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大文学家 >

第120部分

重生之大文学家-第120部分

小说: 重生之大文学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总不能在课堂上拿着毛笔写东西吧?
  那也太不给老师们面子了!
  按照一天一两章的创作速度,直到高考开始,《封神演义》都没有写完。
  好在酒道人知道轻重缓急,高考是人生中的大事,这是决定大多数人的人生命运的重要关口,在这个关键时间,酒道人也不再纠缠李飞阳写作的事情,甚至主动要求李飞阳将这个事情缓一缓。
  李飞阳对高考这件事情却不太在意,且不说他今生头脑出奇的好,学习成绩好的惊人,根本就不用为高考担心。退一步来讲,就算他高考失利,对于他又有什么大的影响?
  他只要想上大学,整个大汉国的学校还不是让他挑着选?高考成绩对他来说,根本就不重要!
  就算是他这几个结义的兄妹,高考的成绩好坏,对他们也不太重要。只要他们想上大学,李飞阳自然能让他们进入心目中的大学校园。
  现在高考还是预先填写报考志愿,成绩不合格的话,就要服从国家自行分配调动,让你去那个学校去,你就得听从国家的安排。
  填写高考志愿时,除了谢夫之填写的是大汉戏剧学院之外,李飞阳几人填写的都是京都大学,远在京都的赵春江填写的却是军事学院。
  因为李飞阳的带动,唐城一中但凡与李飞阳同班的学生们的成绩都比其余学校的学生高的多,因此填写志愿的时候,这些家伙也纷纷壮着胆子填写了心中一直向往的学术圣地,而整个大汉过最有名气的几所大学几乎都设立在京城,如无意外,这些学生一旦考上大学后,到了京都还是会跟随李飞阳摇旗呐喊。
  看完学生们的报考志愿后,马德钟有点发愁,这些学生失心疯的全都填写了大汉国的知名高校,这让马德钟对于这些学生的以后产生了忧虑。
  对于这一届的高考学子的实力,马德钟还是生平仅见。
  特别是与李飞阳同班过的学生,就没有一个学习差的。
  他们的成绩就是拿到全国去比较,那也是名列前茅的水准。
  但是这么多的学生都将高考目标盯向京都的几所著名高校,马德钟对他们还是有点不自信。
  毕竟高考学子千千万万,他们虽然成绩好,但也未必能百分之百的考上心目中的大学。万一落榜,被强行分配到了几所二三流的高校里面,对这些学生以后的前途可就有了不好的影响。
  为此,
  马德钟专门找一些成绩不太稳定的学生们谈话,试着说服他们,让他们更改一下自己的高考志愿,尽量填写一些比较稳妥的高校。
  有的学生确实是感觉有点没把握,还能听老人一句劝,心不甘情不愿的改写了高考志愿,可有的学生却是对自己有莫名的信心,怎么也不肯改写志愿,说什么也要跟随老大的脚步,一起杀进京都,跟随李飞阳创造传奇。
  马德钟无法,只好找到李飞阳,让他解决此事。
  这些一心想跟着李飞阳去京都上大学的家伙,李飞阳都很熟悉,对他们的学习实力也很清楚的很,知道有些人填写的志愿确实有点悬乎,不如换一稍微差一点的学校有把握。
  李飞阳对这些少男少女的性格能力都熟悉的很,知道那些人适合做什么;也不废话,直接找到他们,将提前写好的学校和专业直接扔给他们,“这些就是你们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之前填写的志愿全部作废,现在你们按照这纸条上面的来填写!有反对的没有?”
  自然是没有人反对。
  这些比狂热粉丝还要粉丝的家伙们,丝毫没有抵抗偶像李飞阳的意思,乖乖的按照李飞阳的要求,改写了他们的高考志愿。
  其实李飞阳给他们挑选的学校和专业,都是他按照他们各自的成绩结合他们的性格,同时参考如今的社会形势,花了好大功夫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学校和专业。基本上不存在考不上或者不对口的情况,就算是出现意外,李飞阳也有能力将那些意外给消除,将他们直接给托上去。
  到了七月份的一天,学校让学生们休息了一天,第二天的时候,给每个人的早餐多加了两个鸡蛋,上午就参加了考试。
  在李飞阳的前世,一些学生参加高考的时候,家长比学生本人还要着急,比学生本人更要心力憔悴,看着实在让人不知道到底参加考试的是家长还是学生。
  但在这个年代,唐城一中的学生们参加高考时,根本就没有一个学生的家长前来考场。
  这些学生们的家长们,此时在家里还是该干啥干啥,虽然心里有些期盼,但也不是太强烈,家里的孩子考上好的大学,那是祖宗保佑,若是考不上,那才是正常的情况,家里能出来一个大学生哪有那么容易?
  所以说,一个年代的人有一个年代人的独特思维,环境决定心态,地位决定眼光,这个年代的大多数人对于上学子女的期望值普遍不太高。
  考了三天,高考结束。
  走出考场的李飞阳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有失落,有满足,有感叹,有期望,百般思绪,五味杂陈。
  他前世因为修习武功,学习成绩一般,高考后,上了一家二流的学校,后来因为习武入迷,在二流学校里也没有取得好的专业成绩,还没有毕业就跟随师傅行走江湖,游战百家。
  到了自己习武又成之后,回想往事,最大的遗憾就是自己在学校生活的那几年太过失败,学习成绩也太差劲。为此,他为了充实自己的学识,开始阅读古今中外的名家巨著,力求丰满自己的文化修养,直到死掉的时候,手里还拿着一本《易经》。
  如今,高考结束,如无意外的话,凭自己的成绩,考上京都大学,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也算是完了自己上一世的心愿。
  

第一百八十三章 面世
更新时间2015…3…27 0:01:46  字数:2493

 高考结束之后,李飞阳从唐城返回李家村,而一直吵吵着要李飞阳写书的酒道人却已经飘然而去。
  既然李飞阳已经开始写书,而且每一章都写的那么好,他又为什么要一个劲儿的催促呢?
  在李飞阳写《封神演义》的时候,酒道人并不是要李飞阳把佛门写的一无是处,按他的原话说,“我和疯僧普元是老朋友啦,你又修炼了佛门的神功秘法,于情于理都要给老和尚一点面子!”
  这个思路正符合《封神演义》这部书的内容要求,倒是省了李飞阳一番手脚。
  对于《封神演义》这部书,李飞阳的修改的幅度极大,与前世的原著相比,除了大框架没有改变外,内容扩充了许多。
  原著《封神演义》有一种极大的缺点,就是整部书的叙述方式及其差劲,虽然也能说是白话文的模式,但是读起来比《西游记》可要艰涩多了。这部书的行文方式还是摆脱不了官方文言的特点,令人读起来非常难受,与《西游记》的文笔相比可就差多了。
  有鉴于此,李飞阳将《封神演义》的整体叙述风格做了大调整,使此书相比原著更为白话,更为通俗易懂。虽然还保留了那种古体的白话风格,但是已经极为接近现代白话文。
  原著《封神演义》中有很多人物都没有详细的交代出来,除了哪吒这个人物占的篇幅多了一点,其余的人物形象都有点不够立体。
  在李飞阳改动过的《封神榜》中,李飞阳不但将哪吒搅龙宫,杀太子,揍龙王,割肉还母,剔骨还父的故事情节更为详细的描写出来,同时还将书中另一个重要人物杨戬的来历也进行了大篇幅的描述。
  在《西游记》这部书之中,孙猴子曾笑话杨戬乃是“玉帝胞妹思凡下嫁,匹配杨生所生”,这句话给这个世界的人造成了很大的困惑,不知道这个典故从何而来。有读者就问过李飞阳,书中孙猴子这句话是怎么回事?李飞阳当时回答道:“下部书中将会给你们解释!”
  而他口中的“下部书”,就是现在即将面世的《封神演义》。
  原著封神中,对于杨戬的来历描写没有多做交代,估计是因为当时关于杨戬的传说故事世人皆知,用不着多做交代,但是在这个世界,人们却是没有听说过关于杨戬的任何故事。
  因为这个,李飞阳在书中特意将杨戬劈山救母,担山逐日之事做了一番详细的描绘,使得杨戬和哪吒一样,身上多了许多悲剧色彩。
  然后便是玉帝这个角色的解释。
  在西游记中的玉帝,与封神榜中的天帝,单论威严权势,两个形象简直就不是一个人。在西游记中的玉帝,是按照民间传说中张百忍塑造的,但是在封神榜在天帝却是比张百忍要威风了无数倍!
  基于这个原因,李飞阳将玉帝与天帝分成了两个人,将封神的缘由改成太一天帝将帝位传于张百忍之后,为了使他手下有可用之人,便命令三教选人填充帝宫职位。
  此时的天帝太一被李飞阳塑造成了绝对的存在,威严之大,就连三清都要给他三分面子。机缘巧合的是,此时正赶上十二金仙遭逢杀劫,才有了三教共签封神榜的事情。
  其实在封神这部书中,还有三人的地位被李飞阳塑造的极为崇高,那就是伏羲、神农、黄帝三位帝皇,他们的地位丝毫不弱于三清道祖。还有女娲娘娘这个形象,在原著的女娲娘娘有点不近人情,让轩辕坟中的妖精去祸乱朝歌,最后人家完成了任务,却被她当成弃子丢给了阐教群仙,似乎有点害怕三清找麻烦似的。
  对于这一点,李飞阳有极大的怨念;做为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有造化之力的女娲娘娘,比鸿钧小牛牛地位要高上许多的绝对的大神,女娲娘娘怎能这么没有担当?
  为了使女娲娘娘的形象更正面一点,李飞阳将书中的女娲娘娘设定成真正的女娲娘娘的分身,而真身的女娲娘娘早就远离九天之外,不理尘世纠纷。这样,对于女娲分身的软弱就有了一点接近合理的解释。
  封神一书中,还有一个人的形象和西游中的形象有冲突,那就是太乙真人。
  在封神中的太乙真人虽然厉害,在十二金仙中论实力也是在前几名,但是相比于西游中的太乙天尊,他还是不够看。
  道教中太乙天尊地位极为尊崇,从西游记中就可以看出太乙天尊的厉害,连崇佛贬道的《西游记》一书中,都把太乙天尊写的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他的一个坐骑九头狮子,“手不捻兵,身不披甲”,都能把满血状态的孙猴子爆出屎来,可见太乙天尊本人的厉害。
  而封神中的太乙真人就有点软蛋,除了教了哪吒这么一个徒弟来,顺便杀了石叽娘娘外,没见他展露出多大本领。跟道教中占据东华长乐界,稳居东方妙严宫,与三清同一个地位的十方救苦太乙天尊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所以李飞阳将太乙真人与太乙天尊也分成了两个不同的形象。
  将封神与西游中人物的形象全都统一起来,进行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后,李飞阳才将《封神演义》邮寄给了京都的黄世昌老先生。
  等到黄世昌收到李飞阳的书稿之后,已经是几天之后的事情了,此时的李飞阳已经离开和几个结义兄弟们离开了家乡。
  因为是假期,按照李飞阳的一贯习惯,每逢寒假暑假,他会外出游历一番。
  以前老虎在家的时,都是因为家里人担心李飞阳独自外出会有什么危险性,都是他陪着李飞阳一起出去。如今老虎远在海外,今年暑假李飞阳本来想要独自外出的,但是考虑了一下,他放弃了这个想法,把马克、谢夫之几人都叫到了一起,就是远在京都的赵春江也被他喊了过来。连同自己的两个徒弟孙陆坤与李小龙,一行九人在李飞阳的领导之下,开始游历大汉。
  他们在李飞阳的要求之下,带了几件换洗的衣服,每个人背着一个双肩包,并没有骑车子,更没有开汽车,只是步行前进。
  在李飞阳的前世,曾经有一个道德品质不太好的学者,写了一本叫做《文化苦旅》的散文连载。虽然此人品质有点不太好,但是文字功底还是不错的,最起码李飞阳看完他写的历史散文之后,还是有点触动的。
  这次游历,他准备仿造哪位姓余的院长,自己也写上一部文化旅行的书籍,题材自然也是历史散文。
  经过两世为人的文化积淀,再加上对于前世文学名篇的研究与改编,李飞阳自认如今的文笔不并不比此人差,反而要胜出此人不少。
  之所以前几年的游历过程中没有提笔写书,那是因为李飞阳感觉自己的文笔还不够稳健,写出来的东西虽然不会差于别人,但没有把握超过他们。如今他感觉自己再动笔的话,应该会超过他们了!
  在他们游历的时间中,《封神演义》开始出版发行。
  

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统华夏数道门
更新时间2015…3…28 0:24:34  字数:2654

 李飞阳几人在路上游历之际,《封神演义》已经在社会上引起了继《西游记》之后的有一阵轰动。
  作为一个少年作家,连青年作家都算不上,但是李飞阳却接二连三喷泉似的往外发表作品,这不得不让人感到震撼与难以置信。
  如果说李飞阳之前写童话作品,画漫画,还能让人接受的话,到了李飞阳写短篇精品小说,发表纯文艺作品的时候,已经让大汉国的文人感到了极大的威胁,甚至让他们对李飞阳有了一点仰望的意味了。
  待到现在,李飞阳以古白话的书写格式写出了《西游记》时,就连不属于文化圈的普通读者们,也能分辨出李飞阳这位少年作家的文史功底之深了。
  《西游记》出世之后,虽然有些犯红眼病的作家也会针对西游这部书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做出攻击,但是在如今基本上不会以言治罪的时代里,这种扣大帽子的攻击性言论已经被大多数作家所厌恶,所以攻击李飞阳的这些言论并没有起了什么作用,反而被圈子里人所嘲笑。
  《西游记》这部书的文化价值以及作者本人的写作功力,只要是个文化人,都能感受的到。
  这种碾压似的作品出现在这个时代,是这个时期所有作家的悲哀,但是能够见证了这么一个奇书的诞生,也是他们的荣幸。
  因为西游这部书中的许多故事情节,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