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209部分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209部分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何管家就进来了:“侯爷,大人,单媒婆来了。”
  “单媒婆?”于良吉抬头:“她不是跟……咳咳,她不是忙着呢么?我都准备好了,谁成亲我都会亲自到场的,还有事儿?”
  “侯爷!”何管家满脸幽怨,刚才为啥要停顿一下啊?说得好像他没事可做,就剩下跟媒婆搭伴了!
  “那个,呵呵,呵呵!”于良吉讪笑。
  “请到客厅去喝茶。”石宏大只好开口安排,何管家气鼓鼓的走了。
  于良吉在他身后吐舌头。
  石宏大哭笑不得的扒拉他一下头发:“不许调皮。”
  “嘿嘿嘿……。”于良吉摇头晃脑。
  换了一身能见人的衣服,两人才去客厅见到单媒婆,此时的单媒婆正喝着花草茶,吃着黄厨娘特意给她做的开口笑。
  这可是单媒婆!
  黄厨娘的儿子都多大了?
  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正想托单媒婆,给找个好姑娘呢!
  此刻正陪着她说话:“我儿子啊,就喜欢厨艺,跟他爹一样,手艺好,人老实,我们家啊,一家四口都特别和睦,我闺女脾气也好,我呢,会面点手艺,这手艺闺女也学了,若是有了儿媳妇,我这手艺也能传给她。”
  “那敢情好!”单媒婆听的可仔细了,然后又问她:“那你们家是侯府的下人还是?这可是关键,人家闺女都是良家子。”
  “再有两年就能结束契约了,到时候,结束契约之后,我们买个房子,也在十八里铺落户,等买完房子,就给儿子成亲,女儿出嫁,若是到时候,侯爷还想我们的手艺,我们就回来,说实话,侯府好啊!”黄厨娘感叹不已:“各种材料都有,我那个当家的可喜欢候府……的厨房了!”
  于良吉跟石宏大一起进来的时候,听到的就是这句话,一时间于良吉才意识到,认识黄家人已经快十年了!
  当年的契约,就是十年的期限。
  “当然想你们的手艺了!”于良吉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就接话了:“不用等到到期,明年开春就盖个新房子,找村长,将家里的户口落在十八里铺,若是你们愿意,就在侯府做工,厨房还是交给你们。”
  十年时间,大家的感情已经很深厚了,黄家的人都是痴心厨房的人,只要有好的食材,让他们老实的做饭,他们就很满足了,时不时的给他们一些珍稀的食材,那就更好了!
  家里的燕窝,海参,鲍鱼等等,都是他们给处理的,于良吉只负责吃。
  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从来不指手画脚!
  以至于黄家的人都特别满足!
  “侯爷,大人。”黄厨娘笑眯眯的道:“您二位要是这么说,我们家可就赖着不走了啊!”
  “不走,不走。”找个好厨子不容易,找个放心的好厨子更不容易。
  石宏大可不想换一个不熟悉的厨子来掌管他们家的厨房,黄大厨一家还是很好的,而且都吃习惯了。
  “单婶子,您来有事?”于良吉看向单媒婆。
  “有啊,还是件急事。”单媒婆叹了口气:“孙家的老大,托付我来向你讨个主意。”
  孙家的老大,就是孙大爷家的大儿子,孙大爷今年刚盖了新房子,就分了家,老两口跟着大儿子过,二儿子和三儿子都分了新房子,自家的大孙子考中了举人,如今就在府城学习,但是最近却有人来他们家提亲了!
  “提亲?”于良吉不明所以:“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他不是孙家的什么人,怎么来找他了?
  “孙大家的没敢跟孙大说,更没敢跟孙老爷子吱声,因为对方是府城的闺女!”单媒婆就将事情说了。
  原来孙大家的孙文斌在府城读书,的确是个刻苦的,被同窗看中了,同窗家有个妹妹,家里在府城有两家酒楼,一家客栈,一栋五进带东西跨院的大宅子,存款更是不计其数,可以说,对方是个高门大户的小姐!
  听说身边有两个嬷嬷四个姑姑以及四个大丫鬟六个小丫鬟伺候大的,小姐貌美如花,温柔贤淑。
  只是这门第太高了,孙大家的根本就没想过自己的儿媳妇是这样的出身,她一直想要一个农家出来的,会干活持家的女子,将来跟儿子好好过日子,有两三个孙子,就知足了。
  突然来了人提亲,她彻底傻了!
  “提亲,不是要跟孙家的人说吗?”于良吉疑问。
  “只是捎来了口信,让孙家的人有个心理准备,孙大还不知道,孙大家的吓坏了,就来找我了,她怕孙家没福气,迎娶那么娇贵的儿媳妇。”单老婆一摊手:“孙大还不知道,其实是孙大家的自己的意思。”
  明显孙大家的不想要这样的儿媳妇。
  “孙家还不知道这事儿,孙文斌是您的学生,您看这事儿?”其实主要是想知道,侯爷对学生们的婚事是个什么意思。
  于良吉怔了怔,这么快,学堂里那群毛头小子们,都能成亲了啊!
  “这件事情,主要是得看孙文斌自己的意思,他喜欢,就算家里人反对,那也没用,若是他不喜欢,哪怕对方倒贴,也不可能嫁过来。”于良吉想了想:“府城那边快放寒假了吧?”
  “大约就是这几日了。”天气越来越冷,府城的学院也不是全年都上课,除非是要决定考科举的,才会在寒暑假都留校,普通的都有寒暑假。
  尤其是寒假,会从冬月中旬放到过了二月二。
  “等他回来吧!”于良吉觉得自己没那个权力决定人家的婚事,但是明显是文斌的母亲,不喜欢府城里的那位大小姐。
  谁知道孙文斌是怎么想的呢?
  “也好,只是,要瞒着孙家男人吗?我觉得孙大家的可能已经说了。”毕竟是大事,她过来找侯爷,那边指不定也扛不住了呢!
  因为孙大家的不是个厉害的,相反,孙大家的是个很好的标准农家妇人。
  “还是坦白的好,毕竟是孙家长房长孙的事情。”于良吉立刻就下了决定。


第361章 冬腊两月
  这件事情果然很快就被孙家人知道了,孙老爷子如今已经不卖豆腐了,但是家里的豆腐坊还是传给了大儿子。
  没想到单媒婆传回来的消息,很是有趣!
  “孙家都不同意这门亲事!”单媒婆道:“孙老爷子都跟我说了,让我找一家咱们十八里铺的闺女说给孙文斌,不要外头的!”
  “可那家人条件不错啊!”于良吉心说要是放现代,妥妥的白富美,又是在府城,比县城的闺女出身都高。
  “就因为条件不错,孙家的人才不同意。”单媒婆道:“人都说嫁女嫁高,娶妇娶低,可这高门太高了,孙家人觉得高攀不起。”
  果然!
  于良吉点头,他也是这么觉得的!
  十八里铺没有什么底蕴,更没什么底气!
  他现在给十八里铺的,都是给他们增加底气的,十八里铺在这一代才成长起来,那些有功名的孩子们,也是这一代才有功名的,别说跟府城的大家闺秀结亲了,就是跟县城的小家碧玉都要考虑考虑!
  “那就等孙文斌回来再说!”现在就剩下这最后的关键了,要是孙文斌也不想跟大家的小姐成亲,那就好办了。
  过了三天,孙文斌他们这些在府城上学的少年郎们就回来了。
  最大的少年已经十八岁,成人了,最小的十五岁,大家现在在府城也是同窗,又因为来自一个村子,平日里在学院也是抱成团,文科生们还好,斗斗文,作作诗,武科生们时不时的在操场上,训练馆里打一架,都是很正常的,所以他们出去之后,反倒是比在学堂的时候,感情更好了!
  这次一起回来村里,按照以往的惯例,先回家住了一夜,第二天又去见了山长,也就是于良吉。
  学堂里,于良吉和两位老先生都在,还有王诚和周扬两位先生。
  这些少年们进门之后,挨着个见礼,一个个青春洋溢的脸上,带着英气勃发的笑容。
  于良吉问了问他们在府城的生活,两位老先生考较了一番,终于过了关,两位先生倒是看他们一个个生龙活虎的就高兴。
  等正事说完了,孙文斌就主动提起了他的事情。
  “学生并不知道程家让人捎话提亲之事,城绍祖是学生在府城学院的同学,只是谈得来而已,并没有太多的交集,倒是问过学生是否定亲,学生说学业未成,不曾婚配,且人生大事,总要父母家里参与,学生一人不能定夺,谁知道他们家竟然派了人捎话要家里人去提亲!”说起这个孙文斌还生气呢:“当时我就已经明确拒绝了的,怎么还让人捎话?这要是我娘有那么一点点爱慕虚荣,恐怕早就跟家里人说了,到时候派人去提亲,人家应了,我就得娶个没见过面得女人回来,还不知道性格什么样?人家不应,以后在学院里,怎么跟程绍祖相处?”
  “亲事没成就没成,没缘分罢了。”于良吉倒是觉得不愧是十八里铺出去的孩子,看人情世故就是通透,富城繁华的生活没有耀花眼,还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恐怕没那么简单!”黄老先生却一摸胡子:“按照单媒婆的意思,对方是大家闺秀,亲事若是成了,嫁入孙家的时候,必定会带着丫鬟婆子,几房的下人,各种嫁妆等等,到时候就不是一个女人进门了,而是她带着许多人进了十八里铺。”
  于良吉还在一头雾水的时候,学生们听了却悚然一惊!
  “若是成不了,以后总归是要见到那个同窗,到时候人家或是歉意,或是盛气凌人,总会发生交集。”黄老先生看向已经脸色不好的孙文斌:“这件事情,你自己看着办,不管对方的目的是什么,被人如此算计,不回以颜色,就不是老夫教出来的学生!”
  “是,先生!”孙斌严肃的行了一礼。
  先生的教导不敢或忘,只是十八里铺的气氛太好,让他们对学过的东西当成了学会却没有想过实践。
  于良吉看看学生,再看看老先生,闭上了嘴巴。
  他已经有点发懵了,听这话的意思,对方是不安好心啊!
  回去后,他就石宏大跟说了,石宏大想了想:“我知道了,这件事情,我会处理的。”
  “嗯,十八里铺的孩子们以后的婚事,可得当心了。”于良吉感叹不已:“尤其是以后,他们还要进京考进士呢!”
  尽管穿越前辈开创了婚姻半自由的先河,可是这个年代“和离”还是不流行的,大家都讲究从一而终。
  基本上成了亲,很少和离,当然,石宏大的父母是例外,死了都能和离成功,堪称历史典范!
  冬月办的喜事,于良吉和石宏大都悉数到场,又有几个媳妇子有了身孕,又有小婴儿降生,十八里铺的人口正在增长,到了腊月,好么,开始了杀年猪。
  和去年一样,腊月初一就是侯府杀年猪的日子,于良吉依然选了十口大肥猪宰杀,顺便宴请全村人过来吃杀猪饭。
  孙老爷子特意找到了于良吉,跟他坐一块儿:“孙文斌那事儿,你知道了吧?”
  “嗯,知道了,不是孩子的原因。”尽管于良吉比孙文斌大不了多少,不过他是他的山长,那就是长辈,管他叫一声“孩子”,也算是可以。
  “可是他们都渐渐大了,这婚事上,也是让人瞩目的。”孙老爷子花白的头发现如今已经全都变成了银丝:“能不能有个什么办法,解决此事?”
  于良吉看着老爷子有点心酸,记得刚来的时候,老爷子还能赶着小驴车在村里卖豆腐,还能去隔壁村子卖,孙家的豆腐是用卤水点的,很嫩。
  现在老爷子都满头银发了,还惦记着孙子辈儿的婚事。
  “我回头想想办法,您老别着急上火了,咱们一没给对方什么承诺,二也没登门提亲,难不成不想娶他们家还能强行嫁闺女过来啊?”于良吉给老爷子到了一杯葡萄酒:“再怎么说,我还是侯爷呢,还是孙文斌的山长,我不点头谁,都不能越过我去!”
  他这是把责任揽到了自己的身上,毕竟孙家是普通人,于良吉可是庆丰侯!
  整个东北府谁不知道庆丰候府?
  当年可是在报纸上通报了全国封侯的人呢!
  “可是,这样好吗?”是老爷子尴尬道:“这么多孩子呢!”
  管了一个,那么第二个你管不管?不能仅仅管着孙文斌吧?那剩下的呢?老倪家的倪宏东?管不管?老单家的单宝来,管不管?还有老村长家的余青山,管不管?
  十八里铺这么多孩子,都是于良吉的学生,管不管?
  “那就都管呗!”于良吉笑了:“就是到时候大家别嫌弃我多事就好,这婚姻大事,需要两情相悦,也需要家人的认可。”
  算是另类的婚姻自由吧!
  另一边,石宏大听到孙文斌说了此事之后,拍了拍他的肩膀:“自己看着办吧,不过你托付我的事情,我会让人查一下,放心,回去吃饭了!”
  “谢谢石大人!”孙文斌一抱拳。
  饭桌上,一道一道的菜上来,蒜泥白肉别人的都是五花,就于良吉他们这一桌是纯瘦肉。
  老村长凑了过来,眯着眼睛夹了块蘸酱吃:“咱们十八里铺也有成了肥肉的一天啊!”
  “你老吃的明明是瘦肉啊!”于良吉也趁热吃了一块,自家养活的肥猪,都是吃的野菜喝的清水,偶尔给点糠,没猪食菜吃的时候,就用泔水拌糠的喂养,这吃粮食长大的猪,肥的流油,哪怕是瘦肉也香味十足,可比原来喂饲料的那些强多了!
  再加上于良吉让人弄了花生壳儿碾碎了拌在猪食里,这猪长的那叫一个肥啊!
  现在全村养猪都是这样的模式,一头猪在宰杀的时候,比外头足足重了四五十斤!
  后来这方法,也让嫁到十八里铺的媳妇们传回了娘家,又有跟十八里铺沾亲带故的少数人知道了,不过这个配方什么的,于良吉压根就没打算当成秘方,石宏大早年汇报过后,连报纸上都刊登了。
  “都是老回锅肉了,可孩子们还都是新鲜的呢!”老村长意有所指。
  “放心,有我在,他们的终身大事,我卡着,我不点头,谁也别想成亲!”于良吉趁机将话撂在这里。
  大人们听了,先是一愣,然后就喜上眉梢了!
  如今日子好过了,孩子们长了见识了,也知道外头很多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