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185部分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185部分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公公?
  “说。”于良吉坐下看着他。
  此时,屋里就剩下石弘大和他,还有管家和这个管事的,宝宝本来在前头练字呢,听说家里得了奖赏,也来看热闹,此时跟在于良吉身后,坐在一边。
  “柳公公说,让您这两年不要再上书请立世子。”管事的看了看于宝宝,发现少爷没啥反应。
  其实于宝宝是不知道小叔叔竟然这么早就请立世子,他可是才成庆丰侯不久,细算起来,还不到一年呢!
  这么早就请立世子,可以说,老早就想着将爵位传给他了。
  “为什么?”于良吉皱眉:“我想早点确立宝宝的地位。”
  说实话,也省得某些人不死心,幸好侯府不让随便进,且十八里铺也有围墙和大门,侯爷活动的范围,一般人靠近不了,这边大家都熟悉,来个陌生人都能认出来,谁也别想混进来。
  就这,单媒婆都接待了不少人托请,想进侯府,哪怕啥都不当,就给侯爷生孩子都乐意!
  可单媒婆不乐意啊!
  当然,她没敢告诉石宏大,因为头两户人家告诉了石宏大,结果这两户人家不久就犯了错误,直接判了流放!
  然后每次有人过来求她的时候,她就让他们去看看那两家的下场。
  这才消停了。
  但是于良吉知道,这世子之位一日不确定,那些人就一日不死心,于良吉是相信自己不会犯错误,可癞蛤蟆不咬人它膈应人啊!“柳公公的意思,您都上了折子,可这次年礼都能让皇帝陛下如此厚赏,却偏偏没提您那立世子的折子一句,就能看出皇帝陛下不想您这么早立世子,所以您不要再请立世子,等过两年再说。”管事的道:“若是您一味的上书请立,很容易弄巧成拙,又恐惹得陛下厌烦。”
  “没想到柳公公还能让你跟我说这个。”于良吉没想到,柳公公还挺讲义气。
  “您送的礼物,他收到了,而且柳公公很喜欢。”管事的在内务府很有关系,已经打听出了收礼的经过,并且告诉了于良吉。
  “信得过吗?”石宏大怀疑。
  “应该信得过。”何管家道:“他竟然能托人捎话,也肯定是有把握不会让人追究啥责任。”
  而且这个柳公公能捎话出来,可见这事是真的了。
  “好吧。”石宏大点头表示知道了,于洪良却看着宝宝不说话。
  石宏大摆了摆手,让人都退了下去,自己过去蹲下看着于良吉:“别想太多,咱们还年轻,宝宝也还小。”
  “嗯。”于良吉点头,却还是看着宝宝,以为十拿九稳,结果……,他觉得愧对小侄子。
  “叔叔,别气馁,当不当世子,我不会在乎的,只要跟叔叔和石大叔在一起,咱们一家三口不分开,就很好了。”宝宝倒是豁达:“我还打算靠科举出仕呢!”
  于宝宝的学问已经很好了,除了年岁小了点,学问已经足够考个秀才了。
  不过于良吉不想让孩子去,毕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年岁太小容易成董永。
  于良吉被一大一小安慰了许久,才垂头丧气的点了点头,石宏大知道他一时半会过不去心里这道坎,晚上躺在被窝里还开导他:“过个两三年,等宝宝大一点的,咱们再请立世子便是,横竖这个家,以后是他继承。”
  爵位什么的,都是虚的,家产才实在,他这六品的俸禄和密探的薪水,加在一起也不少呢!
  “只想早点让宝宝名正言顺而已,怎么就不同意呢?难道嫌弃我送的礼物薄了?”于良吉百思不得其解,“我一个结了契的,以后肯定不会有后代了,他不同意我立宝宝当世子,让我立谁?”
  “你想太多了吧?”石宏大觉得于良吉想太多了:“圣心难测,揣摩圣意可不好办。”
  别说他们这些远离朝堂的人。
  就连当朝的各位大臣,也无法保证自己能正确地揣摩到生意“你是嫁进来的,而且你家那边也没啥后人了啊?”于良吉想了又想:“我家这边,因为爹娘是逃荒过来的,也没啥亲戚啊!”
  这一点,他能保证,因为圣太祖管理户籍很有一套,他们家两代之内,一个直系血亲都没有。
  他也看过了,因为当时修了族谱,根本就没族人!
  而且一家子就他跟石宏大,还有于兴怀,三个人。
  石宏大听到“嫁过来”的时候,嘴角抽了抽,好吧,他就是嫁过来的好了。
  “是啊,是啊!”石宏大附和。
  “都没人,想立别人也不能够啊!”于良吉翻来覆去的不睡觉,就在石宏大怀里唠嗑,然后还喋喋不休:“石家的人也没有资格继承爵位啊?”
  石宏大翻白眼:“我都跟人断亲了,连娘亲的坟都迁移到了十八里铺,还是家人呢?”
  “也是啊!”于良吉再次翻身,在石宏大怀里蹭来蹭去:“难不成,他说的世袭三代是糊弄人的?一代就想将爵位收回去?”
  “嗯嗯……。”石宏大将伸进怀中人的怀里。
  “还是他觉得,宝宝不够优秀……嗯?”于良吉后知后觉,已经被人给占了很多便宜了。
  石宏大干脆一个鸽子翻身,将人压住,开吃!
  此事在侯府知道的人寥寥无几,大家也就该怎么过日子,还怎么过日子。
  过了二月二的倒春寒,大家病情都好了,也到了三月,三月有个清明节,南方已经草长樱飞,而北方,还是那么冷。
  清明节上了坟之后,家家户户开始清点自己的农具,给牛马上草料,要耕田了,可得给喂饱喂好。
  尽管天气依然寒冷,却已经有了化开的迹象。
  前头的河流已经不许让孩子们上去溜冰了,怕化的厉害,掉下去。
  侯府的大棚也开始收最后一茬青菜和果实,而于良吉的一号实验大棚里,蟠桃树和金桔树都长得很不错,尤其是于良吉还给实施了两层底肥,绝对不会让肥料不够用的,树木长势良好,于良吉也很高兴,且怕被虫蛀,他用了点儿自己配出来的驱虫药。
  平日里都是自己亲自照顾,蟠桃结果早,产量高,一般栽植两年见果,三年受益,丰产、稳产性强,果实成熟采收期较集中。
  虽然是每一年的八九月,不过于良吉调控好温度,使其十月开花,冬月结果,腊月成熟,正月可以吃就行了。
  用来给皇帝做贺礼,挺好。
  不能请立世子就不请立世子吧,他也怕过犹不及,不过若是宝宝争气的话,让上头看到他的才能,他再请立世子也不迟。
  这两天他想清楚了,估计皇帝是想看看宝宝是不是值得世子之位。
  三月底的时候,很多大棚都开始清理了,小番茄秧子已经老了,很多人家留了种,剩下的番茄秧子都要清理掉。
  而此时,于侯爷要求他们种植一茬春蒜。
  “为什么呀?”大家家里都不缺蒜的,很多人都想直接除去秧子就地育苗,毕竟春天还是没有水果,他们想着再种点什么,香瓜、西瓜什么的,实在不行,早点育苗也好啊!
  春天的时候,可以早点吃到青菜。
  “可以杀虫子!”于侯爷道:“必须种植一茬大蒜,等到了初秋的时候收获,然后再扣上大棚,种别的东西!”
  大蒜是个霸道的东西,对细菌和一些虫子的卵来说,是个毒药!
  尽管倒春寒可以冻死一些虫卵,但是能多一层保险也好让人安心,尤其是他们这些年,一直都在种植大棚,常年温热,虫卵恐怕不少。
  大蒜是个好东西,天然的杀菌毒虫植物,只要种植一茬大蒜,就不怕很多种病虫害。
  这还是以前跟着导师下乡去,地方上太穷了,且导师也不想让农民们过度依赖农药,便给了这么一个办法。
  你还别说,真的很好使!
  有这个办法,他必须要用啊!
  “好吧,听您的!”大家都习惯了听于良吉的话,既然于侯爷说了要种大蒜,那就种吧。
  反正到时候也是吃,种了就种了,大家平日里也没少吃蒜。
  回头大家就开始扒了蒜瓣开始给大棚里种大蒜,这一茬春蒜一百来天就能收获,而后再种植别的,种点成长时间久一点的,到时候上了冻,大棚里就该有收获了。
  大家照旧办理,让种啥种啥,很快,大家都种植上了大蒜。
  三月的时候,冰雪彻底融化了,北方真正迎来了大地回春。
  就连侯府也开始预备春耕了,那一百亩荒地,还等着于良吉去开垦,三铧犁家里准备了十个。
  还有各种耧车,于良吉今年打算种谷子,去年种植的是土豆,他到留种了。
  今年就不能种植土豆了,只能大面积种植谷子,他还挺喜欢吃小米子的,无论是熬粥,还是做饭,还是做糕点。
  三月末,四月初,燕子飞了回来,大家开始买种子,而于良吉,则是带着小学堂里的十六个孩子,去了县城。
  “这里就是贡院,考试用的,你们其中有十个人是考武举,六个人是考文举,大家不要拘谨。”于良吉带着他们在县城里溜达。
  因为要考科举,于良吉早早地带着他们到了县城,住进了县城的宅子:“在这里就跟在家里一样,大家不必客气。”
  陈弘毅一家子接待了这伙孩子们,最开始考的是童生试,于良吉放心的送孩子们进了考场。
  童生试一年考两场,一季在春,一季在秋。
  于良吉对孩子们有信心,让他们在春季考,因为考完童生试,紧接着就是县试,考过了,他们就是秀才了。
  第一批的时候,是秋天的时候考的童生,第二年才考的县试。
  因为那个时候,于良吉没有把握能让孩子们一口气都考过秀才。


第329章 学堂出彩
  但是这次他有把握,童生试,果然全部通过了!
  “好好好,考过了就好,下一次也一定能考得过!”于良吉看着十六个新鲜出炉的童生,眼睛笑眯眯。
  他们提前半个月到了县城,一直住在县城,慢慢的都习惯了,也不紧张了,但山长送他们进考场的时候,他们就决定,不能要山长失望。
  大家都是拼了命的考试,虽然能考过,但是名次很重要!
  等放榜的时候,十八里铺的学生们,占据了文武榜榜首。
  于良吉这个高兴啊,就别提了!
  “好了好了,大家都回去睡吧!”石宏大将人都遣散,让兴奋过头的于良吉也消停些:“你也赶紧去睡觉!”
  这一高兴,都高兴了一天了!
  第二天,于良记可是消停了,去了县城种子站,挑了很多谷种出来。
  “家里不是有谷种吗?”石宏大不知道于良吉问什么家里有谷种,还要来这里挑。
  “家里的谷种,跟这边的混种,这样就会高产了。”于良吉挑的很仔细,都是上好的谷种,但是比家里的,小了一圈。
  很微弱的对比,但是他要的就是这样的对比,他的谷种都是自己家存着的,跟外头的,不太一样。
  石宏大不太懂这些,他怎么折腾怎么来吧。
  挑完谷种不久,便是县试。
  送孩子进了考场,于良吉没有离开,就在附近找了家茶楼坐着,看着外头稀稀拉拉的人,于良吉觉得穿越前辈也干了点好事。
  他把科举精简了好几步!
  以前科举要经过乡试、县试和府试,才能成为秀才,现在只要经历过乡试,也就是童生试,再在考过县试就是秀才了,过了府试就是举人,等会试之后就是进士了,殿试之后便是贡士。
  不得不说,连考试的贡院都修理的很是合理,没前朝那么环境恶劣。
  考试也正规了很多,光是这一手,就让很多文人和武者拍手称快,且只要有功名,就给补贴!
  据说当年这一招使出来,顿时,天下太平了!
  过了一会儿,石宏大也过来跟他汇合。
  “孩子们都送进去了?”于良吉赶紧问他。
  “送进了门我才回来的!”石宏大坐了下来。
  于良吉赶紧给倒了一杯茶:“凉热都能入口了,看你,嘴都爆皮了。”
  这是得渴成什么样啊!
  石宏大端起茶杯就干了,这一路走的,其实他早就渴了,但是没找地方喝水,直接奔茶楼就来了。
  简直有心机!
  “你放心吧,我看过了,能打得过他们的,很少。”石宏大时说话很给力,不知道的还以为打群架呢。
  “瞎说什么呢!”于良吉差点翻白眼,他教出来的是武秀才,不是混小子。
  “瞎说啥啊?我真的看过了,那些人完全不是咱们家孩子们的对手!”石宏大说的斩钉截铁。
  于良记羞愤欲死,因为全茶楼的人都被石宏大的大嗓门给惊呆了,听完内容之后表情更是精彩!
  因为这些人里头不乏众考生的家长、先生、亲人和朋友。
  考完之后,还有三天放榜,于良吉就带着他们住了一夜,第二天便启程回了十八里铺。
  肯定会有人考中,那时候报喜的官差会过来通知,能不能考中,等到时候看报喜的人怎么说就知道了。
  又不是没见过报喜的官差。
  到家之后,大家都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一点都不问孩子们的成绩怎么样,这让两位老先生啧啧称赞其了一下。
  甚至还看到考生们回家之后,该喂猪喂猪,该下田耕地下田耕地,啥福利待遇都没有!
  更没将孩子们供起来的意思!
  侯府也没什么动静,于良吉整天在家弄他的谷种,然后亲自扶犁,开垦了他那一百亩试验田。
  试验田既然是给于良吉做实验用的,他就直接将试验田划为一个方块一个方块,每个方块上都竖着个板子。
  上头是他自己写的简笔字,这个世界上,恐怕就他一个人认识这种字了。
  别人是看不懂的。
  不过也没人说什么,反正这试验田,只有于侯爷自己折腾,石宏大最多帮他开个荒,平整一下土地。
  因为是新开荒的,连肥都不用施,直接躺平,整理,然后起垄,成型。
  就在于良吉在荒地上开垦的时候,报喜的人,也到了十八里铺。
  十六个孩子,都中了秀才!
  老村长听到了这个好消息之后,直接坐在村子大门口嚎啕大哭,很多人都跟着掉眼泪,从此之后,他们十八里铺后继有人了。
  哭过嚎过之后,就剩下狂喜,给报喜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