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204部分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204部分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好。”于良吉喝了口茶:“若你们接替了村长和族长的职务,那么张家村的人都听你们哥俩的了,而你们哥俩试听老爷子的?”
  “是啊!”张铁柱点头。
  他不是不会独立自主的人,但是有爹娘在,他孝顺的听爹娘的,且爹娘的举动也都是为了这个家好,可不是像十八里铺的老猴精那么蛮不讲理。
  为啥不听老人的?
  “也就是说,张家村还是听话的嘛!”于良吉一摊手:“回去就告诉他们,你俩接任了,然后让他们在开春的时候,给大棚都揭开好好通通风,晒晒太阳,四月份育苗,五月份移植早春蔬菜。”
  张铁柱:“……?”
  “也好。”石宏大想了想,竟然也同意了于良吉的话。
  张铁柱:“……?”
  “到时候只让他们老老实实的过日子就行了,也别让他们弄一些异想天开的东西了,等他们老实了,我再想个办法,让张家村也有点特色。”于良吉摸了摸下巴。
  觉得张家村太能作妖,若是放任不管的话,很容易再有第二个张迪之类的人出现,不如放上自己人去管的好!
  “可是我爹能同意嘛?”老爷子在祠堂大发雷霆,他们是没看到,张铁柱觉得当时要不是在祠堂里,老爷子很有可能砸东西了!
  “您回去跟他说,我会扶持大哥二哥管好张家村的,他老人家肯定会同意!”于良吉笑眯眯的道:“毕竟,我跟我家宏大,可都是被张家村坑过!”
  张家村
  张老爷子家
  张玉文气呼呼的在炕上不动弹,张老太太也板着脸不吭声,二儿子站在地上手足无措,儿媳妇和孙媳妇都在他们的屋子里不出来。
  “爹……。”二儿子看了看老爷子。
  “等你大哥回来!”老爷子气哼哼:“我就不信了,只要咱们不揽事,他们还想指挥是怎么着?”
  “就是,小二回屋里待着去!”老太太坐在炕上,用彩线打一个络子:“有啥事等你大哥回来再说。”
  “哎!”张石柱扭头回了屋。
  “老爷子咋说?”媳妇立刻就凑了过来。
  “等大哥回来再说。”张石柱脱了鞋子上炕。
  “这事儿闹的,咋还让你当族长呢?就是当,也该是大哥当啊!”张家儿媳妇愁眉不展。
  自打正月十五在祠堂闹翻了之后,家里的气氛就不太好。
  “谁知道他们抽什么疯!”张石柱也难受着呢!
  第二天,张石柱就回来了,张家村的人想知道他去找侯爷干啥了,可张老爷子不让他们进门!


第354章 天气反常
  张家村换了新的村长,张氏一族也换了新的族长。
  这件事情只需要通报县里和各个村的村长就够了。
  十八里铺春宴连连举办,没心思去关注别的村子。
  正月过后,二月二,龙抬头。
  天气猛然回暖,不知道的还以为到了四月呢!
  虽然回暖了,可于良吉并不高兴:“这天气变化太无常了吧?这气温快赶上四月份了。”
  “是啊,现在都不敢让孩子们到冰上去玩儿了。”石宏大也皱眉,这天气回暖的太快了些,雪都开化了。
  暖了不到三天,又恢复寒冷了,不过变化无常的季节让孩子们还是感冒了。
  奇怪的是,等到了三月份,天气渐渐的就回暖了,可回暖的很快速,三月中就有青草发芽了!
  “这太不正常!”于良吉看着漫山遍野黄中透绿的架势,眉头深锁。
  “据说前朝的时候,是有雪灾的,咱们这儿前年不也有一场雪灾的么?”石宏大想了想:“你说会不会以后几年都这样?”
  “按理来说不应该啊!”于良吉看着地上冒出来的小杂草尖儿:“这里又不是工厂遍地,厄尔尼诺现象没道理出现在这边吧?在海边还差不多。难道是厄尔尼诺事件?不应该啊!这边也没什么污染,前朝那是小冰川时代闹腾的……。”
  于良吉蹲在那里看着小草嘀嘀咕咕,整个人跟个精神病一样,石宏大不敢打扰他,就守在他身边,紧张地看着他。
  这种反常的天气,好像在这边都没有记载,沿海那边有过记载也是好久之前的事情了。
  “宏大,能不能找一些资料给我?”于良吉慢慢的站起来。
  “能,你要什么资料?”石宏大赶紧上去扶着他站起来。
  “天气记载。”于良吉道:“异常天气发生,肯定会有记录,我想知道它多长时间发生一次,是冷是热,或许,会找到规律。”
  “不用你找,我传信回去,你一个人找太慢了,且资料还要弄过来,我直接汇报上头,让钦天监的人去办,他们人多,又是专业干这个的。”石宏大可不想于良吉在忙着大棚和春耕的事儿,还要翻找什么天气资料。
  “那也好,让他们做个表格,誊录一份给我。”于良吉觉得石宏大说得对,他自己找可能慢,钦天监的人那么多,他们只是现在没有摸到思路,要是摸到了思路,肯定找得快。
  石宏大回去之后就立刻写了密折,到了县城就直接投递了出去。
  但是他没有立刻回家,而是去了县衙。
  县城现在有点人心惶惶,因为天气骤变的关系,老百姓都知道这不是个好兆头。
  只是现在除了天气热了点儿,其余的都挺好,甚至连青菜都比往年长快了许多。
  但是还有老人家忧心忡忡。
  反常即为妖!
  东北以往这个时候还挺冷的呢,现在连草都长出来了!
  在县衙跟宇文县令对着相看两讨厌的待了会儿,什么办法都没想出来,吃了点东西就骑马回来了。
  于良吉正在指导大家挑选蒜瓣,还有看着大家的菜棚子,因为天气热了,于良吉让大家减少烧柴,降低温度,又要时刻准备着倒春寒,若是一旦气温急剧降低,大家还要立刻就烧上灶台,大棚里的青菜可不能在这时死掉,因为除了要买卖的青菜,还有一部分是早春的育苗。
  这都是受不得冻的东西。
  石宏大前脚刚到家,后脚张家大舅和二舅过来了,于良吉也跟着回来了。
  “村里人现在每天都上我家去问,想知道十八里铺今年种什么,他们也要跟着种,我爹不厌其烦,让我们俩来问一声,你们今年种什么?怕我们再不给答复,他们会跑到十八里铺来!”张家哥俩呐呐的坐在那里怪不好意思的。
  “我们今年打算种植大蒜。”于良吉笑眯眯的道:“回去再有人问,就告诉他们。”
  张家哥俩目瞪口呆!
  大蒜?
  他们一直拿大蒜当调味品,不种粮食种植大蒜?
  难道他们要吃大蒜为生吗?
  也不怕辣心?
  俩人真的带着这个答案回了张家村,不管那边信不信,反正这就是答案!
  石宏大传了消息到上头,上面很重视,直接交到了御前,皇帝陛下批准之后,钦天监开始忙碌了起来,做完之后,表格一式两份,上交一份,另一份,直接发往东北府。
  属时已经四月,天气就那样不冷不热的过渡到了四月中旬,大家开始张罗种子的事儿了。
  于良吉则是让大家伙儿赶紧翻地,种植大蒜!
  春蒜的种植时间短,他已经想好了,种植完春蒜,立刻种大白菜,深秋就能收获了。
  而且顾掌柜的也说了,可以收购他们村儿的大白菜,然后贩卖到辽东府那边,反正那边一年到头都断不了辣白菜。
  白菜和大蒜永远缺货中……。
  这个时候家里来了快件,是专线密件,石宏大打开一看,是于良吉要求的天气表格。
  白天一直在挑蒜瓣子,晚上回来于良吉洗了个澡才吃饭,因为他觉得自己身上辣乎乎的,全都是蒜味儿。
  坐下吃完饭,连遛弯儿都没有去,就到书房里看起了报表。
  拜穿越前辈的福,他看到的报表很有专业修养,包括用波浪线表示温度的一大卷儿示意图,还有降雨量等等,虽然是按照月份记载的,但是能查到这么多已经很不错了。
  立朝一百多年,这是从一百年前开始记载的东西,再往前,就是前朝的记录了,因为都是古时候的记法,大家无法推测出具体的数据,只能摘录,抄示。
  于良吉一直在看那些到深夜,已经十点了,灯还亮着!
  石宏大进来将他手上的东西收走:“别看了,洗洗睡觉吧!”
  “啊?”于良吉抬头揉了揉眼睛,一看座钟,已经晚上十点多了!
  石宏大把东西放到桌子上:“明天再看吧!”
  “嗯,没注意,时间都这么晚了。”于良吉打了个哈欠。
  不说不知道,一说真的很困啊!
  人都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他现在就很困。
  “不说你就不知道困了,一拿走东西不让你看了你立刻就困了?”石宏大哭笑不得的把人带回卧房,连澡都没洗,只是简单洗漱了一下,就上炕睡觉了,速度飞快!
  黑夜中看不清人脸,但是石宏大还是捏了捏于良吉的小爪子,这个时候他都要忙飞了,自己肯定不会在这个时候还跟他卿卿我我,想什么呢?
  于良吉是真的困了,不想做,于是就用这个速战速决的办法逃避,发现被石宏大察觉了,于是不好意思的用脑袋蹭了蹭他的胸口。
  “睡吧,明天早点起来看资料。”石宏大将人揽到身边,轻拍着他的背。
  “嗯。”于良吉在黑夜中勾起嘴角,十分踏实的睡着了。
  尽管天气有些变化无常,可日子还是要过的,该干嘛还是要干嘛的,大家都在准备春耕的事儿。
  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的错觉,十八里铺种植大蒜的事儿不胫而走,十里八村都知道了,听说之后,大家就想起那年菜棚子生虫的事儿来了!
  于是好多人都决定种植大蒜!
  他们认为跟着十八里铺走有肉吃!
  于良吉第二天又开始研究,这里前朝跟他那个时空的前朝一样,经历了小冰河时期,以至于国力衰退,最后闯王进了京城,穿越前辈直接几炮弹将清朝的老祖宗们送去了他们的长生天。
  自己开创了新的王朝。
  按理来说,经历了小冰河时期之后,应该万物复苏才对,这些年不也是挺风调雨顺的吗?
  最多有个雪灾之类的事儿,北地嘛,难免。
  往上查找的话,小冰河时期都是寒冷,是冰灾和雪灾居多,那个时候好像倒春寒是常事一样,所以没有关于天气变暖的记载,全都是变冷的记载!
  一直查不出任何东西让于良吉很沮丧。
  “查不到就查不到吧,你是个侯爷又不是钦天监,他们听说都很专业的,不也一样一筹莫展吗?”石宏大给他端来一大壶花草茶。
  春天干燥,且又容易生病,刘全森给村里人配了点清瘟解毒的药材,于良吉拿柠檬草和金银花搭配刘全森给的薄荷大青叶还有板蓝根之后,就成了花草茶。
  “只是觉得,应该能有点什么规律。”于良吉始终觉得,这肯定是有什么规律。
  可偏偏他查不出来!
  喝了一大口茶水,石宏大立刻奉上黄厨娘新做的松瓤鹅油卷儿。
  于良吉拿起来吃了一口,觉得味道不错,而且油汪汪的样子,还有点甜,剩下半个直接塞给了石宏大:“挺好吃的,你吃一口尝尝!”
  石宏大很少吃点心之类的东西,他觉得吃不饱,不如不吃!
  被塞了一口点心,石宏大嚼吧嚼吧就吞掉了,啥感觉没有!
  “这什么点心?”因为头一次看到这样的点心,味道挺别致的,于良吉就问了石宏大。
  “厨房黄厨娘新研究出来的,看小说上提过一嘴,说是叫什么松瓤鹅油卷儿?”这名字别致,石宏大就记住了。
  没想到于良吉还真问了他!
  “噗!”一口茶水于良吉就喷了出来!
  卧槽!
  这不是红楼梦里的食物吗?
  “呛到了?”石宏大立刻拿了旁边挂着的白毛巾给他。
  “你说这叫什么来着?”于良吉赶紧擦了擦嘴巴,瞪圆了眼睛看向石宏大。
  “松瓤鹅油卷儿,有什么不对吗?”竟然这么巧吗?
  即便没有清朝,曹雪芹大大还是存在了的吗?
  “是个小说,据说是一个姓曹的大才子所做,叫《梦中梦》,里头说的都是豪门大户的事情,可畅销了,你不知道?”石宏大道:“咱们侯府的人几乎都是他的书迷。”
  “难道你也看了?”于良吉瞪大眼睛,不然怎么会知道的这么清楚?
  “都是黄厨娘说的,她跟黄大厨对里头提到的吃食很感兴趣,想研究一下是不是真的那么好吃。”
  “告诉他们,不用研究了,好吃是好吃,就是太浪费了,一道茄子要用好几只肥鸡大鸭子来配,侯府糟蹋不起东西!”于良吉闻言很不文雅的翻了个大白眼儿。
  但愿家里的人不要学红楼梦里那些仆人的一套,不然他非要气吐血不可!
  石宏大看他恢复了活力,也跟着心情好了许多,不管这个点心那本书如何,反正能让于良吉开心就好。


第355章 蝗虫之灾
  只是这好心情,没维持多久,四月里的春雨下了两场,大家急忙翻地备耕,五月节到了。
  跟往年一样的过完了五月节,便开始种地。
  因着是种蒜,于良吉干脆将耧车孔放大一点,正好可以滚动蒜瓣种植,带着合犁的耧车种地飞快!
  几日之后,十八里铺便种完了地。
  张家村那边有人偷偷的来看过了,发现十八里铺真的都种了大量的春蒜!
  刚开春那会大家还觉得张家哥俩是敷衍他们,哪有人家不种粮食种大蒜的啊?
  可事实上,人家真的种了这么多大蒜!
  一个个想不明白的同时,又觉得他们选择的没错,侯府对张家哥俩说的话都是真的!
  但是种植大蒜还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决心,可张老爷子却真的跟着种了大蒜!
  已经跟于良吉说好了,卖大蒜和白菜的事儿,也算上他家一份。
  记住,是一家,而不是张家村!
  不过张家村的人,因为吃亏吃多了,吃出了经验,看张老爷子家种啥他们就种啥!
  张老爷子哭笑不得的带着老伴儿趁着天气好,来了侯府,跟于良吉说了张家村的事儿。
  “真没想到,他们真的种了大蒜!”老爷子轻愁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