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232部分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232部分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叔,这么多东西啊?”于兴怀哭笑不得地看着眼前十大车的东西。
  “你懂什么?回门礼越厚越代表咱们看中你媳妇!”于良吉说要不是不能超过十二车,超过太子妃当年回门礼的数量,我还想往上加呢!
  贞娘站在一边看着笑,三天时间,足够聪明的她了解了这个家的大概。
  “还有这一车皮子,带回去给长公主殿下吧,这可都是好皮子!”石宏大指了指一车的皮毛,都是往年在家打下来的好东西,他一直存着呢。
  浩浩荡荡的车队,跟在前头的红盖、红帏,盖角青缘,青垂 的华车后头,去了县城的理国公府别院。
  回门之后,这婚事才算完,当天去,当天回来,中午在那边吃了一顿饭,虽然冬日里两顿饭,但是大家都没说什么,吃三顿就吃三顿吧,人家哥哥都要走了,吃一顿饭算什么!
  等贞娘回来之后,第二天于良吉跟石宏大就开了祠堂,将那本厚厚的还很新的族谱拿了出来,在于兴怀旁边,郑重其事地添上了水永贞的名字。
  这代表贞娘正式成为了于家的媳妇儿。
  贞娘给自己的亲公公亲婆婆磕了响头。
  等从祠堂里出来,刚回到院子里,何管家就来了,交了家里所有的账册!
  “这个?”贞娘没敢接,才嫁进门第四天,这就接了账册?
  “请夫人不用多想,这么多年,家里没个女主人,侯爷和大人也不怎么管事,都是在下接的账册,从建立开始到现在,世子也没管过,好不容易世子成了亲,家里有了女主人,账册就让您受累了!”何管家也想无官一身轻啊!
  这么多年了,于良吉看账本的时间,都没他在实验室待的时间长!
  何管家很想把账本交出去,他也想过一过正常的管家生活啊!
  管家,管家,只要自己的老板说什么,自己就办什么好了,结果呢?他可真是“管家”了,连家里的账册,每一年的收入都要他来管!
  于良吉跟石宏大就看看总额,觉得不差就行了!
  于兴怀的任务就是长大,读书,习武,练字,还有考功名,出去游学等等,更不管了!
  结果这账本从成立之初到现在,根本没人好好管过!
  “你收下吧,家里也没人管这些。”于兴怀正好拎着两本书进来,看到账本就笑了。
  “是啊,夫人,您就收下吧!”何管家好像丢出了烫手的山芋一样迫不及待。
  等何管家告辞走了之后,于兴怀才笑着跟贞娘说了这账本的事情,自家有多奇葩,他还是知道的,于良吉就只管藏钱,家里不说金山银山,但是真金白银还是不少的,但是他只管实物,从来不看账本!
  石宏大更是,多少年不领一次俸禄,想起来了一起领,领完了就交给于良吉,然后没零花钱了再找于良吉要。
  贞娘听了抿嘴一笑:“那你的小金库呢?是不是该上交了?”
  于兴怀:“……!!”
  有了个女人主持的家,就是不一样了!
  于良吉每天泡在实验室里,研究这个捣鼓那个,贞娘就让人给于良吉做好吃的,也不叫他,怕打扰他实验嘛,就端着食物在窗口那里走两圈,不一会儿,饿了肚子闻到香味儿的于良吉就自己走出来了……。
  石宏大喜欢练武,刀枪剑戟的都拿手,就是外头这么冷,怕他着凉感冒,也不敢给多吃辣的,又怕辣到胃口,每天都有大骨头汤喝,还有冬天比较适合养生的牛羊肉,火锅时不时的来一顿……。
  于兴怀则是关注边境线,他每天都用大量的时间看书,看各种地理书籍,然后去村里各家大棚走一走,甚至还带着贞娘在腊八的时候去了张家村住了一晚上,一个是看一看自己的外家,让媳妇也认识一下外家的人,另一个则是在张家村的蔬菜大棚里看了看……。
  成亲之后,还参加了好几次婚礼,都是十八里铺的人,迎亲的,嫁闺女的,贞娘默默记下家里给的贺礼都是什么样的,以后她也要这样送礼记下了家里这第一个要记住的日子……。
  然后一家一家的吃杀猪饭,贞娘虽然出身高,教养好,但是为人处事很不错,借着吃杀猪饭的理由,迅速跟十八里铺的女人们混熟了。
  腊八的时候又跟去了张家村,认识了外家的人……。
  等到了过年的时候,于良吉就坐在炕上,跟石宏大玩着象棋,于兴怀在地上忙进忙出,何管家也在旁边跑腿儿,负责指挥的是贞娘。
  “卫生都打扫完了,今天开始祭灶,灶糖没祭灶之前不许吃!”贞娘打掉偷偷想吃块灶糖的于兴怀的一只爪子。
  “夫人,祠堂已经打扫好了。”何管家进来报告。
  “夫人,贡品已经摆放好了。”曹嬷嬷进来回禀。
  “夫人,……。”大丫鬟进来汇报。
  看着侄媳妇忙碌的样子,于良吉叹了口气:“还是有侄媳妇好啊!”
  往年这都是他的事儿,虽然更多的是何管家的事儿,可就是觉得累啊!
  今年多好!
  侄媳妇什么都安排的好,这种带出去上的了厅堂,带回来下得了厨房的侄媳妇简直就是他们老于家祖坟冒青烟了!
  等安排妥当了,贞娘才进屋:“小叔,石叔,去祭灶吧,今天小年呢!”
  “哎哎!”于良吉立刻丢下象棋穿鞋子,马上就要输了,多亏了侄媳妇!
  石宏大轻笑一声,放下了手中的象棋,棋盘上,石宏大将了于良吉的军!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贞娘是不会跟着男人们去祭灶的,她要安排小年的吃食,以及一些东西。
  祭灶过后吃了饭,石宏大跟于良吉悠哉游哉的去了他们俩居住的后院儿,丢下于兴怀开始接受娘子的指派,各种忙碌!


第389章 番外之九
  于家过年很简单,主要是吃个热闹,今年因为有了新夫人的关系,家里很是喜庆,各种红色几乎铺满了视线所及的地方。
  于良吉对此无语半晌,石宏大却觉得不错。
  二十九的时候,于兴怀带着贞娘,跟在两位叔叔的身后,给十八里铺各家松了年礼,趁机还得了不少的红包,这是于兴怀最后一次得红包了,再过年他就是大人了。
  贞娘也得了不少,不过更多的是各家大娘婶子奶奶给的绣品,寓意也好,喜鹊登枝,五子登科等等吉祥花样。
  年三十的晚上,看着烟花满天,石宏大偷偷的握住了于良吉的手。
  于良吉紧了紧手,前头,于兴怀正在兴致勃勃的颠着烟花,后面,贞娘正在指挥人手下饺子。
  “走吧,咱们去发纸。”石宏大扯着于良吉,离开了主院,出去在十字路口烧了一些纸钱。
  “明年清明的时候,带侄儿媳妇去认一认祖坟。”于良吉一边烧纸一边跟石宏大商量。
  “应该的,孩子成亲的时候,去过一次,侄媳妇还没去过呢!”石宏大也给自己老娘烧了一些冥币纸钱。
  “开饭了,开饭了!”老远的,于兴怀正在喊他们俩回去吃年夜饭。
  饭桌上,真正的竹子就四个人。
  “一愿世清平,二愿常安乐,三愿子嗣多。”于良吉第一杯同样是先敬天地后敬鬼神,第三杯才敬人,只是他这话一说出来,贞娘的脸就红了。
  她嫁进来也不少日子了,可一直没有好消息。
  “好,明年一定努力!”于兴怀笑嘻嘻的在桌子下面捏了捏贞娘的手。
  “那就多努力,明年你可要跟着你小叔好好的学,听说明年边关那边就要开始改了,第一个就丈量土地。”石宏大跟他们干了这杯酒,吃了口菜才跟于兴怀说话。
  “是啊,丈量好了土地才能开始整改。”于兴怀想到自己的理想抱负就特别有精神。
  正月初一和初二就在家过了,难得家里增加了人口,四个人颓废的玩了两天的麻将!
  石宏大本来不会玩,但是人家手气好!
  于良吉会玩一点,还总是出错,光诈和就诈了两次!
  于兴怀会玩,他记牌记得可清楚了,谁打了什么,还有什么没出,都算计到了!
  贞娘最厉害!
  “小的时候,被奶奶抱着,看她们玩,看会的!”贞娘想到小时候就特别可乐:“还没学认字呢,就知道一万二万了,可把我娘亲坏了!”
  于兴怀听了嘻嘻的笑:“我小时候就小叔教我背书,三字经,百家姓,当时村里人可羡慕了!”
  现在不同了,现在有了学堂,村里的孩子一个比一个出息了。
  初三的时候,他们一起去了张家村。
  如今的张家村,比起过去那是好了太多了!
  虽然张家的老大人老实,但是认死理的啊!
  以前被张迪村长带出来的坏习性,都硬是被改了过来!
  张家老爷子和老太太老早就站在家里的大门口那里看着了。
  这第一年认新门,是很重要的,等贞娘进门给磕头拜年时,二老笑的合不拢嘴,还给了一套精致的金子头面首饰作为礼物。
  这在农家来说,是十分贵重的礼物了。
  贞娘看了看于兴怀,她不知道该不该接了。
  “拿着吧,外公外婆高兴。”于兴怀知道,不能不接。
  于良吉趁机扫了一眼,嗯,张家两个儿媳妇脸色变都没有变,这些年她们俩老实了许多,还给了贞娘一副大银手镯做礼物,也是下了血本了。
  这次过来,依然是全副仪仗,于良吉摆明了是不可能让孩子在这里过夜的意思,石宏大也不管他,由着他示威一样的带着这么多人走亲戚。
  不过张家不介意,能来就行了,来了这么多人也好,张家村的人以后更不敢跟自家起刺儿了。
  张老太太岁数大了,但是依然坚持给俩孩子包了一顿酸菜馅儿的饺子,没放多少油,吃着很开胃。
  张家的条件如今好了,房子翻新了,家具都换了新的,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迎接这对新人。
  初四晚上回了十八里铺,初五是破五,就不离开家了。
  往年都是曹嬷嬷带着侍女们给缝缝补补,今年有了女主人,就是贞娘带着人,找了家里破了的衣衫缝缝补补,表示自家勤俭又和睦的意思。
  初六就是春宴,依然是庆丰侯府一个摆的,贞娘第一次请大家吃饭,忙活的很,生怕有一点不对的地方,让人说出不好来,给侯府丢脸。
  不过村里人都吃得很开心,尤其是于良吉,他的银耳有了效果,并且商量了一下,让村里都种植个银耳大棚,等大家熟练了,完全可以培训别人,收个培训费,教他们怎么种植银耳。
  之后便是别人家春宴,贞娘每一家请客她都跟着去,跟村里人更加熟悉了,也终于知道,为什么于兴怀最开始对自己那么冷淡了,因为身份的关系,更因为他是怕她不能适应这里的生活。
  京中的日子,贞娘都是大家闺秀,虽然不至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是依然有许多礼教约束,而在这里,大家都是一样的,甚至还有女人跟车姥姥商议,明年要孵多少鸡鸭鹅。
  贞娘也预定了一些,她想融入这里,就要跟这里的人一样,勤俭持家。
  回去之后,她还跟于兴怀在床帐里躺着聊天:“开了春就送去一百个鸡蛋,可以孵出起码七十只小鸡仔,到时候养在后院的山坡上,鸡鸭鹅的都有,不会啄果子,还能吃到蚂蚱。”
  “嗯嗯。”于兴怀困的不行,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正月过后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啃了猪头肉之后,时间飞逝到了三月,清明节,带着新婚的俩孩子去了西山,祖坟那里。
  “这是你公公和婆婆,那是祖父祖母。”于良吉给介绍了一下,贞娘上了供品磕了头。
  于兴怀却在行礼之后,拉着她去了旁边的一个孤坟:“这是石叔的娘亲,也是祖母。”
  贞娘二话没说就上了供品,行了大礼。
  石宏大无声的笑了,于良吉点了点头。
  三月过后,四月便是准备春耕了,于兴怀跟在于良吉身后,对耕种的每一个步骤都仔细研究,他只有一年的时间跟在叔叔身边学习,第二年就要去勘察边境了。
  这一日,正在大棚里忙碌的叔侄俩,被石宏大给扯了出来:“侄儿媳妇不太舒服,快去看看吧!”
  一听媳妇不舒服,于兴怀就赶紧跑回了主院。
  于良吉跟石宏大后面跟着就到了,大夫已经请来了,刘大夫给号了脉,笑着恭喜于兴怀:“恭喜您了,夫人已经有了一个多月的身孕。”
  于兴怀已经高兴的傻了!
  幸好刘大夫见多了这样的傻爹,对于良吉和石宏大也恭喜了一番。
  “好好好!于家有后了!”于良吉也有点傻了,还是石宏大镇定一些,除却手爪子激动的抖了抖,再抖了抖。
  最激动的是贞娘,噗噗的掉眼泪,她可是怀孕了!
  婆家不着急,娘家那边一个月一封信,几乎都是在问喜信什么时候能有?
  问的她都快要哭了好么!
  “可不哭了,不哭啊!”于兴怀扎着手哄媳妇。
  石宏大拉着于良吉送了刘大夫出来:“可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没什么,夫人身体很好,才一个多月,不能太劳累,更不能多走动,等三个月后胎坐稳了,就没什么了,夫人想吃什么吃什么,不用太补,头一个孩子补得太大了不好生产。”刘大夫絮絮叨叨,旁边石宏大跟于良吉听的两眼冒花了,还是曹嬷嬷有经验。
  “可要准备一株老山参?”生孩子的时候都准备一个的。
  “可以,生产的时候备着一些。”刘大夫最后还是跟曹嬷嬷和何管家说了,那俩即将升级为爷爷辈的人,已经光顾着傻笑了。
  已有了喜信,便赶紧写信给京中的亲家,于良吉亲自动笔,石宏大跑出去弄了不少本地土特产,银耳都是晒干了的,打了个大包送给亲家。
  亲家也很快就回信了,不止回信,还有给女儿的信,女婿的信,以及送来的老山参,和八个老嬷嬷!
  都是曾经照顾过长公主生产的能人!
  于良吉顿时就让何管家给安排好,这可是接生婆呢!
  不仅安排好,吃喝都要最好的,争取让她们死心塌地的给贞娘接生!
  “侯爷您放心,小的知道怎么做。”何管家内务府出身,那些老嬷嬷也是,大家半斤八两,都是千年的狐狸,就别聊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