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158部分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158部分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年前那场大战,以及运粮去边关的事儿,大家都知道边关在打仗,这个时候来官兵,难道仗已经打到他们这里了?
  当时就吓坏了众人!
  等靠近之后,才发现不是,这些官兵更像是一个仪仗,因为他们走路都是整齐划一的,且带着兵刃却没有出鞘。
  张迪吓坏了,别人不认识,他认识!
  这可是一个官员的仪仗,且里头还有双辕马车和两辆大车跟随,这是带着家眷的吗?
  怎么会来张家村?
  赶紧带着族老们迎接在村口,等仪仗靠近之后,立刻弯腰行了一礼:“张家村村长携全村族老,见过大人。”
  不知道来人是谁,但是称呼一声“大人”肯定没错!
  不管来的是文官,不是武将,都不会有不满意的情况。
  一排马蹄子走过去,一匹马的马蹄子单独走了过去,是在一群马蹄子中间走过去的,车轱辘到了眼前,张迪准备直起腰跟人打一声招呼……。
  车轱辘过去了!
  然后是马蹄子走过去,车轱辘,车轱辘,然后是马蹄子,最后,没了!
  他猛地抬走头,看着那一队人马,人家没有一个人搭理他,没有!
  连一句话都没跟他说!
  刚才他看了一眼,好像有个人是骑着马走在中间的?
  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他的脸突然苍白了起来,是那个孩子,他、他、他这是来张家村……?
  这骑着马,走起路来就是有气势,尤其是他们的马也都是经过一些系统培训的,马蹄踏步的节奏都一样。
  扬起淡淡的轻尘,看着这一伙人真的是威风凛凛,凛凛威风。
  到了张家大门口,石宏大一挥手,就有人下了马,帮忙推开了大门,一秋人呼啦啦的进来,瞬间,占据了张家的大院,那些想看热闹的人,都没跟进来!
  张老爷子扶着张老太太看着这架势,目瞪口呆!
  张家大哥跟张家二哥也没反应过来,口呆目瞪。
  张家大嫂跟二嫂,因为跟着三弟妹做了不好的事情,被自家男人这一年给收拾的啊,不要不要的,见到这阵势,更是倭了。
  等石宏大下了马,看到张家的人,就笑了:“大家都在等 我们吗?”扭头回身,敲了敲马车的门:“快下来了吧,大家都在院子里等着呢。”
  “哎!”小于举人在里头应了一声。
  石宏大就将门打开了一个小缝儿:“给孩子穿好衣服,别着凉。”
  “不会的,就这么一小段路。”于良吉推开门,自己先下来了,然后抱着于宝宝下来,放到地上,抬头,看着大家,笑眯眯的行了一礼:“新年好啊!”
  “新年好,新年好!”张老太太原本很紧张,但是看到宝宝 的时候,就不紧张了。
  “姥姥,姥爷!”于宝宝跑过去,扑到了姥姥的怀里,老太太身上有点淡淡的檀香味儿。
  “哎,哎!”张老太太有点想哭,但是忍住了,今天是过年,不能哭,不吉利。
  “快进屋吧,外头冷 的很。”张老爷子有点发懵的大脑终于还是好使了点儿,先把人让进屋。
  “好,进屋!”石宏大嘴上说着好听,实际上却是挥了挥手。
  外头那三十六个人,立刻分出了十八个人,占据了张家的各个角落,脸朝外,警戒!
  还有十个人是站在大门到屋门,两排,一排五个人;还有六个人,两个人看守马匹,四个人站在大门外形成警戒线。
  这些 人,无一例外的都是表情严肃,眼神认真负有煞气。
  跟来的巴家父子俩老老实实的看着车子,而刘文喜则是自动站在了大门口那里。
  这架势一摆出来,当时就高端大气上档次多了!
  张迪他们缓过神来,知道这伙人进了张玉文家,就知道来的是谁了,想不过去吧,又怕石宏大找茬收拾他们;想过去吧,又怕石宏大发难收拾他们。
  “有张玉文在,没事儿吧?”一个族老胆战心惊的道。
  “你忘了,咱们可是禁过他们的足,差点耽搁了春耕,自从那次之后,张玉文他们家就对咱们……。”另一个族老后悔不迭,当时怎么就该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啊!


第292章 和乐张家
  他们一群人想了又想,走路慢了又慢,还是要走到张玉文家的,但是光看门口那架势,以及张玉文家的围墙并不是很高,里头那些官兵们的姿势,他们就有点胆怯了。
  这真的能进去?
  真的不是来找他们秋后算账的?
  屋里,于良吉他们进了屋,就上了炕,在农家,也就外人才在客厅里接待,自家人都是在炕上坐的。
  “今年事情多,来的也匆忙。”场面话,于良吉不太会说,只好捡好听的来。
  石宏大在外间,跟张老爷子坐在一起喝茶,他穿着官服,也不可能上人家的火炕上盘腿大坐,那也不像样。
  坐在炕上的就小于举人,还有拉着于宝宝的张老太太,两个儿媳妇这次非常老实的站在地上,给他们端茶倒水,还给上了四碟点心,干果盘子,其余的时间,就是看着自己的几个孩子,小的还是很天真活泼,大的一点不老实,就会被瞪。
  “能来就好,能来就好!”张老太太有点不敢面对小于举人,老人家也尴尬着呢。
  小于举人看出了她的意思,只是老人家面皮薄,知道错了也不知道要怎么给他一个晚辈道歉。
  “事情过去就过去了,您别太在意。”普通在意就行了,只要不再来给他添麻烦,他也乐意给于宝宝的外家一份薄面。
  “好,好。”张老太太频频点头:“喝茶,喝茶。”
  听这话的意思,还是小于举人心胸宽广,老太太实在是佩服,又有点无地自容,自已一个长辈还要一个小辈宽宏大量,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两个儿媳妇听了小于举人的话,终于松了口气,当时也是脑袋进水了,这俩女人都是厉害的,现在看小于举人的成就,再想想老三媳妇,她们哪儿还不明白,自己这是被人 给忽悠了?
  可恨的老三媳妇,她倒是拍拍屁股人走了,她们差点被当家的给打死!
  甚至连休书都下了!
  要不是娘家来人又哭又求,几个孩子也跪地求了好几天,这才没有被休弃掉,从此无论是在婆家还是在娘家,俩人都老实了,既不敢多说一句话,更不敢多走一步路,生怕被丈夫找借口休掉,听说小于举人又得了朝廷的嘉奖,俩人吓坏了,石宏大去年冬天风言风语的传过来,老三媳妇曾经找人撩拨她们俩,俩人立刻就告诉了张老太太。
  张老太大让她们俩告诉那人转告老三媳妇,再不消停,她就跟老头子一起去县衙,状告老三跟她“忤逆”!
  相信县衙会替他们二老管一管不孝儿子跟不孝儿媳妇。
  老三媳妇果然消停了。
  要知道,要是二老真的一起去告他们,衙门再一调查,他们可是没理的,到时候流放做苦役,简直太简单了!
  说不定,会被人卖去为奴,一辈子可就没希望了!
  “嗯?这个好好吃啊!”于良吉拿了一块点心咬 了一口,清香味儿瞬间就弥漫了开来。
  “是吗?”老太太笑呵呵的道:“这是我自己做的冬瓜蜜饯,包了酥脆的蛋皮。想着这个好吃点,就给你们准备了一些。”
  冬瓜本不甜,做成蜜饯也甜不到哪里去,但是却有着冬瓜的清香味儿,淡淡的,很适合小于举人的胃口。
  “喜欢吃,这个不太甜,味道上淡淡的,更清香一些。”小于举人一口吃了三个,于宝宝也吃了四个,叔侄俩口味都一样。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咸菜丝饼。
  用的是老咸菜疙瘩,切成细细的丝,用凉白开过水好几遍,兑上葱丝和香菜,然后用蛋液勾芡面粉,烙成小饼。
  油水都被吸收了,但是不油腻,吃起来鲜香可口,对于一大早就吃了点小笼包子,现在到了张家都有点饿了的叔侄俩来说,简直太好吃了!
  大舅妈和二舅妈看了,立刻转身去,一人拿了一样出来,给空了的盘子换上。
  张老太太高兴的道:“喜欢就多吃点。”
  于良吉还真饿了,于宝宝也饿了,因为起得早,早饭都没怎么吃,没胃口呢。
  “今年收成怎么样?”于良吉也就只能问问这个。
  “不错,按照你说的,庄稼都比壮实很多,还种了不少花生,一会儿做了给你尝尝。”老太太渐渐地放松了一些。
  “嗯嗯!”小于举人点头。
  看他们的样子都饿了,大舅妈跟二舅妈就和老太太说了:“婆婆,看样子都饿了,咱们做饭吧?”
  “就做咱们自己的吧,外头那些不必。”小于举人指了指外头那三十六个人。
  这么多人突然到来,人张家不一定务了他们的吃食。
  “那可不行,哪能空着肚子。”老太太不同意:“咱们张家还有这点饭,老大家的。”
  “在,婆婆。”大儿媳妇可老实了。
  “去杀十只鸡。”老太太吩咐。
  “是,婆婆。”大儿媳妇乖乖听话,这么多人,不杀十只鸡也不够吃啊!
  “老二媳妇?”老太太开始叫人。
  “在,婆婆。”老二媳妇还是那有点刻薄的嘴脸,但是这会却老老实实,可怪顺了的样子。
  又吩咐了:“去把大肉都切好炖了。”
  “是,婆婆。”妯娌俩出了门,着急忙慌的去干活了。
  这么多人不可能炒菜,就算是炒菜也得是好几锅,于是干脆大锅炖好了。
  “大嫂,家里还有十条大鲤鱼,咱们化个八条吧,一桌一条,六桌应该够他们吃了。”二舅妈想了想,菜不能太薄,会让人觉得不妥。
  “行,就化八条。”大舅妈点头:“我先去杀鸡,然后烧水处理,等水烧完了我就捞饭。”
  两人有商有量的开始忙碌了起来。
  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酱炖大豆腐,红烧大鲤鱼。
  黑白菜,芹菜炒肉丝,五香豆干,没炸花生米。
  汤就是紫菜鸡蛋汤,主食是水饺,酸菜猪肉馅儿的水饺。
  幸好家里有冻现成的饺子,全都下锅煮了,才够这些人吃的。
  吃饭的时候,老太太频繁的夹菜,两个大嫂也是忙来忙去,几个小孩子也不负往年的活跃,都很老实的吃东西。
  “来,喝一杯!”石宏大举杯,跟两个张家舅舅干杯。
  “来,干!”大舅舅老实,石宏大举杯他就喝了。
  “干!”二舅舅更老实了,一口就干了。
  “好酒量!”石宏大也喝了,以前在招待任务的时候,天气太冷他们也有准备的酒,那才是真的高度酒,六十度的烧刀子。
  一口下去全身都是暖的,这点白酒对他来说不算什么,老爷子就在桌子上笑眯眯的给小于举人跟于宝宝夹菜:“吃, 这大鲤鱼可香了。”
  鲤鱼有刺,但是因为鱼大的关系,这刺儿也大,很容易就挑了出来,拌上汤汁,味道很特别,这种家常的红烧鲤鱼,并不油腻,小于举人跟于宝宝吃的特别开心。
  看着几个张家村的孩子,小于举人就想到了张家村的公立小学堂。
  “孩子这一年的学习怎么样啊?”小于举人开口询问,这会儿气氛好一点,起码老太太不紧张了。
  “快别提了!”老太太撇嘴:“自从那个张云逸没了之后,那学堂就有名无实,两个先生教导的也是能糊弄就糊弄,连个山长都没有,孩子到现在还只是会背百家姓,千字文学了个开头!”
  “没了?”于良吉瞪大眼睛。
  “嗯,他们一家本来厚着脸皮在这儿的,可学堂被他家那个张云逸弄的乌烟瘴气的,最后族老们都忍受不了,有消息说张云逸在边塞服苦役,他们一家就把田地租赁了出去,锁了大门一家人都去边塞看张云逸了,回来之后就哭爹喊娘的,还挂了白幡,我们都猜他们家的张云逸恐怕是去了,就是尸骨还没运回来。”老太太对张云逸也非常感冒,当年本该是小于举人的山长地位,被张云逸给弄到了手,而且张云逸还不好好干,小学堂都成了他敛财的工具了。
  “这么严重啊!”小于举人叹息。
  “大过年的不说这个了,晦气。”老太大摆了摆手:“你那个学堂就不错,比这里的强多了。”
  “那是啊!”说起这个,小于举人还很自豪,自豪过后,就看石宏大正在给张家大舅倒酒,立刻就推了推他:“别灌酒啊,喝多你你负责啊?”
  “没事,我有分寸。”石宏大在桌子底下捏了捏小于举人。
  他怎么会灌酒呢?只是让他们多喝点儿而已,他不是也跟着喝了么?
  “别拦着了,一年到头也就这几天能喝个痛快,喝吧!”老太大还直催他们喝酒的。
  小于举人双拳难敌四手的,只好偃旗息鼓。
  当然,因为石宏大的彪悍,没人去找小于举人喝酒,于良吉眼前摆着的,是跟于宝宝一样的白糖沙果干泡水。
  算是农家自制的饮料了。
  “八个小秀才,今年是不是能考举人了啊?”老太太对小于举人教导出八个小秀才的事儿,特别的与有荣焉。
  张云逸中了举人这么多年,执教当上山长三四年,别说秀才了,连个童生都没考过。
  老太太对十分不满。
  跟她一样不满的人大有人在。
  “哪儿那么容易啊?”小于举人觉得大家想的太美好了:“起码两年之后才能继续考,一个是他们还小,秀才都是勉强考上的,一个就是即便考上了举人,也无疑是拔苗助长。只有等他们学 的好了,才能痛快的去当个举人。也不会有名无实。”
  说白了,十四岁的秀才大家说是天才,十四岁的举人你再试试?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人越出众,曲高和寡啊!
  “只要能往上考,晚个两年又如何?”老太太向往的道:“晚十年都值得!”
  农家出个人才不容易,大多数孩子都无法适应那种读书或者习武的生活,因为太复杂,文举要读书,武举要带兵,很多时候,他们宁愿重复祖祖辈辈的生活轨迹,种种田,养养家。
  “家里的孩子,也要考试吗?”小于举人看几个孩子,大的大,小的小,要是读书有出息的话,也能让张家的日子好过些。
  张家村的人有好有坏,不同的是,坏的比好的多。
  “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