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136部分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136部分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文喜听到了省心,就呵呵一笑:“两位老爷感情还真好。”
  但是他这话说得齐家人一愣:两位老爷感情好?


第262章 府城游览
  后来才知道,两位老爷是结契的兄弟,齐家人惊讶过后,就没啥别的表情了,这让偷偷观察他们的刘文喜松了口气,尽管结契已经合法化,可有些人还是认为传宗接代才是正理。
  当然,这种人很少,但是少,不代表没有!
  要是齐家人别扭的话,刘文喜肯定二话不说,第二天就换人看着宅子,反正看宅子这份活儿不错,很多人都抢着要做呢!
  “我多烧点热水吧,晚上睡觉前再泡泡脚,这都走了一天的路了,泡泡脚,解解乏。”齐王氏很有眼色的继续往大锅里放水。
  “行,多烧点,洗碗什么的,也用开水煮一下。”刘文喜觉得这一家子还行,可以再观察一下。
  于良吉最后也没锤到石宏大,反而被人抱进了浴池里,洗了个澡,两人还打了个小水仗!
  “这地方可真大!”于良吉看着浴间赞赏。
  “不大我还不买这宅子了呢!”石宏大抱着他,给他搓背,他手上有劲儿,但是不敢使,怕给小于举人搓伤了皮肤。
  小于举人别看人瘦弱,皮肤却很好,嫩嫩的,软软的。
  于良吉也拿着个澡巾给石宏大搓胳膊:“收拾起来肯定费劲吧。”
  “应该不费劲,咱们住的时间不多。”石宏大换了个胳膊让他搓,自己拔了流水塞子,让水流冲下来,用毛巾接了之后,给于良吉冲后背。
  这是一间正常房屋大小的浴室,里头有淋浴,更美的是,还有一个大浴缸,双人加大的那种,能装下三个人的大浴缸!
  他们俩来的时候,里头已经放满了水,泡一泡真的很舒服!
  家里也有浴缸,但是是标准的双人浴缸,这个是双人加大的浴缸。
  屋里还有一个铁通,里面烧着热炭,上头有通风口,不怕炭中毒。
  “也是。麻烦也就这两天,要是长时间在这边住的话,肯定还要雇人。”这么大个宅子,就一家六口人打扫,频繁一些的话,累死了!
  石宏大没吭声,认真给小于举人冲身体,顺便吃吃小豆腐,他没说的是,这些活儿也就于良吉觉得重,真给那些出卖劳动力的人做,简直太轻松了。
  齐家是魏无双千挑万选出来的最合适的人家,齐王氏是个厨娘,会做饭,齐五是个马夫,会赶车照看牲口,大儿子平时做点木匠活,还能给家里修缮个桌桌椅椅,小儿子在学瓦匠,平时也可以照看一下庭院。
  大儿媳妇是个绣娘,会缝缝补补,小闺女现在正跟她娘学厨艺,跟嫂子学绣花呢。
  俩人洗完了澡,那头林杰和洪泽涛也洗完了,他们这个是大浴室,那边就是简单的冲洗浴室,不过热水管够。
  巴家父子俩冲了个战斗澡,他们不太喜欢洗澡,要不是于良吉坚持,俩人都不想洗了,来之前,就被阿雅摁倒澡盆子里搓了又搓,身上也不脏,就是出了点儿汗。
  等都洗漱完了,也到了吃饭的时候了。
  刘文喜也冲了个澡,他身上倒是不脏,就跟巴家父子俩一样,都是一身的汗,不洗就酸唧唧的味儿。
  吃的东西很丰盛,有路上买来的羊肉和牛肉,还有大饼和贴饼子,齐家人给熬了小米粥,上了花卷儿,清炒土豆丝和大葱炒蛋。
  分了两桌食用,一桌于良吉和石宏大,林杰和洪泽涛,还有刘文喜,另一桌是齐家爷三个个巴家父子俩,厨房还有一桌,是齐家女眷们。
  巴家父子俩吃牛羊肉是没问题的,于良吉不喜欢吃,但是他可以吃菜,土豆丝他自己就吃了一大碗!
  这个对了他胃口,关键是齐王氏炒的时候,放了不少干辣椒和香醋,酸辣得不得了!
  特别开胃!
  晚上洗漱完了,于良吉躺在炕上哼唧,略撑啊!
  石宏大好笑地给他揉肚子,俩人默默无语对视着,在灯光下,有看不见的情愫流转。
  不过可能是石宏大揉得太舒服了,于良吉慢慢地,慢慢地,闭上了眼睛,最后发出了小呼噜声!
  石宏大:“……!”
  抱着这个大宝贝,狠狠地亲了一口,人还是没醒,就是伸爪子挠了挠脸蛋儿,知道他这是累着了,虽然坐着车子,可他三四年前才走过这么远的路,心里也肯定想着事儿呢。
  就没再做别的,而是抱着人,睡着了。
  头一晚在这里,于良吉睡得很沉,石宏大睡得七分熟,有三分,有点动静他就醒,长时间的警惕已经养成了,没办法。
  第二天早上各人都起得很早,石宏大还跟洪泽涛在前头的院子里活动了一下身手,而于良吉则是跟林杰俩出门开始活动了一下之后,开始看宅子。
  这宅子白天看更大更好看了,尤其是东西跨院,都带着个小花园,虽然因为深秋萧瑟,有些枯败,但是能看得出,种的还是花儿草儿之类的东西。
  “这地方看着不错,范围也大!”林杰对这里很满意,要是自己能有这么个宅子,他就不用愁了。
  “以后要你跟胜涛两个来这边读书,就住在这里吧!”于良吉认真的道:“空着也是空着,你们住着还能帮我添点人气。”
  “这怎么好?”林杰不同意,他们要是考上了,继续往上考的话,肯定会离开十八里铺,来府城就学,到时候,他们会统一被学院安排进京会试,只是府城居大不易,他们恐怕买不起院子,只能租房子住。
  “当时买的时候,我就说了,要个大院子,能住下很多人的,不只是你们,过个两年,那八个孩子也得过来上学。”于良吉打算得很长远:“等他们读书考上了,还有后来者,我在县城府城都有落脚点,就差京城了,等你们去会试的时候,记得帮我买个宅子,等咱们的那些学生们过去会试的时候,好居住。”
  “山长先生……!”林杰听了很感动,这些东西可都不是白来的,是要花真金白银去买的啊!
  “你不用感动,我这钱,也是上头赏赐的,花了也不心疼。”于良吉心说我心疼个屁,反正都挂在老子名下,谁敢动我就找朝廷说理去!
  他用来接待自己的学生,心安理得啊!
  一直租房子算怎么回事?租金长久下来,还不如买个宅子呢!
  自己过来也能有个落脚的地方。
  逛完了宅子,吃了早饭,一伙人又要出去买东西,毕竟过来一趟,于良吉也想出去走一走,看一看,这可是这个时代的省会呢!
  “别套马车了,买的东西要是多的话,直接留下地址,让他们送货上门结账。”刘文喜到底是在大户人家待过的人,知道一些方便的事情。
  “也好。”于良吉也不想大家太累,马车走在大街上也不甚方便,毕竟步行街是不让各种车辆经过的……
  东区不愧是富户区域,他们的宅子在四区三排,房门号八十八。
  东北府是边境第一省会,城墙高达数十丈,于良吉抬头望去,那高高的城墙,连他站在街区都能看到,而且上头架着火炮,巡逻的卫兵都背着长枪,腰间别着手枪,大刀。
  当然,巡逻的卫兵只是在城墙上巡逻,城内自有捕快和衙役们管着。
  不过,东北府是有十万驻军在的,平日里包围城池的任务,也是这十万人在做。
  作为边防第一省会,这里的驻军已经很厉害了,城北除却府衙,就是一大片的军营,轻易不让人靠近,越过警戒线,不管是什么人,一律逮捕,进了军营,再有人来打听,还是逮捕,人,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几次之后,就在也没人敢去晃悠了,别说探子了,连闲人散步都对北边的城门敬而远之。
  东北府大概有三四十万的常住居民,两三万的流动人口,附近八个县城,十个镇子,八十个自然村落。
  人口更是超过了十万,就是地方太大,地广,这人看着就稀少,实际上人口并不少。
  他们在东区走了很久才走出来,大道上,车水马龙也不为过,且因为科举在即,很多秀才都在街上路过的,逛游的,还有呼朋引伴的。
  这块因为是大路,有公交马车路过,不过他们没乘坐,就沿着大路走,石宏大带路,他们就到了南面的市区。
  不愧是大地方,光是露天市场就有八个之多,且因为金秋丰收,买卖的农产品不要太多!
  于良吉看到之后,就走不动道了,眼睛盯着人家的地瓜、土豆、大豆等东西上,地瓜个头不算大,不知道是不是不会种的关系,比人的拳头还要小一些,而他们家的土豆,都比地瓜大。
  于良吉还记得,前世地瓜那叫一个大啊!
  别说拳头大了,人头大的都有!
  “你们去前头逛吧,我跟着就行了。”石宏大直接将人都支走,自己跟小于举人逛街,也算是二人世界了。
  不然你当他这次来,为什么不带于宝宝?
  除了担心天气变幻无常,怕孩子受不了颠簸和着凉,就是为了过二人世界啊!
  刘文喜看出来了,拉着两位先生笑笑的就走了,于良吉都没注意,他正蹲在地上,看一个老农卖的番茄,一大筐番茄里头,有一个很小的番茄,是个绿色的!
  “老大爷,您这番……啊,柿子,怎么卖?”于良吉很想直接拿了就跑,可惜,他不能,那一大筐,太大了,抱不动,而那个绿色的番茄,就在里头夹着呢!
  他以为自己要试验很久的东西,竟然突兀地出现在了他面前!
  “五个大钱!”老爷子倒是不要高价:“全包了的话,就给四个大钱就行,自家种植的秋柿子,别看红得不艳,回去放在冷的地方,能吃到十月份咧!”
  秋柿子就是没熟透的柿子,直接摘下来,放到冷藏的地窖里,喷上酒,能捂红,直接斥道十月份下霜下冻的时候,还是红艳艳的样子。
  “好,我都要了!”于良吉兴奋得不行,掏钱要买下来。
  “送到东边四区三排八十八号于宅,到那里找管家结账。”石宏大拦住了于良吉掏钱的举动。
  于良吉这才想起来,来之前说好了的,让人送货上门呢。
  “好咧!”老爷子八成经常送货上门,很是痛快地答应了。
  “您老可要送这一筐过去啊!”于良吉还惦记人家那绿色的贼不偷番茄呢。
  “我这一大早刚过来,等这几筐再卖一卖,中午之前肯定送到府上,不会给您耽搁午饭的!放心!”老爷子还有三筐番茄在车上呢。
  “你那三筐柿子,我也看看!”于良吉兴致勃勃的就要去爬人家的车子,他希望里头还能有绿色的柿子。


第263章 逛逛集市
  被石宏大一把揽着腰抱到了一边,同时对大爷道:“您老这些东西,我们全要了,我现在就付钱,到了地方您就说,钱已经付过了,他们肯定接。”
  本来想货到付款,结果这么多柿子送去了,家里人肯定不会信,谁家买这么多秋柿子啊??
  又不是天天当饭吃!
  不说好了给了钱,他也怕人进不去大门,让人给撵出来,不说老人家这么大岁数不容易,就小于举人看人家东西那眼神,他也怕小于举人回去发现柿子没了,生大气啊!
  在一起这么久了,于良吉什么样儿,石宏大最了解了,平时看着听软糯的一个人儿,一旦认真起来,就是死脑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那种。
  “对,对,全都送我家去!”于良吉这个高兴啊,就差跳起来了,他怎么就那么笨了呢?
  石宏大好笑的将人拦住,伸手付了钱:“麻烦大爷了。”
  “不麻烦,不麻烦!”老爷子很开心,今天来对喽!
  “去前头看看。”石宏大拉着人,继续往前走,前面是卖各种秋菜的地方,白菜、土豆、萝卜等等堆成山,还有秋柿子、老黄瓜等农产品也遍地开花。
  于良吉还看到了有专门卖粉条、干海带等干货的摊子,他也凑上去看,但是不买,不过他这样的人不多,人家卖主忙着,也不计较这点小事。
  再往前走,一阵果香!
  于良吉看到了一个卖沙果干的摊子!
  “这个怎么卖?”沙果啊!北地水果稀少,这沙果算是其中之一,且沙果切成片晒成干,还能在冬日里泡水喝。
  “一个大子儿一斤!”小贩热情介绍:“这都是我自己家的沙果,切成片晒干的,都是阴干,每一片都有保证!”
  一个大子儿就是一个大钱,相当于十个铜板。
  沙果干不压秤,一斤一大堆,这价格倒是公道,于良吉选了两个拿在手里头看了看,果然是上品。
  “来二斤!”这东西买多了也吃不了,回去冬日里给孩子们泡水喝,既能开胃消食,又能补充维生素,挺好。
  小贩麻利的给称了,于良吉一摸腰包,糟了,没带钱!
  石宏大很及时的付了人家两个大钱,拎着包好的沙果干,推了推小于举人:“走吧,前头还有卖苹果的,给孩子们买一些回去吧。”
  北地也就这个时候能吃上些从山东运来的苹果,一些从两淮运过来的橘子,往日除非是吃罐头,新鲜水果是吃不到了。
  “对,还有苹果!”于良吉开始往前凑,前头的摊子苹果个头挺大,一看就喜庆的不得了。
  可惜,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水果蜡,这苹果最多放半个月,就得干巴成团儿。
  “这苹果不错啊!”于良吉摸了摸,石宏大也能看得出,这果子不错。
  “是不错。”石宏大点头。
  “怎么卖?”于良吉拿了一个红彤彤的大苹果问摊主。
  “五文钱一斤!保证新鲜!”摊主一个,帮忙卖苹果的伙计却有五六个之多,这摊子的客人也不少。
  北地也就这个时候能吃到些别样的水果,过了这个点儿,就吃不到了,而且他们只在府城贩售,从来不去别的县城,那边有几个看样子是二道贩子,来多买一些苹果,运到县城去卖,可能就要一个大钱一斤了。
  也就是说,这里是批发兼零售。
  “我能挑一挑么?”于良吉问摊主。
  “可以,但是不能使劲儿扒拉,您也知道,我们这是小本买卖,要不是为了赚俩钱儿,谁也不会大老远的跑这边儿来折腾。”摊主说话很有技巧,一嘴的山东口音。
  “这个你放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