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202部分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202部分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于良吉觉得石宏大太棒了:“你说的果然没错,竟然真的有大型野兽啊!”
  都打了秋猎了,竟然没发现这头狗熊!
  “山林大了,什么都有可能蹿过来。”
  “嗯,秋猎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下回家里护卫再去打猎,千万记得小心点,这要是在野外遇到了,赶紧跑吧!”于良吉想到自己家那些护卫,动不动就去山里逛一圈的习惯,就后怕不已,万一遇到了这玩意儿,真是死路一条了。
  “放心,他们都有准备辣椒面儿。”石宏大给他说了个他听不懂的话。
  “辣椒面儿?”于良吉一脸懵圈的样子。
  “本来就是野外常用的东西,是个调味料,若是遇到狗熊,只要撒一把辣椒面儿过去,人就能跑掉了,那东西怕辣。”这是遇到狗熊的最有效办法。
  人可没有狗熊力气大,且那东西疯起来真的很厉害,十个八个的人恐怕捆不住,所以就有人研究出了这么个办法。
  于良吉听完之后都笑惨了好么!
  在现代可能会打它一剂麻醉针,在这个时代却是丢给他一包辣椒面儿!
  除掉了狗熊,十八里铺的人也都安心了,有这么个大家伙在,大家晚上睡觉都不踏实。
  时间很快就到了十月中旬,外面的天气比起往年要暖一些,不过还是下起了雪。
  阴沉沉的天气,下着不大的小雪,地面上有一层薄薄的冰形成,这是地面温度高,雪下去后化成了水,结果再下雪就成了冰,冰上积累了一层清雪。
  这路就有些滑了。
  路滑了,孩子们倒是高兴了,走路也不好好走了,一直在打滑玩儿。
  晚上回来于兴怀还在玩儿,于良吉看到了也不管,北地很冷,这样的事情很少发生,所以就任由孩子玩儿吧!
  只不过让人给他穿得厚点,然后我了厨房,点了火锅,晚上热乎乎的火锅,在这个已经冷了的日子里,吃起来很温暖。
  十一月份的时候,金桔结果了。
  于良吉打理的很好,结的果子也多,为了供足养分,每天都要看一边,三天就要给一次肥水,七天浇一点清水。
  十八里铺种植的西瓜和香瓜等也相继结了果子坐了瓜。
  硕掌柜的又开始频繁出现在十八里铺了,收拢十八里铺的各种资源,然后搬去铺子里买卖。
  “侯爷,顾掌柜的求见。”何管家在一号实验大棚里找到了于良吉。
  “哦,我这就过去,先将人请去客厅奉茶!”于良吉正好将一片已经有点干了的叶子弄掉。
  “是。”何管家赶紧接待客人去了。
  于良吉摘下手套,出去换了一身衣服,就到了客厅。
  这里是内宅的范围了,不过这个时代男女大防没那么严重,女人也不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且侯府的三位主人都是男的,偶尔来了客人,于良吉走不开也在内宅接待一下。
  石宏大去了县城,据说他那一百人有退伍复员回家的,他去送送,还有新来补充名额的,也要他去见一面,认认人。
  “怎么有空来我这儿?”侯府不买卖水果,顾掌柜的能来看他,实在是不容易,因为他是个大忙人。
  “给您送钱来了!”顾掌柜的的确忙,但是有些事情,还是需要过来一趟,亲自跟人说明白的好。
  “给我送钱?”于良吉一歪头:“我可没卖什么东西啊?”
  “是买您的配方钱!”顾掌柜的道:“京中已经有了专门培育牛奶草莓的大棚,卖的效果不错,这是买方子的钱。”
  “不是说过么?等几年再公布配方的吗?”于良吉不高兴,他还想带着十八里铺发财呢。
  “这个您放心,在东北府这边,只有十八里铺有牛奶草莓。”哪怕知道怎么种植,四季在东北府这边,也只能在十八里铺进货。
  于良吉想到地域控制,且草莓不宜长途运输,这东西娇贵的很:“在东北府种植也可以,在县城不用种植就行。”
  “不,在东北府不终止牛奶草莓。”顾掌柜的微笑解释:“等外头真的有方法流传了出来,再在东北府这边种植不迟。”
  能多让十八里铺赚几年钱,惠及父老乡亲,想必也能让侯爷心情好一些。
  “哦,那就这样吧!”果然,于良吉很是高兴地收起了银票。
  晚上石宏大回来,于良吉就跟他说了这事儿,石宏大没意见,这是于良吉的智慧结晶,随便他处理。
  刚到冬月,单媒婆就来了,十八里铺今年有不少喜事,单媒婆最高兴的就是这几年了,有孩子不断的长大,有小婴儿不断出生,还有大姑娘出嫁,小伙子娶亲,单媒婆整个人都冒着喜庆的泡泡。
  于良吉已经不适合跟着她可哪儿走了,但是可以去办喜事的人家坐一坐,反正十八里铺的女孩子们,都是嫁在自家村子里,基本上跟外面人结亲的都是娶媳妇进来。
  侯府都是管家出面,跟着去下聘,而于良吉跟石宏大坐在婆家的首席上等着吃饭就行了。
  “我感觉咱俩就是两个吉祥物,谁家办喜事都让咱俩坐在首席上。”于良吉偷偷地跟石宏大咬耳朵。
  “那是因为咱们俩来吃席,是有面子的事儿!”石宏大也一样,嗑着瓜子剥着花生道:“你看这两年,哪家嫁进来的闺女都没敢怎么样,都是孝顺的好媳妇,那是因为有咱们在,咱们可是婆家人。”
  “也是啊!”于良吉想了想,以前嫁入十八里铺的人,就像付二柱子家的一样,脾气大,牙尖嘴利,在别的村子都嫁不出去,才会嫁到十八里铺来。
  自觉高人一等,整天掐尖要强,这才成了十八里铺有名的泼妇,当年都敢跟付大柱子家的对骂,俩人一个不让一个!
  这就是外嫁进来的闺女的素质!
  说白了,还不是不怕婆家么?觉得婆家没啥本事么?觉得嫁进了十八里铺吃吃苦受累的么?
  唯一一个好一点的,就是于家大嫂了,还是张老爷子和女儿一起相中的女婿,不然恐怕于家大哥的婚事也难。
  现在嘛!
  嫁进来的媳妇儿一个个都乖巧的很,回娘家也说婆家好,而且从来不过问一些禁忌的事儿,例如小番茄的种子,或者土豆种等等。
  因为她们知道,这东西都是十八里铺的秘密,她们才嫁进来几年?十八里铺如今啥都不缺,娶媳妇都是挑着来,真闹起来,和离都是轻的!
  这就是婆家有底气的现象!
  “一会儿就来送亲的娘家客人了,你俩不用动弹!”老村长坐在那里指挥人手:“让大小儿他堂哥出去迎一迎就行了!”
  整个冬月里,热闹持续到冬月二十才结束,老村长又安排人手,要杀年猪了。
  介于十八里铺的杀猪饭不能一家一家的请了,因为根本排不过来,老村长就来找于良吉了。
  “这个习俗不能变,但是家数多了,也排不开,咋办?”老村长找于良吉来想办法了。
  “这样吧,要不一个姓一请呢?”于良吉想了想,还真是,如今不仅有新增加的人家,还有分家单过的人家。
  于良吉想的是,十八里铺人口虽然增加了,可姓氏并没有增加,不如按照姓氏来请?
  “姓氏?”老村长想了想:“也成!”
  能一个姓的基本上都是一家子,全村也就两个姓氏不是一家子,就是铁匠作坊新来的两位铁匠师父。
  但是八百年前说不定也是一个祖宗呢!
  就这样,定下了,以姓氏为单位,请客!
  这下子就排开了,十八里铺有十九个姓氏,新加上去的是巴家。
  头一家杀猪饭是侯府,依然是十头大肥猪,吃了一顿美美的,第二家就是老村长家,第三家则是变成了张家,第四家……。
  在吃杀猪饭的时候,大家说了一下自己家的菜棚子,这一年依然赚了钱,虽然辛苦了些,一年四季看似都没闲着,但是他们宁愿这么辛苦着,也不要没钱赚在家闲着猫冬。
  腊八的时候,喝了腊八粥,还去老倪家吃了杀猪饭,过了腊八就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石宏大送了两位老先生和他们的孙子回了府城,顺便把苹果什么的都拉了回来,走的时候也带了给府尹和将军府的年礼。
  还有给县太爷的也一起带过去……。
  都是按照往年的惯例,一切都显得那么井井有条。
  等石宏大回来了,正好,将军府准备的贡品车队也跟着来了,侯府进献贡品的车队也跟着他们一起走,于侯爷今年给的贡品是四盆金桔!
  一点都不客气的说,是四盆接满了金桔的果树!
  密密匝匝,尤其是金桔的颜色,真的是金黄色,一看就喜庆!
  幸好这个时候走的都是水泥大道,并不颠簸,还有保暖设施,这一路紧赶慢赶,才没让金桔怎么样,新鲜水灵的送进了宫。
  送完了贡品,于良吉松了口气,这侯爵也不是白给他的,这每一年的研究成果也就罢了,还要给进贡!
  送金银玉器之类的,他不是没有,可是那个造价太高了,他送不起也不想送。
  就想了不费钱的办法。
  这个就挺好!
  本来就是因为农业而封的侯爷,每年给进献都是农业有关的东西,还都能得到赏赐,不错不错!
  送走了贡品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小年的时候,一家三口祭灶,送走了灶王爷,开始预备过年,同事,有交往的人家都送来了年礼。
  于良吉走的一直是淳朴路线,给送的年礼基本上都是自家出产的东西,给两位老先生送了很多小番茄和牛奶草莓。
  而人家将军府回的年礼就是狐狸皮子!
  同样是将军大人没事的时候,自己带人出去打的!
  “其实,将军大人也很朴素的嘛!”于良吉摇头晃脑的称赞。
  石宏大拍了拍皮子,没吭声。
  其实,那位也跟于良吉一个念头,图的就是省钱!省事!
  就这样时间飞快的到了大年三十,一大早起来接了灶王爷,祭祖,上香,以前还可以去给村里人送礼,如今不用了,管家早就挨家挨户的送完了,于良吉只好拉着一大一小在屋里玩扑克。


第352章 瑞雪丰年
  玩到晚上,才吃了顿饭,然后颓废的遛弯儿消食,因为外头太冷了,只能在屋里溜达,幸好他们一家三口都在主屋,三层高的建筑,举架也高,且屋里还养了一棵金桔。
  高达一米五的大金桔树上,挂满了金桔,小兴怀楸了好几个,吃着有点苦,可于良吉喜欢。
  “这东西啊,又称金枣,金柑、小橘子。”于良吉指着金桔给一大一小科普:“美容护肤,开会生津。能理气解郁,化痰。”
  “这么好?”石宏大吃了一个,没觉得咋样,就又吃了一个,再吃了一个,吧嗒吧嗒嘴,还是没觉得咋样。
  闲着无聊,也不想玩牌,于良吉就教导小兴怀读书,小兴怀过了年就十三岁了。
  “过了年,好好做准备,秋天的时候,就带你去考童生试。”于良吉考过了小兴怀,感觉孩子真的是长大了,知道的东西也多了,一个童生试,已经没问题了。
  且孩子已经十三岁了。
  秋天考个童生试,到了第二年春天,考个县试,十四岁,中个秀才,也应该,因为原主当年就是十三岁的秀才,守孝二十七个月,等守完了孝,十六岁,中了举人。
  这孩子不用守孝,且十四岁的秀才,也是一个小天才了,等到十六岁的时候,可以考个举人了。
  “……然后放他出去游学,等二十岁的时候,再考进士……”于良吉看着外头的夜空:“考中进士,就该考虑婚事了。”
  “小叔,你计划的太远了,先说说年夜饭都吃什么吧!”小兴怀小脸儿通红,娶亲什么的,早了点儿吧?
  “不好意思了啊?”于良吉笑着摸了摸他的头。
  石宏大看孩子不好意思了,就带着一大一小回屋了,加了管家过来,四个人玩儿叶子牌。
  “这个我不会,不玩了吧?”小兴怀不想玩。
  “在京中,老人们玩儿的最多的不是扑克,而是叶子牌。”何管家道:“他们更喜欢玩儿这种老式的东西,而扑克一般都是年轻人玩儿的,人老了不想熟悉新规则,因为那样很麻烦,所以,您最好也学一下,不求精通,起码会玩儿。”
  于良吉想了想:“玩儿吧!”
  叶子牌的规则,于良吉也不知道,何管家教两大一小玩儿了会儿叶子牌。
  到了晚上,鞭炮响起,烟花满天,伴随着簌簌而下的大雪。
  “瑞雪兆丰年啊!”这是这么多年来,少数过年的时候,下大雪。
  “是啊,明年肯定是个好年头。”石宏大揽着他的肩膀,一起看漫天的烟火和大雪飞舞。
  吃过了年夜饭,一家三口看书的看书,看报的看报,小兴怀抱着一本资治通鉴看的津津有味。
  于良吉看了他一眼,嗯,典型的文科生!
  孩子这两年长得很快,如今已经到他肩膀了,想当初刚来的时候,他还是小小的一团,说话都是软软糯糯的奶腔。
  到了初一,一大早,小兴怀就穿戴整齐,于良吉和石宏大坐在正堂,小兴怀恭恭敬敬的给俩人磕了三个头:“兴怀给叔叔和石叔拜年,祝叔叔和石叔喜春吉祥,顺意安康。”
  “好,好。”于良吉赶紧笑眯眯的递出红包,石宏大今年没给红包,他拿了一套小弓箭!
  那小弓半月形,用的材料于良吉都不认识,他不怎么会看武器,但是也能看得出,这小弓箭的不同寻常。
  “这是铁木弩,梨花箭。”石宏大将东西递给小兴怀:“自动上弦三次,每次最多可以射出十只箭,最远距离三百米,有效距离两百米,最佳射程是百米之内。”
  “你怎么给他这个?”于良吉心说这种杀伤性武器,怎么能给小孩子当玩具呢?
  “他喜欢的,过年前就听他说过好几次。”石宏大笑道:“男孩子嘛,总要有一件属于自己的武器。”
  尽管东西提及小,可石宏大是让人按照真正的弓弩缩小了制作的,且用的铁木,光是这小弓弩就用了很长时间财做成,因为铁木本身很坚硬,木匠十分花费力气。
  “驽者,怒也,怒而击之。击力毋增加,而制弩之法有增加。冲斗弩制挂口长不过七寸,力不过百五六十斤,弩箭重不过二钱,五十步发,准而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