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225部分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225部分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跟读书习武一样,于良吉不想见孩子养活的四肢不勤五谷不分。
  每年秋天,于兴怀也会跟小伙伴们一起去拾秋,捡谷穗麦子穗儿。
  而且石宏大还手把手的教过他如何割谷子,割麦子,到了南方,她就跟人去割水稻了!
  结果写信说累得够呛!
  因为他没那么长时间作业过,回到休息的地方,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这孩子咋能这么傻呢?那种农活他一个新手能不累么!”于良吉看信看一半就上火了。
  “他在家也没那么长时间做农活,是因为咱们俩舍不得,这次出去干点农活也好,别以为种地多简单,雇用人手也得主家自己上!”石宏大现在还会跟着雇佣来的人一起下田,哪怕于良吉不让他多干,他也会搭把手。
  可于兴怀不同,首先,他还小,才十五岁,于良吉可不想用童工,而且这还是他亲侄儿,关心都来不及,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他做农活受苦?但凡干了一点,熟练了些,于良吉就立刻让他歇着!
  说句不好听的,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幸好于良吉还有点理智,将也许心怀教养成才,读书习武和农业一个都没落下,该他学的哪怕累点儿也让他都学会了。
  再有,这孩子学文习武是第一要务,农活什么的,只是想让孩子不忘本,不要养成个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人而已。
  又不是指望他以后耕种田地养家糊口!
  突然割了一天的稻子,当然累着了!
  于良吉没看完就想赶紧写信叫侄子别犯傻,体验生活就体验生活,别把自己累着了!
  “还说什么了?”石宏大让他赶紧看信,于良吉最近嘟嘟囔囔起来颇有点没完没了的架势。
  于良吉这才继续往下看。
  这割水稻是因为他累了,就先写的,因为太累了,这胳膊使不上劲儿,写字也有些发飘,主要是怕小叔和石叔嫌弃他的字儿,先写了说明一下,其次才写,他们四月份就渡海去了东瀛府,那里的樱花开的漫山遍野,很好看,只可惜,他们从南到北追着看,也只看了七天。
  “这么短?”石宏大一愣。
  “樱花的寿命就七天,要想看到最美的落英,就得从南到北走一遍,盛开,凋谢,很是凄美的那种。”于良吉前辈子跟着导师去过那里,但是不是去看樱花的,他们是想看看那你关于松茸的研究,拿东西太娇贵,好多人都想弄明白,人工栽培松茸的事儿,结果直到他穿越了,也没人研究出来。
  不过那里是松茸研究的最先进之地,他们是去看一眼的,结果看了他们就彻底觉得没戏。
  因为他们太珍贵松茸,弄的种植的地方,跟无菌室似的,白花花一片,还没种植成功!
  “这什么破花儿啊?”就七天,还凄美?石宏大就不解了。
  “他们哪里的原住民都喜欢,而且动不动就剖腹自杀!”于良吉很是抹黑了一把那里的原住民。
  听的石宏大直皱眉:“是不是傻?还是缺心眼儿?”
  “都有吧!”于良吉闷笑:“那里并不安稳,动不动就火山爆发或者海啸地震的,倒是盛产银子。”
  可不是么,穿越前辈绝对是个愤青,在将东瀛并入版图的时候,就大开杀戒,杀的东瀛人都快要绝种了。
  剩下的没绝种的也都弄去开采矿山,且只鼓励生女儿嫁人换粮食,生儿子只能自己家养着,到了岁数还是要下矿,短短百年时间,东瀛人成了大熊猫一样的存在了!
  且女子居多!
  “就是盛产金子,那地方也不让人安生!”石宏大只喜欢安稳的环境,也就是说,他最喜欢的其他还是陆地,而非海上。
  在去看樱花之后,又回到了南边靠海的州府,吃了人家那边盛产的各种水果,于兴怀没出去过,没见过椰子,只听说过,也吃过椰肉罐头,只是罐头到底是没新鲜的那种味道。
  还吃了芒果,其实这些年有芒果干卖的,但是终究不是新鲜芒果。
  尤其是一些他没见过吃过的果子,榴莲、莲雾、人心果、柚子、金心果、尖蜜拉、蛋黄果、油梨、红毛丹、番荔枝、西番莲、柠檬、木瓜、绿橙、龙眼、石榴……。
  将他吃过的都写在了上面,还可惜的说不能带新鲜的回来,但是已经跟他们定了罐头,得了之后邮寄回来。
  不过走邮递路线的不如信件快,所以还需要等两天。
  “这小傻瓜,罐头都差不多一个味儿,甜的齁人,能吃出什么好赖?”石宏大听了可惜,那些水果,说实话,他也没吃过啊!
  于兴怀走走停停,跟着大家伙儿见识了海岛风光,去看了樱花,秋天还跟着收拾了一茬稻子,看到了一年三熟的水稻是个什么样儿。
  罗里吧嗦说了一大堆,最后关心的问候了一下他们俩,而后写着要去江南水乡,春节打算在那边过,据说很有意思!
  “金童庙是个什么地方?”于良吉没听说过。
  “是我的一个战友的老家,他现在就在他们老家的山海府当守城驻军的副将,跟我一样有个锦衣卫的身份,金童庙是他们哪儿最有名的一座大庙,供奉的是哪吒,三坛海会大神,据说是当年哪吒受香火的地方。”石宏大还记得他那个同袍说他在出来之前,就让他老爹老娘送去那座庙里硬生生关了三天,说让他沾一沾哪吒的仙光。
  结果大家一起上了战场,那家伙的确运气不错,好几次都跟必死擦肩而过。
  “兴怀要在那边过年。”于良吉的口气很委屈。
  “那边是南方,过年和咱们这边可能不太一样,不过应该也很有意思。”石宏大只能找话安慰他。
  于良吉吸了吸鼻子,还是觉得很委屈,为啥不回来过年呢?
  收到了于兴怀的家书之后,于良吉就觉得自己侄儿太累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石宏大还怕他有个什么想法,闹个什么小情绪,结果于良吉第二天就精神饱满的去五号实验大棚,再次采摘了不少银耳,制干之后,又种了一茬银耳下去。
  八月二十五,于良吉带着一群秀才去了府城,考举人。
  八十三名秀才,都考中了!
  十八里铺再次举办了流水席,流水席过后,便是秋猎了。
  今年秋猎没有于兴怀跟着了,于良吉也没丢人的背着弓箭去凑数,跟着黄老先生上山,别人打猎他们就捡木耳,虽然野生黑木耳也不少,不过已经让妇女们捡了一遍,而他们进的是深山,也能再捡点回去。
  这次狩猎,石宏大为了让于良吉开心,打了二十只狐狸,给他做了个大毛衣服,还有不少兔子,弄了兔子皮做了个炕褥,铺着特别软。
  秋猎过后便是准备冬藏,何管家跟黄大厨他们忙的脚不沾地,于良吉也跟着指点东西,要腌咸蘑菇,冬天好剁碎了配上肉末打了卤子吃面条,要腌些四川泡菜、高丽泡菜、东北咸菜,冬天好下饭下粥用!
  待到十月封冻,一切准备就绪,十八里铺开始烧大棚了。
  于良吉给大家伙儿的蟠桃和李子树,今年终于能结果了,且金桔大面积种植,也分了些出来,于良吉干脆都送去了张家村张老爷子家。
  金桔这东西长势快,两年间就能长大结果,而且寓意也好,逢年过节用的多,但是不太适合北方人口味,只求个吉利。
  给了张家之后,于良吉就让大家伙儿好好伺候金桔,今年他们不摘果子卖了,干脆整株整株的卖,卖完之后还回收!
  天气冷了起来,十一月份一到,张家来了两个消息:
  张家的张兴业媳妇儿生了个儿子,于良吉正让管家张罗着给准备礼物,又来了消息:张兴伟家的是个女儿!
  “进门就怀孕,怀了就生了,真是快啊!”于良吉接到信儿很是羡慕,张家的小子也算是他看着长大的,这么十年过去,人都成亲生孩子了!
  “等兴怀回来,也给他娶亲生子了!”石宏大想到于兴怀回来也该十七八岁了,订得亲了。
  “啊?”于良吉晃了晃,十七八岁,就要结婚了,太早了吧?
  “你想啊,兴怀回来起码三年之后,他都十八了,也肯定会试了,有了进士的功名,成了一名贡生,最低也是在翰林院学习个科目啊!”石宏大想到了一个转移于良吉注意力的办法:“那个时候,哪怕不成亲,也得定亲啦!”
  给侄子找个侄媳妇儿啊!
  好像还挺有意思的?
  于是于良吉高兴了:“说的对!说的对!”
  石宏大哄好了于良吉,第二天就出门去了十八里铺,联系了那些出门游学的家长们,一起去了趟县城,带着好多东西,既然知道于兴怀在那边过年了,也不能啥也不做。
  大家都有孩子在那边,干脆一起寄了东西过去,没有厚实衣服,因为那边很热,最多穿个毛衣,连棉衣都穿不上!
  但是给邮去了不少的家乡特产,何管家立刻给装了三坛子咸菜,一坛子辣白菜,一坛子糖醋蒜,一坛子老酸菜。
  而于良吉则是兴致勃勃的叫来单媒婆,跟她商量看看,于兴怀该娶个什么样的媳妇儿!
  “我的个老天爷!”单媒婆一刷手帕子,那眼睛都不是一般的亮了:“这还用您操心?风声放出去,随便您挑啊!”
  于良吉也是脑子一热,就真的点了点头,他还啥也没说呢,单媒婆就颠颠儿的兴的了不得的跑走了,那速度,于良吉以为自己见到了东方神鹿!
  何管家跟着石大人出去了,曹嬷嬷和信叔俩怎么觉得这事儿这么不靠谱呢?
  结果石宏大他们当天晚上没回来,第二天回来的时候,发现自家客人一直没断过!
  且客人们都是描眉打扮的媒婆们!
  于良吉一开始还有点兴趣,可是听媒婆们说的不是李家村的闺女就是郑家村的女儿,都是村儿里的!
  而且大家都没带画像不说,时不时的还打听是给他还是给石宏大?
  当时就不高兴了!
  将媒人们撵走了!
  石宏大知道这回事儿之后,笑了半宿!
  第三天上午,好么,媒婆们跟狂蜂浪蝶一样,因为她们知道了,这次是给于兴怀相看!
  于兴怀是谁?
  那是侯府未来继承人!
  于良吉早翻过味儿来了!
  知道自己干了蠢事儿,就躲起来不见人,让何管家给他收拾烂摊子,何管家只好苦逼兮兮的挨个打发媒婆们:“我们侯爷就算是有那个意思,也得等少爷回来啊!”
  整个冬月里闹哄哄,迎亲嫁娶的就不说了,媒婆们给侯府提供了各种闺女们的详细资料,从府城首富到最远的马家村的闺女那是应有尽有!
  等打发走了最后一波媒婆们,何管家的嗓子都哑了!
  曹嬷嬷赶紧的找了刘村医抓了些胖大海、薄荷叶、金银花等物泡水给他喝,又让厨房做了些清热润肺的东西给他吃。
  信叔将侯府门槛换了八个,都是让媒婆们给踏坏了的……。
  “大冬天的也不知道她们哪儿来的那么大精神头!”于良吉看着自家换了八个门槛儿的份上,再也不提给于兴怀相看媳妇儿的事儿了。
  石宏大倒在炕上又笑了半天!
  腊月初一,侯府杀了十五头大肥猪!
  比起去年又加了三头出来,十八里铺也多了两户人家呢!
  等吃杀猪饭的时候,打击都聚到了一起,甚至连宇文县令都来了,想看看五号实验大棚。
  石宏大领着他去的,宇文县令身边还跟着四五个人,宇文县令没介绍,于良吉也没问,石宏大就跟没问了!
  而于良吉则是接待大家,其实就是老村长他们在一起说说话,唠唠嗑。
  于良吉曾经建议大家今年的金桔整棵买卖,还要回收。
  “整株贩卖,怎么个回收?”老村长他们研究了一个月也没研究明白,因为大家都忙就没去侯府问,这会儿正好就问了。
  “例如咱们买了一盆金桔,一百两银子,等到了他们把金桔吃完了,也没用了,自己还不会养活,咱们就收回金桔,找给他们二十两银子,等明年,咱们再卖便是,若是他们有人想养活着,那就养着好了!”于良吉道:“也不是谁都能养好金桔的!”
  等他们摸索出来养活金桔的技能,他这边早就换了个东西养了!
  腊月里就在商量事情和吃杀猪饭之中渡过。
  很快转眼便是新年,只是家中少了个于兴怀,于良吉意兴阑珊。
  正月初一一大早,石宏大就将于良吉从被窝里挖了出来!
  “干什么呀?”于良吉眯着眼睛不想起来。
  “新年快乐!”石宏大抱着他叭叭叭的亲了好几口。
  于良吉:“……!”
  突然很感动,知道今年没有孩子在家,所以一大早将他叫起来,跟他说新年快乐!
  “嗯,新年快乐!”于良吉伸手抱着石宏大,跟他蹭了蹭额头。
  因为于兴怀不在家,于良吉跟石宏大也不便太早去张家村,于是很颓废的在家憋到了正月初六,侯府开春宴。
  等过了十五之后,挑了一天没有人家请客的日子,俩人轻车简从的去了张家,彼时张家第四代的娃儿已经满月了。
  农家不讲究那些,洗三、满月和百日,最多吃点好吃的算是庆祝一下了,且正月里事情多,也没那个功夫弄这些。
  看着两个软呵呵的小包子,于良吉跟石宏大都敬而远之,因为不会抱,怕碰伤,总之,各种不敢凑上去!
  只远远地看着,稀罕的不得了!
  让张家人好一通笑,只是张老太太心酸的不行:“当年能养大兴怀,不容易,不容易!”
  于良吉还传授了张家如何种植金桔的技能,这个本来就是给张家村准备的,不能让张老爷子一家太难做,给他们一两个手艺,让张家村的人好好琢磨去吧!
  在张家吃过饭便告辞了,张家也不多留,怕他们有事情要办,毕竟大新正月的,拜访请客很频繁。
  出了正月到了二月二,便是龙抬头。
  于良吉开始收拾东西,今年的蟠桃已经结果摘差不多了……。
  到了三月份,扫墓后便开始吃三顿饭,预备春耕事宜,于兴怀的家书又到了!
  这次这娃子下田插秧去了!
  好么!
  脚丫子泡的差点烂掉!
  于良吉看了信这个心疼!
  “他就不能干点别的么!”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