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燃烧的海洋 >

第356部分

燃烧的海洋-第356部分

小说: 燃烧的海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十一点二十分,舰队也没有收到侦察报告。
    此时,J25机群已经飞行了一千四百公里,即将追上印度舰队。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敌人的预警机,J25机群肯定会在空战中遇到麻烦,必须在不太有利的情况下争夺制空权,作战损失在所难免。
    所幸的是,此时J25机群也没有与印度战斗机遭遇。
    就在牧浩洋与杨禹方都有点焦急,考虑是否应该取消攻击行动的时候,一架J15B终于发来了侦察报告。
    此时,已经是十一点二十五分了。
    印度舰队上空不但有一架E3G,还有一架“费尔康”。E3G在舰队东面大概二百五十公里初,“费尔康”在舰队西北大概一百五十公里处,两架预警机正好覆盖了舰队周围的所有空域。
    显然,这个情况跟杨禹方预料的不大一样。
    也正是如此,J15B没能在预定的时间内发现预警机,只能按计划扩大搜索范围,uā了更多的时间。
    因为J15B发现预警机的时候,预警机也发现了J15B。也许把J15B误认为执行攻击任务的战斗机,印度舰队里战舰随即启动了雷达,所以在报告预警机行踪时,J15B也汇报了印度舰队的情况。
    虽然与预料的不大一样,但是在可控范围之内。
    情报同步传输给了后方的弹道导弹部队,杨禹方要做的,只是通过卫星通信网络让跟进的J25机群减速,等到弹道导弹部队完成攻击之后,再进入战场,与群龙无首的印度战斗机争夺制空权。
    十一点二十八分,海南岛上,早已部署就位的两个弹道导弹营完成了发准备工作。
    虽然按照最初的作战方案,首先由一个导弹营攻击预警机,另外一个导弹营负责进行第二轮攻击,但是同时出现了两架预警机,两个导弹营都接到了作战命令,将分别攻击一架预警机。
    两分钟后,导弹升空。
    为了确保弹着点一致,每个营的四部发车在同一时间发导弹。因为不存在转移发阵地的问题,所以在发了导弹之后,立即进行再装填作业,为可能进行的第二轮导弹攻击做准备。
    两个营发的都是最大程为二千五百公里的DF23F型中程弹道导弹。
    作为二炮最先进的中程弹道导弹,DF23F在二零二一年投产,年产量达到五十枚,预计到二零三一年停产时,总共装备五百枚。在设计的时候,DF23F就把重点放在了常规打击上。在二炮手里,DF23F的主要使命就是威胁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基地,在战争期间阻止美国的军事介入。说得直接一点,服役之后,DF23F就瞄准了关岛,是中*队使用了弹道导弹。
    “费尔康”当场完蛋,E3G受伤撤走,情况变得十分糟糕。
    当时,还在空中盘旋的,只有从航母上起飞的两架预警直升机。虽然这两架直升机都在舰队东南方向上,也就是袭击最有可能到来的方向上,但是探测能力非常有限,甚至比不上战斗机,根本提供不了预警,更别说引导战斗机作战了。如果中国舰队发起攻击,印度舰队将在劫难逃。
    很快,今井利村的担忧变成了事实。
    十一点四十七分,前出到舰队东南方向上的四架30I遭到攻击,被中程空对空导弹击落。
    半分钟后,在其后方的四架F22I遭到袭击。
    只有一架F22I避开了导弹,并且截获了J25的雷达信号。
    紧接着,位于舰队最南面的防空驱逐舰截获了的雷达信号,确认中国舰队的机群已经到达。
    此时,印度舰队里的战斗机正在紧急升空。
    预警机遭到攻击前,印度舰队正在进行燃油补给,三艘航母都没有出动战斗机,而是依靠印度空军提供的防空战斗机。预警机遭到攻击后,今井利村就命令停止补给作业,让舰载战斗机紧急升空。
    到十一点五十,“维拉特”号出动了十八架F35C、“维克兰特”号出动了六架LCA、“维克拉马迪亚”号出动了十二架ig29,加上二十一架F22I与二十架30I,舰队上空总共有七十七架战斗机。
    从数量上讲,印度舰队有优势。
    可惜的是,没有预警机支持,仅仅依靠防空战舰,防空战斗机很难全力作战,也就难以保住制空权。
    更重要的是,在J25机群后方,还有三十二架J15B。
    也就是说,杨禹方总共投入了八十架制空战斗机,而且都有预警机协同作战。
    与J25jiā战,F22I与F35C还勉强能够应付,至少能够凭借出è;的机动能,把空战延续到格斗阶段与30I早已落后,几乎没有机会与J25进行格斗空战。
    五分钟不到,在两轮视距外攻击后,首批升空的与30I被悉数击落,仅有六架F35C与十一架F22I与J25进入格斗阶段。因为剩下的F35C与F22I都被打散,必须独自作战,所以在成群结队的J25面前没有任何优势,甚至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十二点不到,一架奉命前出的F35C发现了到达的J15B机群。
    这下,今井利村绝望了。
    在他看来,紧跟着到来的肯定是执行攻击任务的战斗机,那些J15B上肯定携带了致命的反舰导弹。
    生死攸关,今井利村顾不了那么多,命令所有战斗机前去拦截J15B机群。
    到这个时候,三艘印度航母又出动了十二架F35C、四架LCA与六架ig29,具备了拦截攻击机群的实力。
    只是,这些战斗机中,大部分没能突破J25的封锁线。
    要知道,空中有四十八架J25,只有不到一半在对付那些F22I与F35C,剩下的全部呆在战场外。
    结果就是,紧急升空的战斗机根本没能遇到J15B机群。
    十二点过五分,执行侦察任务的两架J15B在的支持下,用火控雷达探测到了印度舰队。
    其实在此之前,通过追踪紧急升空的舰载战斗机,大致确定了印度舰队的方位。
    只是按照杨禹方的计划,必须jīng确锁定印度舰队,才能发出攻击信息,而这个任务由突前的J15B承担。此外,空中还有少量敌机,所以没有冒险前出,一直在离印度舰队四百公里之外的地方活动。
    十二点过七分,负责搜寻印度舰队的J15B发出了攻击信息。F!~!
    ..
第五十三章 再次攻击
    收到印度舰队的战术情报,牧浩洋与杨禹方才松了口气。
    情报是同步发送的,所以不需要杨禹方给执行攻击任务的FQ1下达攻击指令,只是这份情报来得非常及时。
    因为战斗延迟了大概二十分钟才打响,所以到十二点十分左右,FQ1机群已经在攻击海域上空徘徊了将近半个小时。虽然布莱尔港的机场已被摧毁,日本与印度的预警机只能从本土起飞,无法发现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西北方向上活动的FQ1机群,但是反潜巡逻机已经进行了一次空中加油,如果不能在计划的时间只内发导弹,就得在返航途中进行第二次空中加油。
    当时,海军已经在准备第二批加油机了。
    如果到十二点三十分,FQ1还没有返航,就得让第二批加油机升空,在缅甸北部上空进行第二次空中加油。
    虽然这不是什么难事,但是总要承担一些风险。比如印度空军有可能派遣战斗机入侵缅甸领空,攻击正在进行空中加油的FQ1机群。
    还好,J15B及时发回了战术情报。
    FQ1机群uā了三分钟,为携带的YJ反舰导弹输入火控程序,并且对每一枚反舰导弹进行通电检查。
    十二点过十分,FQ1机群开始发反舰导弹。
    反潜巡逻机不是战斗机,投掷弹的速度比不上战斗机,而且三十六架FQ1分三个批次进入,所以投弹过程持续了十五分钟,直到十二点二十五分,最后一架FQ1才投下了最后一枚YJ。
    投完反舰导弹之后,FQ1机群没有耽搁时间,立即转向返航。
    一切顺利的话,这些反潜巡逻机能够返回云南的空军基地。如果不太顺利,比如遇到逆风,还得在到达机场之前进行空中加油,或者在邻近边境线的野战机场降落,不然就只能进行无动力滑翔了。
    不管怎么说,FQ1机群发了反舰导弹,如何返航是海军航空兵司令部的事。
    这时候,YJ的能特点发挥了出来。
    因为在攻击区域徘徊了半个小时,而且前方的战斗打得比较顺利,印度舰队根本没有发现FQ1机群,所以在发导弹时,FQ1机群向西南方向、也就是印度舰队所在方向飞行了大约一百公里。
    这样一来,YJ的程就缩短了一百公里。
    缩短程,不是为了让导弹在击中目标时还有一些剩余燃料,也不是让导弹具备第二次攻击,而是可以在飞行途中,让分批次发的导弹采用不同的速度,从而能够在同一时间到达。
    只有所有导弹在同一时间到达,才能达到饱和攻击的效果。
    结果就是,三十六架FQ1发的四百二十八枚YJ有两枚没能发出去,还有两枚在发后因故障坠毁在一分钟之内到达印度舰队上空,然后从高低两个方向上,同时发起攻击。
    以印度舰队的防空反导能力,最多能拦截一百多枚反舰导弹。
    面对四百多枚几乎同时到达的反舰导弹,结果可想而知。
    更重要的是,印度舰队一直盯着西南方向上的J15B机群,没有关注西北方向,也就没有及时发现来袭的导弹群。
    进行防空拦截时,导弹群离印度舰队最北面的战舰不到一百公里。
    因为在遭到攻击时,三艘航母就加速逃逸,所以在导弹群到达时,正好在舰队北面,离导弹群比较近。
    此时,已经是十二点五十分了。
    虽然印度空军增派的防空战斗机,以及由今井利村调动的两架E3G已经升空,但是离舰队还有三百公里,无法及时赶到。
    重担全部压在了防空战舰的肩膀上。
    十二点五十一分,第一艘驱逐舰被反舰导弹击中,印度舰队的噩梦从此开始,不过仅仅持续了三分钟。
    最后关头,今井利村被随行的日本海军参谋军官拖出了旗舰的指挥中心。
    怎么离开旗舰的,今井利村都不清楚,他只知道,在他登上救生艇后,“维拉特”号至少被数十枚反舰导弹击中,只是没有立即沉没,航母上的两千多名官兵都在争先恐后的跳海逃生。
    三分钟过去后,海面上只有在爆炸燃烧中缓缓沉没的战舰,以及高声呼救的水兵。
    对今井利村来说,这三分钟比一辈子都要漫长。
    三分钟之前,他还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而三分钟之后,他只能面对残酷现实,面对惨败的事实。
    只是,空中的战斗没有结束。
    一点过五分,前出的J15B发现了从西面飞来的两架E3G,并且按照杨禹方的安排发出了战术情报。
    一点十分不到,二炮的弹道导弹部队进行了第二次导弹攻击。
    因为有了前车之鉴,所以两架E3G没有沿着固定航线飞行,而是每过十分钟,进行一次战术转向。虽然这么做保住了小命,在弹道导弹落下时,两架E3G都非常幸运的避开了攻击,但是随行的护航战斗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至少有三架F22I被钨合金棍击中,其中两架当即坠毁。
    中**队再次使用弹道导弹攻击预警机,迫使两架E3G立即转向撤退。
    没有预警机支持,印度空军的F22I不敢轻举妄动,只能跟随E3G撤退,没能尽到掩护舰队的职责。
    此时,印度舰队已经彻底瘫痪,战舰非沉即伤,也没有掩护的价值了。
    只是,难题jiā到了牧浩洋与杨禹方手上。
    根据前方战斗机与预警机发回的情报,印度舰队中,只有排水量最小的“维克兰特”号肯定会沉没,“维拉特”号与“维克拉马迪亚”号仍然漂浮在海面上,没有沉没的迹象,此外还有几艘护航战舰没有沉没。
    显然,YJ的威力还是小了一点。
    这种设计时用来对付驱逐舰与护卫舰的反舰导弹在对付航母时,特别是大型航母,仍然有点吃力。
    根据回的情报,“维拉特”号至少被三十枚导弹击中,只是丧失了战斗力。
    当时,这艘满载排水量超过八万吨的大型航母仍然在以八节的速度航行。只要能够堵住舰体上的漏控制住进水量,说不定能够自行返回印度港口,最多只需要其他战舰提供一些帮助。
    牧浩洋不想放走这艘航母,杨禹方也不想错失扩大战果的机会。
    问题是,“黄河”号与“长江”号上,只有三十八架J15B,这其中还至少得留出四架为返航的侦察机补充燃油。如果在争夺制空权的战斗中,J25机群消耗了过多的燃油,还得留出更多的加油机。也就是说,能够用于执行第二轮攻击任务的J15B并不多,也许连十架都没有。
    按照杨禹方的意思,首先回收J25机群,再安排第二轮攻击。
    牧浩洋却没不打算这么做,而是让杨禹方先安排第二轮攻击,再回收J25机群,并且提出让执行第二轮攻击任务的J15B携带伙伴式加油吊舱,在攻击途中,为返航的J25补充燃油。只是这样一来,执行制空任务的J15B机群就得提前返航,并且在降落之后立即带上伙伴式加油吊舱升空,为执行第二轮攻击任务的J15B进行空中加油,而舰队将在此期间丧失航空作战能力。
    在牧浩洋的坚持下,杨禹方只能按照司令官的命令调整作战部署。
    按照他的安排,四十八架J25中,为护航的八架留下来,与伴随J15B机群活动的两架配合,在攻击机群到达时提供制空掩护,对付印度空军的战斗机,其他J25立即返航。
    这样一来,就需要出动二十架J15B,为四十架J25提供燃油补给。
    也许,杨禹方应该感到高兴,因为打到现在,舰队仍然是“零损失”,空战取得了绝对胜利。
    携带伙伴式加油吊舱与两具大型副油箱后,J15B最多只能携带两枚反舰导弹,而且必须机内满油,受最大外挂限制,无法携带重型反舰导弹,所以杨禹方只能让J15B挂上制导炸弹,执行凌空轰炸任务。
    对于丧失了战斗力的战舰,制导炸弹更加致命,威力比反舰导弹大得多。
    这二十架J15B,每架携带了两枚一千公斤级的火箭助推制导炸弹,只要命中,一枚炸弹就能干掉一艘万吨级驱逐舰。
    一点十五分,执行攻击任务的J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