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贼 >

第83部分

汉贼-第83部分

小说: 汉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盖俊恨得牙根痒痒,恶狠狠扫视着买主活命的羌酋们,而后目光落到一个高高大大,披头散发,满脸泥污有如乞丐的人身上,他被按倒在盖俊马前,犹自挣扎不停。
    盖俊微微昂着头问道:“你就是先零伪王?”
    “我是先零王”野利剧烈挣扎,想要站起,似乎跪在对手面前有损他先零王的威严。
    “啪”
    盖俊甩手就给他一鞭子,笑着问:“你说你是谁?”
    野利怡然不惧,大吼道:“我是先零王”
    “啪”
    “是谁?”
    “先零王。”
    “啪……”
    野利不知挨了多少鞭子,脑袋被抽成了血葫芦,昏昏沉沉间改口称自己是伪王。
    盖俊满意的收起鞭子,问道:“你知道我是谁吗?”
    “落雕长史……”
    “那你知道我在北地郡任职多久吗?”
    “两三年……”
    “原来你知道啊?”盖俊笑容满面,眼神冰冷,鞭子呼啸落下,一鞭、两鞭、三鞭……抽得野利嗷嗷直叫,满地打滚。
    “我在北地任职近两年,训练的士卒,被你击溃杀死。修补的民舍,被你一把火烧光。收拢的流民,被你抓为奴隶。选拔的郡吏,逃亡一空,复兴的郡学,就此荒废……你一手毁掉我近两年的心血,你知道我心里有多大的怒火吗?你死十次都不够”
    “剥皮、腰斩、车裂,烹煮,你想要哪种死法?”
第一百七十六章 美阳侯北地太守
    第一百七十六章美阳侯北地太守
    盖俊轻笑着说道:“说吧,剥皮、腰斩、车裂、烹煮……你想要哪种死法?”
    这几种刑法从字面上就能感到其残忍酷烈程度,既然绝无活命的机会,野利很想在对手面前表现一下自己的勇敢与无惧,可惜话语涌到喉咙口怎么也说不出来,憋得脸色通红,尤其是面上鞭痕道道,血迹斑斑,更添几分可悲可笑。
    “都不满意?”盖俊脸色一沉道。“也对,不能太便宜你了,我觉得对你实施宫刑,去宫里干挑粪倒尿的杂役,人世间所有屈辱都经历一遍才能抵消你犯下的罪孽。”见野利一脸茫然,盖俊冷笑道:“不明白?宫刑就是把你下边切掉,当阉人。”
    野利恐惧得浑身战栗,尖声叫道:“我是先零之王,就算战败被俘,也曾为一方之主,你不能这么对待我……”
    盖俊一脸不屑打断他的话:“你想说什么?让我尊敬你这个身份高贵的对手吗?如果这是你所想,我做到了,其他人可没有资格享受如此特别的待遇。”
    “盖俊我诅咒你、我诅咒你……”
    “这么快就忘记疼了?”盖俊劈头盖脸又是一顿鞭子,直至打得野利不敢再吭声。
    新降诸羌酋一个个吓得面无人色,颤颤发抖,虽然野利是被他们亲自擒拿,心里亦不免生出兔死狐悲之感,说到底野利当了一年先零王,他们曾鞍前马后。
    盖俊斜瞥诸羌酋一眼,道:“心怀怨望吗?那就留你们不得,都给我砍了。”诸羌酋尚不及解释,便悉数亡在汉军刀下,临死前心底无不生出一丝后悔,看盖俊样子,根本就没打算让他们活下来,不如与汉军拼了,至少能拉几个垫背,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
    盖俊斩杀数百强硬分子,又从先零羌旧部中选出十数人,瓜分了羌人大军。
    休整两日后,盖俊兑现许下的承诺,率汉军驱赶着数万口羌人,数十万牲畜返家,留下麻奴、吾己、归何等人继续北上接收野利及羌酋的部民、财产,而后运回射姑山脚。之所以运到这里是因为盖俊决定北地郡向北扩土千里,其实也谈不上扩,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复土千里,射姑山,乃至射姑山以北近两千里,曾都是汉国北地郡领土。
    射姑山旁泥水水域充沛,支脉繁多,从射姑山往南一直到古泥阳、戈居县旧址有一块广袤无垠的大平原,此处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是一块耕种的宝地,以前号称陇东粮仓,由此可见一斑。盖俊准备在这里屯田,军屯、民屯皆有,军屯主要以士卒、羌人为主,以营为单位,民屯则给予耕牛、铁器、冬粮,相信这个极优厚的条件不仅会让北地百姓安心回家,也会吸引不少三辅、并州的百姓。
    至此,北地战事正式结束,尽复北地郡故土、扩土千里,解救出数千受到奴役的汉民,生擒先零伪王,羌人叛军尽数瓦解,俘获大批的人口与物资……
    成果之丰厚大大超过了盖俊的战略意图。
    相信没有人会做得比我更好吧?
    北地太守舍我其谁?
    盖俊坐在马上眺望远方,志得意满——
    左冯翊治所,高陵。
    清晨,东方浮现一抹绚丽的朝霞,城内缕缕炊烟腾起,形成一片片薄雾,远远看去,高陵仿佛一座雾城。
    几名士卒睡眼惺忪,用铁锤有一下没一下的敲击城门,身后数十个急于出城的百姓对士卒的不作为实在感到气愤,又不敢催促,生怕惹恼对方,急得团团转。
    冻住的缝隙终于刨开了,士卒们懒洋洋打个哈欠,推开城门。
    百姓一窝蜂涌向城门,又像是见鬼了一样纷纷倒退而回,散向两边。
    “咯哒咯哒……”
    “让开……”
    一匹战马急如流星般射进来,向城内驰去。
    百姓们面面相觑,不久远处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细细聆听,不由一懵。
    “北地大捷?”
    “收复北地?”
    “落雕长史不是五日前才走吗?就是插上翅膀也追不上羌狗吧?”
    “咱们朝廷分几路大军征讨北地羌狗?是不是其他大军打败了羌狗?”
    “有道理。”
    “不可能是落雕长史。”
    盖勋伏案阅读文牍,剑眉时皱时舒,偶尔提起笔在上面钩钩画画,他掌管左冯翊一郡大小事,平时里就日理万机,为汉军筹备人力物资耽搁三日,几日来更加忙了,所幸有足够的睡觉时间。
    盖勋放下笔,用手捏了捏僵硬的后颈,听到外面吵闹异常,提声道:“德容……”
    门外没有人应。
    “这小子,去哪里了?”
    过了片刻,门被推开,一个年约弱冠的少年跌进来,这人身长七尺余,五官俊秀,容仪不凡,他便是当年偶遇盖俊的少年郎张既张德容。此刻张既一脸喜色,大声道:“府君,大捷、大捷啊盖中郎大破先零羌,斩俘两万,先零羌落荒而逃,北地尽复、北地尽复……”
    盖勋“腾”地一下站起来,神色震惊,盖俊十二日从高陵起程出发,十四日离开左冯翊,今天是十七日,除去回来报信的时间,儿子只用了四天就打败先零羌,收复北地郡。盖勋素知儿子善用兵,可还是不能相信。
    张既将信件递上来,盖勋接过匆匆看着,喜形于色,连道:“好啊、好啊……”只是看到儿子再次率骑兵追入羌地,有些担心,今时不同往日,如今先零羌虽然大败,兵力仍然可观,且有了自己的王,盖俊一个不好就有可能葬送掉取得的胜果。
    盖勋观看完毕,好整以暇的坐回座位,问张既道:“信使呢?”
    张既答道:“换了一匹马,往长安去了。”
    盖勋点点头,突然说道:“德容,明年你就满二十岁了,我打算举你为孝廉。”
    张既完全没有准备,瞪目结舌,半晌道:“府君,这、这如何使得?既年幼才疏,一介寒门,如何……”
    “不必妄自菲薄,你的才华很高,未来成就一定会在仆之上。”盖勋挥挥手,继而叹道:“仆膝下有一子一女,女儿恰好与你同年,仆本有意招你为婿,然女儿已有意中人,可惜啊……”
    “府君大恩,无以为报。”张既拜道。
    信使出左冯翊,一路快马加鞭,两个时辰后抵达长安汉军大营。
    张温握着战报,眼珠鼓得凸起,中军大帐内僚属、诸将皆是一脸呆然,算算时间,征伐凉州叛军主力的五路汉军有些还未走出右扶风,这边盖俊已经送来捷报。
    “何以如此神速?”张温茫然询问左右。
    “九天,刨去必要的行军所剩无几,一战而横扫十万贼羌,当世惟有盖中郎做得到。”
    “盖中郎就是我大汉的霍、耿啊”
    “古之名将,何以过之?”
    “快、快……向陛下报捷。”张温反应过来,吩咐信使前往京都。信使不敢耽搁,匹马出营,火速向东,连连赶路他还未进食,只得在马上将就着啃些干粮。
    两日后,一封战报交到了皇帝刘宏的手里。
    才得大胜叛军不久,盖俊又火速击败先零羌,夺回北地郡,可想而知刘宏的心情是多么的好了,连修建宫殿的事都暂时放到一边,诏百官会议。
    望着下方百官热切的讨论,刘宏心里好不得意,当初张温败北,群情激恐,是我,是我抽调五千大军,命盖俊增援。盖俊先破凉州叛军,再破先零贼羌,固然是他用兵有方,但又怎么少得了我慧眼识人、应对得当的功劳呢?刘宏常常羡慕世宗武皇帝处于深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今天他自觉小小体验了一把,真是过瘾啊。
    “赏封万户侯”刘宏兴奋的喊道,接着让中常侍赵忠取来三辅地图,查看半天,指着右扶风美阳县道:“封盖俊为美阳侯,食美阳、武功二县,合一万户”
    盖俊战功很大,本就是乡侯,而今封万户侯朝中公卿没有疑义,只是这封地……
    皇甫嵩平定黄巾之乱,曾封为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二县八千户,秋时以久战无功为由征回京都,收回左车骑将军印绶,削户六千,变成了槐里乡侯。
    皇甫嵩抬眼扫视周围,面无表情。
    众臣摇摇头,大叹前浪死在沙滩上。
    皇帝刘宏继续道:“拜盖俊为北地郡太守。”
    “陛下,不可。”有议郎出列道。
    刘宏阴着脸问道:“有何不可?”
    “众所周知北地郡寄居左冯翊,一应钱粮全靠左冯翊接济,而盖中郎父亲盖勋恰恰任左冯翊一职……”议郎没有把话说完,但意思大家都懂,是怕父子二人狼狈为奸,窃取国家利益。
    刘宏微微皱起眉头,他说得对,这个确实不妥,询问司徒崔烈盖勋任左冯翊几载,政绩如何云云。
    崔烈如实回答,堪满三载,政绩斐然。
    刘宏乃迁盖勋为五官中郎将,盖俊拜为北地太守。
    凉州叛乱,地方官员多有逃亡,现今叛贼大败,刘宏重新任命三辅、凉州士人出任地方长官,大将军何进趁机举车骑将军长史赵岐为敦煌太守。
    准。
第一百七十七章 援董卓
    第一百七十七章援董卓
    朝廷任命送达北地的时候盖俊还未归来,反倒是从羌地送来的人口、物资络绎不绝于道,加上北地百废待兴,吏员短缺,赵岐、陶谦成了北地大管家,日日忙得脚不沾地,废寝忘食,赵岐被拜为敦煌太守,可他一时间难以抽身,便拖着没有赴任。
    话说车骑将军张温遣五路大军沿渭水西进,凉州叛军以急行军的姿态大踏步后退,沿途城市尽皆放弃,一直退到老家金城郡,汉军顺利收复汉阳、陇西大部。
    荡寇将军周慎进兵金城时参军事孙坚请命自将万人截敌粮道,周慎非但不用,还把孙坚好一顿奚落。在周慎眼中,孙坚出身贫贱,毫无风骨,攀附张温之流,用兵鲁莽,意气用事,前翻陷入敌阵,亡部曲千余人,印绶都丢了,差点身死疆场,这样一个人也敢对我献计?兵围金城榆中,反被边章、韩遂断其运道,汉军惊恐,弃辎而走,叛军一路穷追猛打,汉军死伤数万,若非汉阳太守傅燮接应及时,定然全军尽没。
    凉州叛军击破汉军最强一股势力后,开始四处出击,横扫汉、陇一带汉军,皆破之,朝廷任命的河西四郡太守、长史等人悉数成为阶下囚。历史上拜为敦煌太守的赵岐亦遭擒,还被边章、韩遂威胁当大头领,诡辞方得免,而今有了盖俊这个变数,幸运躲过一劫。
    张温得知五军尽败,一段以来的好心情立时没了,闻周慎不纳孙坚之言才有此败,勃然大怒,狠狠参了周慎一本,言其刚愎自用,带兵无方,朝廷遂免去周慎荡寇将军一职,收入天牢。没过多久,又有坏消息传出,破虏将军董卓被数万羌胡围困在安定临泾一带。
    “董卓掌兵十余载,素称良将,到头来居然不如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子”
    张温险些气炸了肺,当即在中军大帐发飙,诸将默然,神色不悦。隔日,盖俊生擒先零伪王野利,即将返回北地的战报送到张温手里。先零伪王野利乃凉州第一个站出来闹事的贼首,他脑袋的价值丝毫不比边、韩、北宫伯玉差。
    张温一扫阴云,喜出望外,吩咐道:“快,马上令盖中郎赶往安定救援。”
    车骑将军佐吏一旁小声提醒道:“将军,盖北地已经不是羽林中郎将了,现在是两千石太守……”
    张温一怔,真是急糊涂了,大汉律规定两千石行不得出界,兵不得擅发。张温学生,南阳人周隶道:“不然。前河内人李第公为颖川太守,他郡叛乱执太守,李第公将千余人悍然越郡解救之,而得帝之嘉奖。事态紧急,岂能墨守成规?”
    张温连道:“正是、正是。事不宜迟,速去通告盖北地……”——
    夕阳斜倚,董卓站在坝上,瞭望寂静无波的泾水,或者用一潭死水形容它更恰当一些。
    当初他就不赞成冬季出兵,他认为春季待宿麦下来,大兵徐徐而进,步步紧逼,只要三个月就能将叛军剿灭,张温不进良言,执意动兵,打了大半个冬天,耗费无数钱粮,结果怎么样?一败涂地。
    买官之徒也配在老子面前谈兵?老子打仗的时候你还在朝堂上拼命钻营呢。
    呸
    什么东西
    羌胡总计约七万人,他有三万余兵,一万骑,虽然其中有五千右扶风羌胡尚不耐战,但只要董卓想,还是有六成把握击败对方,问题是这一战打下来,他能剩下多少人?特别是经过数年才培养起来的五千骑兵,人都拼光了,他拿什么立足?
    想想皇甫嵩,就因为没有自己的力量,说被朝廷捉拿就捉拿,全无半点反抗能力。
    董卓不想变成第二个皇甫嵩,只要手里有兵,朝廷就要用他,就离不开他,所以他不能打。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