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我的家在东北 >

第24部分

我的家在东北-第24部分

小说: 我的家在东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下了植物之心后,张玉鹤静默了片刻,没发现有什么异样的地方。
  “我的朋友,植物之心到底有什么作用?”
  “哦,能让你听懂植物的语言,而且对植物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催发作用。”安和说道,“在我的位面,植物之心也是很珍贵的,善用它,我的朋友。”
  “好的,再次对您的慷慨表示感谢。对了,安和你有没有试着泡茶?”
  “我正是在等你,我没用过这东西,你再说一遍。”
  “好,首先拿着那个卡式炉,就是那个方方正正的东西……”张玉鹤一步步地将怎么用卡式炉,怎么烧水,怎么放入暖壶保温,怎么沏茶,怎么饮用教给安和,而且是做一步等一步。
  许久之后,安和总算是沏好了他漫长生命中的第一杯茶。
  “感觉怎么样?”
  “真的是太美妙的滋味了。我从来不知道水还可以这样好喝……这种让人迷惑又陶醉的香气啊……”安和感叹着,“你给我的茶树上面的叶子就能泡出这种味道么?”
  “呃,不能。茶叶是要炒制的。不过我可以把炒茶的方式给你,你可以慢慢试。”张玉鹤下载了一份炒茶方式的资料给安和发了过去,交易系统会自动
  “好的,我的生命十分漫长,我会试着学习的。”
  两人道别后各自下线。张玉鹤长长出了一口气,犀浦草的事情总算是解决了,哪怕是暂时没攒够星币不能购买息壤,也足够撑个一年半载,甚至更久了。
  有交易系统在,说不定他到时候会发现更多能赚钱的好项目。
  再有,他已经获得了植物之心,按照安和的说法,植物之心能对各种植物类都有催发的作用,深知还能产生一些异变。异变他不强求,只希望他将来建设绿色大棚,这颗植物之心能加快植物的生长。
  不管怎么说,安和对他的帮助真的是非常大,尤其是创业初期。他现在的主要目标就是升级,然后看看能不能再找点什么东西打开一下市场。
  这一趟出去好几个钟头,再回来的时候天都黑下来了。
  “我回来了。”
  “哎玉宝儿啊,你四爷打电话让你过去一趟。”
  “哦,我现在就去。四爷喊我一定是我订的匾额做好了。”张玉鹤一溜烟地跑了过去,不多时扛了一个匾额回来。
  张长贵一看就乐了,“张家酱肉老号?咱们家这酱肉你是想做成老字号啊?弄个这么好的匾额,挂哪里?”
  四爷的手艺很好,这一千块基本就是个成本钱,丝毫没多要。
  “这……”张玉鹤四下看看,“要不然咱们在厢房这边开个窗户?”
  “那不像样子。”张长贵看着直摇头。
  “那……那就先挂在厢房上,然后要买酱肉的就直接进来买。这总行了吧?”张玉鹤也没招了。“咱们明年翻盖房子吧?跟右边似的起二层?然后后院盖成加工坊,前面改成店铺。”
  “那得花多少钱啊?”张长贵一听就不乐意了,倒是旁边孙翠芳很是意动。
  “咱们农村盖房子能花多少钱?我叔伯兄弟就是做工程的,到时候让他接下来这活儿。”孙翠芳说道,又悄悄拉拉张长贵,“玉宝儿也大了,你这破房子还想娶儿媳妇?不得盖好房子啊?”


第41章 41。41。发工资啦
  41。发工资啦
  张长贵一愣; 缓缓点头。也是; 儿子大了; 该娶媳妇了。他年轻时候家家都穷; 没什么挑的,现在的姑娘谁不想找个条件好的。
  不说别的; 起码不用为了吃喝着急,日子过着也舒心啊。
  再者说他家的房子也是时间久了,也有几十年了。只是楼房他是不太乐意,一层还能烧土炕,二层怎么办?总不能干冻着吧。要是像村里那些有钱的人家那样按空调取暖,或者自己烧暖气; 又觉得麻烦,也费钱。
  不过他们这边离着能盖房的日子还得等几个月呢,慢慢商量。眼下只能听儿子的意见,先把厢房给改成作坊,否则人家来买酱肉; 看着也不像话。
  张家房子宽敞; 几间正房里,两个闺女一间屋,儿子自己的一间屋; 他们老两口一间屋。东西厢房都空着,东边既然要改成酱肉坊; 把里面的东西放到西厢房去就行。
  大家简单商议了一下就全部通过了; 第二天做好酱肉后就开始搬东西。
  其实东厢房东西也不多; 因为外面一间屋要做酱肉,基本早就清空了。就是里间屋还有些粮食,这些搬到西厢房,然后把西厢房里的杂物放到大门口的棚子里去。
  忙活了一天,晚饭简单吃了一些,大家各自休息,第二天一早张长贵负责酱肉,孙翠芳带着三个孩子继续收拾屋子。
  等肉酱好了,赵一虎的人也来了,大部分酱肉都给买走了,剩下的也就是一些卤蛋、鸡爪之类的。
  天南大饭店的进货量是越来越大,想来销售的也是越来越好。张长贵没办法,只能继续加大酱肉量,最近他和村里几家养猪户都签订了订购合约,还托贺老六继续寻找货源,否则这点肉真不够卖的。
  贺老六巴不得做这笔生意,张玉鹤早就和贺天说过价格不变,其中的例润都是他的,还交给他家负责宰杀。这其中一进一出的,也是一笔不小的外快。
  姐弟几个将房子收拾干净,又用抹布擦得干干净净窗明几亮的,顺便还贴上了窗花,透着一股子要过年的喜庆气息。
  匾额也钉好在厢房的房檐下,看着还真有那么几分意思。
  张玉鹤想了想,从杂物棚子那边拿了点白灰跑了出去。张家姐妹好奇地跟出去,发现张玉鹤正在外墙上写大字。因为太大了,看起来高低不太平,但是却一目了然。
  姐妹俩偷笑,“看一会儿爹不骂你的。”
  “嘿,骂就骂吧,赚钱就行。”张玉鹤嘿嘿一笑。
  日子一天天的过着,天南大饭店天天来取货,一天比一天多,现在一天就要百十斤酱肉了,再加上其他的,七八千块都不止。
  偶尔的,张玉鹤也会开上车去集市上卖一些,每次都是一个小时内就被抢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张家的酱肉,也越来越多的人顺着张玉鹤发出去的宣传单找到了家里买酱肉。
  尤其是本村,现在很多人都不自己做了,嘴馋了,就给张家打个电话留两斤,然后过来拿。
  都是一村的人,张玉鹤有时候还给点优惠,抹零送卤菜鸡爪什么的,短短一个月这生意就做得红红火火的了。
  忙的张玉鹤每天白天是心情激荡,晚上是倒头就睡,退伍前的那些抑郁全部一扫而空,哪里还有刚回家的时候那种心事重重。
  什么京城,什么容恣言,那是谁啊?
  容恣言在京城似乎是也有了心灵感应,每天坐立不安的,想起张玉鹤就咬牙切齿地暗骂一句小骗子,居然真的勾了他的心就一走了之了。
  要知道张玉鹤的电话已经停机,可是他的电话可没变,他找不到张玉鹤,可张玉鹤是能联系他的。偏偏派过去的几个人也是废物,这么久了还没找到地方。
  容恣言起身又坐下,静思片刻再次起身,拿起了电话,“妈,分公司检查的事情还是我来吧,那边冷,您身体不好,还是早点回来。”
  这天吃过了晚饭,张长贵把孩子们都喊过来,“咱家做这个酱肉也一个月了,我让你们妈把钱算了算。该分给你们的分给你们。”
  孙翠芳有个小本子,记着每天的收入,和每天的支出。这一个月总收入可不止六万块,足足二十万还多。当然,这是总共的,要去掉成本。
  主要是后来做的量也越来越大了,光是天南大饭店这边每天就七八千块,少的时候也五六千。再加上去集市上卖的和找到家里来的买主,一天多了的时候能赚上万。
  只是这一个月前面的十来天,尤其前几天都是几百上千的,拉低了平均值,不然钱还得多。
  最后减去给贺老六家的肉钱,再去掉去批发市场卖各种卤菜用的食材以及鸡和鸡蛋的费用,还剩下十四万多。这十四万里面张长贵拿出了五万块给张玉鹤,“玉宝儿,这个是给你那个朋友的调料钱,你算算差不多不?咱们多给点凑个整,别让人不乐意了。”
  “够……”张玉鹤当时因为没弄到太多犀浦草,将东西说的珍贵了一些,结果他爹妈真的给算的成本很高了。他拿着这钱只觉得烫手,要知道犀浦草现在在他系统的仓库里可是有一大袋子呢,安和还表示,没有了尽管跟他来要。
  “之前人家给咱们这么多,够咱们用好几个月的了。这东西有多珍贵,咱们也不知道,但是从来没听人说起过,显然也不是普通的东西。再者说,咱们现在能赚这么多钱,还是因为这东西,你就别舍不得给人了。”张长贵笑着说道。
  现在每天虽然有点辛苦,可钱也真是哗哗的赚进来,村里不知道多少人都羡慕他们家。之前他说这犀浦草快没了,他儿子没几天就收到快递,立马上百颗,这是多大的人情。吃水不忘挖井人,他们富了,也不能忘了提供这调料的人。
  “我知道了。”张玉鹤什么都说不出来,只能默默收下。好在爹妈也不知道他到底攒了多少钱,将来拿出来一起盖房子也就是了。
  张长贵看儿子把钱收下了,继续分剩下的钱。“咱们之前说好了,玉萍、玉薇、玉宝儿一人一万,我们老两口三万,现在去掉成本还剩下九万多,咱们分完了还剩下三万多块钱,你们看这三万块钱怎么办?”
  “爹,这钱自然是留着进货用啊。咱们不是还得继续做下去么?”张玉鹤不解地询问。
  “你俩呢?”张长贵又去看两个闺女。
  “我俩没意见啊。”张家姐妹对视一眼笑着说。
  “你们要是都没意见,就这么算。要是有别的想法,再给你们把这三万分了也行。”张长贵笑着点点头。
  “爹看您说的,我现在能拿到一万,心里不知道多高兴了。我们家立德别看现在也是个科长,可一个月就那点钱,还没我这一半多呢。我有啥不满意的。”
  张玉萍是真的挺高兴的,天天在娘家住不知多舒心,每天做的其实也就是做做饭收拾收拾屋子,晚上帮着准备一下食材。这工作给她三千她都觉得又轻松钱又多,更何况给一万了。一万块在他们市里都是高工资,别说县里村里了。
  张玉薇也是这个意思,在家帮忙可比出去打工强多了,还不用看人脸子。每天下午其实都没什么活儿,姐妹俩还能搭着弟弟的车,去城里进货顺便逛逛。日子不知道多舒心了。
  张玉鹤也明白了张长贵的意思,他爹这是丑话说在前头,省的两个姐姐为了钱和他闹呢。毕竟之前可出了个张玉蓉。
  想想那边两个可是亲闺女,他爹对他这个养子比亲闺女还好,张玉鹤感觉鼻子发酸。
  “爹,咱们第一个月不急。下个月赚的多,可以给姐和三姐多开一些。”
  “你这小子。”张长贵看了儿子一眼,颇有点嫌弃他不争气的意思。
  “爹,大姐要养房子养孩子,三姐也要攒嫁妆。多给点也是应该的。”张玉鹤可不怕他爹,嬉皮笑脸地说道。
  “嘿,臭小子,你怎么总想把我嫁出去啊?咱家这么好,我不嫁人了。”张玉薇笑骂道。
  “嫁人还是要嫁的,你要是不想离开家倒是不难,寻个倒插门的女婿就行啊。咱们家这么大的地方呢,将来还要盖二层小楼,你招个姑爷再生几个孩子都够住的。”
  “我才不要呢。”张玉薇脸一红,转身走了。
  “三姐,钱也不要了啊!”张玉鹤笑道。“我明天带你们进城,你们都开个账户存起来吧?爹妈一起去?一直说给我妈买个项链,然后把珍珠镶成个吊坠呢,正好明天去看看。”
  “成,老婆子咱们明天一块去,这么多年也没给你买过什么,明天给你买个最粗的金链子!”张长贵高兴极了。
  “还最粗的,一般的就行了啊!”
  “爹,那珍珠最好用白金的,而且现在哪有人用大粗链子?”张玉萍笑道。
  “白金?白金的贵不贵?”
  “贵,比黄金还贵呢。”
  “那就买白金的,啥好咱们买啥。”张长贵一拍大腿决定。
  “就是,爹妈,咱们敞开了花。以后等咱们的网店开了业,咱们的蔬菜大棚也建立起来了,还能赚更多钱。”
  第二天张家做的酱肉不多,等天南大饭店的人走后,在门口立了一个酱肉售罄的牌子,一家人坐上那辆昌河微卡直奔县城。
  张家人都不胖,张家父子坐在前排,母女三个外带小子豪坐在后排倒也不觉得挤。
  开了一个钟头不到,一家人就到了县城。现在张玉鹤对这条路比较熟了,也敢开的快一些了,不像第一天回家开了一个多钟头。
  将车停在县城一个菜市场旁边,一家人步行进了商业街。
  别看是县城,这里也有一些大品牌的连锁店铺的。其中一家在省内很有名的金店就在这条街上,张家人就是奔着这个来的。
  大冬天的,大家都不忙,虽然天气冷可商业街上人是不少的,这家叫德发金店的连锁店里人也不少。
  一家人进来后就各自寻找目标了,张玉鹤带着爹妈直奔首饰镶嵌的柜台,这边就是因为比较大,有这种服务,他们才选择了这里。
  “先生您有什么需要?”大店铺的服务小姐还是很专业很有礼貌的,看一家三口过来立马热情的询问。
  “是这样,我想把这个珍珠镶嵌成一个吊坠,然后配一条链子,你看可以么?”
  “好漂亮的珍珠啊。”服务小姐惊呼,引起了旁边人的注意。
  “珍珠能借给我看一下么?”旁边有个温润的声音询问道。


第42章 42。42。两次相遇
  42。两次相遇
  张家三口侧目看过去; 身边站着个看不出年纪的女子。说看不出年纪主要是看对方的皮肤容貌; 像是不到三十的; 可要是看气质; 又觉得非常雍容,这种淡然恬静的感觉; 怎么也得是历了岁月沉淀的女人身上才能有。
  三人就觉得闻到一股很好闻的味道,再看对方说话和和气气的,好感大增。
  孙翠芳将珍珠递了过去,对方却没有马上接住,而是朝着柜台里的服务小姐要了一双白手套,这才轻轻地接过; 半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