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大文学家 >

第16部分

重生之大文学家-第16部分

小说: 重生之大文学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兴国道:“准备一下吧,这两篇文章已经进了内部高层,今天专门有电话通知,查询此事,我已经如实报告给内部了,可能到时候有人会请你进京问询。”
  “靠!”
  李飞阳一阵头大,最不想出现的问题还是出现了。如果自己真的进京,那可就很难摆脱泥潭,以后难以真正的自由自在了!
  从马兴国家里出来后,李飞阳赶往学校。
  本来马兴国是要留李飞阳吃饭来着,但是如今的李飞阳心里有点乱,急需找个地方安静的思考一下,就推辞了。
  来的小院子里,李飞阳抄起兵器架子的方天画戟,呼呼的练了起来。
  一套戟法练完,李飞阳心情已经平复下来。
  坐在树下的板凳上,李飞阳暗暗嘲笑自己,自己都两世为人了,还这么沉不住气!
  不就是进京嘛!有什么了不起?
  召见自己的人,还能比自己这个重活过一世的异世界来人还要牛逼?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怕他个鸟!
  到时候走一步说一步就是了。
  次日,唐城市新闻报纸开始铺天盖地的宣传唐城一中在试验田里种植的小麦的产量,引发了很大的轰动。
  几天后,附近城市有人组织代表前来一中学习种植技术,好回去推广。
  校长马德钟笑得见牙不见眼,所有的事情都是他来出面,一时间,唐城一中,全国知名。
  至于李飞阳,根本就没有几个人知道他才是此事的正主,李飞阳本人更是不得如此。
  后来,科学种植庄稼,才能取得高增产的种植模式被称为唐城种植模式。
  

第二十二章 哈利波特 上
更新时间2014…9…20 19:46:29  字数:2724

 唐城一中出名了!
  能把粮食种植成这亩产惊人的模式,惊动了周边各县市,他们纷纷派人来求取种植法门。
  唐城一中每天都热闹的无比,来学习种植小麦的人,那是络绎不绝,整个学校整天的吵吵闹闹的,好不喧嚣。
  校长马德钟看这样,不是个事,老这样会严重影响学校里学生的学习。
  于是向市里申请一个专门的会客地点。这是为唐城市争光添彩的好事,市里面特别拨出专项资金,为来访众人安排居住地点,商量了半天,黄锦户的飞阳大酒店就成了最好的会客地点。
  唐城一中开始安静下来。
  拿着《哈利波特》文稿的李飞阳有点难以抉择。
  对于要不要现在推出《哈利。波特》这本书,李飞阳如今还有点犹豫。
  如今大汉国的文化人,对这种带有西方气息的魔幻书籍的认可度非常低,有些东西甚至他们都不太理解。
  你可以对他们说什么是魔术,什么是法术,但是你未必能让他们知道什么是魔法。
  这不是知识大爆炸的年代,有些西方特有的思维方式,现代的人大汉国人,未必能接受的了。
  但这好歹也算是勉强属于童话故事范畴,如今先推出前面的几部,也能说的过去。毕竟李飞阳现在已经是很天才的童话作家了。
  如果现在不把它推出来,等年龄大了,准备写严肃文学的李飞阳,反而不好解释它的出现理由,还不如趁现在自己年龄不大,而且正在写童话小说的时间段把它发表出来。
  六月初,黄河文艺接到李飞阳投过去的一篇长篇系列小说的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第一个看到这篇小说的是编辑部副总编刘义和,因为李飞阳是专栏作家,所以他投递的文稿,是专人负责,直接就发到刘义和办公室,由他亲自审阅。
  对于李飞阳,刘义和一直很好奇,他没有有见过李飞阳,只是听编辑部的另一个编辑说过李飞阳的相貌特征,和谈吐素养。
  他对李飞阳一个中学生能有这么好的文笔和想象力,感到非常钦佩。
  有些人以为儿童小故事,只是哄孩子的幼稚童话,随随便便就能写一篇,所以对童话故事作家不怎么看重,认为他们的水平不过尔尔。
  但是,作为儿童文学的相关负责人,刘义和知道,这是偏见。
  真正的优秀童话故事,经典的童话作品,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写得好的。整个世界,有名气的儿童文学作家就有限的那么几个,经典的童话故事也就那么多个,几十年了,也没有说有什么新的好看好听的经典童话作品面世。
  特别是特殊时期后,人才缺失,或许经历了难忘的苦难与落魄,写现实文学,严肃作品的人开始涌现,但是对儿童文学,却无人问津。
  也就李飞阳开始写童话后,才出现了一些小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大人也感觉不错的童话作品。
  可以说,在儿童文学最为没落的时候,黄河文艺收到了李飞阳的来稿。
  当时的黄河文艺,儿童文学方面,因为作品缺失,只能嚼干草一般,重新印制汉国传统的神话小说,像什么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炼石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什么的,都是一些千百年来的传统神话故事。
  但是,原创的作品极其匮乏。
  有时候,甚至连出版一期刊物的作品都难以凑齐。
  李飞阳的来稿,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一直到现在,童话作家还是低的可怜。
  李飞阳的作品还是占了他们儿童文学刊物的极大的版面。
  可以这么说,李飞阳这个专栏作家对于黄河文艺的意义,比一个总编都要重要。
  刘义和收到稿件的时候,正在办公室审阅别的投稿,他示意小编先放在一边,一会他再,等看完那些稿件后,刘义和目光转向了李飞阳的投稿。
  《哈利波特》?这好像是一个西方人的名字?第一眼看到书名,刘义和就有点不喜,他是本土作家,对西方文学不太感冒。虽然他看过很多西方名著,对西方的文化算是很了解,但是他看西方文学,只是为了工作需要,为了开眼界,从他内心来讲,他是很排斥西方文学的。
  作为传统文化熏陶下的汉人,他西方社会的行事方法和文化理念很不认同,对于西方社会上人情冷漠,利益至上的行为规则打心眼里鄙视。
  因此,看到汉人西方文学题材的文学作品,他就很不喜欢。
  他认为,汉家文化工作者,不写本土作品而去捧西方文学的臭脚,本身就是对本土文化的一种背叛,他很厌烦这种作者。
  不过,作为一个副总编,他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来判定一部作品的好坏。
  刘义和打开了文稿。
  一个小时后,刘义和摘下黑框眼镜,揉了揉酸涩的眼球,他叹了口气。
  沉默了一会,刘义和对对面的小编王志文说道:“志文,你把这篇文稿送到总编那里,看总编对它有没有什么意见。”
  王志文接过文稿,走出办公室。
  刘义和刚才并没有把稿件看完,但是窥一斑而见全豹,他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篇极好的魔幻小说。虽然跟西方传统的童话故事不太一样的风格,但是它确实很不错。
  很适合孩子们阅读,甚至成人也能看的津津有味。这是一篇老少皆宜的少见的魔幻童话大作。
  可它偏偏是一部西方背景的作品!
  偏偏李飞阳还写的这么优秀!
  就算是刘义和最讨厌西方题材的大汉作品,也不能昧着心说这篇小说写的不好。
  其实,当初的罗琳女士投稿时,在当时就遇到了闭门羹,没有人认为这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哈利波特》就算是在西方,一开始也和西方的传统文化理念不太相同,只是电影的宣传,书商的吹嘘,才使全世界的地球人知道了有这么一部作品。
  前世的李飞阳就是在周围人的宣传推荐下才买了一套看了一下,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
  《指环王》也叫做《魔戒》,这部作品,也是李飞阳看到电影后,才知道有这么一部著作,后来才买了一系列的作品来观看。
  要真论场景宏大,想象奇诡,《哈利波特》别说不如同样是西方魔幻作品的《魔戒》,甚至感觉还不如当时的网络玄幻小说。
  但它的人文细节描写,确实有独到之处。
  但这也只能说声“好”字,至于说场面,人物,架构,它还能比得上《封神榜》?
  李飞阳一直都是认为,这只是一部畅销书,离”名著”二字还有点距离。
  虽然李飞阳不怎么喜欢,但就是有别的人喜欢的发狂,对此,李飞阳只能表示不理解。
  毕竟,人和人不一样,喜好也不可能都一样。
  黄河文艺编辑部,下午开会。
  总编黄河流总结了一周的成败得失,批评夸奖了几个人后,拿出了一叠文稿:“这是咱们的天才儿童专栏作家李飞阳写的一部长篇童话故事,我专门让人刻印了前面的一部分文字,大家传阅一下,都说一下感觉。”
  一阵骚动后,众人分别接到了一叠文稿。
  这些文稿是油印而成,字体潦草难认,看来刻印的很匆忙。
  黄河流笑道:“这是我在板子上刻写的,字数有点多,难免就写的有点潦草,大家凑合着先看着。看完后,说一下感想。”
  翻书声音结束以后,黄河流敲了敲桌子:“咳咳,都看完了吧?”
  刘义和道:“我今天上午已经粗略看了一遍,写的不错,构思新颖、文笔功力深厚、故事架构合理,背景设定新奇、甚至是人物形象的描写都不错,但是,我就是不喜欢!”
  

第二十二章 哈利波特 下
更新时间2014…9…21 18:53:02  字数:3088

 刘义和说完话,所有的在场的人都笑了。
  刘义和最讨厌西化文学作品的事情,整个编辑部的人都是知道的。
  李飞阳这部明显是西方背景的魔法小说,肯定不会得到他的好评。
  这一点,大家都有心理准备。
  黄河流笑道:“连老刘都说这部作品好,看来是真的不错了。”
  “你们怎么看?”
  出版负责人万国城道:“我认为写的不错,很有带入感,孩子们应该也会喜欢,关键是看着也不费力,没有什么复杂的设定。我感觉,是一部很适合我们刊物的长篇。”
  万国城高高手瘦瘦,戴着重度近视的眼睛,有一股书呆子气。
  但他的眼光是很高明的,一部作品的好坏,是否能够吸引儿童读者的眼球,他基本上看一遍就能得出结论。
  万国城说完后,其余的人纷纷发表意见。
  “这部书不错,值得我们连载刊登。”
  “只是粗略看了一遍,感觉很有吸引力,我都想好好的往下看完,孩子们肯定也会喜欢。”
  “支持连载出版,看着不错。”
  不单单是有支持这部小说的人,也有反对的人。
  一个黑黑胖胖的老头就反对:“一部西方背景的儿童作品,你们确定如今的孩子们会喜欢?他们看到懂吗?我现在都没看懂这到底写的是什么东西。”
  黄河流笑道:“老朱,你对西方文学不太了解,这种写作风格和西方传说故事你要是没有看过,确实会很不适应,但是慢慢看下去,你就会发现其中的优劣了。这篇小说还是写的不错的。我是支持在咱们的《儿童文艺》部门刊登连载的。”
  老朱叫朱爱国,是个即将退休的老人,他是秀才出身,学的是四书五经、《论语》《春秋》,建国后,成了小学教师,后来编辑部缺人,由于他的文史功底极深,被调到黄河文艺当了编辑。
  朱爱国比刘义和还讨厌西方文学作品,刘义和是纯粹的不喜欢,但是作品的好坏还能拎得清。
  朱爱国却是只要是西方背景作品,都是统一的不喜欢。
  就算是如今被翻译过来的一些西方名著,所有人都觉得写的很好的情况下,也被他批的狗屁不是。
  这老头从心眼里看不起西方文学。
  他认为精简的文章,才是好文章。一个字能表达出来的,就决不能用两个字。
  而西方文学,偏偏侧重于细节方面的刻画,这与他的理念极其不合。因此,在他眼里,什么西方名著,经典巨著,都是狗屁。
  而且,朱爱国还是坚决反对白话文和简体字的一类人。
  总之,这个老头是传统文化的坚决拥护者,是现代文学的坚决反对者。
  他的理念是,通俗作品可以用白话文写作,儿童文学用白话文是必须的,不然孩子们看着吃力,但是严肃作品,特别是正统文学的写作,只能用文言文,或者最次也得用古白话文写作,这样才能见功力。
  古代文人的欣赏文学作品的依据就是:简洁,就是最美的!
  朱爱国见反对无效,也就不再多说,这种反对的话,他说的多了,也被无视了多次,已经习惯了。但是该他说的,他就照实说,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上级不采用他的意见,他也不生气,他是一个很单纯的传统文人。
  大家讨论了一会儿,黄河流拍板决定:“那就在咱们儿童文艺里面连载吧!这也算是童话作品,又不涉及什么敏感词句,审核很容易通过,如果真的反响好的话,咱们单位也能多一点收入。”
  刘义和道:“说到收入我倒是对李飞阳很佩服,自从他作品在咱们这里发表后,咱们期刊的发行量眼见的加大。咱们的收入确实也比以前好多了。在这一点上,李飞阳功不可没,比我们整个编辑部的人加起来都要强。他的作品吸引力是非常强的。”
  黄河流笑道:“飞阳同学,是我们儿童文学发行量的保证啊!这也可算是我们的财神了,哈哈哈。。”
  大家都笑了起来。
  自从国家开始改革开发后,国营单位的日子就有点不太好过,工资你和业绩挂钩,大家都有点不太适应。
  从改革到现在,黄河文艺经营的有点惨淡,工资福利就不怎么好了。
  国营单位,又是大型文学出版社,倒闭是肯定倒闭不了的,但是清水衙门,油水少的可怜。文笔好的,可以在自己的期刊上发表作品,拿些稿费倒也可以好好的生活。
  但是,对于一些纯粹的编辑,有欣赏力而没有创作力的人来说,光靠工资来养家糊口,就有点生活困难的迹象了。
  转折就在李飞阳开始投稿,自从李飞阳开始投稿后,黄河文艺儿童文学部门的期刊,发行量开始加大,销售量暴增。单位的效益日渐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