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131部分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131部分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丰收菜铺子的老板又亲自登门,老村长作陪,跟于良吉谈了很久,于良吉起草了一份合同,由他这个举人作证,顺带将两位先生和那八个秀才都拉过来,十个秀才一起做担保,十八里铺的菜,以后都专门卖给丰收菜铺子,当然,一年四季都卖给创新,他们可以挑好的带走,运输的问题,同样是丰收菜铺子想办法,十八里铺只管种菜,不管运输和销售、储存等事情。
  等四季菜店再来收菜的时候,已经晚了一步,都让丰收菜铺子给买断了!
  除却青菜,还有甘草杏的事情,于良吉直接接见了一个干果店的老板,跟他签订了协议。
  因为有于良吉和十个秀才担保,对方不怕十八里铺的人不守信用。
  要说他们心里没底,也是情有可原,毕竟十八里铺名声在外,他们也怕对方真的是穷山恶水出来的刁民,跟他们做耍子玩儿,到时候他们没了货源,可是件大事儿。
  不过有人担保就好说了,毕竟是一个举人,十个秀才呢!
  弄完了这两件事儿,对方也心满意足的走了,于良吉就扎进了实验室,这个时候还没有果没这种农药载体,他只能自己想办法。
  转天跑去找老村长,他要收东西!
  “要虫子?”老村长震惊了!
  “是,但凡是对庄稼有害的虫子,都要!”于良吉需要实验对象,但是这个时代的小白鼠,基本上都是宠物,灰老鼠他也不介意,但是石宏大反对!
  没办法,他只好直接要虫子。
  “那个,要多少?”老村长咽了咽口水,担心的看着小于举人。
  “有多少,要多少!”于良吉可高兴了:“麻烦您老了!”
  “不麻烦,不麻烦。”老村长强颜欢笑。
  “那我先走了!”于良吉说完就跑回去了,他还要回去洗澡吃午饭,然后美美的睡一觉,起来他想去菜园子看看自家的番茄。
  他想培养绿色的番茄,但是附近都没有听说过,番茄是明朝的进修传进来的,不过那个时候,因为番茄红艳艳的样子,又多子,就把它列为了观赏植物,一直没有尝试吃它。
  一直到圣太祖的时候,他老人家开了先河,大家才慢慢接受番茄是可以吃的东西。
  等到了现在,也才一百多年,大家都习惯了番茄是红色的,绿色的是生的,吃了还有毒,所以大家都只是吃红色番茄,不吃绿的,就算是绿色的番茄长了出来,一直都是绿色的,宁愿它烂掉,也不会有人去尝试吃它。
  所以至今为止都没出现过绿色的番茄。
  还有就是小番茄,最初,于良吉是想培育出圣女果的,毕竟那个他熟悉啊。
  圣女果是嫁接得到的最初成品,是番茄和樱桃树的混合体,可惜,东北没有樱桃树,只有草莓。
  于良吉就打算培育草莓番茄。
  草莓番茄口感好,个头小,粉嫩嫩的看着就喜人。
  于良吉前脚刚走,后脚老村长就尾随着他到了于家,趁着他洗澡的时候,老村长就直接去找了石宏大。
  “可不得了了!”老村长都快哭了!
  “怎么了您?”石宏大也吓了一跳。
  “小于举人也不知道是不是癔症了,非要找人收购虫子,各种虫子不说,还要找对庄稼有害的,连腻虫都不放过啊!”老村长以为于良吉是冲撞了什么,以至于人都神志不清了,哪有花钱买虫子的?又不是养鸟。
  石宏大立刻就松了口气,哭笑不得的跟他解释:“这两天在研究怎么弄杀虫剂,估计没有可供参照的东西了,就让大伙儿给他找虫子来试验呢。”
  老村长听了,还有点不信:“真的?”
  真的不是癔症?
  “真的,那天还在道观弄了不少东西过来呢。”石宏大立刻就指着西厢房:“那里现在是他的实验室,谁都不让进。”
  虽然没听说有杀虫剂啥的,不过小于举人那波尔多溶液倒是真好使,还有尿素也很有用,老村长终于安心了。
  “那我回去让人给他弄点来好了,不要钱,谁家还能为了几条虫子找小于举人报销啊?”老村长一边走一边嘀咕,小于举人有钱,他们也不能这么占便宜不是?
  于良吉还不知道自己差点成了别人眼中的疯子,洗完澡出来,吃饭的时候,石宏大就跟他说了,乐得他前俯后仰的,他怎么知道会让老村长这么纠结啊!
  “以后这种事情,不要随便出去找人办,直接和我说。”石宏大给他盛了一小碗汤:“记住了没?”
  “记住了。”于良吉乖乖听话,今天这事儿幸好没闹起来,不然可有的乐子瞧了。
  下午睡醒了,石宏大就带着他去了学堂,于良吉给秀才们讲课,石宏大暂代洪泽涛,教导小孩子们武艺,其实就是一些应急的措施,例如防身术之类的东西。
  毕竟孩子们还小,让他们跑跑步,活动开,玩一会儿,练一会儿,只能强身健体,要想真正考取功名的话,需要单独练习。
  屋里,于良于开始教导十个秀才,其实主要是给林杰和洪泽涛讲课,那八个是旁听,他们年岁还是太小,要考举人起码三年之后才能有望,不过现在开始培养,也不错。
  随着盛夏的来临,天气开始热了起来,六月初的时候,于家雇佣的人手都到了,开始铲头遍地,犁地固定农作物 的根儿。
  于良吉还特意挑了一条垄作为试验田,仔细取了土壤回去,用简陋的工具分析了一下,发现这边的土地,真的很肥沃,因为含的微量物质太多,土地都是黑色的,怪不得以前就听过黑土地的传说呢。
  这样他就不用研究化肥了,毕竟那东西虽然有增肥的作用,可也同样贫瘠土地,他还是研究绿色农药吧。
  在铲完头遍地之后,就进入了六月中旬,天气渐热,杏子们也要熟了,于良吉要求的那些虫子们,其实没收集多少,主要是根本没有。
  这只能侧面证明,今年不会有大型的虫灾发生,于良吉想了想,还真是,从他来到这个时空开始,就没有遇到过什么灾难,除了冬天那么冷之外。
  当然,天气冷,也有好处,冻的那些在土 里过冬的虫卵都死掉了,今年他就发现,连蚊子都少了许多!
  于良吉现在的生活很规律,上午在实验室待着,出来,洗澡,吃午饭,睡午觉;下午去学堂,给十个秀才讲讲课,谈谈心,开阔一下胸襟。
  回来吃晚饭,看孩子们做作业,跟石宏大腻味一会儿,洗漱,上床,哦,上炕,有的时候兴致来了,胡天黑地一番,然后自己睡觉,伺候人的活儿都是石宏大在干。
  他觉得这日子过得很不错,他很喜欢,等到了六月末七月初,开始收拾家杏,做甘草杏了。
  自从于良吉将制作甘草杏的方子公布了之后,村里人都对家杏上了心,但凡是有空的地方,不方便种菜,就种上一棵杏树,每年四五月份,都能闻到杏花香气。
  每年也都制作甘草杏,压着不卖,一直到隆冬时节,腊月的时候,就会直接卖给县城里的一家老字号的干果店,由他们统一收购,统一销售,这个是于良吉第二次谈成的买卖,第一次就是收购青菜的事儿。
  于家还没有杏子可以吃,最早也要等到明年才能有希望吃到自家的杏子,不过大家都知道于家的杏树还不能结果子,都给送来了一筐杏子,就算不吃,支撑甘草杏也够了。
  “吃不了就做一些吧。”于良吉倒是不想拿出去卖,而是每年都会做一些,到了冬天大家吃点也能甜甜嘴儿。
  而每年制作甘草杏的时间,也是学堂放假的时间,天气太热了,再上课容易让孩子们中暑,于是放两个月的假,很有必要。
  就在大家正在制作甘草杏火热的时候,张家村来人了!


第256章 仅此而已
  当时于良吉正在自家葡萄架下乘凉,天气热的很,他也不想在实验室呆着了,就出来透透气,顺便想想问题。
  家里的甘草杏已经做好了,正在装坛,运往地窖里存放,地窖早早就做好了处置。
  老村长家的佘庆喜就跑了过来,白天的时候,各家各户已经习惯了不关大门。
  以前是都关得紧紧的,因为没有围墙,怕野兽闯进来,现在外头有围墙了,大家虽然也不怎么习惯开门过日子,可后来慢慢的,就有人打开了自家大门,当然,是在白天家里有人的时候,平时人出去,或者是到了傍晚,就直接关上大门。
  佘庆喜进来之后就嚷嚷上了:“小于举人,张家村来人了,要见你,我爹正陪着过来呢!”
  今天正好路过大门那儿,看到来人之后,车达就告诉了他,他就让他爹慢慢开门,自己先跑来报信儿。
  不管怎么说,先有个准备!
  上次来检查学堂,他们就没准备,幸好小于举人的学堂一直都不错,尽管没有准备也同样获得了赞誉。
  “他们来干什么?”于良吉也纳闷儿,自己跟张家村,貌似没有瓜葛吧?
  “不知道,我爹正带人过来,你有个谱儿,我先回去了!”佘庆喜告诉完了就往外走,他还要回去家里干活儿。
  佘庆喜刚走不到半柱香的时间,老村长才慢悠悠的带着人到了小于举人家,来人于良吉认识,张家村那两位老者,和张家村的村长,以及张玉文张老爷子。
  张老爷子仿佛不甚高兴,看着于良吉欲言又止,又是使眼色,又是抹脖子的在背后搞小动作。
  只是时不时的,张家村的村长就回头看他一眼,搞得张老爷子郁闷无比,想打信号都不行。
  于良吉起身接待了他们,老村长没走,反而车爷爷也来了,还有张贵张二叔,这两位老亲家坐到一起,张贵有经福撑腰,算是十里八村比较有名的人了,而车爷爷年岁大了,是十八里铺的老人儿。
  在不是一姓村,没有宗族存在的情况下,车爷爷是十八里铺年岁最高的长者,大家对他很尊敬。
  落座之后,上茶上点心,石宏大陪着于良吉坐了主位上,左手边是老村长、车爷爷和张贵张二叔。
  右边,是张家村的村长,两位老人家和敬陪末座的张老爷子。
  “这次来,是有事儿想跟小于举人商量。”张家村的村长张迪咽了咽口水,他头一次知道,小于举人家这么好!
  就算是再没见识,也知道这地方,非一般寻常百姓家。
  “说吧。”于良吉淡淡的,还有点不情愿,能情愿的了吗?吃他的点心喝他的茶水,还敢跟他摆谱儿。
  更重要的是,刚才他想起来,草莓现在种植也可以,和番茄秧儿杂交的话,是不是能得到最早期的原始草莓番茄?
  只是他不确定这个时候能不能有草莓种子了?
  还是要去县城看一看,大棚已经清理出来了,翻新施肥之后,他就想将大棚据为已有,不种植反季节蔬菜了,给他当实验大棚得了!
  至于自家吃菜的事儿,不是还有村里不少人都搭了大棚么?他大不了找村里人买点,或者再扣一个大棚出来?
  “是这样的,张家村有公立学堂,不需要小于举人出一文钱,村里文风鼎盛,也出过举人老爷,我们想请小于举人去张家村执教。”张迪说话的时候很自豪,张家村是这附近十里八村都有名的村子。
  皆因为张家村自有历史以来,出了不下十位举人,二十多个秀才,比起十八里铺来说,可是好上太多了。
  “你什么意思?”不等于良吉说话,老村长就先炸毛了,他们都是村长,都认识,以往可没少受张家村村长张迪的闲气,如今听到这话,又是在自己的地盘上,老村长当然不高兴了。
  “你这里穷乡僻壤的,有啥啊?”张迪还不乐意呢:“人小于举人在这里都是屈才了你知道不?就教你们村儿这么仨瓜俩枣的?还都是歪瓜裂枣。”
  “我们十八里铺怎么了?”老村长立刻反唇相讥:“总比你们张家村强,儿子是举人又如何?还不是贪财败坏了名声?女儿给人当后娘,差点害死嫡妻留下的嫡长子,这就是你们张家村的教养啊!”
  “老佘头你敢胡说八道?”张迪他们一下子就站了起来。
  “我是不是胡说八道,你们清楚!”老村长得意洋洋:“这就有现成的证人!”
  张迪他们心虚了。
  从他们进门开始,石宏大就一直板着脸,低气压,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这些人怎么还有脸活在这个世上?
  当年他外祖家的财产,被石大得了,可有一些,却是石大给 了张家村,不然岂能又迎娶一位张家村的女子?
  听到他们的话之后,鹰隼般的眸子淡淡扫过来。
  张家村的人集体一寒,他们现在连正眼都不敢看向石宏大!
  “我是不会去张家村执教的。”于良吉根本就没想过去张家村,十八里铺才是他的家。
  “我们那儿可以给您新盖房子!”张迪赶紧抛出条件:“学堂您也是山长,那里三四百个学生呢!”
  跟十八里铺这不到一百的学生简直没法比!
  “还能给您配备丫鬟老妈子,小厮和书童,马夫车夫。束修都是您 一个人的!”张迪积极的介绍张家村的好处:“都不用您花一文钱!”
  老村长也目瞪口呆了!
  张家村这是下了血本?
  给的条件这么好,别说请一个小于举人了,就是请个进士及第的过来坐馆也够了!
  十八里铺也给束修,但是只限于孩子刚上学的时候,象征意义大过实际作用,就头一年给,第二年就没了。
  而且后来于良吉收了东西,都让黄厨娘做成点心,给孩子们分了吃。
  “你们就是倒贴钱,我也不会去的。”于良吉觉得张家村真是异想天开,让他去执教?
  “我们张家村,是公立学堂。”两位老者终于开口了。
  这是以势压人的意思,公立学堂和私立学堂,毕竟不一样,一个是朝廷的正规学堂,一个是私人办理。
  虽然朝廷也鼓励私人办学堂,但是要求很多,起码秀才是不行的,要举人才可以。
  “公立私立,都是朝廷准许的。”车爷爷开了口,都是双方的老人,只有车爷爷能对付他们。
  “公立总比私立的强吧?”二老十分想直接抢了小于举人回去,可惜,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又如何?”于良吉根本不鸟他:“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