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62部分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62部分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宝宝委屈兮兮的收回了小爪子,可怜的看着他石大叔,用大眼睛表示疑问:真的不能再吃一只了吗?
  “听你小叔叔的,一天最多吃一只。”石宏大好笑的摸了摸他的头,给他夹了一筷子的红烧青鱼,这东西鱼刺少。
  有一盘子麻辣鳕鱼,于宝宝吃不了辣椒,孩子太小,所以这盘鳕鱼就让于良吉吃了。
  海鲜吃了两天,大家才缓过来,黄大厨也开始做别的美食,海鲜封存了起来,这东西一次不能多吃,他们北方人不是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吃多了这个有的容易过敏,有的容易体寒。
  日子就这样平淡的过了三天,石宏大再次带着巴家父子去了县城,拿了他定制的小弓小剑等给0子们习武用的东西,还有射箭的时候用的牛角扳指,也都是小孩子的大小。
  同时他也接到了上头的回执。
  于良吉这一天很紧张,坐立不安,也没心思教学,让教子们自己玩儿,算是放他们一天假。
  一直到张家二婶子过来找黄厨娘,问她要一点花椒,他们家的鳕鱼还没吃完,但是花椒没有了,想吃麻辣鳕鱼,花椒必不可少。
  “二婶儿,不是说要给小辉相亲的吗?”于良吉想起来,在很早之前,张家二婶子就跟他打招呼了,说是要给张艳辉定亲,还说秋收之后就开始下聘呢,怎么这么会儿就没声儿了呢?
  农家办喜事一般都是这时候办,一个是农闲,大家都有时间,再一个,就是这个时候上了冻,办喜事要用的东西可以长期保存住。
  例如猪肉,例如冻豆腐等等。
  “别提了!”张家二婶子一听就来气: “也不知道谁说的,我家小辉明明挺好个孩子,眼看着就要合八字了,对方反悔了!”
  “啊?”于良吉瞪大了眼睛。
  “怎么说都不行,我家小辉又不是娶不上媳妇儿,不行就不行好了,我们还不要他们家闺女呢!”张家二婶子一提起这事儿就气不打一处来:“本来要的彩礼多一些,我们家也出得起,但是莫名其妙的就不同意了,真叫人憋屈!
  “这姻缘得看天意,咱们过后找个比他家闺女还好的儿媳妇,气死他!”黄厨娘安慰张家二婶子。
  张家老猴精时不时的作一阵子,他们这些邻居都是知道的,对张家二婶子充满了同情和敬佩,这么一个婆婆,她都能伺候这么些年,真是不容易啊!
  “但愿吧,我昨天想了想,你们说,在附近找一个怎么样?”张家二婶子对大儿子的婚事简直操碎了心。
  “十八里铺没有合适的闺女吧?”黄厨娘想了想,这村子里恐怕是没指望了。
  十八里铺本来人就少,成亲的更少,孩子们大的大小的小,有闺女的恨不得赶紧外嫁离开这个地方,没闺女的有儿子的就跟张家二婶子一样,为儿子的婚事发愁。
  张艳辉那一个岁数的人少,是因为他出生的时候,十八里铺刚刚摆脱赤贫的境地,生孩子的都少!
  反倒是于宝宝这一代,一家都两三个,总有些同龄的小姑娘,将来长大了指不定能自产自销呢。
  “咱们这儿当然没有了,我说的是咱们隔壁的李家村,那里有个李老三,家里有个闺女不错,身子壮实,一看就是能生会养的那种!”张家二婶子一想到自己见到的那个闺女,就很满意的样子。
  “那你还不找人去问问?”黄厨娘也高兴的道:“要是能成的话,马上就能办喜事了啊!”
  “我这不是请了咱们村儿有名的媒婆单大子来赤岸吗?想让她帮我去问问,人家要是同意,可不得马上准备办事儿么!我这都盼了多少年了,给孩子找个媳妇儿,容易么!”张家二婶子一边说一边吐苦水。
  于良吉实在是无法理解,这个婆婆看儿媳妇的标准,是不是太奇葩了点儿啊?
  俩人聊了一会儿,于良吉有听没有懂,张家二婶子就告辞了,听说张家晚上要请单媒婆吃饭呢。
  黄厨娘也去跟阿雅说了,让她看着是不是也去跟单媒婆走动走动?他们家巴多是老大,都这么多大了不是该考虑一下结婚的事儿了?
  “我家现在还给小老爷干活呢!”阿雅觉得自家好像还没有啥资本给儿子说亲。
  “干活又不是卖给我了,为什么不能给巴多相亲啊?要是巴多真的要成亲了,我就给他放出去,单独成立个小家,等你们十年之后契约到期了,我也放你们出去单独另过。”于良吉是做不出那种硬别着人不让成亲,非要给他工作十年才放出去的事情的,那也太不人道了。
  再说巴家其实人很好的,来这里之后,家里脏活累活全都是他们干,不是说别人欺负他们,而是他们主动承担了这些活儿,尤其是照看牲口,半夜也要起来看一眼。
  大冬天的谁不喜欢暖炕热被窝啊?他们还要爬起来给牲口填料,所谓的马无夜草不肥,这马儿整天被他们照顾着,都比来的时候胖了些。
  虽然才不到一年的时间,但是他只是放巴多出去,还留着巴家人工作呢!
  “巴多不会愿意的,我们来这里,多亏遇到了小老爷,以前那些人来看中的都是我们家仅剩的两匹马,巴图跟巴多死活不卖,一直到大老爷来,才说看中的是我们伺候牲口的本领,我们才跟着过来的,我们当时卖十年的工钱可是一大笔,不能让小老爷就这么血本无归吧?”阿雅很实在:“长生天在上,我们草原上的人民都要守信。”
  于良吉无话半晌,穿越前辈很有能耐,他把狼一样的草原人们弄成了现在羊一样老实,而且还很信守诺言。
  据说圣太祖跟草原的每一个部落都签订了永久和平条约……。
  “我不会吃亏的,你们帮我照顿牲口,巴多的事情,问一问他本人,要是他想的话,我可以给他提前结束契约期,还他自由,他也大了,娶妻生子,传宗接代可是大事,你就不想抱孙子?”于良吉想到张家二婶子,就觉得阿雅可能也跟她一样,其实一直盼着抱孙子什么的。
  阿雅也的确很想早点抱上孙子,要是家里没出事的话,巴多也早就定亲了,但是在家里出事之后,一直对巴多很看好的图玛就不再登门了。
  阿雅知道图玛是嫌弃自家了,只是早先没想到,现在想起来,图玛好像每次来,巴多都要送她点什么。
  “不如回来问一问啊!”黄厨娘很喜欢巴多那小子,壮实,老实,是个实在人,托付终身足够了。
  要不是自家闺女还小,她都想要这个士婿了。
  “好吧。”阿雅动心了。
  “你想找个什么样的儿媳妇?”小于举人实在是好奇啊,是不是所有的妇女都跟张家二婶子一样?
  “其实按照草原上的风俗,找个会杀羊宰牛,能扒出完整皮子,还能挤牛奶羊奶,会煮奶茶的女孩子,就是儿媳妇了,但是在这里我发现不一样,我要给儿子找一个会洗衣做饭铺床叠被,会跟儿子一起吃苦的女孩子,当然,若是我儿子享福了,儿媳妇也一样要享福!”阿雅说的有点别扭,她的汉语一直说的不太流利,带着明显的口音。
  “你说的是找一个可以跟孩子同甘共苦的儿媳妇,对吧?”黄厨娘找了个合适的词汇作了总结。
  小于举人一头的汗,这样的婆婆,也很不错啊!
  起码比隔壁的老糇精要好多了,那位一天到晚的练嗓子,要不是他们家院墙够高,隔音较好,指不定孩子们半夜还能听见她的喊声呢!
  唉!
  想到这里,他就有点明白为什么对方不同意嫁女儿来张家了,张家老猴精的名声,别说十八里铺了,在县城里都大名远扬!
  当年的事情尽管没有怎么样,但是很多人私下里都知道了,要不是后来县令大人看张家老猴精的确是无知妇人,张家大哥又是真的勤俭且衷心办差,还不知道什么结果呢!
  “对,就是这个意思!”阿雅点头如捣蒜。
  小于举人觉得这些妇人们的期望其实很简单,都是一家子平平安安,给儿子找个好媳妇,早点成亲生子;给闺女找个富裕的婆家,不让她吃苦。
  他没在继续听她们俩说什么,而是出了门,在院子里溜溜达达走了两圈,虽然下了雪,但是家里打扫的很及时,小路上都没有积雪,旁边的园子里还有搭好的雪人儿,这是给孩子们玩儿的地方,所以没有扫雪,但是每天只让他们玩一个小时,然后就要必须回到屋里。
  以前他看过科普片子,说北方原本是很冷的,可以轻易的冻死土壤里的虫卵,以至于北方其实很少有虫灾,但实后来温室效应太大,北方的气温回升的很快,偶尔甚至暖冬一连好几年。
  那个时候他也出去旅行过,甚至是冬天都在北极村过的,为了看极光……
  但实那个时候是靠近最北边的地方,当然冷了,只是后来没有那么冷的时候,现在他到了这里,才知道,教科书上说的都是对的,北方到了冬天,真的很冷,冷的都变态了
  油菜什么的倒是可以吃了,这段时间尽管是冬天,家里也不缺青菜,孩子们都长高了不少,尤其是于宝宝,现在个头虽然还是最矮的那个,但是身体已经很棒了,这个冬天于良吉一直小心翼翼的养活他,这一年来都没让孩子着凉、感冒和咳嗽。
  任何小毛病和大毛病都没有发生!
  这是于良吉最自豪的一件事情了。
  比起用自己熟知的技术给自己家的苞米增产、给大棚的蔬菜治疗霉叶病等等,他从来没养活过孩子,都是听和看老妈和大嫂养活那对龙凤胎,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经验!
  孩子被养活的这么好,他当然要自豪了。
  看完大棚,于良吉就回屋了,因为刘文喜一直跟着他,他要是不回去,刘文毒也不会去做别的事情,就跟着他!
  回到屋里看了一眼时间,好快啊!
  已经是下午一点了。
  穿越前辈很厉害,能弄出大座钟这种东西,虽然昂贵了些,但是他们家的确需要一个计时的东西。
  就花了一百两银子买了这种大型座钟,看起来很豪华很气派的样子。
  家里原来的那个小座钟就给放到了宝宝的房间里,让他看时间用的,而刘文喜他们来的时候,早就带着自己家的座钟了。
  这玩意儿不能随便送人,有“送终”的意思,所以即便是搬家,或者是远走他乡,也要带着它。
  “小老爷,吃点东西垫垫肚子。”黄大厨给他端来两碟点心,还有一壶热茶。
  点心是新鲜出炉的开口笑和拇指窝头,茶水则是泡的祁门红茶,这还是县太爷给的茶叶呢。
  从入秋开始,他要是喝茶,就只能喝红茶,因为石宏大说绿茶性凉,红茶性热,所以他只给红茶,绿茶早早就束之高阁了。
  “好啊!”于良吉放下手里头的书,看到热乎乎的点心开心地笑道:“今天竟然是开口笑啊!”
  “还有拇指窝头,里头放了蛋和面,香滑软嫩,您尝尝!”黄大厨给于良吉倒了一杯茶:“喝点就好,别喝太多,不然晚上该精神了。”
  茶这东西提神,他也没敢给小老爷泡的多浓郁,就是泡一点借个味儿。
  “嗯,还真有点饿了。”冬天的时间长,但是指的是晚上,白昼很短,基本上早上六点天才放亮,晚上四点半之后天就黑了。
  吃了两口点心,喝了热乎乎的红茶,全身都舒服了:“晚上吃什么?”
  “红烧羊排,鸡蛋炒韭菜,豆腐丸子汤。”黄大厨飞快的报了出来。
  “红烧羊排单独给孩子们做一锅不放辣椒的,剩下的放点辣椒给咱们吃,豆腐丸子汤里头能不能放点酸菜?我想吃了。”于良吉想了想,开口要求。
  他很少挑食,但是真的很想吃酸菜了。
  “那就将豆腐丸子汤改成酸菜粉丝汤,您看可以吗?”黄大厨想了想,立刻替换了菜谱。
  “改成豆腐丸子酸菜汤!”于良吉点菜:“豆腐要冻豆腐,丸子不要用鱼丸,用咱家上次冻的那个鸡丸!”
  “好的!”黄大厨赶紧转身出去准备,家里的鸡丸和鱼丸都是冻的,他得提前拿回来解冻。
  再吃几块点心之后,于良吉就不吃了,抱着茶杯喝茶,顺便看着外头的景色,其实也没啥景色,就家里这一亩三分地,都看够了。
  其实就是看着发呆。


第163章 宏大身份
  滴水成冰绝对不是瞎话!
  小于举人一边胡思乱想,一边在院子里溜溜达达,最后被刘文喜给截住了:“小老爷,您现在赶紧进屋吧,这外头怪冷的,别着凉!”
  大老爷临走前可是说了,小老爷要是有个万一,他们都得不了好。
  “好吧,我去大棚看一眼。”小于举人从善如流,一转身钻去了大棚。
  大棚里如今都上吊架,就是把黄瓜、柿子这一类的蔬菜秧子吊上棚顶,让它们顺着长,尤其是黄瓜,夏天的时候可以在菜园子里架秧,现在为了节省空间,他就让大家把黄瓜秧儿给吊了起来,当时刚弄完的时候,让大家好一通笑,现在他们就笑不出来了!
  因为这样吊着,开花结果的多了,但是不占地方!
  这就是吊着种的好处啊!
  黄瓜长大了一点,已经有一掌长了,但是没人敢摘下采,因为还没有长大,柿子也长大了一点,还有青椒也长出了一指长,但还是不到采摘的时候。
  一直到三点,石宏大他们终于回来了,带着一些东西,于良吉没出去迎接,就坐在炕上看着石宏大进了院子,进了门,匆匆打理好自己之后,进了主屋的东屋。
  “做。”于盘吉指了指炕头那边,他是坐在炕稍那里的,中间隔着一个炕桌,炕桌上放着一壶茶,两个茶杯,没有点心。
  石宏大老实的坐在了指定位置。
  于良吉给他斟了一杯茶,推到他面前的炕桌上,石宏大简直受宠若惊!
  “喝吧。”小于举人淡淡的放下了茶壶。
  石宏大直接拿起来,往嘴里就灌:“……噗……!”
  “烫啊!”小于举人不淡定了,赶紧拿了自己的茶杯给他:“喝我的,我的晾了半天了!”
  石宏大是太紧张了,小于举人这种态度很陌生,他怪害怕的,所以听到小于举人让他喝茶,他就直接灌下去了,结果有点烫,一口没忍住,就给喷出来了!
  于良吉紧张不已:“张嘴我看看?烫起泡了没?”
  石宏大乖乖张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