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贼 >

第184部分

汉贼-第184部分

小说: 汉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房中气氛凝重到了极点,有若实质。
    也不知是天气炎热还是为形势所逼,杨阿若光洁无暇的额上布满细密汗珠。
    “……”盖缭心疼丈夫,却有口难言。
    盖勋则不慌不忙,颜色始终,然而他越是这样,带给杨阿若的压力就越大。
    就在杨阿若即将绷不住的时候,突然听到嚎哭之声由远而近。房中三人皆是一惊,起身往外望去,只见监奴带着一名中年人行来,中年人身穿缟素,头戴白绢,手持白幡,哭泣无度。
    盖勋定睛细看,这人竟是母亲曹氏的管家,心中立觉不妙,脸色“唰”的一下变得惨白,阵阵眩晕袭来,立之不稳,身形摇晃,幸得杨阿若、盖缭在旁,第一时间扶住他。
    盖勋奋力挣开两人,迈过半尺高的门槛,顾不上登履,赤着脚一步一步走到母亲管家面前,颤抖着嘴唇问道:“家中、家中可是谁去世了?”
    管家垂头泣道:“老主母、老主母走了……”
    盖勋心里虽然已经猜出,可听到对方亲口承认,还是感到胸口撕心裂肺的疼,脸部扭曲成一团,痛苦的闭上双眼。泪水挤开合拢的眼皮,滚滚而落。盖勋性格刚毅,沉稳有度,自束发后,他只流过两次眼泪,一次是祖父去世,一次是父亲去世。
    “祖母……”盖缭将头埋入杨阿若怀中,呜呜大哭。
    马昭匆匆赶来,惊闻噩耗,亦是泪如雨下。
    盖勋悲伤良久,勉强打起精神,询问管家经过,得知母亲是梦中逝去,并未遭罪,心中稍稍安慰,母亲年近八十而终,在这个时代,可谓高寿。
    “主人还有一封信……”管家所言主人,即盖勋兄长盖冲。
    盖勋展开信件,盖冲先是写了一番母亲去世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悲伤,而后写道:董卓污国害民,历观载籍,无道之臣,贪残酷烈,于卓为甚弟国家股肱之臣,素怀忠义之心,为天下士民所望。兄才力逊之远矣,一生碌碌,别无他能,惟有守孝三年,复替弟再服三年。弟无须挂心家里,盼早日诛除董贼,兴复汉室切切切
    盖勋读罢,潸然泪下,缓缓地走回堂中坐下。自己虽然不能回家守孝三年,但可以按照朝廷制度守孝二十五日。
    服丧,孔子云:“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孟子亦云:“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礼记》则规定:“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汉文帝时,诏令以日易月,实服二十五日。东汉以来,君臣曾多次议论“三年之丧。”汉桓帝在位初起,大将军梁冀一度允许“二千石”级别以上的官员服三年之丧,但汉桓帝亲政后便明令禁止,最多服丧二十八日,算上往返所耗时间,最多请假百日。
    服丧期间,不宜动兵革,盖勋勤王计划自然取消了。
    盖勋长叹一口气
    盖俊说明年必入关中勤王,那自己就再相信他一次吧……
    这是最后一次……
第三百一十四章 北返
    第三百一十四章北返
    河内,治所怀县。
    杨俊与新任河内郡功曹山曜一边交谈一边进入郡府,行向深处。
    如今的河内太守名义上还是王匡,后者身为讨董联盟的一员,加之与盖俊、蔡邕皆有旧,盖俊虽然据河内为己有,却也不好直接找人代替其位,以免落人话柄。而原本的郡丞乃是王匡同乡,后者大败后,弃官随其返乡。
    郡中缺太守、丞,掌管权利的人就变成了功曹、五官掾、督邮三人,其中以功曹为首,不是太守,胜似太守。
    昔年光武帝刘秀任命“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寇恂为河内太守,曾殷殷叮嘱“河内完富,吾将因是而起。”
    盖俊刚刚合聚河内诸县不久,自然想让河内尽快融入北疆体系,初时的想法是,杨俊为河内青年士子之冠冕,名气素高,令其以功曹都河内政事,河内士民必附。
    不过,杨俊可不想出任河内功曹,主薄之位虽卑,却常伴盖俊左右,处于权力中心,参与决策,只要他在这个位置,河内士人才有向心力,才能拧成一股绳。他一旦被外放地方,河内系立成一盘散沙。毕竟,二世二公出身的张范、张承兄弟,一为典学校尉、一为安民校尉,都算不得北疆核心人物。
    是以,杨俊得知盖俊的意图后,不等对方开口,第一时间推荐怀县人山曜山子明。山姓为河内著姓,山曜今年刚满三旬,少游京师,拜太学博士、南阳大儒左立为师,于学甚精,且其姑嫁与河内平皋张氏子弟张汪为妻,姐嫁河内野王于氏。
    按杨俊的说法,以山曜为河内功曹,则河内无忧矣。
    盖俊混迹官场近十载,怎会看不出杨俊的心思,他本就没有要弃置杨俊的意思,等河内稳定了,自会召回他,既然对方不愿,那就算了。听其言,以山曜为功曹。
    “唉吾本以为袁本初海内闻名,位居盟主,关东州郡为之影从,是救世之人……”说到这里,山曜摇摇头:“不想其驻军朝歌一载,怯于击董也就算了,竟纵兵劫掠百姓,致使河内东北六县十室五空。”
    袁绍任由士兵劫掠当然是有原因的,比如故冀州牧韩馥不予充足粮草,士卒困顿,兵员来源斑驳,大多都是外地人,且有着相当数量的豪强、游侠之流……但这不能成为放纵士卒的借口。也许在旁人看来此事没什么大不了的,甚至有些河内士人也满不在乎,反正抢也抢不到他们头上,然而当有一日,似山曜这般站到袁绍对立面的时候,感受自会截然不同。
    杨俊面色凝重,娓娓说道:“昔文皇帝诏曰:“夫农者,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国所恃以强也。”东北六县民众大量外逃,荒地颇多,春耕是来不及了。子明,你上任后其他先放一边,必须尽快劝导、组织逃亡百姓返乡,于冬前栽种宿麦。”所谓宿麦,秋冬种之,经岁而熟,故云宿麦。
    “这个我晓得。”山曜点点道。
    半晌无话,山曜犹豫良久,终是开口问道:“季才,盖骠骑当真要回并州?”
    提起此事,杨俊暗暗叹了一口气。董卓丢弃帝都,焚关逃跑,孙豫州率众追入关中,大战连天。此时盖俊若能令河东之众渡河击董卓之背,再以北地之众偷袭长安,董卓三面受攻,加之长安朝堂上蠢蠢欲动的士人,十有**会致败亡。无奈,盖俊以种种理由推脱,不由让人怀疑他的心意。
    河内已经绑上了盖俊的马车上,多想无益,杨俊振奋心情,说道:“初春以来,盖骠骑数用大兵,虽连连大捷,自身却也折损严重,君不见过河归来者三万余人,半数为降兵?盖骠骑之意是今年休养生息,明年必入西京,勤王诛贼。”
    “……”山曜若有所思,至于信不信信杨俊所言,惟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两人来到郡府正厅,门外诸侍卫见了,微微行礼,其中一人入内通报,没过多久,便回返邀二人入内
    杨俊带着山曜跨过门槛,房中不止盖俊一人,尚有骠骑将军府长史贾诩、司马荀彧,以及尚书郑泰之弟、河南名士郑浑。后者被盖俊任命为河内共县县长,共县位于河内东北方,正是袁绍曾经盘踞之地。显然,盖俊也在交代先前杨俊嘱咐山曜之事。
    见过礼后,杨俊介绍道:“宰牧,这位便是山曜山子明。”
    盖俊笑着站起,适度的表现出一位君主求贤若渴的心,又不给人太过热络之感,为他引介房中诸人,遂邀二人入座。一番交谈,盖俊对这位新任功曹印象不错,相信他能够把河内诸事打理好。
    因盖俊近几日便会北归晋阳,要交代的事不少,一谈就是两个时辰。
    “咚咚……”忽而一阵敲门声传来。
    盖俊顿住话语,扬声道:“进来……”
    门被推开后,浮出鲍出的八尺雄伟躯干,他神情凝重,迈步而入,抱拳道:“将军,雒阳传来情报,曹孟德、周仁明将兵入豫,克沛国。”
    此话一出,如同炸雷,一室皆惊,惟有盖俊不动声色。他来到这个世界,受之影响,有些东西改变了,有些东西则不会改变,比如……人的本性。
    有一句话叫性格决定命运,袁术如历史一样强抢豫州,袁绍也如历史一样反抢豫州,二袁之争,正式拉开,由此,也代表着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终于来临了。
    盖俊之所以在袭取雒阳后,不入关中,一方面自然是想让长安朝堂上的士人像历史那般联合吕布刺杀董卓,自己不动刀兵,就可坐享其成。另一方面,也是知道袁绍派兵夺豫州一事,若是自己按荀彧、杨俊等人所想出兵关中,孙坚此时却突然撤走,自己独自面对董卓,岂不是自讨苦吃?
    曹操、周喁背后是谁,众人心知肚明。
    贾诩疑惑地看了盖俊一眼,他此刻的表现绝不是上位者故作镇定,难道他早知袁绍会出兵偷袭豫州?
    荀彧慨然叹道:“袁家四世五登公位,圣眷之隆,古今未有。昔袁氏兄弟恶董卓yin威,共出奔,纵然破家徇国,其意犹不悔。天下豪杰感其家祸,人思为报,州郡蜂起,莫不以袁氏为名……然而这一年多来,看看他们都做了些什么,如今更是发展到懈于国难而逞于私斗”
    杨俊一脸愤恨地道:“袁绍称乱河北,袁术流毒南荆,公孙瓒炰烋北幽,韩遂自立西凉,无一不是狼子野心之辈,异日击毙董贼,幼主东归,将军当一一讨平之。”
    “……”盖俊哑然,若非亲口定下明年入关勤王之约,在他眼中,自己也许不比这些人强多少。
    二袁之争,将会逐渐演变为中原两大集团对垒,波及半壁江山,这是一个大漩涡,盖俊没有参与的意思,象征性的指责二袁忽于国事,也就遣散了众人。
    时值日中,天气有些热,盖俊命人取莲子来。汉代消暑方法多种多样,最普遍的居然是汤食,汉代人认为暑气为恶气,于夏日吃汤食可出一身大汗,将全身的恶气带走。盖俊有着现代的思想,根本不吃这套,夏天喝热汤,脑子有毛病不成?
    侍者端着一个铜盘进来,里面装满小冰块,一枚枚莲子杂置其中。汉代无大规模制冰手段,多是冬季采集河冰,储存于地窖之中,换句话说,夏日能够食冰者,必是身份地位显赫之人。
    盖俊净手后,拾起一枚莲子放入口中咀嚼,其味道清香醇厚,又带有一股凉意,脸上立刻露出无比享受的样子。
    盖俊静静吃着莲子,双目微阖,喃喃自语道:“孙坚,曹操,一个武烈帝,一个魏武帝,两国开基者,还真是期待他们之间的对决啊不过,应该是孙坚最终获得胜利吧,曹操,如今地位、权势都太低了。”
    盖俊食完莲子,忽觉困意袭来,遂躺于席上小睡,梦中,他梦到了蔡琬、卞薇,盖嶷、盖谟、盖霸……
    “将军、将军……”
    迷迷糊糊间,盖俊睁开双眸,只见马超一脸急切,盖俊眨眨眼,一下子坐起来,皱眉道:“何事?”
    马超犹犹豫豫,一点也没有平日的干脆。
    “说呀……”盖俊催促道。他最烦的就是这种拖拖拉拉,天塌了不是还有高个顶着吗,你慌什么。
    马超硬着头皮道:“将军、将军祖母去世了。将军请节哀顺变……”
    盖俊猛地一怔,低声说句“知道了。”挥挥手令马超退下,后者将一封信放到案上,退出房间的同时把门并拢。
    盖俊无心观信,一头仰倒席上,想起小时祖母对自己的疼爱,眼睛微微湿润,却没有留下泪来。在这世道里历练十数载,此时的他心坚似铁,已经忘记哭是什么滋味了。
    盖俊压下沉痛的心情,起身观信,信是父亲写来的,和往常长篇大论谈论国事不同,这次并无公事,主要是写祖母。
    盖俊看过后小心折好,命人准备缟素,披麻戴孝。
    次日,盖俊留裨将军黄忠率兵一万五千镇守河内,自将余众起程返回并州。
第三百一十五章 新安之战
    第三百一十五章新安之战
    弘农郡,新安。
    弘农地理位置异常险要,为关中屏障,由关东入关中,必走此间,自古多战事,由春秋、战国至秦末,西汉末,伏尸数以百万计。旁处且不提,单单就这新安城南郊,便有昔年项羽坑杀活埋二十余万秦卒。
    当然了,史书历来夸大其词,不可尽信,但纵然没有二十余万,也有数万,反正遭坑杀者甚众就是了,不然史书怎会重重记上一笔。
    这几日,已经平静百余年的新安县城突然沸腾起来,鼓声如雷,杀声震天,声音形成一波*声浪,穿透力极强,横贯东西南北,响彻群山峻岭,十数里可闻。
    城东城外密密麻麻遍布数以万计的战士,甲光耀目,朱旗蔽天,气势雄浑,百战精锐之师亦不过如此。整支大军分为两个部分,其中大部纹丝不动,鸦雀无声,就像一片黑色死海,不泛一丝波澜,前列阵型则稍稍松散,士卒们尾随不计其数的临车、楼车、冲车、云梯,潮水一般涌向新安城头。
    而此时的新安城上,双方士卒喊杀如潮,拼死缠斗,每时每刻都有人从城上栽下,摔得血肉横飞,粉身碎骨,惟有腰间一块木牌供敛尸者辨认身份。其中一人写着:施刑李寿,汝南阳安县某乡某亭。另一人写着:卒张岁,南阳鲁阳县某乡某亭。前者代表着其主人不是囚徒即为降兵,后者则为正兵。
    不过,两人生前似分高低,死后则并无不同,除了家人、乡人,没有人知道他们是谁,没有人知道他们为谁而死……历史只会记住,孙坚怀忠壮之烈,独排万难,舍生忘死,奋身击董……
    孙坚处于阵前,神色平静的瞭望战场,异常专注。胯下,则是一匹雄壮的赤色战马,此马乃不久前大谷关之战获胜后,所得众多战利品之一,因神骏异常,孙坚以为坐骑。
    昼夜不停,猛攻五日,死伤近万,孙坚五万大军折损两成,但他的眼中依旧波澜不惊。他损失惨重,对方又岂会好过?只要己方加紧进攻,用不了几日,新安必克。而夺下新安之后,余者似渑池、陕县、秦函谷关、桃林塞等皆不足虑也。倒不是新安艰险,后面一马平川,相反,以地理论,新安以西,一处比一处险要。
    他之所以这般认为,信心的来源是——士气。
    董卓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