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超陆权强国 >

第451部分

超陆权强国-第451部分

小说: 超陆权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
 第五百二十六章 归降
    巴尔特这几天的时间都在到处奔走,为了居中调停维持民国当先的局势,他可谓是伤透了脑筋,其他书友正常看:。www。本站
    终于又到了下午茶的时间,巴尔特难得的得到了一段短暂的休息时间。待在自己的办公室内悠闲的品尝着来自越南法国种植园产的西贡咖啡,浓郁的奶**味并不能令他的心情好多少,一如民国现在的局势一样,在这表面的悠闲之下,其实是暗流涌动。他关于为保证英国利益改敌视李汉为全面拉拢的观点已经得到了外交部的认可,但随即而来的另一道命令却让他犯了难。
    “……考虑到目前的远东混乱局势,日、俄战争后日本的迅速崛起,使得日本国内的陆军派势力大增之下积极鼓动日本政府实行更加积极的对外扩张策略。日本在远东的快速扩张已经触及到了帝国远东利益的根本。值此德国大力扩张远东影响力的关键口,还需诸位努力,齐心维持帝国利益。我国曾在日、俄战争中支持日本,为的是借助日本的力量制衡俄国在远东的扩张,同时制衡积极谋求远东扩张的德国!日本与我帝国乃是盟友,但这并不等于重新在东亚树立一个对手。远东所需要的,除了平衡还是平衡。中国、俄国、日本作为在这一地区最重要的三个国家,我们一定要巧妙地保证他们互相制约,互相平衡……他们之间任意两个发生战争都是帝国所不乐意看见的,我们的外交努力,就在于恢复平衡。在议会看来,日本已有些偏离平衡了,我们需要其他的力量予以约束。为了对付德国在欧洲大陆咄咄逼人的势头,这一任务显然不适宜让俄国来完成,中国虽然弱小,但毕竟是一个大国,加以巧妙的扶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我们的目标……因此,在华外交官员的目标就是利用中国势力牵制日本,使后者的野心不要太过于膨胀,考虑到中国新崛起之李汉部得到德国的大力扶持,国内认为既然其崛起之势已不可阻挡,为保障帝国在华利益可欲与适当的支持,日后积极观察以便拉拢,破坏德国在远东的扩张。因此,帝国希望诸位能在保障帝国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的支持李汉掌握中枢并另外扶持对其制衡势力,以便维持远东和平局面……”
    在巴尔特看来,这封电报是给自己大大出了个难题,既要扶持中国,又不能让如今这个国家内势力最强的李汉独大,这谈何容易。中国本身国力并不强,只是因为国土广袤、人口众多而勉强还有点实力。这几年来伴随着德国的扶持,新崛起的李汉部几乎掌握了这个国家八成以上的工业力量,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够一举击倒竞争者,登上这个国家的最高权力舞台。
    要制衡这么一位依赖工业崛起的军阀,显然除非拥有与他等同或者不差多少的工业实力。可真要实施起来,恐怕没有十数年的时间兼上亿的投入,很难达到制衡李汉的效果。国内还真给他出了大难题,他惟有报以苦笑。
    另一份电报是汉口领事朱尔典发来的,篇幅也不短:“……接到北京同意和谈消息总算松了口气,我已按照阁下的要求,派人和南疆巡阅使进行了接触。巡阅使先是措辞强硬的拒绝了同北京进行和谈,表示将派军队打进北京城,武力接管京津地区,其他书友正常看:。直到我本人第三次拜访,他方才松了口,暗示可以继续和谈,但是必须保证他的利益。南疆巡阅使对于目前中国局势非常担忧,他显然收到了来自辽东的情报,日本人有意继续扩兵辽东,这叫这位即将登上权力巅峰的年轻人十分不安。他再三向我国保证,护国战争虽说是其主导,但并没有派出杀手暗杀袁总统,之所以发起这场战争,不过是为了维护国会、约法以及清理袁总统身边的小人。不管其理由如何幼稚可笑,但是他赢得了这场战争已成定局。我跟汉口的同事怀疑这场战争的背后另有动机,理由是战场上出现的飞机行动明显比去年有了提升,而且同样出现了一种新式武器。我们有理由相信,与其说这是一场这个国家国内的内战,反而更像是德国在远东的新式武器试验战。据领事馆的情报人员反应,这些天来德国人频繁出入武昌的军政府各高层机关,从其越来越兴奋的表现来看,我们怀疑似乎德国不但将要全面支持李汉争夺全国政权,而且,又达成了其余诸多合作,比如铁路跟工厂!”
    “结合目前的局势,袁总统在一个不合适的时间跟不合适的地点被他未知的对手除掉。北京政府在面临战局的全线溃败之后,又失去了主心骨,北京对全国政权的丧失已成定局。段将军既然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恳请我们出面,进行新一轮的调停。我认为中国不能陷于长久地无政府状态,如果我们听任事件的自我发展,对帝国的利益无疑是相当不利的,我认为应该是对武昌施压的时候了。当然,考虑到德奥几国的纵容,一味的施压很可能只会继续扩大帝国同李汉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个人请求,公使阁下可先行向北京施压,迫使其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进行更大的让步,以换取武昌同意尽快进行和谈!”
    巴尔特还在为民国的糜烂局势头痛着,他的办公室外,一阵轻响声之后,一个领事馆工作人员走了进来。
    “公使阁下,刚刚收到上海领事馆发过来的消息,海军舰艇已经停驻上海港!”
    “什么”真是麻烦一波接着一波来,巴尔特停下了喝咖啡的动作,“什么时候的事,海军已经向护**投降了吗?”
    “具体情况不是很清楚,领事馆有人刚巧经过码头,发现有数十艘大小不等的战舰鸣笛正在等待进港结合前几天的武昌通电,领事馆那边怀疑是海军向护**投降了,其他书友正常看:。具体情况他们已经派人去打听了”
    “立刻往上海拍一封电报,让上海那边尽快弄清楚真假”
    巴尔特已经坐不住了,赶忙放下已经有了些凉意的咖啡,拿起桌子上自己的礼帽,就要往外面走去。
    “为我备车,我要去外务部走一趟!”
    中国的海军虽说到了近代已经不堪一击,老旧诸多舰艇加在一起还不如帝国的一个驻扎香港的‘中国舰队’。但是海军作为与陆军齐名的另一大兵种,倘若这个时候中国海军真向护**投降了,那么它所带来的影响力不亚于北军第一军或者第二军向护**投降。试想,倘若这个国家的军队都不对北京中央有信心了,这个国家四亿多国民该如何想
    叹了口气,墙倒众人推。这个他最近才学会的中国谚语,现在的国内局势可不证实了这一句!
    可惜,巴尔特等人的速度还是慢了一些。几乎就在巴尔特的马车驶离公使馆不久,海军次长兼南下平叛舰队总司令汤芗铭便在上海宣布就任护**海军总司令,同时发布通电,督促仍滞留南京的海军第二舰队十数艘战舰向护**投降。
    此通电一出几乎是给摇摇欲坠的北京政府致命一击,海军作为与陆军并列的两大兵种之一,尽管中国海军自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羸弱由来已久,只是依旧不可否认在国人心中,海军的‘影响跟期望’有多大。也是因为如此,海军向护**投降,对北京政府造成的影响力不下于之前的河南战场上第一军主力全军覆灭。尽管冯国璋在接到消息之后立刻下令封锁南京港,禁止停留南京的海军舰艇出港。同时命人去请海军诸位将领前来议事,希望能够安抚以及拉拢停靠在南京的海军分舰队不至于变节。然而,他终究是速度还是慢了一些。等到他的人到了港口的时候,码头已经传来了原本留守在码头的几艘炮舰也在半个小时前补给满了煤炭,借口出港巡逻出走回合了正在长江上巡逻的分舰队,齐齐下了北京政府的五色旗,往镇江护**阵地驶去,书迷们还喜欢看:。
    当前国内的局势已是十分明显,北京政府的溃败已成定局。海军军官基本上都是接受过良好教育,尤其是中高层大多都曾远赴欧洲学习,因此更加亲近于对发展工业更加执着且年轻的李汉。加上李汉的势力财力明显远胜北京,自然更加获得渴望发展的海军亲睐。
    投靠了护**,海军也得到了他们需要的物资、军饷,所有的官兵都喜气洋洋,根据同护**方面的协商,所有归降舰队暂时依旧归属汤芗铭指挥,所有老旧跟存在一定隐患的舰艇将暂时进入船坞维修,所有投诚的中高级军官基本上都没遭到变动。
    海军的改旗易帜震惊了中外人士,在主要战场都取得预定性结果后。袁世凯的离奇死因、护**快速推进北京、李汉发出高额人头悬赏令等都通过新闻媒体报道出来,一时洛阳纸贵,凡是关心时事的人都争购号外,所有人都在关注着事态地发展。舆论普遍认为,既然袁世凯已死,护国战争的目的就已达到,为了给国家保留元气,防止造成更大规模和范围的动荡,战火自然也应及时熄灭。远在南京的冯国璋极为配合这股社会风潮,联合在江苏的北洋军高级将领联合通电护**方面,声言他们无意继续与护**交战,希望能立刻展开南北谈判,协商停火,通电最后表示,希望国内各界积极合力,尽快将国内糜烂的局势恢复!言下却是借民间百姓厌战之心,委婉向武昌施加压力。
    英国一贯以民国局势调停人自居,自然此次也是一样忙碌着南北奔走。可惜,这一次却多出了一位调停人。4月12日德国公使穆默通电汉口,委托汉口领事弗朗茨为调停人,插手调停中国乱局。让朱尔典跟巴尔特等英国外交官难堪的是,在英国调停时一直态度强硬的要一路打到北京城里去的李汉,竟然在弗朗茨第一次拜访后便立刻转变口风,接受德国代为调停民国乱局。令英国外交官赶到难堪的同时,更加坐实了外界其跟德国之间关系非比寻常的认识。
    而这正是李汉进一步强化外界,其与德国之间关系密切认知的第一步手段。
 第五百二十七章 和谈(一)
    饪纱ゼ暗搅擞9?说男睦淼紫吡恕w源拥鹿?谠抖?黾恿肆剿抑髁?18?螅?9?谠抖?挛裰械幕坝锶?飨栽獾搅讼魅酢l热粽庖怀?谋涿窆??值暮吞冈儆傻鹿?司?郑?峙氯蘸罄詈荷衔恢?笥9?谡飧龉?冶阏娴囊坏闼祷暗娜?x济挥辛耍?馕抟墒怯9?饨还倜撬?辉市淼摹Ⅻp》
    当下,他不动声色道:“阁下跟德国一方的交情令北京政府十分担心,请恕我直言,就算是阁下跟德国再三保证和谈的公平跟诚意,北京政府也不会相信,其他书友正常看:。所以,北京政府已经委托我英国代为从中周旋……”
    “有关这一点请领事阁下去跟德国商议,借用阁下的一句原话。以贵国跟北京政府之间的交情,就算是阁下咱三保证和谈的公平跟诚意,我方也很难相信贵国不会在谈判中偏护北京政府。战场上,我们可是胜利者。如果我需要,我的军队完全可以在十日不,是五天内攻陷北京城。阁下,您认为就靠北京城的那点兵力,难道还能抵挡我护**的飞机轰炸吗?”
    他冷笑着反驳,脸上表情已经生硬了许多。
    “北京乃是贵国都城,先不提在城中所居住的多有贵国国内有大威望的知名人士。便是我国,也断不会允许护**的飞机出现在北京城的上空,倘若一旦出现,我国将视之为是对我国的军事威胁!”朱尔典也跟着不客气了起来,在华列强什么时候吃过一点亏,那可都是骨气丢尽了的猪尾巴辫子们给宠出来的。朱尔典身居高位多年,心里自然有一股对中国人的傲气。
    “阁下”李汉冷笑,“北京是我中国的都城,我护**的军事行动还轮不到贵国来指责。以贵国的傲慢态度,我方有理由相信倘若涉及到谈判,贵方必然会对北京政府进行种种庇护,书迷们还喜欢看:。这不是对北京政府的不信任,而是对贵国政府的不信任!方才的话我可以将之理解为贵国的军事威胁吗?哼,领事阁下难道还认为我护**跟前朝的满清鞑子贱种一样没有半点骨气。你要战我便战,我国有四亿五千万国民,随时做好了牺牲三亿国民以求一胜的决心。我们完全不介意同贵国再打一场布尔战争!”
    欧战乌云已经越来越浓烈了,李汉从这一段时间德国几次向其要求追加战略需产出口,以及不断抬高筹码要从他手上换到战车等诸多手段可以看出,德国国内的狂热好战派们恐怕已经在领先英法等国至少一年的飞机上看到了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可能性,尤其是一场场在远东发生的空袭更是为对飞机使用毫无了解的德国增加了不少经验。这种情况下,面对德国巨人的威胁,英国怎么可能抽调出兵力往远东武力干涉中国。
    李汉深知自己身上已经打上了德国烙印,既然短时间内无法洗掉,那么他便要更加强化‘亲德态度’跟‘敌视英国’的态度,从而逼迫在他身上连续吃了大亏的英国率先转变态度,改打压跟敌视他为拉拢他。
    一战中的二五仔意大利已经给他起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了,他自认没有意大利那种实力,就只能以更强硬的态度,在获得德国庇护的同时,损害更多的英国利益以令其审视在华外交态度是不是该转变了。
    “我认为我方与贵国之间没有什么可以谈的必要了,阁下,我还有些事情需要处理,倘若领事阁下没有什么事情,就请回吧,恕不远送!”他生硬的冷脸下达了送客令,噎得朱尔典气得面上僵硬。
    只是李汉说得不无道理,从在北军中的武官们发回来的情报,李汉的麾下的护**在装备了飞机分铁甲战车之后,已经一跃成为了制衡远东的一股军事力量。更令人感到不安的是,这股军事力量绝对比南非给英国带来重创的布尔人武装更强大。而且,它还拥有自己的较为完整工业基础。就如同巴尔干国家一样,列强各国倘若直接入侵,没有数十万的大军很难在短时间内击溃国境线就只有那么一点的巴尔干各国。李汉的势力拥有类似巴尔干强国的工业基础,倘若英国真要武力干涉,凭借着上千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国境,完全可以拖住英国大半陆军。现在已经不是庚子年了,朱尔典毫不怀疑一旦开战,德国将坚定的站在李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