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177部分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177部分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在山的那一头打到的,哪有那么多老虎给咱们打啊?”石宏大觉得挺新奇,这小脑袋一天都在想什么呢?
  “但是也会有猛兽出没啊?”于良吉据理力争:“那年还打了个大野猪呢你忘了?”
  “没有,这才一年没有秋猎,没那么严重吧?”石宏大不以为然。
  于良吉絮絮叨叨,终于跟大家汇合了,看到于良吉没带人来,大家都不允而同的松了口气。
  虽然秋猎是为了清理山林野物,但是同样的,一些野物的皮子也是很好很值钱的,侯府的护卫不缺那点钱,但是人家打到的野物,十八里铺的人也不会厚着脸皮去要。
  那可是一一百号的专业高手!
  他们这才四十多个业余的人!
  “韩老先生,黄老先生,你们怎么过来了?”让于良吉惊讶的是,两位老先生竟然也来了!
  尤其是韩老先生,那一身装扮,不比石宏大差多少,够专业的!
  全身短打扮也就罢了,主要是腰间别着长短两把腰刀,背后一张大弓,还有一壶用白色羽毛做箭尾的箭矢。
  一顶毡帽,半截皮靴,怎么看怎么是职业猎人!
  “听说村里有秋猎,我们俩老东西过来活动活动筋骨。”黄老先生也是同样打扮,但是没带武器,跟于良吉一样,都背着个柳条筐。
  北地没竹子,所以也没竹篓子给他们背,但是柳条筐也不错。
  “是啊!”韩老先生意气风发:“去年就想来了,结果去年没秋猎,今年可不能再没有了!”
  本来就听说了秋猎的事情,当时他还准备了好久,就想一展身手的,结果计划没有变化快,愣是没去成!
  憋了一年,今年可是举行秋猎了,必须要跟去!
  一伙人汇合了,还有新加入的有生力量,虽然新加入的有生力量量老了点儿,但是石大人偷偷地跟担心老年人的于侯爷说了:“看韩老先生那架势,绝对是一个顶这一群!”
  顺便,这一群里头,把于侯爷也给了顶了进去。
  “那就好,那就好。”于侯爷还没发现,自己跟在石大人身后,一手扯着石大人,一手拉着黄老爷子,没办法,生怕老爷子体力不支。
  这次大家心情好,赚钱了嘛,说说笑笑很快就到了山顶,歇了一口气,喝了点水,还有人去放水,之后,才往里深入。
  兔子野鸡没少打,这东西繁殖快,成熟时间短,基本上走两步就打一只的那种;狐狸跟貉子也没少搂,狍子也打了六头之多,韩老先生的箭矢倒不虚发,甚至打了一只鹿回来!
  大家看了都啧啧稀奇,鹿这东西,可比狍子难打多了!
  中午大家歇在了乱石滩那里,找了点干树枝子弄了个火堆,考热了自己带来的大饼,还有人带了小锅,和一缸子浓缩肉汤。
  将肉汤倒进锅里,然后再兑水,拿出小钢碗,一人可以分一碗肉汤。
  “好厉害啊!”于良吉眼睛充满了崇拜。
  “上山打猎,都习惯了这么带。”黄老先生得意洋洋的给大家分汤,不用说,这些东西都是他带来的。
  大家以前都是吃点干粮喝点水,最多弄点肉干或者咸菜,这可倒好,还有汤喝!
  于良吉突然有一种秋游的错觉!
  不过肉汤很好喝,里头还能吃到小蘑菇!
  这伙人煮汤,那味道飘出去老远了,喝完之后还有余味,于良吉很喜欢的打了个嗝儿,喝太快了,有点噎。
  石宏大默默地记了一下。
  也不光是打猎,还采摘了木耳,这里已经是深山了,妇女们是不会到这么深的地方采蘑菇木耳的,因为怕野兽。
  她们最多在山顶停留一刻钟。
  “你们这儿怎没有狼?”韩老先生发现一个现象,有狐狸有兔子,有野鸡等等,就是没发现应该存在特别普遍的狼!
  “这事儿啊,还得感谢石大人呢!”杨达他们现在也跟着别人喊石宏大“石大人”了,当然,管于良吉喊“于侯爷”。
  但是并没有多郑重,而是带着亲昵和调侃的意思,头一次喊的时候,于良吉小脸通红。
  到时让头一次也别别扭扭喊人的人笑了好久。
  杨达跟他们说了一下那一年冬天的惊险刺激,黄老先生表示以前听说过,而韩老先生拍了拍石宏大的肩膀:“下次再有这种好事,叫我一声!”
  “好。”石宏大哭笑不得。
  一行人收获颇丰,起码每个人平均都能打到十只兔子二十只野鸡,十只貉子和五只狐狸的地步。
  没办法,石宏大跟韩老爷子太给力了!
  下午回到村里,狍子都分了,小件的野鸡兔子都归个人所有,石宏大打的最多,于良吉让人赶了一辆牛车来拉回去的。
  当天晚上就喝上了野鸡蘑菇汤,味道鲜美异常!
  第二天,段延庆就带着没差事的护卫队成员上了山,满山的野物遭了秧,这帮人隔三差五的就上去溜一圈,一直溜到十月份,上大冻,下小雪的时候才罢手。
  于良吉回来后,歇了一天,就开始捣鼓大棚了,大棚现在有二十个人专门看守这五排实验大棚,俩人一组,不用干别的,就看着大棚供暖。
  俩人轮班,晚上有另一组人员去替换。
  五个大棚,其中三个种子各种青菜,准备冬天的时候吃;一个种了西瓜、香瓜和草莓。
  而老宅的大棚也有人看守,两个大棚,一个种了绿宝石小番茄,一个种了草莓小番茄。
  不过大家觉得草莓小番茄跟绿宝石小番茄不搭配,于是给改了名字!
  “改了名字?”于良吉听说之后有点发懵:“咋还改了名字呢?”
  “以后咱们十八里铺的小番茄,绿的就是绿宝石小番茄,红的就是红宝石小番茄!”老村长甚是自豪地宣布。
  于良吉:“……!”
  红宝石小番茄不是没有,但是那叫“圣女果”来着……。
  算了,大家都这么说了,那就这么办吧!
  “给您,这是您家的,红布的里头是红宝石小番茄,绿布的里头是绿宝石小番茄。”于良吉抹了把脸,将种子拿给老村长:“千万别种混了。不然到时候开花授粉,结出来的不知道是什么呢!”
  “这你放心,我都跟他们说了,一家弄俩大棚,一个种红的,一个种绿的,剩下有多余的自己喜欢种什么就种什么吧,但是要以这俩为主,今年春天大家家伙儿就看出来了,外头那些人指不定怎么跟咱们村人学呢!”老村长也无柰了:“以前咱们穷,人家看不起咱们,现在咱们有钱了,他们还是看不起咱们,不就是嫉妒么!哼!往常我去县城,遇到了最多点个头,现在可倒好,巴结的恨不得管我叫亲爹!”
  “噗嗤!”于良吉都被逗笑了。
  “还有人想搬来咱们村儿呢!”老村长自己都笑了。
  “啊?”于良吉紧张了一下:“那您答应了?”
  “我傻啊我答应?”老村长吸了吸鼻子:“咱们十八里铺就这些人,再有人来也要看看人品,像林先生、洪先生那样的过来我当然欢迎,但是别的什么人就免了吧,来了都不够给你添乱的呢!”
  老村长门儿清,那些人看中的不是十八里铺,看重的是庆丰侯府,看中的是于良吉和石宏大!
  自从于良吉当了侯爷之后,这外头的人又开始蠢蠢欲动,尤其是于良吉是结契的不是成亲的!
  家产给侄子无可厚非,可爵位呢?
  这可是能传三代不绝,躺着都能金山银山的爵位!
  别说小老百姓了,就连府城和县城的人都动心了!
  想来十八里铺定居的人不少,可惜,府城有府尹看着,县城有县令守着,这俩人不点头,谁也别想在此地落户!
  于是就有人找上了老村长,可惜,十八里铺的围墙太高,一般到了这步田地,这些人也不藏着掖着了,摆明了车马,就要入住十八里铺。
  但是老村长也不是好欺负的,死卡着,就是不行!
  宁愿十八里铺不增加人口,也不要这些人阴谋得逞!


第318章 同窗归来
  于良吉将不番茄的种子都发了下去,并且每一个来的人他都说了:“种的时候,只要有问题,就来问我,另嫌麻烦,这次咱们的番茄,可是十里八村独一份!”
  村里人都点头答应了,回去种植的时候,真的是按照侯爷的嘱咐,一个个精心种植,连施肥都是最好的肥料。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这大棚里的火就越来越多,大家也都进入了猫冬状态,一天吃两顿饭。
  某天起来之后,又开始一天新的日子,他种下的蟠桃也终于发了芽,还有金桔也是如此。
  不过这种小果树,起码三四年才能挂果,这头一年是别指望了。
  但是该伺候还是得伺候,起码除虫施肥一个都不能落。
  还有那西瓜,出也了苗,跟前头种植的不一样的是,他单独种了两个在一号大棚,这是要给皇帝陛下进献的新春贺礼。
  忙活了一上午,中午终于要休息了,他就出去了,大棚外头有个大房间联通,本来是为了防止大棚直接灌进风的一个拐弯的出口。
  他一出大棚就进了这个房间,再想往前走的时候,石宏大来了!
  “看看!”石宏大脸色不好的道:“我要是不来,你是不是就这么出去了?”
  “是啊!”于良吉还没觉得自己有啥不对呢!
  “满头大汗就往外跑,你是觉得自己身体倍儿棒是吧?”石宏大这个气啊!
  前些日子,他就约了刘全森来给于良吉号脉,看看他身体怎么样,毕竟要过科了,外头冷风嗖嗖的,跟小刀片子似的。
  一进来他就看到于良吉额头冒着热乎乎的水蒸气,身上也没穿什么厚实的衣服,就要往外跑!
  这样跑出去,别说于良吉这小体格子了,就是他,也有很大几率着凉!
  “我……嘿嘿,忘记了。”于良吉抹了把汗。
  石宏大劈头盖脸一个大斗篷就罩了下来,直接连人带脑袋都给扣住了,一把给人抱起来。
  “你干嘛呀?”于侯爷挣扎着从超大的斗篷露出了小脸儿。
  “带你回屋。”石宏大又把脸给盖上了。
  抱着就出了问。
  这么明目张胆的,于良吉想到外头那么多人,他就这么被抱着回去了,怪不好意思的,干脆当起了鸵鸟,愣是没敢露头!
  “哼!”于侯爷傲娇一哼唧,扬着小下巴施篱然去了浴室。
  石宏大开始头疼,这么不懂得照顾自己,以前大棚小,离家也近,他进去出来的不妨事,现在这个大棚很大,也热,这一进一出,人都冒着热气了!
  不行,得想办法!
  于是第二天,于良吉惊奇的发现,大棚门口那个大屋子里,放了个柜子和大床,柜子里备了很多他的衣服和鞋袜,以及帽子手筒等物……
  石宏大还在门口挂了个标示牌,让他进去出来记得换衣服,又在大屋子门口那里挂了两道厚实的棉帘子。
  省得进风。
  于良吉那几天一直笑眯眯。
  石宏大却忙得很,因为上头来了消息,于侯爷那土豆种的事儿,朝廷立传的沸沸扬扬。
  上头让他写一份比较有用点的折子,他们也好以理类推,可石宏大不是文人,他一个军伍出身的人,能写密折都是经过训练的,让他写折子反驳那些当官的肯定不行!
  于是他只能跑去找宇文县令,这位是粘了毛儿比猴儿都精的主儿!
  宇文正阳听说了这事之后,也有点惊讶:“这事儿你上了密折,怎么会宣扬开的?难道这里有探子?”
  在这里安插探子,且一个在朝的人养探子,这都是犯了官场大忌的事儿,首先皇帝就不能容忍有大臣全天下的安插耳目,这只能是皇帝一人可以做的事情,连太子都不能越界。
  “不是,是府里的管家……。”石宏大将事情说了遍,早在事情闹起来的时候,皇帝就差人查过了。
  要不是最后结果显示何德淼也是好心办坏了事情,他这人早就被召回处理了。
  “这、这、这也太巧了吧?”宇文正阳听了也有点无语。
  一个管家你操心那么多干嘛?
  “他可能是觉得,我家那位处理十八一号太草率了吧?”石宏大知道的时候,其实也有点无语,这管家可真够操心的了。
  “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你想想办法,看这奏折怎么上?”石宏也被逼无奈了。
  要是有办法,他早用上了。
  “这简单,你就说,他们说的事情,是事实,但是土豆种还不完全成熟,还需要实验,当然,要是哪位大人想以身作则,争当试验田主人,你们完全没意见,就是不保证,这土豆种高不高产了。”宇文正阳一脸痞子样:“谁来报名咱们都不惧!”
  “你这样,就能吓唬住他们?”这有点讹诈的架势是怎么回事?
  “这你就不懂了,他们都是久官场考验的人,心里都有三分谨慎,这么高产的土豆种,要是没有亲眼看到,我也不信,单凭一封内务府一个小管家的奏折,就用自己的百亩良田做实验,成功了当然皆大欢喜,失败了朝廷是没啥事儿,你让他们第二年喝西北风去吗?”宇文正阳侃侃而谈:“要是不同意呢,那他们折腾什么?他们都不信的事儿,非要揪着不放,看陛下怎么收拾他们!”
  石宏大点头:“果然是个好主意!”
  够无耻的,拿人心当档箭牌,这世上谁会傻到单凭片面之词就用百亩良田和一年的收成冒险啊!
  俩人开始琢磨怎么上奏折,尤其是身为当地父母官的于文正阳,此事发生在他的发界上,万一朝廷要询问,他也得有个说法给回复。
  于良吉并不知道石宏大这段日子都在忙什么,他们彼此都有自己的空间,而且石宏大的性质特殊,他基本上都不会多问他的事儿,当然,他相信在有需要他帮忙的时候,石宏大会开口的!
  不过在忙活的同时,他也开始天天叨叨曹嬷嬷:“给宝宝穿厚点厚点,别着凉感冒。”
  “侯爷,您已经说了第十九遍了,小少爷的衣服都是用的新棉花,冷不到的!”曹嬷嬷终于忍不住提醒于良吉:“公倒是您,进入大棚,温度高,出来一身汗,温度又低,您可得自己当心!”
  小的没事,她们这么多人看着叱,伺候的姑姑私下里都说,没见过这么乖、这么好伺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