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风雷吟 >

第83部分

风雷吟-第83部分

小说: 风雷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佩兰长得漂亮,性格又好,虽然是实习警员,局里有不少人追她;林奕有她帮忙,很快查到了住户档案,于是对没签的百余户逐一排查。
  
  林奕拿到这几百户的资料和联系方式,回去和何巧玲研究了半天,觉得还是要区别对待,那三十多户老人没了儿女又不在本市、跟花街彻底断了联系的,既然连个联系方式都不给老邻居留下,料来是一点都不想跟这片棚户区有瓜葛了,所以干脆让何巧玲说有人想买他们的房子,问他们肯不肯卖。
  
  这些人多半是幼年在此有过不好的记忆,对花街棚户区甚是厌恶,或是远嫁他方隔膜已久,这一来还真的让林奕买到了几处便宜房产。
  




172

172、(十三)改造 。。。 
 
 
  
  买房的开销自然不能算进公司里,林奕又从银行办了抵押贷款两千万,给自己和原哥买了一套独立的二层小楼和两处十来坪的大杂院的产权;有好处不能独吞,又问二嫂和张雄买不买?黄丹跟老公商量了一下,花一千万买了一套二层小楼;张雄和林鹂也想买个二层小楼,无奈这独栋小楼本来就不多,后来就有人卖也要价几千万;张雄和林鹂也就买了几处十来坪的产权做投资。
  
  当然也有消息灵通坐地起价的,林奕也就扔下不理,过一阵子再换个人打电话问他们租不租——不过这样一来有些人就回过味儿来,看来花街这边可能有拆迁的动静,可是一问都是十年二十年的长租合同,似乎又不像要拆迁。
  
  能比较实惠地拿下这些房产林奕很高兴,对何巧玲的从中撮合也大力奖赏,小楼奖五万,大杂院的部分产权奖一万——买了实惠房产的几人对拿出这点钱给中间人毫不为难;何巧玲一下子拿到林奕给她的五万奖金却吓了一跳——她小学校的月工资才一万多,在这边兼职林奕给她基本工资两万,他父亲一万五,提成另算——没想到打几个电话撮合买卖林奕给她这么多奖金,自然越发卖力,最后成功助几人拿下十来处房产,自己也一个月赚了十几万。
  
  当然早年出去的人有见多识广的,那深谋远虑的想到以后万一改造好了房租涨上去,自己以后十几年都只能拿这四五千的租金未免太亏了——林奕早有对策,于是拿出另外两份租房合同——第一份合同期限是五年,按照十年期的租金打九折,五年以后高于租金的收益双方对半分;另一份是三年期,租金比十年期打八折,三年之后收益平分。
  
  那二十多户在本市其他小区住却一直犹豫的人其实也是这个心思,这些人既然有头脑,林奕也不怕跟他们讲道理——毕竟公司要投入大量资金重新改造这一片,两年之内未必收得回成本;而且万一政府要拆迁,租户没有任何损失,而所有风险由公司承担,所以合同期最低不能少于三年。
  
  有些人通情达理,有公司肯花钱花力气改造棚户区,三五年后收益平分对双方都有利,也就痛痛快快选了五年或三年期的签了;还有些磨蹭着不签,林奕就一个个谈条件,比如答应给他们家里人在公司安排工作,或是以后有了收益分成比例要调整的,那就再把现有租金打个小折——何巧玲能说会道,两个人天天出去跟人谈判,一点点的解决这几十个问题户。
  
  至于那几十户老病人家有心离开无力搬迁的,林奕另外找了远郊一个风光秀美的村镇,买下一片房舍建个养老院,用车拉着老人们去看了看,那边挨着集市,生活也很方便,愿意搬去的每个月扣除两千管理费,这边给付的租金还能剩下一两千,反正十几户熟人大家一起搬也不寂寞,老人们也就快快活活地搬了。
  
  还有些在前面花街打工不愿迁走的,林奕和何巧玲问清楚原因,就改签一份回迁合同,补偿一部分钱让他们到别处租房子住上几个月,等这边修整改造好了他们可以按照同样面积迁回来住——何巧玲心细,体贴着这些人的心意尽量给安排,她也是穷苦人,两边计算一番,最后谈妥的数字往往比林奕的预算低很多,林奕付钱自然也痛快,给她发奖金自然更痛快。
  
  林奕和何巧玲一边干一边总结经验,张雄那几个小弟中有两个机灵能干的他也提拔做了客户经理,其余几个作店员,跟着签了合同的客户做些丈量面积、拍照留档的工作——林奕按照大学里学到的管理积分卡制度,无论谁解决了问题户,大家都按贡献大小算出积分,最后按比例拿奖金——这法子公平有效,十来个年轻人看有钱可赚,越发热情高涨,想尽办法解决问题户。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对花街这四五百户分门别类处理,等到9月份新学期开学,这些问题户绝大部分都顺利解决了,花街棚户区的几百户基本上都签了合同——最后有几户要价实在太高,因为在边角地带不会妨碍大局,林奕也就不再管他们了。
  
  林奕看何巧玲如此能干,倒有些舍不得她走,给她开了比学校高一倍的薪水问她肯不肯辞了职在这边接着干?何巧玲跟林奕干事也很爽快——不过她那小学教师是正式编制,而这边毕竟还在花街,当初是为了能争取林健姑姑同意才离开花街买了新房子,若辞了职再回到花街,不知他们林家这位姑太太会怎么想?
  
  林奕想想,毕竟健哥的婚事重要,姑姑的性子他也摸不准,若为这个多生事端自己还要落埋怨。反正开学之后还要基建改造几个月,只能等她获得姑姑许可再说——何巧玲跟他合作愉快,答应他等放了寒假还来帮他,周末休息日若有事也可以叫她。
  
  好在林奕自己大四开了学也要联系单位去实习,他自己开着公司,盖个公章交给学校便到花街自己的公司来“实习”了——林天翼本来很看好他,结果没几个月他自己当老板了,也只好一笑了之——他感叹人才难找,林奕便推荐了自己两个同学给他,后来林天翼用着不错还真留下了。
  
  正式租赁合同签完了,剩下的清理整顿工作就好说了——棚户区里的租户本来流动性就比较高,主人家跟林奕签完合同拿了钱需在一个月内交房,早就打了电话通知租户退房租搬迁——有些不搬的自有张雄派人过去,寻常人哪里敢惹他们?很快也就清理完了——这破房子里也没什么贵重电器,林奕签合同时就要求主家拉走,不拉走的一律处理掉——主家嫌麻烦或不愿要的也就送给了租户。
  
  林奕早就让二嫂黄丹去办各种审批手续,又找专业工程师在自己买下的房产里做了测试——以林氏家族在台中的势力和多年的人脉,这些手续又不违法,自然轻轻松松就办了下来;而老房子因为地基扎实,测试结果是正房加固一番上面还可以加盖两层,两边的厢房可以加盖一层。
  
  他跟二哥要了长青集团一支有经验的工程队,各家各户反正都算好了面积,也都拍了照片备了案,于是立刻进行拆除改造工作——除了老房子主体架构,后来私搭乱建的棚子全部拆除;水电线路也重新接过来,各种管网布设入户——设计师按照他的要求重新做了设计,每个小院侧面加了楼梯,就成了一梯三户的小单元房和两侧两个复式小阁楼。
  




173

173、(十四)开张大吉 。。。 
 
 
  
  林正给他派的都是有经验的老手,从设计到施工一条龙——花街这边酒吧多,是年轻人喜欢的地方;而林奕主要的客户也定位成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所以设计时就参照自己的喜好,预留了壁柜和走入式衣橱等时尚设计;因为老房子可使用面积不大,所以房间内部都是可拼拆的家具设施,尽量节省空间;安装了中央空调,其余电视冰箱洗衣机等电器都是带滑轮可移动的,租客自己喜欢放在哪儿就放在哪儿。
  
  虽然拆除了原来搭满一院的棚子,因为变成两三层,居住面积比原来反多了一半——以前的那两排二层小楼林奕反而没有再加盖,只是恢复原貌留下这十来个当年风格的别墅小院,内部却把电器设备很艺术地配置好,而且留下了车库——他知道有些外国人专门喜欢中国的传统风格,果然装修完毕最先租出去的就是这几个民族风别墅——每个月租金高达十万。
  
  工程队修整着房子,林奕就着手成立物业和保安公司,高薪招聘了一位经验丰富的物业管理经理,张雄则主动请缨做保安公司的经理——他以前十来个小弟给林奕挑到经纪公司,工资挣得比原来还多,还不像以前打打杀杀地危险,自然人人羡慕;所以就想把其他小弟也充作公司职员——就算别的不行,这些人打架没问题,总能当保安吧。
  
  林奕苦笑:“保安要是天天跟人打架,生意也别做了!”张雄道:“他们不会可以找人教他们吗——以前那十来个小子你不是也□得挺好?我这些兄弟至少忠心,要不你也要到外边现招,招来的就一定合适吗?”
  
  林奕想想也是——还有他原来为签合同答应安排工作的那些人;房产经纪和销售要嘴甜腿勤,一般人未必能干,那些人只能先安排在物业服务这些相对容易做的岗位;物业公司的人交给物业经理去培训指挥;而这帮没啥服务意识的黑帮小弟该如何培训管理,他便回家跟原哥商量怎么办。
  
  陈原是纪律部队出身,在青龙会多年倒也有点心得,黑帮主业是收保护费和各种边缘交易,管理靠帮规,讲的是义气,犯了规有家法惩处——林奕于是找到其他保安公司的管理制度,改了改送到张雄的办公室里,宣扬服务意识的标语直接贴在墙上——至于犯了哪一条该扣多少钱,张雄自动把五百块换算成一板子,比如扣一万块就相当于打二十板子。
  
  张雄一脸凶相,林奕可实在不敢用他——于是说做服务的要点头哈腰跟人赔笑脸不适合他,自己另有借重他之处——张雄和四大金刚都有股份在里头,又经林奕介绍每人至少买了一处产权地皮,自然不在乎这点工资;只是手下小弟们想有个工作而已——林奕答应让他们做保安,从长青集团安保部借调了一位有经验的小队长到这边当经理,负责日常训练。
  
  改造完成后除了十来栋独立小楼,还有二百多套单元房和一百多套复式阁楼——买过房产的人都能得到相应的几套自己支配;还有二十多个回迁户,按照面积交一部分改造费就可以对应分得复式小阁楼的一层——林奕把这些不对外的集中在一起,愿意住的自己住,不愿住的也可以委托公司租赁经营,只要交相应的手续费和管理费,租金归自己。
  
  林奕是专门学过市场营销的,又有长青集团成熟的市场部门配合,先装修出几套不同风格的样板房,接着跟媒体和其他公司合作,免费提供场地在几栋民族风的别墅小楼里组织了几场酒会、舞会和11月11号的“脱光相亲会”,其中有一环节就是去后面的单元房和小阁楼做活动——“花街棚户区变身时尚小公寓”的话题自然被各媒体争相报道,众人口耳相传,也不用打广告,就变得世人皆知。
  
  因为设计时尚、装修布局方便合理,每套租价与周边小区楼房也差不多,“花街时尚公寓”一推出就大受年轻人欢迎,花街上的经纪门店每日来看房的络绎不绝,而且一签就是两三年的长期合同,很多准备结婚的小两口看完房都打算在把这里当做婚房。
  
  按照单元房每套月租两万、复式小阁楼每月两万五来算,一个月就是九百万,扣除支付给原房主的租金和付给长青集团工程设计部门的各处款项,以及各类人员设备成本,不到一年就能收回投资,以后自然财源滚滚——把张雄和四大金刚喜得抓耳挠腮,对林奕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
  
  林奕却知道这只是个开始——这声势一造出去,原房主们对于每月四五千的租金肯定会有意见,就算签了合同不怕打官司,却不能不防着有人来闹事,于是给保安经理打招呼让他加强小区安保——花街时尚公寓四边的铁门除了保安还有电子锁,正式租户发门卡,各方向都加上摄像头,加强训练演戏和日常巡逻,以防有人搞破坏。
  
  当然和当地警局以及工商法院等部门搞好关系更重要——林奕一边从上层找人介绍认识这些地头上的“现管”们套交情,一边让原哥找线人帮着问清楚各家的情况和爱好,有针对性地送礼结交,以备不时之需。
  
  今年付楚杰和宋佩兰都帮过他的忙,林奕知道二人手头不宽裕,特地邀了二人过来,让他俩每人挑一套房子,在自己买房之前可以免费住下去——两人单位都有跟同事合住的宿舍,不过两个人都有固定交往的朋友,估计近两年就要结婚了,都是孤儿靠自己挣钱买房不知何年何月,他这时尚公寓简约舒适,简单布置一下就可以做婚房。
  
  宋佩兰恰好准备明年毕了业就结婚,这里离她上班的地方又近,看了看房子喜欢得不得了,立刻要了一套做婚房;也不管同学在一边,张开手臂就给了林奕一个浪漫拥抱。付楚杰略一迟疑,挑了个复式小阁楼——花街离市警局刑侦队也不太远,但他还在实习,高胜男也还有两年才毕业,结婚至少是两年以后的事。
  
  林奕知道他和高胜男都是孤儿,还不象宋佩兰嫁了人还有夫家支持;忙说房子给他留着,要是上班不方便住也可以委托公司代为出租经营,每个月租金给他打到账上——要跟女朋友出去吃饭逛街总也要花钱啊。
  
  这半年林健和何巧玲的关系也突飞猛进,林健房贷重没钱出去玩,加上二哥管得严,也只能踏踏实实在公司干活——他本身又不笨,一用心自然就干得不错;反正何家也搬到了小学校旁边住,跟何巧玲的谈恋爱的事他便告诉了姑姑,只说是个小学老师,周末带她回来跟姑姑见面。
  




174

174、(十五)变故 。。。 
 
 
  
  林鹂自己一生婚姻不幸,全部感情都放在这个侄儿身上,就跟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