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大文学家 >

第40部分

重生之大文学家-第40部分

小说: 重生之大文学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脑残人士,就觉得外国的月亮也比国内圆,于是出国热开始兴起,各大城市的有门路的人,纷纷出国镀金,美其名曰出国深造。
  如果任其这么发展下去,必然走向和李飞阳前世相同的路子上去,那时候,人们传统的美好的东西,都已经被金钱冲击的七零八落,不成了样子,再想从新树立起来,可就不是一般的困难了!
  但是,李飞阳如今只是普通的中学生,了不起也只是一个作家而已,还要挂一个“小”字。
  他如今没有能力也没有地位,他能做的就是给中央小心的提一下改革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问题爆发后的严重性,以及一些避免或者减小这些问题出现的方法。
  但也就是仅此而已。
  马克的老子马兴国,已经给李飞阳打了招呼,暑假期间,会有人接他和马克、赵春江几人进京问话,让他做好准备。
  但这是以后的事情,到时候随本心回答就是。
  自己现在能做的就是多发表一些具有正能量的文字作品,好歹能够为如今浮躁的社会起一点点惊醒的作用。
  。。。。。。
  黄征农正在参加一个文学探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国内很多的知名作家,而黄征农只是作为一个书社编辑的身份来见识一下而已。
  大会的主题就是,如何让更多热爱文学的青年们,真正的走向文学创作的道路,以及如何能够让年轻的作家们加大对乡土文学的重视。
  会议结束后,就是一些作家们的闲谈,有些老作家对如今的文学小青年有点担心,说现在是和平年代,以后再有人想写一些关于战争的描写,关于苦难的申述,只能会越来越肤浅,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这些场面,没有生活感受,根本就不会有震撼人心的时代作品。
  经历少了,思想感受就少,反映到文学方面,就是作品没有生命力,干巴巴的,味同嚼蜡,很难有精彩的篇幅出现。
  老作家们,对如今的青年作家们的实力,都有一些不太认可。
  有些参加会议的年轻作家听到这些老作家的谈话,就有点不高兴。
  但是为人要敬老,更得要尊敬老前辈,不服气不认同,私下的找几个弟兄们说一下也就是是了,没有必要当面和他们对着干。
  老家伙嘛,年纪大了,未免话就多,让他们说就是。
  黄征农在这些人里面是一个小辈人物,在他身边的都是一些老作家,老前辈,有时候服务人员有点忙不过来了,他就顺便帮着给身边的一些老人端茶倒水,服务一下。
  这些老人的谈话他自然是听的清清楚楚,也有点不服气,但他是《武林传奇》的主编,属于民间野路子文学一类的人物,虽然杂志办的很火,普罗大众都非常喜欢,但在于会人员眼中,写武侠小说的作者,根本就不能称之为作家,甚至连文人也不太够格,作为武林故事编辑的黄征农在他们眼里,也自然不会有什么地位。
  虽然他老爷子黄世昌,德高望重,是真正的国学大家,文学奇才,但也只是他老子,做儿子的没有实力,照样不能得到在场所有人的尊重。
  身边几个老人说到对当今文坛晚辈的话题时,有一个人就指着黄征农道:“你们看小黄,他父亲黄世昌老先生,多了不起的老前辈,一代国学大师,没想到他这个当儿子的只是学到老黄老先生的贪玩的性子,却没有学到老先生一身的学问。虽然脑子好使,文笔过人,但是不知他怎么想的,好好的正统文学的编辑不去当,非得要当什么武林故事的主编,舍本逐末,实在让人痛心!”
  说这话的老人,是京都的一位老作家,经常去拜访黄世昌,对黄征农很熟悉,因为黄征农辞去原来在《青年文学》的职务而去了《武林传奇》杂志社担任主编的事情,黄征农没少被他数落教训过。
  这位老作家,喜欢以老卖老,经常以辈份压人,许多年轻的文学工作者,都被他教训过,非常令青年作家讨厌。
  偏他年龄大,资格老,他说话,你还只能听着,稍微反驳一下,他就会说你骄傲自满,听不进老人的逆耳忠言。
  要是在平常被他教训也还罢了,但是在这么多人的大会上,被老人当众这么说,黄征农就有点下不来台。
  黄征农说道:“王老先生,我虽然不成材,见识浅,但是对刚才您所说的话,有点不太认同。”
  王老先生,名叫王石有,是老牌作家,在作家圈子里面,属于很有威望的一个人,颇有点专横霸道的性格。
  见黄征农这么一个端茶倒水的小辈,也敢对自己的说法不认同,就有点不高兴,“小黄,难道你有什么意见?”
  黄征农道:“几位老师说我们大汉国以后没有什么优秀的作者,我不太认同!”
  王石有道:“你认为有谁能当得起‘优秀’二字?”
  黄征农道:“我这一辈人物中,但凡写作水平较高的人,几位老师基本上都认得,我就不说了。但是,您说将来的文学作者,只会越来越差,这一点我不同意。我有一个小友,他刚上高中,曾经给了我几篇文章,让我替他发表,我如今已经帮他在《青年文学》发表了四篇文章,这四篇都是短篇小说,篇篇都是精品,甚至都能称得上是传世佳作!我这个小友,年纪和我的儿子差不多大小,他小小年纪既然能有这么样的表现,可见几位老师的担心实在多余,后人未必不能胜于前人!”
  

第五十三章 黄征农的惊喜
更新时间2014…10…28 17:58:43  字数:2929

 王石有听了黄征农的话语,哈哈大笑,道:“小黄,你这孩子可真有趣,拿一个小娃娃来说事。如果按照你的说法,这个孩子应该就是一个少年天才。不知道他有什么作品,能让你如此推崇他?他既然这么优秀,我为什么不知道咱们国内什么时候就多了这么一个少年英才?”
  黄征农叹息道:“那是因为你老了!”
  王石有大怒;“黄征农!你是怎么说话的?我是老了,但又能怎样?我依然在关注我们祖国的文化事业,我依然能够为我们祖国的文化建设添砖加瓦,我还能发挥余热!你这是歧视老同志!”
  黄征农轻声道:“你是老同志不假,但却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同志!我这么些年,只听到你对年青作家的批评,从没有听到你对那一个年轻作家有什么提携和帮助,您只是一个劲儿的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而打压后学晚辈!”
  王石有气得呼呼喘气,胸膛起伏不定,“黄征农,你老子就这么教你跟前辈这么说话的吗?我改天一定上门却找老黄理去论!”
  王石有一般都是称呼黄征农的父亲黄世昌为黄老先生或者是黄老前辈,此时恼羞成怒,直接就是“老黄”两个字来代表黄世昌了。
  这时候,旁边的几个老作家开口劝阻:“征农,刚才说话有点太过分了啊!怎么能对王老师这么讲话!什么叫他老了?人都会老的,你可不要歧视老年人啊!我们在坐的老哥几个,可都是属于老年人的范畴啊。”
  黄征农道歉道:“是我口不择言了!我没有不尊重老前辈们的意思,只是刚才王老师一个劲儿的贬低我们这个年龄段的文学工作者,我有点气愤,绝没有把打击面扩大化的意思!再说,我父亲也是老人,我非常尊敬他,谁家都有老人,我绝对没有歧视老年人的意思。”
  几个老人见黄征农态度诚恳,摆手道:“还是年轻啊,受不得言语相激,头脑一热,什么都能说出来。”
  几个老人也都知道王石有此人的恶劣品质,知道王石有有点不太受人待见,尤其年轻作家最为讨厌他,他们几个也都对他作法不以为然。
  几人转头对王石有道:“王老师,在这么多人的大会上,你怎么也得给孩子留点脸面!你这么当众批评他,他又不是一个未成年的幼童,已经的成家立业的成年人了,有什么话,私下讲就是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你让孩子怎么下台?大家都让一步,你就别再生气了。”
  王石有哼哼道:“我不跟他一般见识!既然他不服气,那好,他要是有能耐,就自己写一篇好的作品出来,也让我这个老家伙拜读一下,瞻仰一下!既然你不同意我的观点,那你就写出一部你没有经历过的场景的小说,我倒要看看你,或者你们,到底能不能写的那么生动感人;能不能把我们这些老家伙甩出去几十里地去?”
  黄征农既然撕破脸了,也就没有什么顾虑了,听王石有如此说,便回答道:“我们虽然没有经历过你们经历的苦难和绝望,但是我们有脑子,我们有嘴可以问,有耳朵可以听,我们可以采访当事人,这不妨碍我们了解当初的一些事情。我们虽然没有开过枪,但我们点过鞭炮,我们没有听过枪声,但是听到过鞭炮声,没有见过杀人,却见过杀猪杀羊。没有见过战场,但是见过影像资料。好的文学作品,从来都不是纪实文学,而只有经过加工修饰过的故事,才能称之为文学作品,我们有想象力,我们可以对生活故事和情节进行加工和润色!”
  黄征农这几句话说的铿锵有声、斩钉截铁,附近被黄征农和王石有争吵吸引过来的年轻作家们纷纷鼓掌叫好。
  黄征农能够在这个场面里面,大声的说出自己的心声,敢跟老人们对着干,也激起了在场青年作家们的热血,一帮年轻人毫无顾忌的拍掌支持黄征农,不再考虑身边老牌作家们的感受。
  黄石有气得嘴皮子直哆嗦,站起身来,转圈指了指围在他周围的年轻人,“年少轻狂!年少轻狂!狂妄无知!狂妄无知!菜碟里扎猛子,不知深浅!小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但此时,已经无人听他的讲话了。
  有了带头反抗老人压迫的领袖,青年作家们发现有了带头人,以往被压抑住的不满,全都宣泄出来。整个会堂,乱成一片,主持大会的领导连连敲桌子,但是却没有人理会。无奈之下,宣布会议结束。
  所谓法不责众,一些相关领导们,也知道最近有些老同志闹得不太像话,以欺压小朋友为乐子,如今矛盾爆发,他们也不好严管,索性睁一眼闭一眼,让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黄征农回到家里,对父亲黄世昌说了会议上的事情。
  黄世昌老爷子听完后,道:“小三啊,你还是有点太冲动,小王这个人啊,也有点不太像话,你们双方都有点不对,也不能只怨一个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吧。你是编辑,他是作家,以后和他少打交道就是。”
  黄征农道:“这老家伙,以老卖老,经常对新加入的作家冷嘲热讽,你别看他在你面前和和气气,那是您的名头响亮,辈份比他高,要是在外面,在我们这些小辈面前,那是另一幅模样。他是一向以鼻孔看人的。”
  黄世昌笑道:“好了,别那么大的怨愤了!他就算再不对,但也是一个前辈,还是不要太过计较了。”
  黄征农发愁道:“我倒是没有怎么有心跟他计较,但是话已经说出去了,我说我们后辈能够写出本人没有经历过的小说。如果现在我们这一辈作家当中没有人写出一部有重量的作品,我就成了笑话了。”
  黄世昌道;“无妨!哪个时代没有天才?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十年。总会有优秀的作品面世的,那个时代没有能人?有本事的人多得是,老王的眼皮子还是有点浅啊!”
  听父亲这么说,黄征农稍稍有点安心,道:“可惜现在没有好的作品,如果现在有的话,我看王石还能不能说出那种话来?”
  黄世昌笑道:“哪有这么巧的事情?说起这事,我倒是想起了你在唐城的那个小兄弟,他现在有没有好的作品面世?真要是想要堵住老王的嘴,还得是他的作品才行!”
  黄征农道:“我这位飞阳小弟,有点跟您相似,喜欢玩,爱好很多种,写短篇小说没比的,写武林传奇小说,也非常吸引人,但是到底他能不能有耐心写出正统的长篇小说,这一点我也说不定。”
  黄世昌笑道:“你不说他能不能,而是说他有没有耐心,可见你对他能否写出好的作品非常有信心,只是担心他年龄幼小,没有耐心。”
  黄征农道:“他的作品我一直关注,长篇小说迄今为止,还是很少的,有两部稍长一点的,还是武侠小说,但是武侠小说和正统小说还是不太一样,创作比之武侠小说肯定要枯燥一点,他还是一个孩子,估计写武侠小说,只是觉得有趣,真要是写传统文学的长篇作品,我还真担心他没有这个耐心。”
  两人正说着话,敲门声响起,家里的老仆人走到两人面前:“老爷,少爷,这里有个包裹,是邮寄给三少爷的。”
  黄征农接过包裹,看了看地址,不由笑道:“咱们刚说完飞阳,现在他的包裹就来了!”
  黄世昌道:“打开看看,看包裹里是什么?”
  黄征农找了个剪刀,剪开包裹,发现里面有一个塑料袋,打开袋子,里面的稿子显露了出来。
  黄征农拿出文稿,放到桌子上,对黄世昌笑道:“老爷子,这是飞阳邮寄过来的文稿,看样子是想让我帮他发表一下。要不,这一叠稿子您先看看?”
  黄世昌道:“拿来我看看。”
  黄征农递给了父亲,眼睛瞄了瞄,发现稿子的第一页上面写着书名:红高粱。
  黄世昌看李飞阳的《红高粱》的时候是中午,到了晚上,黄世昌喊来黄征农,“征农,这部小说你拿去仔细看看吧,这次你真的可以堵住黄石有的嘴了!”
  深夜时分,夜观文稿的黄征农在书房里面放下小说红高粱的文稿,嘿嘿笑了起来。
  

第五十四章 小宾馆
更新时间2014…10…29 12:24:31  字数:2936

 李飞阳收到一封邀请信,信是天海美术厂的叶向北写的。
  原因是李飞阳的金刚葫芦娃的动画片已经做好,因为李飞阳是原作者,还是动画形象的设计者,这次动画片制作完成,于情于理,都该请李飞阳来看一下,也好让他挑挑毛病,给点意见。
  校长马德钟也对美术厂感到有兴趣,想要跟着李飞阳凑热闹一起去见识一下,只是学校里事务繁忙难以抽身,只得遗憾作罢。
  陪着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