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52部分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52部分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瞎说,人家可是县太爷!”于良吉的印象里,好像古代的县太爷没几个好东西,欺男霸女,为祸一方,成了土皇帝。
  “我也没瞎说,我今天去朝立药堂卖东西的时候,正好赶上他也在,哎呦喂!见到我见到他亲哥哥似的!”石宏大逗弄于良吉,给他学那个县太爷的巴结样子:“我当时以为他是我失散多年的兄弟呢!”
  “哪有你说的那么严重啊?”于良吉抱着肚子笑。
  “咱们这个县太爷,可是个厉害的,当年自愿来边疆贫瘠的县城当一任父母官,治理的隔壁县很不错,三年这后,吏部考绩的两个‘优’呢,后来他上书说不希望升官,希望平调,治理临盛县,你知道的,十八里铺在临盛县可是出了名的,现在出了一个你,在他的任期之内,有个少年举人还不算,还出了好多东西,得到朝廷的嘉奖,他以后别说能胜任知府了,恐怕以后官途都是一片平坦了。”石宏大给他普及县太爷的资料:“他是看出来只有贫瘠的地方才能做出政绩,像南方那种富庶的地方,治理不出什么政绩,管好了是本分,一点出点什么事儿,可就是污点了。”
  “那他也是个明白了。”于良吉笑完了就很感叹,搞政治的人没有一个是简单的。
  “所以他说想来拜访你让我给拦住了,我说你虽然出孝了,可孩子还没有,不宜过分张扬,他才没跟着来。”石宏大嗤之以鼻:“你也不用担心,明天我去县城,给他送一份节礼,他就知道了。”
  “若是能神交更好,见面难免不自在。”于良吉没见过县太爷,不过也不想跟他深交。
  “对,就是神交就行了,没必要非要见面不可,他明年就要调任了。”石宏大觉得人都要离任了,能不勾搭就别勾搭了,等新县令到任了,再说吧。
  “你呀!”于良吉哭笑不得,同时也纳闷儿,是什么给了石宏大底气,让他一个普通老百姓,对县令都能笑侃,还有胆子拦人?
  不过石宏大不说,他也不方便问,人都有秘密,他不是也瞒着石宏大一些事情吗?
  昨晚石宏大没有追问,他就决定,除非石宏大自己说,否则他绝对不会追问。
  晚上俩人在炕上哄睡了孩子后,亮着灯烛开始数钱。
  刨除雇佣帮工的花费和吃喝,于良吉没怎么记账,就先拿出五百两,算是花销了。
  剩下两千五百两,他有三十亩地,石宏大二十亩地,他想分钱给石宏大,被石宏大给拦住了:“钱你收着。”
  “那你……”于良吉没想到石宏大连钱都不要了。
  “咱俩还分什么你我?”石宏大伸手捏了捏他的手:“你说呢?”
  暧昧的气氛在俩人之间流转,于良吉想了想,也是,俩人现在是谈恋爱的时候,但是多数时候更像是老夫老夫。
  “好吧,算作你的嫁妆。”于良吉很痛快的收了起来,家里原本的存款也只剩下了两千多点,把那些零头拿出来花销,剩下的两千两加上现在的三千两,他打了个包袱:“明天你去银行里存起来。”
  感谢穿越前辈,他当年苏出了银行这个宝贝,家里的银票都是全国通兑的,只要存在名下就行了。
  “嗯,零碎的我取出来,买两坛好酒给山长。”石宏大是打听过的,老山长在小于举人考试的时候,可没少帮忙。
  不然他一个农家子,肯定没什么经验,那哪儿能一次就考中啊!
  “地窖里的甘草杏,明天带两坛出去,给老山长一坛,再给县太爷一坛。”于良吉还盘算了一下:“顺便给县里学堂旁边的周家和紧挨着的王家送一份礼物,这两家的孩子是我的同窗。”
  原主的家境虽然不如这两个同窗,但是学习好,他们在府城上学的时候,一起学习了三个月,交情好,虽然那俩最后没考中。


第149章 中秋佳节
  “记住了。”石宏大又掏出两张银票:“这是卖了野猪肚的钱,一个猪肚一千四百两,另一个一千六百两,一共是三千两。”
  “那就再存两千两,剩下一千两换成银票压箱底,就传一些突发情况。”于良吉接过银票,跟先前的包袱放到一起,里头就有了七千两了。
  一千两三碎的银子他放到自己的钱箱子里,剩下刘文喜那里有五百两,足够花销了。
  “不对!”收起钱之后,于良吉突然想了起来。
  “怎么了?”石宏大不知道他想到了什么,把钱又拿了出来。
  “我跟你说……”于良吉把付大柱子的事儿跟他说了一下,然后自己总结道:“我看他不安好心,咱们这卖野猪肚的钱,不能要。”
  “我打的我还不能要?”石宏大不乐意了,这野猪要是没有他,那些跟去的人,真就是只能“呵呵”了好么!
  “你是能要了,但是万一付大柱子把事情嚷嚷出去呢?这可是一大笔钱!”于良吉从原主的记忆里知道,十八里铺的人一年到头赚的钱并不多,而野猪肚子竟然价值三千两之多!
  这么一大笔钱,足够让村里人对他们于家“呵呵”了好么!
  在这里住着,跟村里人不打好关系不行,这钱他们不能要!
  “那你想怎么办?”石宏大知道财帛动人心,于家之所以没人敢动,一个是因为小于举人是有功名的,另一个就是于家的钱财来自于朝廷的奖励!
  “把这件事情跟老村长说一声,然后银子咱们分出去,一户分个二百两,剩下的归你个人所有。”于良吉眼睛放光的算计:“但是付大柱子家就不要给了,他存心不良,不要让老村长说出去,给了钱的人家也不要声张,大家闷声发大财。”
  “哦?”把钱就这么分出去,石宏大也是不乐意的,他也是没想到,两只野猪肚子竟然那么值钱,不过上头的“疔”不少,对方给的价格也没压价。
  “要是他没别的动作,咱们也不吭声,要是他敢往咱们身上泼脏水,哼哼哼,全村人都能证明!”于良吉哼哼一声,付大柱子这种人,绝对不会拿不到好处就偃旗息鼓的。
  “可是这钱给出去,真的好吗?”石宏大担心:“俗话说的好,升米恩斗米仇。”
  “你说的也有道理,但是你想想,大家分了这些钱,就会认为是你给他们带来的财运,且咱们家并没有私吞这笔钱,足以证明咱们跟村里人都是交心的,咱家突然富贵起来,尽管他们表现的都很平常,但是你们没发现吗?他们都不怎么跟咱家走动了。”
  何止是不走动了,要不是他们在秋猎上表现的特别好,回来后黄大厨还主动站出来卸猪分肉,而且他还要是精瘦肉,他们送了东西过来,算是有了交集。
  “好吧,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一点钱而已,石宏大也不想跟他唱反调,而且有人知道野猪肚子值钱了,这事儿村子里也早晚会知道。
  于良吉写了一份礼品清单,其实没什么贵重的东西,家里黄厨娘自己做的月饼是必备品,还有他的甘草杏,这个时候吃到杏子可不容易了,再加上石宏大去县城的时候,会买两坛老白干,野猪肉家里吃得差不多了,他就没往里镇,但是打来的野兔子皮,写了两张进去。
  自家的小公鸡也来两只,这样的礼物虽然看着多,其实真没多少钱,他可不想让人觉得他是给县太爷行贿。
  山长是长辈,但是身份不如县太爷,于良吉给县太爷的礼品比山长多了两只大鹅。
  而给两个同窗的礼品,比给山长少了两坛老白干,多了两刀宣纸。
  晚上说完事情就休息了,第二天一大早,吃完早饭石宏大又出去了,于良吉没跟着,没办法,他不会骑马!
  原主骑马倒是会,可仅限于溜达,跑的话,是不行的,他就更不行了!
  再加上他身体不好,石宏大也不敢让他骑马颠簸,这一年根本就不让于良吉摸缰绳。
  石宏大走了,昨天买回来的东西还都在,于良吉让刘文喜整理了一番,拿着十块五仁的月饼,拎着两只大鹅子,还有一瓶老白干,身后跟着拎着东西的巴穆这个半大少年,亲自抱着一坛甘草杏,就去了老村长家,这是他给老村长准备的中秋节礼。
  他到的时候,老村长的大门是打开的,现在天气已经冷上了,家里人正在个苞米去皮晾晒。
  当时为了抢秋收,都是直接带皮把苞米掰下来的,现在就要进行二次收拾,很麻烦的一件事情,不像他们家,直接掰了光棒子回来,省事了。
  “小于举人来了?”看到于良吉亲自登门,老村长脸上有了光彩,老脸皮成了一朵雏菊:“快请进!”
  “给老村长提前道一声中秋快乐。”因为第二天就是中秋节了,提前一天来走动,明天就守着家里人过节,不出来打扰人了。
  “好,好,中秋快乐!”老村长高兴的很,佘大娘还给他上了热茶水。
  “这是给您老的礼。”于良吉坐下后,巴穆就把东西都拎到了门口,他人没进来,但是东西都放到了一边。
  “好,好,收下,都收下!”老村长很不客气的收下了,他知道于良吉不差这点东西,能亲自登门已经是十分敬重的表现了。
  “这个是我自己研究出来的甘草杏,也给您老尝个新鲜。”于良吉抱着甘草杏过来,就是让老村长看一下,这东西他可是打算给村里人换个零花钱的呢。
  “哦?甘草杏?”老村长接过坛子扒拉开封口,一股淡淡的杏香味道混合着甘草的味道飘了出来。
  “对,甘草杏。”于良吉笑眯眯的点头。
  佘大娘拿了两双筷子出来,老村长夹了一个甘草杏,杏肉半透明,自带一点黏性和发酵的味道。
  “杏子下来那会儿,你就收了不少回去,就是为了做这个吧?”老村长想到那会儿,石宏大挨家挨户的收杏子的事儿了。
  “是啊!”于良吉笑眯眯的道:“反正那个时候也是闲着无事,看到各家都不少杏子,但是那个时候吃的少,杏子吃不了很快就坏掉了,白白糟蹋东西,就想个办法弄点什么,这甘草杏就是这么来的,是赶考的时候,跟别的考生聊天的时候知道有这么个做法,回来查了书,才自己琢磨出来的,您尝尝看,味道如何?”
  甘草杏已经是被去了核的,老村长吃了一个,杏子的味道很足,还有淡淡的甜味,吃起来很刺激口水!
  “味道不错,味道不错!连我这老牙口都能吃得,而且酸酸甜甜的,很开胃的样子。”老村长眯起眼睛,北地这个时候可吃不到什么水果了,要吃也是蜜饯之类的东西。
  但是那样的东西,一般都很贵因为作为原材料之一的蜂蜜或砂糖,不论是哪一种,都是造价昂贵的玩意儿。
  “若是买卖的话,这一坛子,要价二两银子,您看合适么?”于良吉继续笑眯眯的跟老村长聊天。
  “太合适了!”虽然而两银子买个吃食看着很多钱,但是这一坛子看起来起码有十斤,二两银子十斤,两个大钱一斤,蜜饯可是要四个大钱一斤,还是最便宜的那种!
  “我当时收购杏子的时候,才两个铜板一斤,而且还都是挑好的,我自己回去也就是费点柴火和时间,以及不到一两银子的调料,做了二百斤的杏子,而本钱我算了一下,最多十两银子。”于良吉一边说,一边看老村长。
  老头儿眼冒精光!
  果然是人老成精!
  “那你的意思是?”老村长有点兴奋,但是又觉得不敢相信,这种好事谁家不是藏着掖着的?怎么小于举人还要往外说?
  于良吉听到他这么问,就笑了。
  不久之后,于良吉带着巴穆从老村长家出来,回到家里之后,又带着礼物马不停蹄地去了第二家,车家。
  老村长家在村里的地位第一,于良吉就算是成了举人老爷,也要拍在找不着,谁让人家年岁大了又是村长,还是看着于良吉长大的人呢。
  老车家则是因为车姥姥和车爷爷是村子里年岁最大的老人,于良吉没带甘草杏,剩下的都跟给老村长家的礼物一样。
  他第二个去车家,谁都说不出什么来。
  十八里铺的人太少了,二十四户人家,他就没去付家,剩下的都走到了,最后回来的时候,带着厚礼去了学堂。
  跟两位先生聊了一会儿,才回到家里用午饭,一上午走下来,其实还是很累的,但是于良吉跟村里人走动一番之后,那种彼此之间的疏离感倒是没多少了,他还是很高兴的。
  尤其他跟着分享了一份外财。
  石宏大是傍晚时分回来的,带着很多东西,幸好他去的时候就知道会有回礼,所以是带着巴图和巴多,三个人骑了六匹马,回来的时候,三匹马上都是东西。
  头一份自然是县太爷的,送来的是二十斤猪排骨,还有两瓶据说是南方来的竹叶青佳酿,以及一套文房四宝,还有两罐今春的好茶。
  第二份是山长的,一套文房四宝和两本新书,文人气十足。
  第三份是两个同窗家给的,两家已经听说他出孝了,就是不知道具体时间,所以准备了礼物,本来石宏大不来的话,明天就给送过来了,没想到让于家人先到了。
  周家预备的是一切宣纸和两本新书,还有两块墨锭;王家送的是两本新书和一个砚台。
  “他们对你送去的礼物都很满意,还代为问候,知道你身体不好,不太常出门,让你好好养身体。”石宏大将东西都让人卸下去。
  “那就好。”人家给了回礼,证明跟于家关系没断了,这就是好事,尤其是县令大人,他给的礼物最和于良吉的心意,不需要太贵重,只要有来有往就行了。
  除此之外,石宏大还买了些棉花和棉布回来,给家里人做棉衣。
  这些东西的接手者是宋氏母女,这娘俩儿整天别的活儿不插手,就是闷头做衣服,于良吉告诉刘宋氏,晚上别动针线,省得熬坏了眼睛,白天也是做一会儿歇一会儿,他们家又不是着急穿,不需要赶工。
  母女俩从来到这里大半年了,习惯了之后也不再那么紧张了,知道主家跟当时说的一样,是个好人家,吃得好休息的也好,倒是气色好了不少。
  偶尔也能露个面,跟刘宋氏也说些话了。


第150章 踢翻快乐
  吃晚饭的时候,于良吉就跟石宏大说了,他把钱分给了大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