是趁夜北上。
    如果在白天活动,第二步兵师很有可能被志愿军的特种部队发现,从而让第十三集团军提前向铁原增兵。
    在夜间行动,第二步兵师更加隐蔽。
    当时,美军已经知道,志愿军的主要战术侦察力量就是特种兵,而且志愿军的特种兵使用了一种非常原始,但是非常可靠的通信方式,即通过在地面燃放标志性物品,把情报传递给侦察卫星,而不是通过电台进行通信联络。虽然这种方式的通信量非常有限,但是足以汇报一些至关重要的战术信息,比如联军的部署与行动情况,而且不会受到电磁干扰,也就不用担心消息发不出去了。
    现这件事的,不是美军,而是CIA。
    当时,CIA在收到的一些卫星侦察照片上发现了一些特殊的地面图像。最初的时候还没人觉得有问题,可是久而久之,CIA的情报人员发现,在这些出现特殊地面图像的地方都有志愿军的特种部队,而且附近肯定有正在活动的联军主力部队,地面图像出现的时间也与正在进行的战斗有关联。
    针对这种情况,美军选择了一种最可靠的打击手段。
    当时,美军在战场上部署了上百架无人攻击机,而且大部分是长航时的无人攻击机,专门用来对付神出鬼没的志愿军特种部队。这些无人攻击机往往在战场附近盘旋,用各种设备监视地面情况,发现有异常情况,特别是人为燃放的标志性物品之后,就立即使用导弹与炸弹进行轰炸。
    相对来说,这套战术还是比较可靠,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让志愿军的特种部队不敢轻举妄动。
    只是,这套战术并非美。
    很快美军就发现,在某一地区,总会时不时出现一些特殊情况,让无人攻击机不得不消耗昂贵的弹药。更重要的是,无人攻击机的载弹量非常有限,往往升空后不久,就不得不返回补充弹药。
    美军不得不调整战术,即在只有地面主力部队活动时,再出动无人攻击机。
    志愿军的特种部队也不是没有应对办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同一地图,同时点燃多个标志性物品,让美军的无人攻击机无法同时炸掉所有目标。到最后,志愿军特种部队干脆用上了电磁武器。
    不管怎么样,美军至少知道,志愿军的特种部队是行军部队最大的威胁。
    让第二步兵师在夜间行军,就是为了避免被志愿军的特种部队发现。
    为此,在行军的时候,第二步兵师做了严格的灯火管制,即所有车辆都关闭行车灯,驾驶员使用夜视仪。如果没有夜视仪,则由前进的侦察兵在沿途设置一些聚向灯,为车队指引前进方向。
    目的只有一个,在到达铁原之前,绝对不能暴露行踪。
    为了掩护第二步兵师,第七步兵师在正面战场上发起了猛攻,一度连续投入三个旅,让第四十三集团军无暇他顾。
    打到五日凌晨,第四十三集团军就不的不动用战役预备队。
    大概是没有想到美军会如此顽强,第四十三集团军还向司令部发出请求,希望得到第十三集团军的增援。
    只是,黄峙博不为所动。
    美军在正面战场上打得越猛,黄峙博心里越不安。
    如果博茨曼只有这点本事,志愿军早就打下了首尔,这场战争也早就结束了。博茨曼让美军在正面战场上发起猛攻,肯定别有所图。
    得简单点,就算博茨曼的战役企图非常有限,也应该进行战术级别的迂回穿插。
    把主力消耗在毫无意义的正面战场上,美军别想有重大收获。
    那么,美军会从什么方向上进行迂回呢?
    因为不是博茨曼,不大清楚美军的具体情况,在只知道博茨曼可以动用第二步兵师的情况下,黄峙博无法做出准确判断,所以在他看来,博茨曼有两个选择,一是向西边的铁原发起突击,二是向东边的元通里发起进攻。虽然以当时的情况来看,黄峙博有理由相信美军突击铁原的可能性最大,因为铁原北面是第四十七集团军与第十三集团军的后勤保障线,只要美军打下平康,第四十七集团军与第十三集团军就得撤退,但是攻打元通里,同样能够对这两个集团军构成威胁。区别只是,如果美军强攻元通里,就不是逼迫第四十七集团军与第十三集团军撤退,而是要吃掉这两个集团军。
    那么,博茨曼有信心一口气吃掉两个集团军吗?
    黄峙博没有把握,毕竟只要美军穿插迂回到位,就有能力包围两个集团军,然后堵住所有突全文字。围通道,再动用数量众多的韩军打一场歼灭战。以美军的战斗力,即便不能从正面突破第四十七集团军的防线,在战线侧后方守住几个交通要道应该不是问题,而韩军在兵力上肯定不是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黄峙博的这个判断没有错。
    在他猜测美军的战役企图时,博茨曼也在考虑,要不要让韩军作战。
    让他产生这个想法的,正是第七步兵师在第四十七集团军的阵地上没有占到便宜。
    如果第七步兵师拼尽全力都无法突破第四十七集团军的防线,那么第二步兵师到达铁原后也不见得能够收获战果。
    如果在铁原与第十三集团军恶战,美军的反击必将以失败收场。
    只是,打到这个时候,能够调动的美军已经没有了。
    博茨曼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让韩军主力部队参战。
    在他手里,正好有一支韩军的主力部队,而且正好部署在战场附近,即驻扎在江陵的第九装甲师。
    在十一月三日夜间,也就是博茨曼策划反击行动时,第九装甲师就进入了战备状态。
    虽然与他的前任一样,博茨曼也非常不信任韩军,哪怕是韩军中的主力部队,但是他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动用这个在第一次战役后重建的装甲师。
    五日凌晨,博茨曼给第九装甲师下达了命令,让其从江陵北上,攻打元通里。
    在这道命令中,博茨曼还明确提到,必须在天亮之前赶到,并且在清晨七点三十分左右发起进攻。
    按照他的安排,第二步兵师将在七点过到达铁原附近,预计在八点左右发起进攻。
    到时候,美军将对战场上的志愿军进行全面电磁压制,切断志愿军的无线电通信,使志愿军司令部无法掌握前线情况。
    也就是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志愿军会认为联军在猛攻元通里,而不是强攻铁原。
    这下,第九装甲师成了主角。
    可以说,成败就在第九装甲师能否及时到达元通里,并且及时发起进攻。
    以当时的情况,真要让韩军来打元通里的话,也就只有第九装甲师靠得住了。
    第一次战役之后,第九装甲师从元山一路退到束草,随后又在第六十五集团军打过三八线的时候退到江陵。早在十月初,第九装甲师就得到了补充兵员,只是所需的主战装备直到十月底都没有完全补充到位。
    这也可以理解,当时韩军所有部队都存在装备不到位的情况。
    要命的是,在志愿军攻打开城的时候,原本计划补充给第九装甲师的一个旅的主战装备全部转交给了美军。
    结果就是,直到十一月底,第九装甲师才正式恢复建制。
    虽然训练工作还没到位,但是正好赶上了春川反击战。
    当时,在第九装甲师中,只有一个旅装备了减配后的2主战坦克,另外两个旅装备的都A1。即便如此,比起其他韩军来说,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