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

第138部分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第138部分

小说: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些儿了。”
    医官这才上前,问李吉甫感觉如何。李吉甫答的不外乎头晕眼花耳鸣之类。等医官问完了,李吉甫苦笑道:
    “这症状倒是和那次杜司空极像,看来本相也免不了要放血了。”
    韩愈见李吉甫神志清醒过来,忙让众人都退出去,又下令亲兵看住中堂,不得让闲杂人等靠近。李吉甫有气无力地说道:
    “淄青来的小将军呢?别忘了打赏他。”
    韩愈才醒悟边上还有一个呢,忙招呼这小将去了。李吉甫则在医官照料下休息。医官要李吉甫安卧,可是李吉甫哪里肯安卧?又命人叫韩愈进来,吩咐道:
    “退之,千万莫忘了,发道文书给李光颜,命他择日进兵。”
    叮嘱完了这一句,才卧倒休息,不过人休息了,心思却依然在动。医官和韩愈都是忧心忡忡。只盼望着前敌将士多打胜仗,盼望着皇帝早点归来。
    “停下,停下!”
    离开郓州四五十里之后,郭日户的两辆大车突然被拦了下来。这是在一片缓坡边的小树林,官道正从树林里穿过。根据郓州的规矩,郭日户此去兖州上任是把家眷都留在了郓州作为人质的。所以只带了几个苍头还有两口木箱上路,李师道自然也派了一名虞侯带着几名老弱军官护送兼监视。人手实在有限,所以当一支响箭从林中穿出,钉在车厢上时,所有人都愣了。
    他们实在没有想到,在淄青李大帅的地盘上还有响马。要知道,李大帅就是淄青最大的响马啊。
    “俺们是李大帅的人。”
    当一群蒙面人从树林中冲出来时,领头的虞侯跳下马车结结巴巴的说。手下意识地按在了自己的剑柄上。
    响马们根本就不理会,一把揪住虞侯的胸襟,问道:
    “说,车上的是谁?”
    虞侯一阵气闷,赶紧道:
    “是,是淄青李大帅的节度判官,前往兖州担任刺史的郭日户郭大人。你们难道没有听说过郭大人么?还是赶紧退去,不然李大帅——”
    那响马不等他说完,就道:
    “不然李大帅怎样?不然李大帅就会犒赏俺们哩!”
    说罢哈哈大笑,把那虞侯丢在一边。另一个响马指着虞侯和军官们道:
    “你们几个,在外面呆两天就可以回郓州复命了。回去以后就说人已经平安送到了。”
    阴阳怪气的语调,让人听了不禁毛骨悚然。那几个军官想问却又不敢问,只好唯唯诺诺去了。为什么不敢问呢?因为淄青这么多年来,先把人调出去然后杀掉的事例实在太多了,远的不论,近的光今年就有高沐和李英昊。这伙响马这么个腔调,军官们自然认为这是李师道派来解决郭日户的了。而呆两天自然是因为想掩人耳目了。
    不但军官们这么认为,就连车内的郭日户也是一颗心沉到谷底,颓然歪倒在箱子边,喃喃道:
    “怎么会这样,多少年的情分啊!黄先生,郭某连累你了。”
    也不管箱子里的李诵能不能听见。李诵在箱子里心也是一阵紧似一阵。郭日户带的几个苍头也是面如死灰。那虞侯却有些迟疑,道:
    “可是李大帅命我~~~~”
    一个响马不耐烦道:
    “命你什么?叫你回去你就回去,再呆在这儿小心吃爷一刀!”
    说罢一脚踢到了旁边的树上,碗口粗的树“嘎啦”一声折断,倒在官道上,呛起一片浮灰,气得领头的骂道:
    “姥姥的,叫你没本事别瞎显摆!”
    不过那虞侯和军官们是彻底相信这些所谓响马是李师道派来的了,忙点头哈腰屁滚尿流的去了。眼看军官们跑了,郭府的几个苍头也慌了神,纷纷跪下求饶,有为自己求情的,有为郭日户求情的。只有一个站在一边面露得色,一言不发。领头的“响马”奇怪,问道:
    “你为何不求饶?”
    那苍头见领头的响马问他,忙跑过来弯腰陪笑道:
    “大爷,小的和他们不是一伙的。小的是李大帅派来监视这郭日户的。来的时候王大人没跟您提过?”
    坐在马车内的郭日户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
    “郭大!?”
    “响马”头:
    “哦?你有何物证?”
    那苍头忙把夹袄掀开,手伸进去摸索了一气,摸出一个物事递过来道:
    “爷,您请过目!”
    “响马”头接过来正反两面都看了看,道:
    “是这么个东西。唔,你做的很好。来,你牵着马车往林子里走。弟兄们,把他们都押到林子里去!”
    苍头中有的就哭喊了起来,却又被吓住。那郭大却是得意洋洋,幸灾乐祸,半点情意都欠奉。“响马”头见人都朝林子里去了,朝身后的几人使了个眼色,三个“响马”就往刚刚几个军官跑的地方追去了。
    林子中间正好块空地。“响马”们让把马车停下,把刚刚求饶的几个苍头看在一边,独把那为郭日户求情的那个留在马车边。那几个被隔离的苍头都觉得逃生有望。
    “响马”头问道:
    “你还要为郭日户求情吗?”
    那苍头却很倔强,道:
    “俺的命是老爷救的,自然还要为老爷求情了。”
    “响马”头点头道:
    “很好——那个叫郭大的,你过来!”
    郭大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问道:
    “爷,您有何吩咐?”
    郭日户再也坐不住,掀开车帘探身出来道:
    “冤有头,债有主,某就是郭日户,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只是不要——”
    话没有讲完,就看到郭大的身子忽然伛偻了起来,一把白晃晃的刀刃从他的后背穿了过来。“响马”头把郭大的头扭过来对着那倔强苍头道:
    “临死前让你瞧瞧,什么叫忠义。”
    说罢一推,郭大便直直地倒在地上。那边的“响马”们也纷纷动手,把那些个苍头都杀掉了。郭日户看得呆了,想不出所以然来,“响马”头把腰牌朝郭日户手里一扔,道:
    “郭大人,以后挑家人注意些。”
    又拍拍那倔强苍头的肩膀道:
    “别傻站着了,去帮帮忙,把这些尸首给埋了吧!”
    那苍头两腿软软的去了。“响马”头又转过来,拉掉面巾,对呆站在马车上的郭日户道:
    “郭大人,有劳您,把我们黄老爷给请出来吧!”
    原来这就是段文昌说的有人接应。郭日户这才如梦初醒,慌忙抽身回车厢,却一头撞在门框上,把帽子都撞歪了。不一会儿,外面打扫完毕,李诵也扶着车门从车厢里出来了,看到那“响马”头儿,李诵笑道:
    “王武,你怎生才来,把爷腿都伸麻了。”
    王武膝盖一弯,跪倒道:
    “爷,王武无能,让爷受累了!”
    李诵自然不怪他,叫王武搀着自己下车活动腿脚。不一会儿,那三个人也过来了,后面一人手里挂各包袱。先向李诵请安,报告道:
    “爷,那几个军官全解决了。”
    李诵不置可否,对王武道:
    “这儿暂且交给你了。其他的事老爷我不问,爷只问你能不能把爷和郭大人平安送到郓州。”
    王武大喜,知道这是李诵给自己机会了。忙分派起来。原来那三人手里拿的是那些军官的衣物腰牌之类,王武请李诵和郭日户登车后,命手下的侍卫们赶紧换衣物。
    片刻之后,郭日户的上任车队重新又登上了官道。目标:兖州。
    第五卷 长缨在手 第七十二章 回 归
     更新时间:2009…3…5 15:24:49 本章字数:4063
    一家之主如果不在怎么办?当然是找人代理了。从法律上说,代理家长和家长有同等地位,但是,法律如果样样都能管得到,那世界不久太平了吗?如果世界太平了,那还有咱们这个故事吗?
    现在不认李纯这个代理家长的可不是一个两个了,而且也不再是暗流汹涌,而是摆到明面上来了。自从杖毙小颦的事情传出后,李纯的威望开始持续下跌。捕风捉影的事情太多了,但是谁叫有这个风这个影子呢?杖毙的是谁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杖毙的是个宫内的女子。就算不能据此认定太子做出不伦之事,起码也能说明太子残酷暴虐,不是仁德之人吧?
    李纯不是没有化解危机的能力,也不是没有了解此事的决心,历史上,可是有不少人怀疑就是他害了亲爹。但是李纯总是觉得不能动这个手,总觉得他的父皇会突然站在他的面前。所以有些事情他现在还不能做,有些手段他现在还不能使出来。在这段时间里,李纯除了派人调查此案外,就是在《春明外史》上辟谣,再就是在边境调动军队,晨昏定省,每天向王皇后请安,其他的事情一概没有做。太子妃郭氏曾经建议他道:
    “太子爷,眼下一月之期已经过去了,可是父皇的踪影却依旧没有出现。臣妾想,国不可一日无君,为了平息乱言,稳定局势,臣妾以为您还是暂摄大宝吧。”
    郭氏的意思是既然李诵到现在没有回来,不如您就干脆上位得了,省得听一班小人嚼舌头根子让人心烦。不过郭氏的话却让李纯警觉。毕竟郭氏的家族势力太大了,郭氏的意见是不是代表了她家族的意见呢?李纯本人也不是没有这个想法,但是现在还没有到要依靠郭家的时候。如果依靠了,这拥立之功可是不得了啊。郭氏一说,李纯就把头脑里的想法排除了出去。李纯摇摇头,耐着性子对郭氏解释道:
    “我现在本来就是监国,什么叫暂摄大宝呢?这个事情以后不要再提了,这种僭越的事情不能做。不做还有回寰的余地,一旦做了,等父皇回来,咱们就会万劫不复了。”
    不过事态的发展还是越来越紧急了,每过一天对李纯都是一种煎熬,阴云弥漫在东宫的上空。惊慌失措的郭氏问他该怎么办的时候,李纯依然坚忍地说道:
    “忍!”
    郭氏气急败坏地道:
    “将来有一日,一定要把这些魑魅魍魉都给揪出来,让他们知道,天威是不能侵犯的!”
    李纯却说道:
    “不。将来有一日,寡人要君临天下,必须放开胸怀,即使是当面侮辱过寡人的人,寡人也不能追究,不然有损寡人的英明。人们会说寡人没有人君之量的。”
    大宝只有一个,想要的人却不止一个。李纯想忍一时风平浪静,可是有些人却不想忍。十六王宅里的某处,阴暗的屋宇下,一个更阴暗的声音用充满威胁、诱惑的声音蛊惑说:
    “我的傻哥哥,你已经做到了这一步,还想罢手吗?你说你是关心父皇的安危,可是他会相信吗?就算是他相信,他身边的人也不会相信啊。哥哥,他可是未来的皇帝啊,他身边有多少人在等着他登上大宝,好一步登天。现在,你站了出来,在他们眼里你可就是要妨碍东宫的那位登基的乱臣贼子,他们会放过你,放过你这个阻碍了他们富贵梦的亲王吗?哥哥,再说,您们几个大的不就是比他小一点吗?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如果咱们母妃争气,早点把你生下来,那坐在麟德殿里的还不知道是谁呢。您才干比他差吗?父皇自从登基以来,早早立了他做太子,这对您,对咱们都不公平。父皇悉心栽培他,除了他,只有对幼宁这么好。现在父皇不在,正是让父皇看看他不是块好料子的好时候。如果父皇真的回来,咱们还有机会吗?这是咱们唯一的机会啊,哥哥,开弓没有回头箭,要是回头就得把自己给搭进去了。哥哥弟弟们可都看着你呢。”
    从郓州到兖州,所有人都认为郭日户的上任更像是一次悲壮的送死,所以一路上人们都奇怪为什么郭日户送死送得这么积极。郭日户到达兖州的时候是傍晚,夕阳下,兖州四城紧闭,城上寂无人声,一座孤零零的城池就这么屹立在原野上,李师道的旗帜有气无力地在城楼上耷拉着脑袋,落日的余晖利用城墙形成了一大片阴影,从远处看去,一半是明,一半阴,这让段文昌不禁诗兴大发,但是碍于李诵在侧,没有吟诵出来。宋朝后,兖州地处鲁西南平原,东仰“三孔”,北瞻泰山,南望微山湖,西望水泊梁山,素有“东文、西武、北岱、南湖”之称。只是这个地方,李愬的大军正压将过来,这座雄伟的城池丝毫雄伟的气势都没有,所以当那个王武在兖州城下叫门时,换来的是惊慌失措的怀疑。
    一名小军官把头从瓮城城门上探出来,疑惑不定的问道:
    “你说什么?新任刺史前来上任?本书转载ㄧбk文学网wαр.①⑥κ.сΝ”
    无论王武怎么说,小军官都不肯贸然开门,即使是在验过了堪合文书之后。小军官叽咕道:
    “李愬的大军可是打过来了。这个时候怎么还能有人从郓州来上任呢?莫不是诈城的吧?”
    自己名声这么大,李愬如果听到一定会很开心的。不过楼下的人等得就焦躁了。直到当任刺史闻讯匆匆赶来,认出了郭日户,兖州的城门才轰然打开,欢迎它的新主人进城。
    这位刺史听说郭日户是来接任他的后,热情立刻增加了几十分。这个时候,谁愿意留在这个倒霉地界去碰威名正盛的凉国公李愬呢?这位刺史知道郭日户在郓州倒了霉,因而认为把郭日户派到这儿来是李师道的借刀杀人之计,心里对郭日户很是同情,当然也有着郭日户解脱了自己的感激之意,所以把情况和盘托出,道:
    “好教郭大人知晓,眼下西面李愬已经夺去了金乡,正率大军往我兖州杀来,南面李听夺了沭阳后又夺了海州,正往沂州紧逼。瞧这架势,不善呐。不过我兖州历来是大州,下辖八县,光州治就有战士八千,也算得上兵多将广,粮草充实,这个郭大人久在帅府,想必清楚。”
    接着又把兖州的文武官员哪些能干哪些能战向郭日户介绍了一番。交代完公务文书后,留下官印和府库钥匙之后,前任刺史就趁着夜色匆匆趁车离开了兖州,连多留一晚都不肯。这一走不知道带走了多少人羡慕的眼光。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很英明,因为第二天就有探马回报,李愬的大军已经抵达兖州州境。兖州的气氛真可以用愁云惨淡来形容。郭日户召集文武官员会议,所有人都束手无策,问得紧了,就勉强说了个守字。逃是不敢的,因为家眷都在郓州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