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60部分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60部分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孟家则是因为自家儿子酗酒如命,不喝酒的时候老好人一个,喝了酒就换了另一幅样子。
  听说石张氏是个厉害的,养活的闺女也是爽利的性子,这才定了这门亲事,光是彩礼就过了五十两银子。
  “这是二两银子,算是给她添妆的了。”石宏大又丢下二两银子,他的荷包里每天都装着十两银子的零花钱,这是小于举人给他的,每一个都是一两的小银角子。
  “才二两?”石张氏不满意了,以她目测的结果,泗洪大起码能拿出二十两银子给女儿添妆,到时候她就留下十两,给十两添妆,就说自己的私房钱,给女儿长脸啊!
  “我给爹的赡养费,不也是二两?”石宏大讽刺的扬起嘴角:“难不成,妹妹比爹更重要?”
  这就差明说,石荣娘不孝了!
  “胡说八道什么?二两就二两!”石张氏赶紧让大儿子收了钱,生怕石宏大后悔一样,让石大喜赶紧赶车回家:“家里还有一摊子要忙呢,我们就先走了!”
  石张氏这回也不闹着要进去了,拿到钱就赶紧走,这趟来虽然没进门,但是弄到了四两银子也不错。
  小于举人简直要气死了!
  一声都没问,一点都没关心,就好像石宏大是空气一样,要完钱就走,一句都没问过石宏大,过的好不好?穿的暖不暖?吃的饱不饱?
  哪怕是问一句关于石宏大的,哪怕是一句!
  当娘的不怎么样,当兄弟也同样,一点点关心都没有,他们可是石宏大的家人!
  在小于举人看来,这样的不是母亲和兄弟,比陌生人都不如!
  起码乔大娘当时还将石宏大捡了回来,起码张家二婶子还给石宏大做过棉衣,张老太太还给石宏大做过鞋子!
  他们都是外人啊!
  而这两个可是他的亲人,实打实的亲人啊!
  “这、这、这太不要脸了!”要到钱转身就走什么的,小于举人气的哆嗦。
  “不要生气了,我都习惯了。”石宏大拉住他的手,轻轻地拍了拍。
  “怪不得石大哥你这样,要是我,连钱都不给!”小五也生气,他也是跟几个哥哥同母异父,但是他们被母亲教导的很好,他爹活着的时候,对那两位异姓哥哥也很好,给他们盖房子娶媳妇,成家立业。
  所以他无法理解石张氏的做法,就算石大哥不是她亲生的,可也是她儿子的亲兄弟啊!
  刚才他觉得石大哥有点太过了,毕竟底下除了继母还有他的弟弟,同父异母的亲弟弟。
  继母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可是兄弟有啊!
  他们有一半的血液是相同的,是兄弟啊!
  但是他那兄弟让他看了都觉得恶心!
  要是他去了县城不去二哥家,二哥就会很伤心,二嫂也会很难过,还有小侄子,每年四季衣服,二嫂都会给他和娘做一身。
  大哥离得近,照顾他和娘亲,二哥离得远,就给他们做衣服,三哥家里条件好,每年都会送来大米白面豆油什么的,还有姐姐,虽然远嫁了,但是还会写信给二哥,问候娘亲和他,一年到头也会捎一些东西回来。
  有着这样兄弟姐姐关心的小五,实在是无法想像,石大喜到底是长了个什么脑袋和心?难道石宏大不是他哥哥吗?
  “去年这个时候,你不是已经在我家了吗?”于良吉突然想到时间不太对:“那个时候你早就离开家门了吧?他们这才找上来?”
  “第一,他们很忙,忙着秋收,所以不会在那个时候过来找我;第二,早点过来的话,说不定我会回去过八月节,就算是当长工,过节也是有假期的,放假我不回家么?”石宏大早就看透了石张氏:“我回家的话,不是要吃饭?不是要喝酒?”
  石张氏是一个铜板都不想花在他身上的,所以她才会在这个时候过来要钱,一个是给了他充足的时间,说出去好听,另一个原因,就是不想他会回去过节,仅此而已。
  五月节的时候,石家根本没来找他!
  那个时候石张氏可是已经知道了石宏大落脚的地方了,但是石家就跟不知道一样!
  要不是石张氏时不时的冒出来闹一把,大家都以为石宏大是个孤儿!
  “太过分了!”小于举人很不忿。
  “不去想了,高兴点,咱们回去吧!让小五好好看守大门。”石宏大西笑了笑,真不敢相信,有一天有人还能为他抱不平,包括乔小五在内,都能出言谴责石张氏。
  想一想,石大跟石张氏做人是挺失败的,连石家村的村长都偏帮他,去年他卖地的时候,村长可给他帮忙了。
  甚至连石老蔫儿家都一亩地多给了一两银子呢!
  一路上小于举人都愤愤不平,巴家父子对汉人的这种家庭事务并不感兴趣,所以很老实的不发言。
  石宏大劝了他一路,到了家里还是没消火,黄厨娘很有眼色的上了一壶清火茶给小老爷。
  小于举人足足说了一个时辰的谴责永磁,几乎把石宏大给说睡着了,什么石大“养不教父之过”,不配当爹;石张氏恶毒后母应该下堂服苦役,反正在蒙朝的法规里,可是有儿童保护法的,她不明着虐待石宏大,冷暴力也是一种暴力!
  说完还气呼呼的不得了,石宏大趁机把人揽在怀里好好安抚了一番,才让小于举人消气。
  中午用的点心是豆面卷和炉果儿,配的是油渣炒咸菜丝,和着苞米小碴粥。
  于良吉一口气干掉了一碗粥,吃了两个炉果儿和一个豆面卷。
  石宏大怕他生气吃东西,吃完了也不让他马上就睡觉,而是带着他出去溜达了一下,顺便看了看大棚,里头已经有番茄秧开花了。
  黄瓜也有了结果,就是很小,才小拇指大小。
  看到自己种植的反季节蔬菜长得这么好,小于举人终于转移了目标,亲自拿着小刷子扫了扫新开的花儿,给人工授粉了一下。
  石张氏来的事情,全村的人也都知道了,对石宏大的做法都觉得不错,这样的人,千万别放进来,余大娘觉得她会忍不住骂人!


第160章 治疗霉叶
  这件事情在入冬前发生的,直到飘了小雪,烧了地暖,连孩子们都放了寒假,也没大事发生。
  于良吉的大棚蔬菜已经开始结果实了,可能是因为冬天的关系,大棚里虽然温度适宜,但是生长还是很缓慢,加上日照的时间短暂,偶尔来一场小雪,阴一天,甚至是几天,见不到阳光的青菜们差点枯萎。
  因为这里没有日光灯,没办法模拟日光啊!
  不过仅限刚开始进入十月份的时候,等几场雪一下,雪地都能映出白色的日光了。
  天气太冷,于良吉就不想出去了,每天在屋里窝着教小侄子学习,当然,石宏大坚持让孩子们跟他练武,每天早上都要洗漱完了之后出去跑圈,围着家里跑,然后才是回来洗手吃早饭,上午跟着小于举人学习文化,下午就自习,或者玩耍,还要写先生布置的寒假作业。
  偶尔于良吉也会去学堂,跟两位先生谈天说地,其实他主要的是用前世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跟林杰说一些风土人情,说一些治理方面的事情,基本上他说什么都是有依据的,例如从书中看来的,听同窗讲过的,他的那两位同窗恰好都有南方的亲戚。
  跟洪泽涛就爽快多了,直接俩人用他做出来的沙盘排兵布阵,是用傻子堆起来的简易沙盘,还有很多颜色的小旗子,用来排兵布阵。
  “我用大军包围你!”洪泽涛拿着带着“帅”字的棋子往最高处放。
  “你的大军不是被人打散了吗?”作为裁判的林杰直接将棋子拔走了。
  “承让诚然个,你现在就剩下散兵游勇了,要怎么办?”于良吉笑眯眯的问洪泽涛。
  体力他胜不过,脑力还是可以虐一虐他的嘛!
  完虐洪泽涛之后,石宏大会过来接他回家吃饭,从学堂到家里的这段路,还可以玩一玩雪球,以为内在家的时候,不能玩,孩子们都看着呢,而他怕孩子们冷到,基本上就每天中午准许他们出来放放风,玩闹一阵后就要回房间里,是打拳也好,站木桩也罢,反正房间够大,足够装得下。
  就这样,小日子过的充沛极了!
  十月中旬的时候,前头的大河就结冰了,村里有人提前放了木板进去,还能凿开冰捞鱼,为此家里吃了好几顿的鱼,尤其是可以上冻之后,用鱼肉做的鱼肉丸子,打汤味道鲜美的很。
  某天早上起来,于良吉刚洗漱完穿戴好衣服,还没等出门吃早饭,就被刘文喜慌里慌张的声音打散了清晨的宁静。
  “小老爷,小老爷,大棚出事了!”刘文喜基本上是连滚带爬的跑了进来,神色好像世界末日到了一样。
  “大棚怎么了?”于良吉对自己的实验大棚可看中了,这里既然有玻璃,为何冬季大棚没几个?甚至是反季节蔬菜都没有多少,而且卖的非常昂贵,为了自己的人能在冬天吃上蔬菜,他可是一直很关注大棚。
  “您去看看吧,小的真不知道原因啊!”刘文喜几乎是哭着说话的,他来了这里这么久,小老爷人好,小少爷人更好,还有大老爷也特别好,能给这样的人家扛活,他是烧了八辈子的高香了。
  可是交给他看着的大棚,出了事儿,他没第一时间上吊都是轻的了。
  刘文喜鬼哭狼嚎这么大的动静,石宏大也不打拳了,擦了擦汗,就穿着一身短打扮,跟在于良吉身后进了大棚。
  于良吉推开大棚的门,进来看了看,满大棚的蔬菜,青菜也刚刚,开花结果还没成熟,其中柿子占了一块地方,都已经有结小青柿子了,但是碧绿的叶子上, 竟然带着斑斑点点的干枯,这不是叶霉病吗?
  叶霉病是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其真菌定名为黄枝孢菌。叶霉病菌以附着在种子表面和侵入种皮内的菌丝及残存和附着在病残体、架材和土壤中的菌丝与孢子越冬。
  翌年春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孢子随风或弹射到叶片等部位侵入,一直延续到秋末。
  叶霉病又称“番茄叶霉病”,是温室番茄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一种病害,常造成叶片早枯而提前拉秧,与番茄霜霉病、番茄灰霉病并称,是番茄、黄瓜、葡萄、西瓜等经济作物需防治的主要病害。
  因为这种致病菌能够越冬,是一种十分顽强的植物病,今年你得了,若是不根治的话,明年有可能继续得。
  如今他们家的大棚里就摊上了这种病,石宏大他们并不知道这种病要怎么防治,东北这边天冷的早,这都十分月了,早就下了霜,就差下雪了,这种天气下,也没办法拉开玻璃大棚通风。
  而这种病,也是反季节蔬菜难以普及的原因之一,这种动不动就让青菜干了叶子的事情,很多大棚都束手无策。
  “这不是干巴病么?”石宏大扭头看了看刘文喜,这人不像是偷闲耍滑的样儿,但是这大棚得了病,可是真的,难道没有按时浇水吗?
  “我、我有浇水的!”刘文喜真的都掉眼泪了,这大棚他看的比看金子都严,按时浇水,一大早起来就掀开草帘子,让大棚见阳光,小老爷吩咐的事情,他都有按时照办,一点都不懈怠。
  石宏大也知道,他们都是很老实的,要不然也不会让于良吉看中放心的将他的宝贝大棚交给他来看管,但是这种事情不是人能控制的,也不去怪他,反而看于良吉脸色不太好,就想着开导一下他。
  “不碍的,大不了咱们就种春季蔬菜那一茬儿,这一茬儿先去掉吧。”是大户说着就要动手拔秧子,放久了干巴了,看着更难受,这可能是小巨人头一次种植东西,没想到摊上了“干巴病”。
  “你说这叫什么病?”于良吉震惊了。
  “干巴病,很大棚有的时间就摊上了,也不知道咋整。”石宏大想了想道:“听说还有果园也摊上过,都是成片成片的死,这病可难弄了。”
  “这病好办的很。”于良吉露胳膊挽袖子:“都不许哭丧着脸了,去,给我找点胆矾和石灰。”
  “石灰家里就有,胆矾得去道观。”石宏大不知道于良吉要这两样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干啥,但是小于举人的话,他一向是奉为圭臬的。
  “你先去找,回来我弄给你们看。”于良吉眨了眨眼睛,穿越前辈也有不能的时候,起码他对农事肯定没有自己精通。
  石宏大二话不说,回屋换了衣服就要出去,被于良吉给拉住了:“吃完饭再去!”
  “哦,我怕你着急,要不先去吧?”石宏大知道这种干巴病,若是真能治好的话,小于举人又要有朝廷的奖赏了。
  “吃饭, 吃完早饭再走,这么冷的天,眼看着就要下雪了吧?你不吃饭跑出去,也不怕饿。”他再着急,也不可能让石宏大饿着肚子跑出去,皇帝都还不差饿兵呢。
  吃完饭,石宏大一抹嘴就出去牵了马出来,上了鞍子等物,骑着跑了出去,他不赶马车,那东西太慢了,还是骑马快一些。
  在十八里铺不远的地方,跟众村子的交集地,有个道观,里头的道士都是博学之人,朝廷对度牒的管理很严格,不是谁都能出家的,起码这道学要有一定的基础,这是圣太祖下的铁律。
  胆矾别的地方没有,道观那里不少,石宏大买了一大包,家里石灰有的是,就没买,直接骑马跑了回来。
  到家之后,直接交给了于良吉。
  于良吉弄了一杆称,这东西还是他准备卖菜卖粮的时候,自己置办的,从小到大,斤两精确;两个大盆和一个大喷壶,称量好重量之后,他就将胆矾、石灰和水按比例混合,配成了天蓝色胶状的悬浊液。
  将刚配置好的溶液倒在了喷壶里,让刘文喜拿去:“赶紧的喷洒在大棚里,这种干巴病,就会没了。”
  刘文喜虽然疑惑,但是主人家说能治好,他就去干了。
  于良吉擦了擦手,刚才他一直在忙活,这种波尔多溶液是现配现用,不能耽误太长的时间,时间长了它就无效了。
  石宏大发现喷壶里的“药”是蓝色的,惊奇不已,追着问于良吉,他还想上报给朝廷呢。
  “这种叫波尔多溶液,利用石灰和……。”于良吉遇到专业问题,回答的那叫一个精确和仔细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