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18部分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18部分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我设计图纸,银钱的话,我是举人,出五十两,算是造福咱们十八里铺了。”于良吉自从中了举人,就知道自己的日子不会太难过,因为他还有朝廷的补助,足够他花销的了。
  “好,好孩子啊!”老村长感动的眼泪差点没掉下来,他们十八里铺也要有自己的保障了。
  五十两,足够他们雇用人手,建起围墙了!
  二十九,就上大供了,十八里铺没有祠堂这种地方,他们的先人牌位都是供在自己的家里。
  于良吉老早就做好了模子,又是油炸又是油煎,还有蒸出来的烤出来的各种东西。


第076章 除夕守岁
  黏米做成饽饽,切成四方块,撒上白糖;搓的小麻花过油炸了;撒糕上头按了不少红蜜豆;还炸了不少的油糕;萝卜丝和胡萝卜丝掺白面,团成丸子做成的油炸丸子;豆面卷子;用大锅烤的炉果;还有江米条;凑成了八大盘点心,放到了于家人的供桌上。
  跟于宝宝恭恭敬敬的磕了头,上了香。
  等三十早上吃完早饭,于良吉就熬了一锅糖浆,家里还有不少山楂,用木头签子串了山楂,夹点葡萄干,甚至还在头尾都放了一个沙果干,裹上一层糖浆,放到外头一会儿,冰糖葫芦就做好了。
  因为要过年了,外头有孩子的人家,多少都会买上一些小鞭儿给孩子,就是十响的那种小鞭炮,孩子们爱玩儿,村头路口的放着,声音不大但是动静也是有的,野兽从来不会在年跟前到村子里来。
  于良吉和于宝宝不能出门,就让石宏大挨家挨户的送了糖葫芦,这东西村里人不会做,因为不知道熬糖的火候,但是于良吉知道啊!
  而且他还做出了花样儿!
  顺便自家收成的蒜黄,也是困成了二十四捆,这东西应该是属于新鲜的蔬菜,让石宏大一起送出去。
  在这个时候,蔬菜什么的,简直就是重礼了。
  石宏大是提着篮子,每家送多少根,都是有数的,村长家就多了一捆蒜黄,剩下的谁家几个孩子,就送几根。
  出去的时候,拎着的是篮子,回来的时候,拎着的就不一定是什么了。
  有人给装的一碗炸丸子,不要笑话,这在农家看来,已经是很不错的东西了,油水足啊!
  有的是一把花椒一块桂皮,这是调味料;孙大爷家的一碟油煎豆腐;张二婶子家的素馅蒸饺;杨大嫂给孩子拿的豆馅儿的小兔子包等等。
  没有一家给的是犯忌讳的东西,例如荤腥什么的,都是在石宏大去送东西的时候,拉着他吃两口肉,来两口酒,夹点肉丸子,石宏大都是当场吃两口喝两口,并没有要带回去的意思,都知道于举人守孝呢。
  而且于家送来的东西,叫“蒜黄”的,还真没见过!
  有好信儿的问石宏大,他只说是于良吉自己中出来的,剩下的就没说。
  因为于良吉是将蒜黄种在原主原来住着的屋子里,那里有着于家的牌位,就算是家里来了人,也不会去那儿看的,一个是尊重主人家,另一个就是犯忌讳。
  中午的时候,人们就渐渐的一家人聚到一起,守着家里的老人,男人们玩个麻将,女人们聊个天,孩子们欢闹在一起。
  于家不能放鞭炮,更不能贴窗花,只剩下守着牌位和人面面相觑?
  “下个棋玩玩?”于良吉只好拿出象棋来,跟石宏大下棋玩儿,于宝宝乖乖的看着。
  下了几把,没意思!
  “不玩了!”于良吉愤愤的将东西一推。
  “怎么不玩了?”石宏大赢了两局还以为于良吉不高兴了呢。
  “孩子都玩不了!”于宝宝蔫蔫的样子,你让于良吉怎么玩下去?
  “那玩儿别的吧?”石宏大从兜里掏出来一摞扑克牌:“玩斗地主怎么样?”
  于良吉嘴角直抽抽,穿越前辈你到底都在这个时代干了些啥?


第077章 头年除夕
  “两个人怎么玩斗地主?”起码三个人才能成一局。
  石宏大看了看于宝宝,于宝宝仰头看着他。
  “宝宝,你会玩么?”于良吉实在是想笑,于宝宝才多大啊?
  谁知道于宝宝竟然点头:“会!”
  “什么时候会的啊?”于良吉都惊讶了。
  “在小叔种菜的时候。”于宝宝指了指里屋放着的蒜黄。
  那几天于良吉为了蒜黄,整天围着木头箱子转悠,终于培育出了蒜黄,也就是那个时候,石宏大趁机教了于宝宝扑克牌。
  你还别说,小孩子还真会玩儿!
  “打得不错啊!”于良吉当了两把地主,都被一大一小给打压了下去。
  后来石宏大当了两把地主,输了一把赢了一把,等于宝宝当了一把地主之后,于宝宝就赢了!
  “玩牌都打不过你!”于良吉捏了捏于宝宝的小鼻子:“你俩玩儿,我去包点饺子,一会儿就烧纸送灯了。”
  烧纸,就是烧黄表纸给先人们,同时祭奠一番;送灯,就是弄两个火堆,用铁锹端着,点燃一路上早就摆好了的柴火堆,以引导先人们归家过年。
  也有祈祷来年福顺安康的意思。
  饺子是于良吉早就弄好了的韭菜鸡蛋馅儿,算是个素馅。
  就这么点人,他就包了一盖帘儿的饺子,约莫时间差不多了,就开始炒菜了。
  没别的可吃,只能做素菜,土豆萝卜炖冻豆腐粉条,这个叫“炖四白”,真正的“炖四白”应该是冻豆腐和五花肉、粉条、白菜,可惜,他们家只能吃素,所以于良吉给改良了一下。
  酱炖茄子干,红烧豆角干,蘑菇炖雪里蕻。
  四道炖菜出锅后,立刻就开始炒菜,都是切现成的,热油,下锅就开始炒。
  一个黑白菜,一个清炒蒜黄,溜豆腐泡儿和清炒笨豆芽,这是四道炒菜。
  凉拌了一个蒜泥海带,又拌了熏干豆腐丝,里头放了葱姜蒜和小香菜,味道清新。
  最后打了一道菠菜鸡蛋汤,绿莹莹的一片,只放了一个鸡蛋,剩下的都是菠菜。
  算上饺子的话,正好是十二道。
  外面已经有人家开始放鞭炮,烧纸送灯了,于良吉赶紧洗了手,整理了一下衣服。
  “孩子衣服穿好了,走吧!”石宏大早就给于宝宝穿好了厚实衣服,抱着他站在门口。
  “走吧!”于良吉也换上了厚实的大衣服,深吸一口气。
  外头挺冷的,尤其是这个时候出去,半夜啊!
  一天之内最冷的时候!
  在自家门口的小十字路口烧了好多纸钱,于良吉只能让石宏大握着于宝宝的小手扒拉着烧纸,他则是端着火挨着个点柴火堆。
  送出去十二堆火,一般人家送六堆就够了,但是他们于家是重孝的人家,新丧,是要送足十二堆。
  因为新丧,是不能放鞭炮的,所以鞭炮爆竹之类的也免了,只能回来关了门,下锅煮饺子,上桌吃饭。
  虽然菜很多,但是于良吉不喜欢吃剩下的,做的分量少,够三个人填肚子的就行,明天再做新的吃。


第078章 请客吃饭
  爆竹声声辞旧岁,笑声朗朗迎新春。
  新年新气象,昨晚吃完饭就困顿了的于宝宝,早上睁开眼睛,就先给于良吉磕了头:“叔叔新年好。”
  “好,新年好。”于良吉将他枕头底下压着的十枚大钱,用白纸包了递给于宝宝:“这是叔叔给你的压岁钱。”
  “谢谢叔叔。”小孩儿收起了白色的纸包,那是白色的,也是叔叔给的压岁钱。
  “石叔新年好。”于宝宝又给石宏大拜了年。
  “新年好,宝宝。”石宏大同样从于宝宝靠着他那头的枕头底下,摸出来十枚大钱,也是用白纸包了,递给于宝宝:“这是石叔给你的压岁钱。”
  于宝宝这回没接,扭头看向于良吉。
  “是不是太多了?”于良吉摸了摸于宝宝的头,还行,小孩子还知道不是谁的钱都能要,不错,不错。
  而且他也没想到,石宏大给的这么多,十枚大钱,相当于一百块钱了,给一个将将六岁的孩子,实在是有点多。
  他这个当亲叔叔的也才给了十枚大钱,石宏大只是借住在他们家,就给这么多,是不是不太好?
  这半个冬天过去了,石宏大又是挑水打扫院子,又是喂鸡看鹅的,甚至还帮忙打了一次狼群,这些事情,足够抵消石宏大住在这里了,何必再给孩子这么重的压岁钱?
  “不多,现在开始攒钱,将来好娶媳妇。”石宏大直接将钱塞进了于宝宝的手里,抱着于宝宝晃悠了两下。
  还挠他痒痒肉,逗的于宝宝“咯咯”直乐。
  “他才多大?就要攒钱娶媳妇了?”于良吉想着,人家既然给了,那就收着吧,不能搏人面子,以后对石宏大再好点。
  “从小就得攒钱,大了才能娶到好姑娘当媳妇。”石宏大可有道理了。
  “去去去,你俩玩吧,我下去做饭。”于良吉懒得跟石宏大就这件事拌嘴,直接穿好了衣服下去包了饺子,昨天晚上是过年,弄了十二个菜,今天是初一,照着昨天的菜来一份。
  等到了初二就变了,一下子去掉了一半数量不说,连菜品也变了,增加了花生米,去掉了海带丝。
  一般人家,初一初二都去的是近亲家拜年,例如给父母、祖父母等等拜年就是在初一,初二就去叔伯姑姑家,初三是回门的日子,去的是外家。
  往年都是于宝宝去外祖家,今年是不行了,重孝在身,谁家也去不成了,只好留在家里,于良吉教导小家伙读书写字。
  初五是破五,乔大娘跟张家二婶子过来,找了于家破损的衣服缝了缝,图个吉利。
  初六开始,就有人出家门,在村子里拜年了。
  同样的,于家大门紧闭,也没人来打扰,这时候哪怕是过年,也没人上门来道贺的,守孝是很严肃的一件事情。
  于家不方便走动,石宏大是谁也不认识。
  不过杨达过来了:“不认识不会结识吗?我家今天请客吃饭,他们都过来,你也过去!”
  请客吃饭,是正月里十八里铺各家各户的重要节目。


第079章 正月新春
  别的村子敲锣打鼓唱大戏,十八里铺地处偏僻,人嘛,凶狠,穷,所以没有戏班子会过来这里唱大戏,人少,唱不起来,别的村子,起码五六十户人家,就算一家一两银子的赏钱,加在一起,也够开销了,十八里铺不行。
  所以十八里铺的正月,从来不唱大戏,只是挨家挨户轮流请客吃席面。
  也不是全都去,而是这家跟谁家交好,请个一二十人,备上三五桌的好菜好酒,谁正月里吃的酒席最多,证明这个人交游广阔。
  例如老村长,他老人家正月里都是不在家吃饭的,因为大家轮流请客,他都是受邀人。
  杨达是这村里年轻一辈的楷模,就连于良吉都要靠后,原主以前是个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杨达不一样,人家有房、有地、有马、有车、有妻、有子,有银子。
  是标准的七有成功人士。
  他家请客,去的人肯定不少,石宏大去也有好处,起码能认识一下这村子里的人。
  别看十八里铺都是杂姓,可是很团结的。
  不团结,也在这以姓氏为村落的地方站不住脚啊!
  “去吧,正好认识认识人!”以后就要在这个村子里生活了,于良吉不想因为自己家的原因,让石宏大受排挤。
  “好。”石宏大知道是为了自己好,也就没再推辞,换了一身新衣服,跟着杨达一起走了。
  石宏大去了虽然也吃肉喝酒,但是很有分寸,也没带着一身酒气回来,吃完饭更是净手洁面后才回来。
  毕竟要顾及一下于家一大一小的感受。
  因为村里人都知道石宏大的本事,都很感激他,以后的几日,很多人家都邀请石宏大,但是没来于家邀请,都是在别人家的席上直接跟石宏大约定。
  一直到正月十四,才消停下来,因为正月十五是要看花灯,吃饺子的,团圆的日子。
  同时,农家人在过了正月十五,就会完全结束了这个新年,正月里吃的可能会好点,但是也不会多么奢侈了。
  等过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就再也见不到什么荤腥了,一直到端午节。
  正月十五的时候,家里只是在门口挂上了一盏白灯笼,别人家的都是红灯笼或者是花灯笼。
  过了十五之后,吃席面继续,等到了二十六七的时候,就没多少酒席要吃了,那些大村子,据说一个月都吃不完席面,但是十八里铺人太少,还得去掉守孝的于家。
  哪怕每一家都有请客吃饭,也才二十三家而已。
  正月里,只有初五才能缝缝补补,剩下的时间是忌针线剪刀等物的,不过张家二婶子没事的时候,糊了不少的格薄,就是用来做鞋底子的东西,顺便还给于家这三个也弄了好几张。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玩闹的那都是年轻人的事情,她们这样的闲不住的,又不需要像往年那样搓玉米,就打算给于家这三口人做点什么。
  无独有偶,乔大娘也是这么想的!
  正月三十一那天,于良吉跟石宏大一起,撤掉了家里的白布,热孝和新春都过了,这些东西撤掉也可以了。


第080章 二月盘算
  过了二月二,大家都吃完了猪头肉,依然没有于家的份儿,但是整个新年算是过去了。
  天气也有一点点转暖,起码不会动不动就下雪了。
  “该准备东西了。”于良吉看着外头的阳光,默默的盘算了一下时间。
  二月初八的那天,于良吉换了一身灰色的长衫,去了老村长家。
  百日热孝一过,忌讳就没那么多了,再加上连正月都过去了,于良吉总算是可以出门走动一下了,于宝宝还是不行的,他是儿子,于良吉只是弟弟,于宝宝要守孝三年,于良吉守孝一年。
  如今半年都过去了,于良吉出门是可以了。
  “我想买下一块地方,就是我家前面那片,打个地基。”于良吉一到老村长家,直接就说了买地的事情。
  老村长以为他要盖房子,可能是要扩建,于家前头是一片盐碱地,没什么产出,但是做房场还是足够的:“行,你全都要么?”
  “全都要。”那片地不大不小,正好。
  “行,等我弄好了契约,跟我去一趟县里办个手续就成了。”那片地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