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223部分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223部分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于良吉跟石宏大还是当了娘家人,给小黄姑娘当靠山,毕竟对方是个举人,而黄家人,除了厨艺之外,别的一概不上心。
  俩人也不想让人看低了小黄姑娘。
  果然,在婚宴上,有不少府城的同窗,来了之后听说新娘子就是个厨子家的女儿,有些人就不高兴了。
  他们都是有姐妹的,想着倪刚这人不错,就想让他当个妹婿姐夫的,结果倪刚都给推脱了,说家里订了亲,当时不知道便罢了,如今知道了,读点竟然是个厨子的女儿!
  “难道我们的姐妹还不如个厨娘?”有人不愤极了。
  “谁知道呢!”也有人觉得这里头有文章。
  等于良吉跟石宏大送亲过来,大大方方的坐在娘家人的席面上的时候,大家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新娘子也是个有来历的啊!
  倪刚离开了学院后,回到了十八里铺,在陪着妻子回门的时候,一起来了侯府。
  给于良吉和石宏大敬了茶,同样得到了金玉如意一对,以及两个厚厚的红包。
  因于良吉和石宏大没有女眷,小黄姑娘很顺利的去了后厨!
  去给侯爷和大恩做了一顿面条!
  留下倪刚跟跟于良吉和石宏大聊天。
  “山长,您会养猪吗?”倪刚一坐下来,就认真的问于良吉。
  “嗯?”石宏大没想到这人一开口,就问养猪,还问于良吉?
  “会。”于良吉微笑,他知道这家伙要问什么了:“你是想问,养猪都有什么诀窍?”
  “是。”倪刚挠头憨笑:“学生觉得圣人之言虽然能治世,但是养猪亦能有用,人到了什么时候,都是吃肉多一些。”
  “你想学习养猪?”于良吉惊讶的看着他。
  “是的,学生看过侯府的猪,总是比我家的猪,甚至是任何人家的猪都大一些,且健康不得病,每一头都养活的很好。”老倪家养猪不是一年两年了,他们家从来到十八里铺就开始养活公猪配种,母猪下崽儿,骟了的猪吃肉。
  但是并不是都顺利的,母猪下崽儿不是全都活着的;公猪配种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宰杀了;骟了的猪也不是全都能长大。
  可是侯府的猪却养活的很不错,他从来没听说侯府的猪怎么样!
  例如豆猪!
  就是猪肉里头有类似小豆子的那种东西,那是一种病,宰杀出这种东西,整头猪都要烧了,烧成灰,碾碎后埋了。
  可是侯府就没听说过有豆猪出现!
  再有,侯府不死猪!
  他们家去年还死了四头小猪,两头半大的骟了的猪呢!
  侯府就没有,从于良吉还是举人的时候,他们家的猪就从来没杀出过豆豆的!
  “这里头的学问很大,你若是要学,可要拜我为师啊!”于良吉觉得难得有个举人能跟着他学习如何养猪,他可得了个学生了!
  “可!”倪刚高兴地道:“找个良辰吉日,正式拜师!”
  “不错,不错!”于良吉笑眯眯,心情甚好。
  石宏大看的目瞪口呆!
  一个举人,这就跟着于良吉学怎么养猪?
  中午吃的是小黄姑娘亲自做的手擀面,尖椒肉丝卤,于良吉吃完之后感叹:“手艺出师了,跟你娘做的一样好吃!”
  小黄姑娘嘻嘻一笑:“当然!”
  等这两件婚事办完了,黄大厨跟黄厨娘还是回到了侯府,而小黄则是带着他的新婚妻子,也跟着回来了。
  小黄姑娘用一手厨艺彻底在倪家站住了脚跟,不过她没有再回侯府,因为毕竟是嫁了人,家里老人需要照顾。
  倒是她的相公倪刚,果然找了个良辰吉日,拜入了侯爷门下,学习如何养猪!
  这事儿让大家知道之后,都很是吃惊,毕竟这养猪,就是养猪啊,侯爷养猪的确有一套,都交给他们了啊!
  还有别的没教?不可能的,侯爷不是藏私的人!
  于是大家都纷纷猜测,倪刚要跟侯爷怎么学呢!
  而于良吉给倪刚拜师后第一个任务:“你去十里八村走一走,挑那种个头大的猪崽儿,不论公母,只挑最大的买来,单独建立一栏,不许骟了公猪去,养大它们!”
  “是,老师。”倪刚听命而去。
  打发走了倪刚,于良吉便进了实验室,看到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便出去叫石宏大过来。
  “要帮忙吗?”石宏大以为他要他过来帮忙来了,还露胳膊挽袖子的架势。
  “并不是帮忙,而是要你在旁边看着,给我打个下手。”于良吉道:“我打算弄银耳了。”
  “五号实验大棚里的不是弄上了么?”石宏大惊诧的看着于良吉。
  于良吉差点翻白眼给石宏大看,不过想到他不懂这些,便免了这个白眼儿:“你以为种植银耳那么容易啊?”
  “难道不是吗?”石宏大摸了摸下巴。
  “要是那么容易,还能轮到我?早有人种了好么!”于良吉这会真是要翻白眼了,气的!
  石宏大却是一把抱住他转了个圈:“幸好没有报上去!”
  于良吉赶紧扒拉他的大脑袋:“还不快放我下来!”
  “嗯嗯!”石宏大转完了圈儿才放下人来:“我这就跟你进去!”
  于良吉拍了他一巴掌,自己带着他进了实验室,这里的实验室早已经跟他前世差不多了。
  说差不多是指的各种计量器,烧杯等等,但是仪器却不多,而且很粗陋,他的各种东西都是他平日里实验的时候做出来的。
  在门口就换了衣服,一身白色的实验服,还有帽子和口罩,俩人净了手之后才换了鞋子进了里头。
  于良吉掏出一个小盆,里头泡着一朵很大的银耳。
  石宏大赶紧上前紧跟着于良吉,同时小心翼翼的不能碰到任何东西,这里头的东西他都看不懂,更不敢随意动弹了。
  于良吉看了看他,抽出个本子:“这是我的笔记,一式两份,这个是给你的,你照着笔记看实验。”
  石宏大点头,他知道,于良吉这是让他写密折的时候,好言之有物,不然光是看笔记,他也看不太懂,看实验的话,都是些药水儿、烧杯之类的东西,他就更不懂了!
  于良吉开始实验了!
  银耳种耳的要求应是出耳正常,朵大、朵行好、肉厚、片大、色白、开片正常、无杂菌、无病害、八成熟的子实体选择备用。
  又取烧杯四只,以及不锈钢钩、接种针、剪刀、镊子、无菌水、无菌纱布、酒精灯……。
  于良吉精细的按照前世的规矩,将连同装有马铃薯菇琼脂培养基的三角瓶、种耳等放入接种箱……。
  银耳的产生,过程很是繁杂。
  繁殖生产过程第一步,便是孢子弹射分离,然后是香灰菌丝分离,银耳菌丝与香灰菌混合,银耳原种交合,母种的培养。
  于良吉当石宏大是学生或者导师了,他就是在做考试实验好了,每一步都解释到位,顺便回忆一下自己有没有错。
  直到这个时候,石宏大才知道,于良吉说的不容易是真不容易啊!
  这一步步的,都要求很多,且那些专业的话,石宏大是真的有听没有懂!
  什么这个分离那个结合的,听的他一头雾水,而且这个实验还不是一天就能完事的!
  各种菌丝的培育要十五天,还要注意温度,湿度。
  在半个月后,有的长得极快的是毛霉、根霉、木霉菌感染,绿、黄、黑为青霉和各种曲霉,都被于良吉给即使淘汰了。
  最后没剩下多少个,却足够于良吉使用了。
  等弄完了这些,还要移到五号实验大棚里,继续!
  一直到三月末,四月初,天气回暖,菌丝大量繁殖,于良吉的五号实验大棚里才有椴木桩子上有了银耳的身影。
  在这期间,石宏大每天都要看三遍,于良吉跟他一起看,夫夫俩对五号实验大棚十分关注!
  当然,也没忘了要准备春耕的事儿。
  四月的时候,于兴怀的第一封信到了!
  这群孩子们第一站就跑去了辽东府那边的海港去看海了!
  可能是头一次看到大海,这孩子激动得不得了,在海船上都没睡着,愣是到了岸上才睡觉,把带他们去旅游的人吓坏了,以为他们怎么了呢!
  于兴怀在心里描述了大海的波澜壮阔,以及各种海鲜!
  还给于良吉和石宏大一人一个干海星,是他自己捞到的!
  两串风铃,一串是海螺组成的,一串是贝壳组成的,让于良吉跟石宏大自己看着分。
  信里除了保平安,还有他们下一站想乘坐海船去东瀛府看看,据说那里原来是别的国家,后来被灭了。
  于良吉看到这里嘴角直抽抽!
  “去什么东瀛府啊?穷乡僻壤的。”石宏大对海上的地方不感兴趣,总觉得地方小了吧唧的,不如陆地大气。
  “去东瀛府也好,那边这个时候正好是樱花盛开的时候。”于良吉收起信封,捏着干海星笑容满面。


第379章 当传家宝
  有了书信来往,于良吉终于不同担心于兴怀了,进而干劲十足的看着银耳大棚。
  石宏大更是关注,不过他还要看着春耕。
  于良吉去了一趟县城,带着学堂里的学生,考了县试,随后送学生们回来,自己跟石宏大去了府城,挑选了不少东西回来。
  学生们又一次全体通过,不过这次有别的村子的学堂也有通过的,十八里铺终于不那么受人瞩目了。
  吃了一顿流水席,于良吉很是高兴的看着学堂又有了出息,今年开学之后,学堂又有不少孩子来上学了。
  哪怕冬天的青菜再多人种植,也有的是人吃菜,所以尽管不怎么赚钱,一冬天也能攒下百八十两的银子,再加上各种农副产品,从甘草杏到水果茶,都是大家赚钱的项目,这些年日子越过越好了,大家也有余钱供孩子们读书习武,考科举,争功名了。
  故而东北府如今已经不再是以往那种人才凋零的样子,文武之中,虽然还是武的多一些,可文秀才文举人也有了不少,且这些孩子们身体倍儿棒,即便是文秀才文举人,也能跟人过两招;而武秀才武举人更多的在练武之余,学习的是兵法韬略。
  这些孩子们看起来颇有些文武全才的意思!
  吃完了流水席,过了几日便是五月节了,今年没有于兴怀的五月节,于良吉过的意兴阑珊。
  扯着五彩线,也没人给他系了。
  “快来尝尝,今儿上山看到的新鲜婆婆丁,吃点败火!”石宏大正好端了个小笸箩进来,里头装着刚刚发了芽儿,顶了两三片叶子的婆婆丁嫩芽。
  最近于良吉偶尔想孩子,还忙活银耳的事儿,再加上春耕,就有点上火了,石宏大不敢给他吃药,去问了刘全森,刘全森就给了他这个主意,去山上找点新出来的婆婆丁幼芽儿,采回来洗干净了蘸酱吃。
  这东西长大了也是药材,小的时候没那么苦,吃了也败火。
  本来曲曲菜也是可以的,只是曲曲菜没有婆婆丁吃着败火效果快,所以石宏大干脆都采了婆婆丁。
  于良吉正拎着五彩绳呢,看到石宏大眼前一亮!
  “快过来!”于良吉笑眯眯的招手。
  石宏大还不知道咋回事,就凑了过去,不一会儿,石宏大板着脸出了门。
  从他身边路过的曹嬷嬷看了他一眼,差点以为自己老眼昏花了,怎么看到大人脖子上系着个五彩绳呢?
  过了不久,石宏大也弄了条五彩绳回来,按着于良吉在炕上,就给他也系上了五彩绳,脖子,双手和双脚!
  一个都没少!
  “我都三十了,你还给我系这个!”石宏大给于良吉系完了五彩绳,才抱着人在炕上打了个滚儿,埋怨的看着自己手腕上鲜艳无比的五彩绳。
  “兴怀不在身边,我的五彩绳都没地方系了。”于良吉还埋怨呢!
  以前村里穷的时候,他都给孩子们系五彩绳,给包粽子吃,现在家里都有钱了,一大早他们侯府便收到了无数的粽子、鸡蛋、咸肉。
  用艾草和柳枝儿缠着红绳,吊着一串儿的五彩纸叠的葫芦儿,挂在门上窗檐哪儿都是。
  现在谁家一大早的都准备好了,哪儿都用不到了,于良吉都有点小失落了。
  “什么时候能把这玩意儿弄掉?”石宏大抱着他差点翻白眼,失落就往他身上系啊?
  “下第一场雷阵雨的时候。”于良吉把玩石宏大的大手……手腕上的五彩绳……。
  幸好,五月节刚过,五月初六就下起了雷阵雨,惊雷阵阵的时候,石宏大终于扯掉了自己手腕上和脖子上的五彩绳,有这玩意儿昨晚他一宿都没怎么睡……。
  雷阵雨下的小,上午下的,下午就晴了天,到了第二天,好么,连地皮都干了!
  北方春天雨少,趁着这个好天气,来侯府帮佣的众人都到了。
  他们跟于家合作都十年了,人数都是固定的,于良吉给的工钱又多人又大方,都喜欢来这里帮工。
  下地种了十天,可是种完了,结了工钱欢喜的吃了一顿便告辞回去了。
  如今他们也有了很多的田地,除了侯府他们已经不去别人家帮工赚钱了,都在家种田。
  而于良吉正在观察五号实验大棚。
  如今可能是天气变暖了的关系,大棚里只在晚上烧一把火,串一串热乎气,白日已经不烧火了。
  可是银耳的生长趋势却更快了!
  “长得不错啊!”石宏大也知道银耳贵重,可是看到这么多银耳长在自己家的大棚,他还是头一次见到。
  “好吧?”于良吉得意洋洋:“一朵银耳一两银子,你觉得怎么样?”
  “便宜!”石宏大正儿八经:“一朵银耳一两银子,这价钱太低了!”
  已经通过何管家问过了,内务府采集的银耳,一级品就要二十两银子一朵,二级品是十五两银子,而普通的也要十两银子,再次一等的,五两银子。
  最不好的还要五两银子,他们家这银耳朵大还完整,一两银子,简直是便宜到家了!
  “这可都是一等银耳,起码要十两银子一朵!”石宏大给于良吉种植的银耳涨价。
  “嗯,一级品。”于良吉对自己的银耳有信心,采了一些长大了的制干,摆出来一看,果然是一级品。
  银耳这东西的品级很好分。
  一级品:耳片色泽呈金黄色,有光泽,朵大体轻疏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