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25部分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25部分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就不知道收敛?
  他日子过得好,是在村里,要是在外头,付二柱家那点家底啥也不是!
  “可是咱家大小以后是要考功名的,若是得罪了小于举人,咱家大小可怎么办?”付大柱媳妇坐在炕上垂泪。
  “考功名自然有他先生。”付大柱挠头:“实在不行,就跟我一样,读点医书,学点医术,做个大夫。”
  “跟你学有个什么出息!”付大柱家的高声尖叫:“我儿子将来可是要好好读书,将来当大官的,可不能跟你一样,一辈子就只能当个村医,我二儿子身体健康,将来可以报考军校,读好了当大将军!”
  付大柱家的对两个儿子期望甚深,一文一武,将来他们家就是十八里铺最有名望的人家,再也不会被村长他们管着!
  “你,你简直不可理喻!”付大柱对媳妇的这种执着已经无语了。
  也不知道媳妇受了什么刺激,竟然一直坚持家里两个大了的儿子有出息,非要逼着喜欢习武打架的大儿子读书考功名,老实巴交喜欢种地的二儿子去学武考军校。
  家里俩儿子每次见到他们的娘,都恨不得退避三舍,小儿子看到两个哥哥的架势,也对娘亲亲近不起来,一个女儿还小,也就她跟着付大柱媳妇亲近些。
  “我望子成龙怎么了?”付大柱媳妇拍着炕沿:“我儿子必须是最好的,最出息的,于家都能出个举人,付家为啥就不能出个进士?出个当官的?”
  她在于良吉中了举人的事情中,看到了希望,她家的儿子必须能比于家的于良吉还要有能耐!
  要是于良吉知道她的想法,再结合她的年龄,就会知道,这妇女八成是更年期提前了,顺便还有点更年期综合症。
  想什么是什么,还有点强迫症,非要自己的儿子比别人强,要不是因为小儿子和小女儿太小,她也得上纲上线。
  付大柱出了门,觉得还是外面的空气新鲜点,让自己能喘口气,屋里那位太厉害,他有点上不来气!
  媳妇以前不是这样的,只是生了小女儿几年之后,脾气就慢慢的变了,越来越不可理喻了。
  付大柱家发生的事情,于良吉不知道,他只知道现在他需要好好哄于宝宝,小孩儿刚才被外头吵闹的声音,吓到了。
  “不怕,叔叔在呢。”于良吉抱着于宝宝,轻轻的拍着他的后背。
  “叔叔,那个人为什么在咱们家门口吵?”于宝宝有点哆嗦的倚在于良吉怀里,不懂为什么有人上门吵架。
  “她是个坏女人,当人家后娘,却不对人家好……。”于良吉用于宝宝能听懂的词汇告诉孩子,分清好赖,明辨是非。


第108章 四月备籽
  石宏大没有因为后娘找上门来就耽搁开荒,已经四月了,眼看着就要下籽儿了,开荒很快就完成了。
  在开荒后没两天,一场比较大的春雨及时的下了下来,都说春雨贵如油,在东北这边更是如此。
  于良吉在家已经开始选择种子了,趁着春雨刚下,地还是不缺水的时候,要赶紧下籽儿了。
  玉米是必须要种植的,这东西产量高,抗饿,很多人家的主食都是它,但是荒地不行。
  根据朝廷惯例,荒地头三年都是不收税的,三年之后才收半税,五年之后才收全税,他名下的土地加上荒地,也将将够五十亩,刚好免税。
  石宏大的那二十亩全都是荒地,正好也免税。
  东北这边的土质疏松,但地质肥沃,适合种花生。
  花生又名长生果,营养价值高,花生苗也不用多么精心的伺候,且花生榨油也不错,花生油也很实用。
  各种好处都不少,于良吉就决定先种植一年花生,反正不用交税,种什么都成。
  哪怕卖不出去,自家也能消化掉,实在是花生很多地方都能用得上,不论是大酒楼还是小酒肆,茶馆、戏院之类的地方,都缺不了它,平时的小摊子上,也是一盘油炸花生米,最好最简单的下酒菜。
  再退一步,不是还能榨油呢么?农家人吃油不易,除却动物油脂,就只能用植物油脂补充。
  所以花生应该是不愁卖的农作物。
  于良吉就决定那片地方种花生好了!
  石宏大没意见,想种什么就种什么,他们有的是时间和力气。
  于良吉挑了不少玉米种子,这年代没有尿素,没关系,不是有尿么?他攒了一点于宝宝的童子尿,配了不少白开水,用来泡种子。
  这样种子有力气,能保证健康的发芽钻出土壤。
  说白了就是发芽率高,长出率高而已。
  除了玉米和花生外,自家十亩地还要种植小米,于良吉发现这里的小米也不错,到底是绿色食品,而且南方那边不知道为什么,就知道种植的大米,小米却很少,每年还要拉着大米来北方换小米。
  说北方的小米比南方的好吃。
  于良吉在家育种了差不多十天,等玉米种子发芽了,他就都交给了石宏大去种植,反正有车有犁,倒是不用担心他。
  石宏大顺着一排一排的地垄挖好小坑,然后在每个坑里放底肥,底肥是标准的农家肥,除了比较脏,味道比较臭,这是最好的肥料。
  离了它,这庄稼虽然也会长,但是绝对部会长多大,每个玉米棒子多长出那么一厘米,就多好几粒,一亩地多打一些粮食。
  要是不放农家肥,放什么?这是在古代,哪里找化肥去?
  放好底肥之后,再将已经发芽的苞米籽儿播到每个坑里,为了保证出芽率,每个坑里最好放三四个种子,不然万一这颗种子发霉了,或是被虫吃了,又得麻烦重新种,都放好了之后,就是用锄头将坑填上,土不用填太多,适量即可。
  一切全都靠人工,根本没有任何机械。
  幸好他们家有小于举人弄的犁杖,卸下铧之后,就剩下后面收拢的那部分,直接趟上垄就行了,不用人工给种子盖土,这就省下了大量的时间。


第109章 得到认可
  春播是很累人的,石宏大又不让于良吉下田,于良吉只好在家做好后勤工作,做饭,和挑选种子。
  原主有个放大镜,是当时考秀才之后,嫂子给买的礼物,现在于良吉用它来挑选种子。
  于宝宝很乖的在描红写字。
  干农活就是累人,于良吉就去有养鸡的人家,收了不少鸡蛋回来,加上自己家每天也能收几个蛋,除却受精蛋找了乔大娘代为孵化,其余的都吃了。
  谁让他们家吃不得荤腥呢。
  只好用素的补一补,顺便跟孙大爷打了声招呼,每天依然送一壶豆浆过来,因为春播都是早早的下了地,孙大爷也早早的上门送豆浆,每天于良吉都给石宏大带上半壶,休息的时候就让他喝上些豆浆,另外还带了一壶水,白开水。
  因着开了春,这村子前头的大河也开化了,有人下网捞了点开江鱼上来,于良吉托乔大娘买了一些,做了之后,中午去给石宏大送饭的时候,捎带上,让他在地头吃好了,家里就没沾荤腥。
  “小于举人啊!”这天,老村长来了。
  在农忙的时候能登门,必定都是着急的事情,于良吉赶紧给开门放了进来:“您怎么来了?有事找小二来说一声就行。”
  佘家小二就是老村长的二儿子。
  “今儿来两件事,一件事就是你家那个犁杖,我看挺好用的,你家地要是种完了,能不能、能不能出借一下?”老村长眼巴巴的看着于良吉。
  他家那犁杖虽然看着怪模怪样的,但是种起地来是真不赖啊!
  开荒的速度快,趟垄的速度更快,还有那个耧车,石宏大一个人,种二十亩地的谷子,两天时间,完事了!
  这是什么速度?
  这速度别说老村长了,就连石宏大自己都眼红不已!
  “当然能了,等他今天回来,估计就种完了谷子,耧车没用武之地了,您就拿去使用吧!”于良吉笑呵呵的道:“我巴不得大家都来看看新鲜玩意儿,若是能加快大家种地的速度,就是好事儿,等大家闲了,每家置办上那么一两个,到时候咱们村儿恐怕还得增产呢。”
  “好好好,我就说小于举人肯定不会忘了乡亲们,你先头说怕新事物大家接受不了,我就说他们见识浅,现在咋样?一个个还不是腆着老脸来求我了?哼!老子让他们别扭!”老村长气哼哼的道。
  “您别跟他们置气,这都是尝试,尝试好了,大家才能不损失,尝试不好了,也就我一个,种地的时间晚点,不怕啥。”于良吉嘴上说得好听,实际上他知道,这些人讲究资历,觉得种地还是他们这些老庄稼把式才靠得住,像他这样的“读书人”,只能是纸上谈兵的料,他要是没做出成绩来,谁听他的啊?
  “还是你心眼儿好!”老村长明白于良吉的意思,说实话,他一开始也对小于举人半信半疑,那东西看着怪怪的,没想到用起来忒好使。
  这下子大家伙儿都傻眼了!
  等石宏大种完了谷子,他们也都认可了于良吉,不愧是举人老爷,连种地都比他们能耐!


第110章 第二件事
  “呵呵,您老吃茶,吃茶!”于良吉赶紧给沏茶倒水,一般人家都是一碗糖水甜甜嘴,到他这里行不通,岁数大了,给喝糖水万一糖尿病了咋办?还是喝茶吧,家里最不缺的就是茶叶,还是上次县太爷奖励的时候,给的半斤红茶。
  “这茶叶味道真好!”老村长抽旱烟,也喝茶水,只是平时喝的都是一些最次等的茶叶末,像这种茶叶,能看到叶子脉络的,太少见,而且味道醇厚绵长,和平时的太不一样了。
  “是上次县太爷送来的贺礼,您喜欢的话,回头我包一两给您带回去慢慢喝,我年轻,喝茶的时候少,别放过了味儿。”于良吉趁机提起送礼的事情,本来他就是这么想的,只是一直没找到机会。
  在这里,他可是知道老村长的权利很大,虽然责任也很大,但是权利比起普通百姓可要大多了,一个村子的大事小情都要老村长点头才行,于家虽然他中了举人,但是小的小,弱的弱,就石宏大一个,还是个外来户,刚扎根,可不是要老村长多看护一下么?
  “那我老头子可有口福了!”老村长还真舍不得好茶,他这辈子也就好点旱烟和好茶,可惜,旱烟可以自己种,但是好茶却难得,而且这种东西北方不产,都是南方运来的,价格可不低。
  “您还没和我说第二件事情呢!”于良吉又给老头儿倒了一杯茶,他自己跟于宝宝可没敢喝,于宝宝太小,喝不了茶水,他则是不敢喝,怕晚上走了觉。
  在没有红牛、可乐、咖啡等物品的古代,茶叶的提神醒脑功夫可不是盖的,他就尝试了一次,就不敢喝了。
  要喝也只能是在早上,提神一整天什么的,太让小于举人精神了。
  “这第二件事情,就是房子的事,趁着播种下去,还没发苗的时候,天气也好,赶紧起了地基盖房子,要不然就要赶紧修缮一下你这小房子,省的到了夏日,大雨一下,你这房子可不抗浇。”老村长扫了一眼于家的这间土胚房子。
  再怎么好好打理,也是土胚房子,每一年都要修缮下,不然第二年恐怕就萧条了,第三年保证漏雨水雪水,第四年要是再不管不顾的,恐怕就有塌陷的危险了。
  这就是土胚房子的悲哀。
  “盖房子,赶紧打地基,我这两天问问石宏大!”于良吉这才想起来自己还有房子没盖呢!
  春天雨水少,正是盖房子的好时候!
  秋天其实也干燥,但是秋天不行,大家都忙着秋收呢!
  “工程队都找好了,就差来人了,咱们村子里的围墙也要起来,您看,是不是围墙的范围弄大点?我看还是要把打谷场给扩进来的好,秋天咱们晒个谷子什么的,都在打谷场那里弄呢。”于良吉预想的村子围墙,必须要高大上,这地方太危险了,去年冬天那都进了狼群了,今年他可不想夜半惊魂了。
  野生动物繁殖的太茂盛,也不是啥好事!
  “成,就把打谷场扩进去!”老村长一听,更高兴了,打谷场每年秋天都有野兽下山糟蹋粮食,他们是防不胜防。


第111章 青砖围墙
  “还有,以前五十两银子,打算筑建的是土围墙,现在我得了朝廷的嘉奖,不如改成砖围墙?”于良吉提议:“因为砖围墙不用年年打理,更不怕坍塌。”
  以前他没财力,只能先打个土围墙,压上点青砖美化一下,现在不一样了,他有钱了,围上个砖围墙才是正事。
  砖围墙结实,也不用年年维护,省事啊!
  “你有那么多钱吗?”十八里铺有多穷?老村长还是知道的,连张家村都没有砖围墙,他们能盖的起吗?
  “您知道,上次赏了不少钱给我。”于良吉说的是手动脱粒机的事情,朝廷一向很大方,给的是真金白银。
  “那是你要盖房子的钱!”老村长觉得,那是小于举人的知识钱,咋能乱动呢?
  “我不多出,出五百两,足够咱们村子起围墙了。”于良吉举手表示:“等将来,咱们村子再也不怕被野兽袭击,也不怕狼叼走孩子了。”
  说起这事,是一些村子里的心痛病,这个时代因为没多少污染,野兽那是遍地都是,尤其是他们东北这边,靠山,林密,野兽也多。
  十八里铺老车家的孩子,就是被野狼叼走的,都六七岁了,半夜拉肚子上茅房,结果一去就没回来!
  事情发生后,老车家差点崩溃!
  因为那是他们家老大!
  还是个男孩儿!
  就这么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只知道是被狼叼走了,因为有狼爪印子在地上,雪地里看的可清楚,一直到林子里才消失,且一路上都有血滴在那里,特别的刺眼。
  于良吉在原主的记忆里看到过好多起这种事情,以及去年冬天的狼群袭击村落,他现在有这个能力,对自己的居住环境,一定要好好整治一番。
  “这么多?”老村长手里头的旱烟袋“吧嗒”一下子就掉了。
  五百两银子啊!
  他们将拥有所有村落里最好的青砖围墙!
  “不多了,够盖个好围墙,咱们下辈子都不用愁了!”于良吉赶紧捡起烟袋锅子还到老村长手里。
  “够了,够了,太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