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贼 >

第525部分

汉贼-第525部分

小说: 汉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煨擦脸的同时,斜睨宋翼一眼,相比于后者与王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段煨和王允、韩遂、凉州诸将、盖俊等人都谈不上有什么深厚的jiao情,在当今复杂而hún1uan的形势下,勉强也算是一个优势,日后无论谁占领长安,秉持国政,皆能容得下他。
    只是让他心里稍稍感到郁结的是,他原本有两万jīng锐大军,任何势力都不敢xiao觑,然而副将皇甫郦参与朝堂诛董计划,带走一万人,及后王允又从他这里拨五千步骑给皇甫嵩,作为抵御董军诸将之资。现在,他手中只剩下五千人马,实力固然不算低微,但也属于可有可无,不管投靠哪一方,都不足以引起太大的重视。
    不过,段煨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本人又素无野心,并未过度纠结于此。
    远方,烟尘愈浓,马蹄声愈响,千盼万盼的盖军,终于到达高陵,只见数万步骑行军,井然有序,旍旂相照,蔽夺日光,玄甲似海,无边无际,军容之壮,无以复加。
    段煨看得连连颔,目有羡sè,转对宋翼感叹道:“盖骠骑纵横天下,所向无敌,至今未尝一败,固赖人谋,又岂无士卒之功劳?”将虎贲之士,攻如利刃,守若金汤,上报国家,下立功名,此,为将者之所求也。眼前这支大军,便可当得“虎贲”二字,有此强军,段煨自信面对再难缠的强敌,纵然不胜,亦可不败。
    宋翼也是看得jīng神大振,但是想到盘踞在长安城下的十万叛军,登时不免泄气。盖军固然jīng锐不假,却仅有三万人,如何能是叛军的对手,何况双方之间有渭水相阻,即使盖军以巨大的伤亡为代价,也很难在短短几日间突破过河……
    盖勋骑在一匹雄壮的青骢马背,环顾高陵城郊熟悉的景致,感慨万千,思绪一下子回到了数年前。光和末,他在汉阳数载,政声远播,班于京师,乃由汉阳太守转为左冯翊,居治所高陵两年有余,若非盖俊以复地破贼有功,升任北地太守,而他为了避嫌,转调京师,说不定还会在高陵多呆几年。他身边的长史张既就是左冯翊人。
    盖勋继而看向正前方缓缓行来的人群,翻身下马,径直迎上去。
    段煨当先抱拳一礼,朗声笑道:“盖北地,一别数载,别来无恙?”
    “段中郎亦别来无恙……”盖勋笑而回礼。昔日西凉韩遂数寇三辅,盖勋为京兆尹,镇守长安,时段煨也在长安,两人因为河西同乡的关系,倒也有些jiao情。
    两人稍作寒暄,盖勋又和宋翼见礼,之后两人互相为对方引见身边诸人。当年盖勋到高陵,眼见豪姓把持郡府,行事猖獗,他立施霹雳手段,狠狠整治了一番,左冯翊官吏、士民对他可谓又敬又怕,如今余威犹在,拜见时格外恭顺。
    杨阿若不喜应酬,兼且前时因为yù抗拒圣旨,和宋翼生龌龊,只和段煨简单攀谈几句,便沉默下来。盖勋素知他的脾xìng,也不强求,而左冯翊人虽然很想和杨阿若套jiao情,见他始终面无表情,眼放寒光,倒也不好用热脸去贴他的冷屁股。及盖勋同迎接之人前往高陵城,杨阿若干脆留下,组织士卒就地建立营垒。
    路上,盖勋问起长安局势,宋翼是三句一喟,五句一叹,就差没落下泪来。显然,在他看来,长安已是韩遂及董军余孽的囊中之物,汉祚,败矣!
    对于这种情况,盖勋也是无能为力,只有寄希望于盖俊大军尽快赶来……——
    弘农郡华yīn县与京兆尹郑县之间某处,立有一座军营,其北依渭水河,南靠冢领山,连绵数十上百里,正是盖俊亲自统领的河朔、三河大军,营中士卒高达七万之众。这些并不是盖俊的全部人马,前时,他以偏将军庞德为先锋,派遣数千骑军先行一步,另以偏将军关羽为将,率领上万步卒乘船沿渭水向西,水6并进,剑指新丰。
    清晨,盖军大营,中军大帐。
    盖俊于梦中醒来,缓缓撑开眼皮,继而用手狠狠rou了rou脸,翻身下榻,穿上皮靴。盖俊在家中不到日晒三竿绝不起netg,可一入军旅,不管睡得多么晚,总能早早醒来,他曾不止一次的对妻子蔡琬笑言:正因为自己在军营睡得太少,才会在家里睡懒觉。
    守夜的马见盖俊起来,立刻指挥着亲卫端来洗涮用具。
    盖俊简单的洗了一把脸,便走出大帐,此际,天空灰méngméng一片,由于大营临近渭水,周围弥漫着缕缕雾气,格外清爽,使人jīng神都不由一振。盖俊活动活动筋骨,并命人取来长弓,搭箭拽弦,连shè数十箭,落雕之名可不是白叫的,当真是矢如流星,例无虚,博得士卒阵阵喝彩。
    不久,天空泛亮,东方天际的尽头呈现一抹橙黄,随着时间的推移,橙黄sè不断扩大,并越来越浓,最终,一轮红日进入眼底,红得you人,却不刺眼。
    盖俊一瞬不瞬的望着堪称世间最瑰丽的日出景象,直至太阳出夺目的光亮,不能顾视,才恋恋不舍的收回目光。
    盖俊使人牵来紫电,乘马巡视大营,此时正是饭食,整个大营,到处弥漫着浓郁的rou香味。看着士卒们以伍、什为单位,围坐在大锅前,吃着麦饭、干糒,喝着rou汤,聊天打屁,不时传出一两声怒骂、嬉笑,盖俊脸上,1ù出了淡淡的笑容。
    随着韩遂突入三辅,联势董军诸将,共谋长安,盖俊便清楚地意识到,想要轻而易举的席卷关中、入主长安,已是奢望。除非放弃“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计划,否则,此行必有一番惊天恶战等着他。
    双方人数相加,过二十万众,堪称国战,比之历史上袁曹官渡之战,有过之而无不及,盖俊戎马十载,历经百战,也是次指挥这等规模的大战,也不知能否驾驭得住。
    此战过后,少说也会有数万人就此埋骨长安脚下,战争,真是残酷啊……
    “……”盖俊先是失笑,随后摇了摇头,他掌兵时间虽然不算久,却以屠敌之巨闻名于世,死在他手中的敌人,汉、胡皆以十万计,而今居然会出这样的感慨,岂不好笑?盖俊歪着头想了想,觉得是大战在即,紧张所致。
    “我盖子英也会感到紧张?”盖俊又好气又好笑。鼻孔嗅着飘来的阵阵rou香,引得腹鸣不止,盖俊当即一扯马缰,返回中军大帐。
    膳食早已备好,虽然略显简便,却荤素齐全,搭配合理。盖俊不太讲究吃食,军营之中,填饱肚囊即可,净手后,坐到主案,等他动过筷子后,帐下盖嶷、司马懿、王粲、马、傅干等人才敢享用案上食物。
    饭中,庞德部信使于帐外求见,盖俊把人叫进来,暂时放下筷子,静静听着对方的汇报,果然不出他的所料,新丰城、骊山各驻有数千董军士卒,堵截去往长安之路。
    盖俊重新拿起筷子,吃一块兔rou,抬眼看向信使,问道:“关云长、庞令明的意思呢?”
    信使恭敬地回道:“回禀将军,庞将军、关将军经过商议后,决定即刻攻城,争取于大军到达前打通道路,确保大军行军不受影响。”,
    “哦?”盖俊手臂一顿,面1ù讶sè,说道:“新丰乃是长安东面mén户,和骊山互成掎角之势,两人相加亦不过万余兵力,短期内绝难拿下新丰、骊山,可是有何妙策?”
    “将军英明!”信使轻拍一记马屁,随即答道:“二位将军打算以水军伪作盛兵,围攻新丰城,bī守军向骊山董军求援,而庞将军率骑军伏于道中。待歼灭援军,由骊山方向突破……”
    “围点打援?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法子,就是不晓得对方会不会上当……”盖俊轻轻蹭着长出胡茬的下巴,若有所思。
    信使道:“庞将军走的并不是官道,而是山路,董军一石绝难察觉……”
    盖俊点点头,不再言语。信使知趣的退下,帐内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咀嚼食物的声音。
    盖俊面sè平静地吃完麦饭,及shì卫将碗筷收拾干净,他才开口问帐内诸人道:“你们认为关云长、庞令明的计策可成功否?”
    傅干乃是帐中惟一身负官职,出为谋士的人,诸人纷纷望向他。傅干当先说道:“此计重点在于庞将军部是否能瞒过董军,若能瞒过,便算成功一半了。”
    盖俊无任何表示,转而目视司马懿。
    司马懿略显稚嫩的脸颊微微chou搐,他从来就不是一个喜欢出风头的人,他更愿意默默地躲在角落,无奈盖俊对他另眼相看,重视程度更在王粲之上,每每相询,bī得他想低调也不行。司马懿沉yín一声,道:“方才信使言及新丰县各地均遭董军劫掠,民死无算,想来县城亦无幸免,今关将军乘船顺风而至新丰,大军云集城外,城中士民,必然思动,守军内忧外困下,定会求援骊山,以为帮助。骊山军一动,我方断无不胜之理。此计成功几率当在八成以上。”
    “司马郎眼光远迈同龄,真良儿也。数载以后,必为国士之流。”盖俊抚掌而笑,只是这笑声,颇有些意味深长……
    司马懿到底年纪尚轻,听不出异样,郑重称谢。
    盖俊对长子盖嶷道:“富平,你要多多向司马郎学习啊……”
    盖嶷素来沉静,不喜夸言,只重重道了一个诺字。
    盖俊接下来又接到其他几方的情报,高陵、武关方向并无大的变动,无非是西路大军抵达高陵、袁术犹与李méng相持等等,且不提,他更关注关东诸州近来生的大事。
    董卓暴亡,余众反叛,长安大1uan,关中局势牵动着天下所有人的目光。袁绍即使拒绝承认当今天子,yù以光武旧地冀州行王道之举,也不应该对此毫无表示,毕竟,他头上可还顶着关东讨董联盟盟主的头衔。原因很简单,袁绍此时确实无暇分身,顾及关中。
    先,今年三月,公孙瓒经过数个月的围困,终于打破辽东郡治所襄平,并击杀伪平州牧公孙度,取得幽州东部五郡的控制权。之后,公孙瓒马不停蹄掉转枪口,吞并右北平郡。公孙瓒占据幽东,还可以借口公孙度忤逆,他是为国平叛,然右北平处于幽州中部,此举可谓公开向幽州之主刘虞挑衅。
    刘虞如今只剩下幽西五郡,虽然有着盐铁及屯田之利,钱粮方面优势明显,但军事上却处于劣势。一者幽州jīng锐皆出于幽东,二者公孙瓒百战名将,三者公孙瓒乃是本地人。刘虞虽然处于下风,可是为了幽州统治权,却也不会束手待毙。
    双方大战一触即……
    袁绍yù成大事,幽州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他眼中,刘虞这个盟友实在算不上称职,不过再不称职也是盟友,他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公孙瓒吞并幽州,再与他为难。是以,他于冀、幽边界一带囤积数万大军,准备随时应援刘虞。
    另一方面,随着田楷、刘备困守临菑,青州局势初定,袁绍开始cha手青州事物,以承制诏书之名,大肆任命青州诸国相、太守,视青州刺史曹netbsp;季net,袁绍又以中郎将朱灵为将,遣兵一万,进入青州,配合曹cao围攻临菑。四月,临菑城破,伪青州刺史田楷于突围时被流矢所中,被马拖行而死,可怜一代名将,就这么窝囊的死去。
    就在曹cao认为青州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成功脱险的伪齐国相刘备,逃至北海国,自表为青州刺史,召集余党,企图东山再起。可惜刘备无论是名气还是实力,都远远不及田楷,更不及曹cao,连战连败,一路撤到北海国、东莱郡与徐州琅邪国jiao界处大山之中。
    就在曹cao、朱灵与田楷、刘备大战之际,连败陶谦之手,萎靡于徐州北部地区整整一个冬天的徐州黄巾拖家带口北上,会合青州黄巾余众,人数几达三十万众,声势稍振。但此时青州已是不同以往,大军云集,未可轻欺,加之青州数载一来饱经战1uan,繁华齐国变成一片废墟,黄巾无处就食,乃向西窜入兖州泰山郡。
    黄巾名为军,实则说成武装流民也无不可。泰山号称“郡接山海”“泰山险阻”,民多果健,好武习战,高尚气力,自古以来便是出jīng兵的地方。泰山太守应劭虽是汝南名士,却以知兵闻于朝野,西疆动1uan,辄献策于上,百官大会朝堂,每从其议。黄巾数十万众入泰山境,一郡皆惊,无不震恐,应劭却笑言蛾贼不足为虑。纠率文武,亲与黄巾大战,数大破之,前后斩数千级,获生口老弱万余人。
    黄巾军在泰山郡撞得头破血流,不敢久留,掉头闯入济北、东平二国,沿途烧杀抢掠,强拉壮丁,实力尽复。
    兖州刺史刘岱却以为黄巾可欺,不顾麾下文武建议的固守之策,率数郡兵击之。
    刘岱乃是齐孝王之后,为人孝悌仁恕,有隽才,在齐国(青州)乃至关东名气很大,可是若论及军事才能,则远远比不上应劭,甚至连已故青州刺史焦和也不如。焦和固然连败于黄巾之手,好歹躲到临菑苟延残喘数载,刘岱却是一战大败,丢掉了脑袋。
    兖州刺史刘岱意外战死,对袁绍绝对是一个好消息,只是继任人选,颇令他头疼。新任刺史不仅需要忠心,还要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因为兖州紧邻豫州、徐州,这两个地方或是敌人,或是潜在敌人,派一个“名士”过去,等于是将兖州拱手让于对手。
    这时,曹cao正好赶走刘备,有整合青州之意,袁绍接受沮授、许攸的意见,转迁曹cao为兖州刺史,即刻赴任。再以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郭图、辛评辅之,入主临菑。
    不管是从出身,抑或xìng格上,袁谭都和袁绍极像,说他是年轻版的袁绍也不为过。袁绍把他过继给已故从兄袁基,完全就是他先前走过的路,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袁绍早就有磨练袁谭之意,一直不得机会而已。刘岱死后,他不是没有生出过让袁谭出任兖州刺史,然长子始终随在身边,从未担任过这么重要的职务,何况让他现在就要面对孙坚,乃至袁术,似乎太早了一些,恐有夭折之危。把他派到青州则无须过分担心,青州北靠冀州,西接兖州,他只需应对南方似敌非敌的陶谦即可。
    孙坚,还是留给曹netbsp;二虎相争,恐怕也是袁术希望看到的结果吧……
    转瞬之间,袁绍收青、兖二州,并有ch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