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贼 >

第248部分

汉贼-第248部分

小说: 汉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期间,贾诩不动声狭长双眸似有神似无神,就像是在神游物外。此策胜在出其不意,驾船直攻渭桥,配合北地兵,只要不是庸将领兵,胜算当在七八成。
    然,此策亦非万全,贾诩不知荀攸想过没有,不管是韩军抑或董军,皆多羌胡骑士,己方纵然成功越过渭水,夺下虎圈,进军长安之路,恐怕亦非坦途。前方等待己方的,或许是数万装备了马镫的凶悍骁骑,稍有不遂,己方将陷入进退失据的窘迫。
    正是因为有着这一层顾虑,贾诩认为此计不够稳妥,所以也就有了第二计,无他,离间耳。韩、董二军从来就不是一路人,双方曾为生死大敌,恩怨积深,难以化解,挑拨双方,易也。
    采用离间计,可以把己方伤亡、风险降至最低,只是它也有着一个很明显的缺憾,即需要充裕的时间,短则一两个月,长则数月、半载。
    两策各有利弊,难分伯仲,依贾诩所想,盖俊当会更倾向前者。
    堂中鸦雀无声,只有荀攸沉稳而有力的声音回梁柱间,盖俊听得异常认真,前者才开一个头,他就陷进去了,听完整个计划,他当即展露笑颜,抚掌道:“孤适才尚忧韩、董桀骜,闻公达之计,自是心安。公达有良平之奇,孤用以为谋,虽韩遂不臣,山东腾沸,皆不足定也。”不得不承认,人和人就是不一样,换做他,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这等良策,荀攸不愧是军谋无双,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见盖俊似有意动,主薄杨俊扬声道:“荀中郎计策虽佳,犹有风险……”
    “……”盖俊闻言微怔,在他看来,荀攸之计颇为可行,很难想象还有比这更好的策略,杨俊军事谋略在其之上?这和蒋干才压周瑜一样可笑,倒不是说他是庸辈,而是他的才能不在这方面上。
    “……”荀彧、荀攸看了杨俊一眼,皆默不作声。
    荀氏叔侄没有表示,关羽倒先不满了,只见他奋然而起,震得铁铠“哗哗”作响,其身姿雄伟魁奇,面如重枣,美胡须,威风凛凛,“兵者,至凶也,两国jiā兵,岂能无半点风险?莫不成杨主薄yù手握《孝经》,使敌军将士人人习之,知忠义廉耻?……”关羽和荀氏叔侄没什么jiā情,但盖军渭水河上的数千舟船,除一小部分征自河内、河南、弘农等地,其余大部分来自太原、河东地区,如今均置于他的麾下。盖俊若用荀攸之计,将军之任,舍他其谁?他自然是看不惯杨俊跳出来生事端。
    “……”杨俊被关羽挤兑得明显一愣,良久无言。关羽常年镇守河东,他和后者今年南下时才初次见面,对其心为人不甚了解,杨俊平日间接触的,都是马腾、徐晃、鲍出等忠厚之辈。当然,武将难免格骄豪,目中无物,似庞德、胡封、马超等,及一众羌胡将领,莫不如此,不过有盖俊在上面压着,是以,诸将举止还算收敛,他何曾碰到过像关羽这样无礼的人。
    盖俊面è一沉,斜睨关羽,隐有责怪之意,坐在盖俊身边不远处的盖胤生怕小族叔当场爆发,急使眼两人一个是君主,一个为义兄,皆望过来,眼神各有含义,关羽就算再如何狂傲,也不敢在这时顶牛,对杨俊勉强拱拱手,重新跪坐回位子。
    盖俊缓缓收回目光,面è平静地对杨俊道:“季才有何高见?”
    “……”杨俊此刻方才回过神儿来,心中立时掀起滔天怒火,他少有才名,师事故九江太守边让,年纪虽轻,已是河内青年士子之冠冕,加上主薄地位固且卑鄙,权势却非常显赫,深受盖俊信任,掌管北疆政事,可谓少年得志的典范,关羽居然敢当着盖俊的面说话yīn阳怪气,对他冷嘲热讽,是可忍孰不可忍!……
    无数双眼睛都在看着他,杨俊深深吸了一口气,铁青着脸道:“将军武功盖世,威震天下,韩遂之所以敢于抗拒将军虎威,所依仗者,无非两点,一是渭、霸天险,二是万岁坞钱粮。闻董贼掘皇陵,搜民膏,尽收于坞堡,据说其内金彩帛、珍珠、金钱不知其数,仓库屯积之粮秣,可供大军三十年食。不说这仅是坊间谣言,故意夸大其词,韩遂合流董贼余孽,兵马十数万矣,西都长安官民,又十数万……每日所耗,何止巨亿?凉州道远,兼且穷困,无能接济,韩遂困于三辅方寸之间,万岁坞纵然钱粮堆积如山,恐怕亦不抵三五月之资……依下臣之见,无须冒险……”
    关羽冷笑,果然,这厮出了一个馊主意……
    盖俊眉头不为人察的皱了一下,环顾大堂,最终锁定戏志才、卫仲道身上,适才他从上观察,诸臣议论纷纷,二人也是jiā流不停,而今又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想来当有计议。
    戏志才扭头回视,卫仲道赶忙摆摆手,双眸浑浊且黯淡。人说,才乃天授,即所谓命世之才也。卫仲道惊才绝逢天下大其心中却是无半点救世之念,若非盖俊救他一命,如何会出仕河朔?田野耕鉏,诵读经史,岂不快哉?直拿神仙也不换。
    戏志才当下也不强求,似觉得热了,衣襟再扯开一些,醉眼圆瞪,言道:“下官适才与卫仲道谈论,不谋而同……”两人的“起手式”和荀攸一样,皆是采取从正面猛攻霸桥,牵制枳道大营。第二步则天差地别,荀攸主张驭舰突击,并北地兵,共破大敌,而戏、卫二人,则主张北上左冯翊,继而掉转向西,直扑右扶风,长途奔袭郿县——万岁坞。
    “万岁坞”三个字一出,大堂内顿时陷入一片死寂……A!~!
第四百零一章 敲打
    第四百零一章敲打
    “万岁坞”三个字一出,大堂内顿时陷入一片死寂……
    “……”盖俊右手下意识抬起,搓了搓宽阔明亮的额头。
    长安兵民官宦数十万众,全赖万岁坞周济,己方若是攻克万岁坞,既能使长安军无所食,自行瓦解,又能切断敌方后路,尽歼jiān宄,胜果之丰,无以复加。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盖军顺利拿下万岁坞,而一旦受挫,大军处于敌境,极易被敌方大众合聚,围而歼之。
    此计,胜则一战定乾坤,铸就霸业,败则损兵折将,伤筋动骨……何其之险?
    由此便能看出,戏志才、卫仲道这两个不拘行检的人,体内都有着冒险因子,胆识过人,喜出险招,于刀刃上跳舞,所出计策就如他们格那般狂放。
    戏志才不理诸人膛目结舌的眼光,神态从容,仿佛不是他造成的如此局面。
    荀攸望向从叔荀彧,后者疏眉微蹙,缓缓摇了摇头。太险了!纵然戏志才斩钉截铁地说韩遂必然无备,计策胜算极大,自己也认同这一点,可还是不妥……目前,己方对韩遂虽无压倒的优势,终究是要占优一些,没有必要孤注一掷。毕竟,世上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事情,败绩哪怕只有万一的几率,也不值得一赌。
    和荀彧抱着相同观点的还有贾诩,戏志才说完自己的观点,他就大摇其头。他之所以未献离间计,便是看出盖俊未必有这个耐心等待,主薄杨俊先前提议一边与韩遂对峙霸水,一边经营新得京兆伊、左冯翊、弘农郡三地,无虑数月,韩遂粮草耗尽,不战自溃。和他的猜测一样,盖俊对此计提不起半点兴趣。
    然,盖俊不愿苦等不假,但这不代表他愿意甘冒奇险。说到底,所谓奇者,终究是弱势一方惯用的手段,强者,以正为主,以奇为辅。奔袭万岁坞过险,屯兵霸水又失之方正,而和他不谋而合的荀攸,所献舟舰破局策,堪称正奇相结合的典范,受到盖俊的特别青睐,也就不足为奇了。
    果然,盖俊赞扬戏志才几句,便叫他回归座位,不提后续。
    戏志才不以为意,长揖后返回位子,神è不见半点失落。卫仲道更是满不在乎,盖俊能够用两人的计策自然是好,不用也无妨,对他完全不构成任何影响。
    半晌,盖俊把目光投到贾诩身上,开口问道:“文和,你认为此三策何者为佳?”
    “将军,下官以为,此三者皆为良策……”贾诩既然摸透了盖俊的心思,当然不会再提什么离间计,不过他可是被盖俊戏谑为“明哲保身贾文和”、“低调做人贾文和”,就算要他表明立场,他也不想因为言语得罪杨俊、戏志才二人,是以把话说得尽量委婉。“若非要从中择其一而施用,按今之形势,臣附荀中郎之议。”
    骠骑将军府乃是盖军名义上的最高机构,而今两大长吏贾诩、荀彧皆支持荀攸之计,除非盖俊本人持反对意见,不然就算是盖棺定论了。事实上盖俊支持还来不及,怎会反对,当即假意征询一下堂下诸文武的意见,便拍板定下。
    霸陵县周边,霸水、白鹿原驻扎有盖军步骑八万余人,因舟舰不能载人过多,加之渭水北岸有杨阿若三万大军相助,盖俊乃决定于军中ōu调jīng锐一万五千,编为一军,乘船突击渭桥。
    河南尹、虎威将军盖胤出任主将,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盖胤无论是地位、军功、声望,抑或亲疏,都堪称诸将之冠,说他是盖俊以下第一人也无不妥。而且,其人久镇河东,固然谈不上善用水军,却也绝不陌生,正是最适合的人选。
    只是,作为盖军为数不多带过水军的人,关羽连副将一职也没捞到,便有些出乎众人的意料了。担任盖胤副手的是偏将军庞德。
    听到任命没有自己,关羽面è红中泛青,牙根紧咬。
    “……”盖胤、鲍出相视一眼,眼神中不约而同流露出一抹担忧。
    盖俊坐在主位,似乎没有看到关羽难堪的样子,依旧有条不紊的下发着一道道命令,除盖胤、庞德担任正副之帅,另有折冲中郎将徐晃、破贼中郎将张绣、厉锋中郎将贞良、行黑山中郎将杨奉,武卫校尉颜良、行武威校尉盖戈等两千石战将十数员。
    一时间,堂中气氛立时诡异起来……
    任谁都看得出来,盖俊此举,明显是不满关羽方才失礼之行为,故意不选用他为将。想想也对,杨俊在河朔位卑而权厚,乃是河内士子之首,平日间深受盖俊信任,关羽久镇一方格骄豪,仗着资格老,加以侮辱,盖俊若是坐视不管,可以想见,杨俊威信定然受损,日后还有何面目面对河朔群臣?是以,盖俊不得不做出一些表示。
    见关羽遭到盖俊弃用,杨俊看得大是解气,心中的怒火自然也就消了。
    舟舰破局策的重点是从正面猛攻霸桥,牵扯住韩、董二军的注意力,所以盖胤、庞德只有等到双方开战,方可率军北上。这个时间点,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盖俊和贾诩、荀彧、荀攸等谋士商量的结果是三日后行动,也就是说,盖、庞二人有三天的准备时间,足够选出一支jīng良的大军,争取一蹴而就,拿下虎圈。
    盖俊最后吩咐马超,派出信使赶赴渭河北岸杨阿若大营,让他配合盖胤行动,便道一声退朝。
    诸文武齐齐行出,拜别而退。
    盖胤看着身旁与自己并肩而行,面è铁青的关羽,对于后者的格,再也没有谁比他这个相识十数年的结拜义兄,兼儿nv亲家更加清楚了,他心里现如今肯定是万分不服。盖胤怕他这个样子,只会惹得盖俊愈发不满,这对他可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念及此,盖胤停下脚步,回望盖俊,目有哀求之
    盖俊微微皱起眉头,不发一言。
    盖胤心里不由一苦,看样子,小族叔是真的打算敲打敲打自己这位格高傲的义弟。
    几人行到口,背后忽然传来盖俊的声音,指名关羽留下。盖胤暗暗长出一口气,拍拍义弟的肩膀,关羽脚步微僵,鲍出从后轻轻推了他一把,而后两人随同诸将离开。
    盖俊把身后盖嶷、司马懿、王粲赶走,又对周围甲士亲卫挥挥手,叫他们在外面等候,足以容纳数百人的偌大朝堂,只余盖俊、关羽二人。
    “坐吧……”盖俊指着身旁不远处的座位道。
    关羽稍稍迟疑,方一落座,便听到盖俊说:“云长,你今日的行为太过失礼。”
    “……”关羽沉默以对。
    见其一副不知悔改的模样,本没生气的盖俊也有些生气了,声音不觉重了几分,“杨季才是谁?嗯?季才为孤之主薄,何谓主薄?腹心也。你当众辱及季才,便是未将孤放在眼里!……”
    “将军何出此言?”关羽顿时è变,再也坐不住,起身急辩道:“将军待我,恩重如山,没有将军,某只能流在外,或做个隐姓埋名的田夫,或做个逞勇斗狠的游侠,碌碌无为不说,更是永世不能归家,哪能像今日这般,封侯拜将,功成名就,荣归故里?……”关羽明显是动了真情,说到这里,竟然哽咽。
    当年,他杀县中豪强张资,并手下、官兵十数人,负母携妻抱子,狼狈逃离家乡,惶惶有如丧家之犬,是盖俊收留了他,保他一家安全。之后,他随从盖俊周旋,短短几年间,军侯、司马、校尉、中郎将一路高升,畅通无阻,一直做到裨、偏将军,甚至封乡侯于河东郡,其封地猗氏县就在家乡解县,是真正的衣锦还乡。因此,关羽对盖俊绝对是百分之百忠心,前方便是有刀山火海,只要盖俊一声令下,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往前冲。而今盖俊指责他对其不敬,却是比破口大骂、拳脚相加更让他感到伤心。
    盖俊本是想要敲打敲打关羽,磨磨他的锋锐、傲气,没想到自己几句重话居然令“关帝”哽咽,心里颇为哭笑不得,面è缓和下来,音调也相应的降低不少:“云长,你以为我这么对你,是单纯对你的失礼感到不满吗?错了!杨季才出身显赫,才华出众,是陈留大儒边(让)文礼的得意弟子,堪为河内士子之冠冕,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关羽无言。盖俊没指望他接答,继续说道:“这意味着,只要不出意外,其异日必登三公之位。和他发生龌龊,对你实无半点好处可言。”
    “此番南下,孤就没打算再回晋阳,不复西都,决不罢休。韩遂小丑,妄图螳臂当车,不过是自取灭亡耳。”盖俊最后殷殷道:“云长,长安,和晋阳不一样,等到孤日后入主长安,你若还是这般任妄为,到时……言尽于此,你回去后好好想想吧……”
    “……”A!~!
第四百零二章 南下
    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