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140部分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140部分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厢房是禁地,现在门上就挂着一把大锁,钥匙只有于良吉有,就挂在他腰上,石宏大自己默默地收了一把在自己身上,剩下的一把,在自家的钱匣子里……。
  县令大人对于良吉的家啧啧称奇,尤其是小书房内的摆设,宇文县令看看东西,瞅瞅石宏大,瞅瞅石宏大,看看东西。
  看的石宏大这个气闷啊!
  于良吉奇怪的看着宇文县令,这是个什么举动啊?
  “别管他!”石宏大气闷的拉着他坐在炕上,给他倒了一杯消食茶。
  “呵呵,当年雷厉风行的老大,现在也柔情款款了啊!”宇文县令自己上了炕,给自己倒了杯茶。
  于良吉看了看他,再看看石宏大。
  “我们是认识的。”宇文县令不用他问,自己先问了。
  于良吉看向石宏大,石宏大点头:“这辈子最糟糕的事儿,就是跟他一个队。”
  “呵呵……!”于良吉只能“呵呵”。
  因为这俩人太不般配了,不论是身份和气质,都太不般配了,这怎么在一起共事啊?
  “当年啊,我可是军事学院参谋班高材生。”宇文县令回忆往昔。
  “就是当年那狐狸窝里,最狡猾奸诈的狐狸崽儿。”石宏大给于良吉解释。
  于良吉抿嘴笑:“是吗?”
  “后来分配到军中,只是当个旁观生,后来又被分派到了各个中队,还是旁观生,等到了小队,才充当智囊。”宇文县令自己都笑了:“十年时间,我都有儿子了,才当上智囊。”
  “刚来我们队,就指手画脚。”石宏大立刻揭他老底儿。
  当年谁服气谁啊?一个个都是好身手的不假,不过一个个也都是刺儿头,上头把他们这些刺儿头放到了一起。
  “那你们?”于良吉指了指石宏大,又看了看宇文县令。
  “根本没听我的!”宇文县令郁闷不已,那个时候,他还没失了锐气,跟石宏大他们对着干。
  “根本不听他的,说的乱七八糟。”石宏大也嫌弃不已,当年的宇文县令,可是一只狡猾的老狐狸。
  因为宇文县令比他们都大,在他们面前充老大哥,可他们一点都不喜欢被人约束,他们有自己的行事准则,而且那个时候他们也是刚组在一起,都是各个队里挑出来的尖子,还谁都不服谁呢!
  更何况是来了个文弱书生?
  那段日子闹的鸡飞狗跳,上头给了他们时间融合,结果别的队伍都融合的不错,就他们队伍,闹起来没玩没了,上头震怒,直接将他们丢去做任务。
  用实践来让他们知道,团结才是正确的,结果他们那次任务差点没完成,还有人为此受伤,回来之后,大家相互埋怨,更不可能融合了。
  第二次出任务,就被敌人困住了,生死攸关的时候,大家才放下成见,齐心协力的完成了任务,还完成的很完美,等他们出来之后,才发现,上头都派了救援部队来硬打,都想直接救他们出来,然后将他们打散,放归到军中去算了。
  “后来我们知道了,吓坏了,这好不容易挑了出来,还带退货的啊?”宇文县令说的可有意思了:“然后大家开始装模作样,表示的很团结,再加上都听话了,也算是有了默契,执行了几次任务,完成的不错,上头这才没了解散的心。”
  “那个时候他最坏,出的主意一个比一个馊,坏的都流脓冒水儿。”石宏大想起来就觉得自己还能跟这个老狐狸共事,简直匪夷所思急了!
  没被这老狐狸给卖了还帮他数钱,已经是他最聪明的表现了。
  “要没我的坏主意,你们能一个个都升职加薪,能一个个的退伍了都能有好工作?”宇文县令不满意石宏大的态度:“要知道,没我的坏主意,功劳能这么大么!”
  当年一个个嗷嗷叫着执行自己的计划,现在说自己坏的流脓了,有本事当年你挤我出去啊?
  “那你现在过来,干什么呢?”于良吉打断他们俩没营养的话。
  “为了你啊,小于举人。”宇文县令认真的看着于良吉。
  “我?”于良吉指了指自己,往石宏大跟前凑了凑。
  “上头对你很在意,县令不是自己人,他们怕你的功劳被人半路拦截,虽然有石宏大在,但是依然不放心,你很重要,上头很看重,就让我也过来了,反正我也退伍了,需要一个文职工作,这边的民风彪悍,正适合我。”宇文县令还指了指石宏大:“他知道的,当时装作不认识我。”
  “我可不想惹了一身狐狸骚。”石宏大撇嘴,若是有可能,他可不想让他靠近小于举人。
  小于举人太老实了,没那么多花花心眼子,而他们这种人,不说粘上毛儿比猴儿都精,可绝对跟“老实”这俩字儿沾不上边。
  而小于举人是真老实,他用自己潜移默化的伎俩,让他习惯自己在他身边,让他慢慢的,离不开自己,到发现自己的情怀。
  他都没生气!
  这种慢慢的渗透,让人防不胜防,小于举人就是这样被自己拿下的,到现在他都没发现。
  而他也深陷其中。
  “他是怕我把你教坏了。”宇文县令可有自知之明了。
  “上头很重视我?”小于举人有点不敢相信这种话:“上头很重视我,为什么不给我回信呢?”
  “听说一直在实验,好像很有成效。”宇文县令知道的比石宏大多一些:“而且又很多新发现,听说你还给提供了提纯技术和一个配方,这实验还得做下去,不过我猜,上头不发发招则以,若是发了大招,肯定是给个天大的好处,你就放心吧!”
  “我就怕他的功劳,被人冒名顶替。”石宏大淡淡的看着宇文县令。
  他知道宇文正阳的家世比他们的都要好,都要神秘,房府尹还知道他的身份来历,可宇文正阳的,他们谁都没去查,也不敢去查,因为他这个人这么聪明,能教养出这样的人的人家,恐怕绝对不是他们能得罪的起的人家。
  “不可能的,放心吧,上头很关心小于举人,以及他研究出来的东西,这么受人关注,谁敢冒名顶替,简直是找死!”宇文正阳不是没经历过被人冒名顶替,冒领功劳的事儿,这种事情不可避免,但是谁敢这么干,不发现还好,一旦被发现,绝对思路一条。
  听到他这么说,石宏大就放心了。
  “其实功劳如何我不关心,主要是研究可以让庄稼多收成一些。”小于举人对此很执着:“我觉得,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石宏大:“……!”
  宇文正阳:“……!”


第268章 新来的人
  第二天,就送走了县令大人,以及老山长,老山长告诉于良吉,三天之后,来四个人,两大两小,让他好好接待。
  “可有什么要求?”于良吉问老山长。
  “你给他们安排个住处。”老山长还真有交代:“要冬暖夏凉,安静整洁,再派人好好伺候他们。”
  于良吉点头:“当然,当然!那个,他们带的家眷吗?”
  “他们俩就是彼此的家眷。”老山长感叹了一下:“和你一样,是结契之人。”
  于良吉:“……!”
  大概是这边结契的人少,让他怎么有种遇到了同类的感觉?
  “养了个侄子,不是个东西,瞒着他们报了军校,上了战场,俩人操心坏了,后来那小子还挺好运,当了个官儿,在外头风光了才敢回家,差点没被打残了!”老山长幸灾乐祸。
  于良吉:“……!”
  这么暴力,真的适合教导孩子们?
  “后来成亲生子,孩子都给他们带,让他们终于喜笑颜开了,不过边疆那边现在不是不稳吗?他们就带着两个大点的孩子来这边,小的留在家里跟他们娘亲在一起。”老山长感叹了一句:“他们也是在家待得无聊了,可一般的书院,他们又不乐意去,说是复杂,也只有你这里合适。”
  人口简单,关系简单,成分也简单,简直是太合适不过了,那俩人其实不怎么喜欢麻烦自己的后辈照顾他们,毕竟当时收养孩子的时候,只是为了结契,符合程序而已。
  在自己还不糊涂,能动弹的时候,就不想在家当老太爷,觉得自己老了,动不了了。
  就这别扭的性子,可把他们的养子愁坏了。
  几乎委托了所有他认识的人,给二老找个好地方,要工资高,事儿少,还坏境好的地儿给俩爹养老。
  还不能让人累着,气着,于是舍了自己俩儿子,死死缠着俩爷爷,走哪儿都跟着。
  “好的,我派大车过去接?”于良吉觉得,这请回来的不会是两个祖宗吧?
  “你放心。”老山长可能是看出于良吉的顾忌了,就笑呵呵的跟他道:“他们自己有车子,你只要准备好住处就行了。”
  “对了,他们是?”于良吉心说,千万别是俩白身。
  “想什么呢?”老山长脸一板:“他们可都是进士及第的人才,一文一武。致休的官员。”
  于良吉长大了嘴巴,眼睛有点直的送走了老山长。
  退了休的官员啊,致士的官员啊!
  于良吉就犯愁了,这要个什么样的住处啊?
  他们家春天的时候,倒是盖了新房,但是那个是给巴多和宋姑娘成亲用的,且那个是小厢房啊!
  不适合接待俩致士了的官员。
  学堂那头,后面居住的是林杰和洪泽涛的家人,有女眷的,而且还有女学,更不能随便进陌生人了。
  好房子就剩下学堂的正屋了。
  学堂东厢房是当成会议室来用的,不过里头也因为东北这边太冷的关系,盘了火炕,里间是教师会议室,外间是十八学堂的会议室。
  还存放了很多东西。
  于良吉只好带着人去学堂,将正屋东间的两间收拾出来,东西挪到了西屋外间,里间还是当成特殊教室,教导八个小秀才。
  众人一听说来的先生是进士及第,还是退了休的官员,当时都激动的不得了!
  跟打了鸡血一样!
  老村长又开始颠儿上了,各家各户都预备了见面礼,其实就是写农家土特产,你家一把蘑菇干,他家一只小公鸡的,积少成多,人还没到,就开始准备上了。
  宋婶子快速的弄了窗帘、桌布等小物件,屋里的摆设之类的东西,刘文喜也十分快速的给弄好了。
  全村儿的人都知道,要有两位进士出身的致休官员,来十八里铺的十八学堂执教!
  林杰跟洪泽涛激动地不知道咋地好了!
  石宏大赶紧让人杀鸡宰羊的准备好,这可是不可多得的事情!
  而这次,十八里铺的人都学聪明了,严令谁都不许传出去,恰好这段时间秋收也完成了,大家都在家准备税粮,天气也凉了,没人出去走动。
  第二天,两辆大马车来了十八里铺,是由一队便衣衙役负责护送到十八里铺大门口的,他们都没敢进去,就送车子到了十八里铺大门口就调转了码头回去了。
  两辆大车是两个老头儿驾驶的,身边都坐着一个七八岁的娃儿,长相很相似,一看就是兄弟,亲兄弟的那种。
  俩老头儿看了看十八里铺的外围,很满意,他们俩也听说了小于举人的事迹,以为是以讹传讹,就算不是,八成也是夸大其词。
  作为一个读书人,竟然这样喜欢张扬,太不应该了!
  但是看到十八里铺之后,就觉得,其实说的也没错,这围墙盖的事挺好,还有这大门,除非是蛮牛冲撞个百八十次的,否则绝对不会坏掉!
  可见是费了心思弄成的,听说十八里铺以前还有过狼群进村叼走孩子的事儿发生。
  “开门,快开门!”老村长迫不及待的指挥人拉开了厚重的大门,自己跑了出来:“二位是老山长介绍过来的?”
  因为不知道对方姓名,老村长一边让人回去通知于良吉人到了,一边自己跑出来接待。
  俩人赶着马车,都是双辕马车,个头很大,一看就是非富即贵的那种。
  “老夫黄君昊。”
  “老夫韩志泽。”
  俩赶车的老者下了马车,报下名字后,介绍了一下自己手边的孩子:“这是我们俩的小孙子,黄韩文,黄韩武。”
  “韩先生,黄先生。”老村长只知道人家是致士的官员,进士出身,但是不知道人家当的什么官,退休了还能不能称呼一声“官老爷”,只好统一口径,反正名义上是过来执教的,就称呼一声“先生”,总不会出错。
  “您是?”黄君昊看向老村长。
  “老朽是十八里铺的村长,您二位请先跟老朽走。”老村长乐颠颠的领着他们往十八学堂那边走。
  而黄君昊却对老村长这种态度很满意,幸好没有一见面就巴结上来,不然他们俩肯定带着孙子扭头就走!
  “这次倒是办了件好事。”韩志泽也对老村长的态度满意,要是趋炎附势,他肯定一鞭子抽过去,然后扭头就走,这辈子都不再来这边的了。
  跟在爷爷身后的黄韩文和黄韩武,相互对视一眼,这里感觉还不赖,爷爷也很满意啊!
  走到中间的时候,于良吉已经迎了过来,相互斯见过后,立刻带着人去了十八学堂,跟老村长一样,既没问他们曾经的官衔职称,也没问他们的身份来历。
  就当普通的教员一样接待了!
  其实于良吉想问,但是看到二老的时候,就仿佛看到了自己和石宏大的老年:有孙儿陪在身边,可以出来走动走动,散散心,还能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于良吉就没开得了那个口,老实的带着人往十八学堂的方向走,这个时间点,正好是吃午饭的时候,孩子们都回去吃饭了,当然,现在还没吃两顿饭,还是三顿饭,等送走了税粮,才会吃两顿饭。
  到了十八学堂,听说是住在正房的东屋,二老进去看了看,惊讶无比,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好!
  好很多才是!
  他们以为最多住的是砖瓦房,还得自己烧炉子的那种,当时黄君昊还笑谈:“回忆一下当年也好,让两个臭小子也体验一下什么事生活!”
  韩志泽也甩了甩胳膊:“我还能劈的动木柴呢!”
  结果到了这儿,才发现,地暖,火炕,这都是齐备的,连火墙都有一面,冬天肯定冷不了。
  房屋设置的跟他们家都差不多规格了,那窗帘上的纹饰都是苏绣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