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种花得良缘 >

第94部分

种花得良缘-第94部分

小说: 种花得良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她是你的婢女。”顾晞知没人否定春诗是他安排的人。

    “另外三个呢?”许俏君问道。

    “五个人,只有她一个被挑中。”顾晞知颇为遗憾地道。在知道许家要买下人时,他就塞了五个人去麻子那里。

    许俏君撇嘴道:“有秋合秋全保护我还不够啊,做什么还要派个人来?”

    “有明有暗,安全无虞。”顾晞知正颜道。

    许俏君这几个月平平安安的,隋季儒回了鹤州,孙媛媛被困在唐家,她觉得不会有什么危险的事发生了,但他不放心,非要多派一个人来她身边,只要能让他安心,她是无所谓的,笑笑道:“我出来很久了,我先过去了。”

    顾晞知微微颔首。

    许俏君把锦盒交给春诗,让她收好,带着她回许家人包的厢房。走到门口,就听到里面在喊,“五魁首啊,六六六啊。兄弟好,四季财啊。”

    许俏君推门进去,就见许志成和许顺成,许宏远和周昌修,他们在划拳,喊得满脸通红,酒气熏天。许俏君走到位置上坐下,许佳儿津津有味地啃着鸡爪,兴致勃勃地看他们划拳,没注意到她出去的时间比较久。

    这餐酒吃到快申时才结束,男人们大多都醉了,就没出城回家,在许志成和许晓成家歇了**。

    三月底,顾晞知的二叔二婶抵达了泉陵城,四月初,他的二舅舅二舅母和他的大表兄大表嫂也到。

    顾晞知看到来得是云二老爷和云二太太,而不是云大老爷和云大太太,脸色微沉,目光闪了闪。

    “幼安,孙家出了这么大的事,媛媛得唐老太太庇护才逃过大难,我来,一是想看看媛媛,再就是想感谢唐老太太。我这个做姨母的能尽一份心力,就尽一份心力吧。”云二太太解释道。

    “此是舅母私事,幼安不会过问。”顾晞知淡然道。

    云二太太勉强笑了笑,孙媛媛痴缠顾晞知这么多年,她是知道的,可惜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落难的官家千金,只能嫁给乡绅的庶子,致使珍珠蒙尘。

    顾晞知让人送顾二老爷、顾二太太、云二老爷和云二太太去了唐家,他则陪着云大少爷留在棠院品茗,云大少奶奶喊来永嘉,打点迎亲的事。

    “我真很好奇是什么样的姑娘?让你动了要成亲的念头。”云大少爷笑问道。

    “好姑娘。”顾晞知唇角微微上扬。

    “瞧瞧你这话说的,哪个姑娘不是好,哪个姑娘是坏的?”云大少爷嚷道。

    “在我眼中,唯有她是好姑娘。”顾晞知认真地道。

    云大少爷嘴角抽了抽,从小到大都是这执拗的性子,认准了就认准了,死都不会更改,希望那姑娘真是好姑娘。

    到了晚上,云大少爷和云大少奶奶道:“你想法子提前见见那个许三姑娘。”

    云大少奶奶斜他一眼,问道:“箭已离弦了,还能回到弓上吗?”

    “回不到弓上,那就把箭折断了,绝不让它射到靶上去。”云大少爷恶狠狠地道。

    “你就是个无事忙,顾老太太和姑母都过来见过那姑娘了,她要是不好,瞒得过姑母,也瞒不过顾老太太。难道你比顾老太太还精明?既然顾老太太都答应了,就表明这姑娘外在肯定不错。你呀就老老实实地当你的迎亲客吧,不要乱来。惹烦了幼安表弟,小心他打得你鼻青脸肿,到时候,我可不会帮你求情的。”云大少奶奶转身,用背对着他。

    云大少爷摸了摸鼻子,想起以前被顾晞知教训的往事,心有余悸,不再多言,拉好被子乖乖睡觉。

 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亲出嫁

    四月十五日晚上,月明如镜,许家又如十二月十九日那天一样,人头攒动,十分热闹,都是和许家交好的人,依照习俗来给许俏君添妆送嫁。

    在许俏君的房间里,堆放着一些小的嫁妆,两个红挑箱,挑箱上面,放着四**大红缎面的盖被、四**垫被和四对枕头;一个子孙桶,桶里放着红枣四粒、莲子四粒、筷子两把、草纸两刀。一套白底红花碗碟,一个红木妆奁。像**、柜子之类的大件家具,已经提前运去鹤州,安置在新房里了。

    许俏君穿着绣着石榴花的红衣,出来见客,向长辈行跪拜之礼,平辈行常礼。春诗拿着托盘跟在她身后,每个受了礼的人,都往上面放了个红包。

    行了一圈礼之后,托盘里已经放了二三十个红包,春诗将红包放红木匣子里。许俏君回到房间内,鲁春娇、许佳儿、桃子以及村里近亲妇人,跟着进来了,开始了今晚的重头戏哭嫁。

    鲁春娇拿着沾有生姜水的帕子,往眼角上擦了擦了,拉着许俏君的手,呜呜地哭着唱道:“女儿长大要出嫁,娘有几句话要交待:一要孝公婆;二要敬……”

    许伊儿出嫁时,鲁春娇哭过一回,许佳儿出嫁时,她又哭一回,这是第三次嫁女,哭第三回了,哭得那叫一个驾轻就熟,唱得那叫一个顺畅流利,却是一点感情也没有。

    许俏君低垂着头,一句一应的,等她唱完,回想着早上许刘氏教她的唱词,唱道:“爹呀!娘呀!娘把女儿当朵花,一尺五寸抚养大。花了钱来费了心,女儿岂忍离娘家。爹啊!娘啊!抬头望着满天星,低头想着父母恩。为儿花了多少钱,为儿操了几多心。”

    鲁春娇继续又唱了一首。

    许俏君回了一首。

    两人都是应付了事,唱得干巴巴的,旁边的人暗暗叹气,这对母女的缘分着实的浅。

    因许伊儿有孕,碍于习俗,这次她还是没能来为妹妹送嫁,提早两日,已来看过许俏君。许佳儿坐在许俏君右侧,拉着她的手,早就哭得满脸泪水,哽咽地唱道:“妹妹呀,我们是同父同母亲手足,同伴十余载情意深,今朝姊妹要分离,难舍难分情难断,从今后逢年过节才回来……”

    许佳儿是带着感情唱的,唱到后面就只闻哭声,听不清唱词了。许俏君也受了影响,回唱时,也是哭得唱不下去。与先前母女对哭,有着天壤之别。

    姐妹哭唱后,就轮到两个刘秀云和屈青花这两个嫂嫂哭唱,陈翠柳也因为孕回避了,然后是做为陪嫁的桃子和娟秀哭唱两首,近亲的妇人也唱了一段,这哭嫁的事才算了结。嫁女不用摆大席宴客,许家也没什么太多可忙碌的,各自散了,等明天顾晞知上门亲迎。

    四月十六日,天朦朦亮,陈婶和郭婶烧了一大锅子热水,让许俏君沐浴更衣。依照习俗,许俏君从现在到顾晞知来亲迎之前,她是不能离开她的房间的,是以,婢女们将浴桶送进了房里。

    虽然添了婢女,但是许俏君沐浴还是不要人伺候,沐浴完后,换上绣着鸳鸯戏水的亵衣和红色的中衣。许俏君打开房门,让婢女们进来,把浴桶抬了出去。

    许俏君坐在**边,随手拿起一本书翻看。

    过了一会,春诗送来了一小碗鸡汤面。许俏君吃完面漱了口,许家从城里请来的,专帮新娘开脸上妆的全福婆婆走了进来。

    全福婆婆拿着个熟鸡蛋在许俏君的脸上滚来滚去,“三姑娘这脸嫩得就跟这鸡蛋似的,都没看到细汗毛。”

    “我这个孙女是我几个孙女里长得最俊俏的一个。”许刘氏摸了下许俏君的脸,笑道。

    全福婆婆顺着她的话,对着许俏君好一顿夸。

    许俏君淡然一笑,闭上眼睛,任她在脸上施为。

    “左弹一线生贵子,右弹一线产娇男,一边三线弹得稳,姑娘胎胎产麒麟。眉毛扯得弯月样……”全福婆婆边开脸边说着吉祥话,弹了几下,“新娘子脸白白净净的,意思意思就好了。”

    开完脸,许刘氏递了个红包给她。

    全福婆婆为许俏君绾发梳妆。

    开了脸,上好妆,绾上了发髻,戴好了金钗玉簪,许俏君看着镜子里浓妆艳抹,看不出本来面目的自己,她都认不出自己,顾晞知能认得这是她来,她得佩服他好眼力。

    “姑娘,要穿嫁衣了。”春诗轻声道。

    许俏君放下镜子,站起来,在四婢的伺候下,换上那身由六名绣娘精心绣制的龙凤呈祥的红嫁衣和并蒂莲花裙,盖上了绣着白头富贵图的盖头,坐到**上,等着顾晞知来迎娶她。

    门外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迎亲的队伍来了。顾晞知穿着大红的吉服,在顾二老爷等人的陪伴下,前来三家村迎娶他的新郎。

    “好俊的新郎官呀。”从村口到许家门口,一路上都是这样的赞叹声。

    顾晞知相貌本就俊美,平时冷着张脸,常常面无表情,令人望而生畏,今日他眼角眉梢都洋溢着愉悦的笑容,骑在高头大马上,越发显得他面如冠玉,气度不凡,宛若天神。

    许光远点燃了一挂百响的鞭炮,来接迎亲客们。

    在许家张灯结彩,门口贴着大红喜联,上写着:尊敬翁姑常乐意,和谐妯娌永欢心。

    许宏远这个大舅哥,要了开门钱,稍微刁难一下迎亲人,就让迎亲客们进了门。先上茶水,再上甜糖冲鸡蛋,然后送亲客和迎亲客吃午饭。

    饭后,顾晞知在喜媒婆的陪同下,吟了一声催妆诗,就把许俏君从房间里接了出来。许茂才和许刘氏坐在正位上,顾晞知和许俏君拜了二老,又向给许顺成和鲁春娇磕头。

    “俏儿,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嫁到顾家,就是顾家的人,要好好侍奉公婆,顺从丈夫。”许顺成叮嘱道。

    “女儿谨遵爹爹教诲。”许俏君拜了拜他。

    鲁春娇**地道:“婆家不比娘家,你处事要谨慎,别有事没事就耍脾气。”

    “女儿谨遵母亲教诲。”许俏君淡淡地应着,也拜了拜她。

    许宏远上前来背起许俏君,将她背去了三族的大祠堂。许俏君是远嫁,年前祭祖开祠堂时肯定不会回来,许家族长依照习俗,开祠堂,让许俏君拜别祖先。许家的族谱上在她的名字后面,添上了嫁鹤州顾晞知为妻这句话。许家女的记载到底结束,从此后她是顾家妇。

    “幼安啊,以后俏儿就交给你了。”许顺成眼睛红红地道。

    “岳父请放心,幼安会好好待俏儿的。”顾晞知站在许俏君身旁,扬声道。

    “幼安,你有这句话我便安心了,你领着俏儿去吧。”许顺成道。

    喜媒婆和春诗将许俏君扶上了花轿,顾晞知翻身上了马,浩浩荡荡的队伍,在鞭炮声和喜乐声中,渐行渐远。许家没有送亲的人,站在村口,目送队伍离去,泪眼婆娑。

    队伍走了十里路,停了下来,顾晞知翻身下马,走到花轿前,撩开轿帘,“俏儿,要赶路去前面的城镇,坐花轿走得太慢了,我要抱你过去上马车。”

    许俏君轻嗯了一声。

    顾晞知弯腰将许俏君抱起,许俏君一只手搂着他的脖子,一只手按着盖头。上了马车,顾晞知小心翼翼地把许俏君放在软榻上,柔声问道:“俏儿,顶着盖头,可感到闷气?”

    “闷气也没办法啊,要等到天黑了才能取。”许俏君挑起盖头,噘着嘴道。

    “在马车上没人看得到,你取下也无妨。”顾晞知舍不得许俏君吃苦。

    “也不是太难受。”许俏君不同意。许刘氏再三叮嘱过了,这盖头是要新郎亲手挑开,她不能随便取下来,只是离拜堂成亲还有一个多月,她不能一直顶着盖头不取,这一路上,清晨顶着盖头,到天黑方能取下来。

    “受不住就取下来,那些忌讳无须在意。”顾晞知不是那种被礼法束缚的人,他不受委屈,他的娘子也无须受委屈。

    “行了,我知道了,你快下去吧。”许俏君拉好盖头道。

    顾晞知从马车上下来,让春诗和夏词上马车服侍许俏君。除了轿夫抬着花轿回了泉陵城,其他人都上了马车,沿着官道,往鹤州方向去。

    日落时分,队伍抵达了下一个城镇,顾晞知早已派人过来打点,马车直接进了客栈,顾晞知从马车上把许俏君抱了下来,送进客房里,立刻帮她取下了顶了一天的盖头。

    顾晞知看着面目全非的许俏君,笑道:“还好天气不太热。”

    “秋歌,赶紧打水来给我洗脸。”许俏君糊了一脸的粉,难受地要命。

    秋歌应声而去。

    王小花、赵玲玲和刘秀云她们走进来了。

    顾晞知和她们打了声招呼,就出去,他虽然很想留下来陪许俏君,但是当着娘家人的面,他不能太肆无忌惮。

    王小花三个在房里陪了许俏君一会,顾二太太的婢女就来请她们过去吃饭。许俏君的晚饭,只能在房里吃。

    第二天,许俏君就不用上大妆,也不用穿着厚厚的嫁衣,简单地擦了点粉,描了眉画了唇,穿一件大红的衣裳,顶上盖头,让顾晞知抱上马车。

    一行人日出而行,日落而歇。

    ------题外话------

    很快就要开始在婆家的生活了。

 第一百八十二章 拜堂成亲

    马车一路急行,颠簸了一个多月,终于在六月初六这天傍晚,到鹤州附近的丹霞山,离鹤州还有半天的路程。在丹霞山脚下有顾晞知名下的一座别院,别院名字宜磬。

    许俏君不知道这别院以及附近的景色如何,她顶着盖头,被顾晞知抱进了房,做为还没拜堂成亲的新嫁娘,她必须得遵守这些习俗礼仪,吃喝拉撒睡,都得在这间房里,不能出门,除了娘家的送亲客,其他人都不能见。

    顾晞知这一个多月,也就是抱她上车下车,说了一两句话,多相处的机会都没有。

    两人各有各的难受,都盼着六月初九,赶紧的把事办完了,爽爽利利的过日子。

    初七初八,平平静静的过去了,到了六月初九,卯时初刻,许俏君就被春诗唤醒,洗漱沐浴更衣。

    秋歌提着食盒进来了,“姑娘,吃点东西吧。”

    “是什么?”许俏君问道。

    “百合甜粥。”秋歌道。

    许俏君吃完那一小碗百合甜粥,漱了口,顾晞知安排好的全福婆婆随王小花她们一起进来,为她绾发上妆。

    辰时初,门外传来了鞭炮和乐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