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68部分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68部分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在这个时候已经是很晚了的,小于举人困得直打盹儿!
  好不容易等到头发被石宏大擦干,看了一眼已经睡着了的于宝宝,这才让小于举人躺下,立刻就听到了小于举人的小呼噜声!
  小于举人睡觉很规矩,平时是绝对不会打小呼噜的,只有在他累了的时候,困急眼了的时候,才会打!
  这是困得不行了啊!
  石宏大趁机亲了好几口,人都没醒,被他乐坏了!
  初二就是隔壁乔大娘家杀猪,她家杀猪去的妇女居多,年轻小伙子也有不少,都是乔小五差不多的,而她家老大杨达也过去帮忙了,这是他最小的弟弟头一年杀猪请客,石宏大跟巴家父子还有刘文喜早早的就过去了,黄大厨随后也到了,这次小于举人很干脆的带着孩子们去了车家。
  并且这次不是空手去的,上次去没经验,这次去他带了好多糕点,都是家里现做的,适合老人吃的长白糖糕,蜂蜜蛋糕,还有在杂货铺子买的水果罐头,他特地挑的最贵的黄桃罐头,还拿了些黄瓜过去。
  乔大娘家杀猪,家里提前送了黄瓜和青椒两样青菜。
  如今大棚里不缺这两样东西,每样给拿去五斤做菜。
  同样在车家待着避杀,等到吃饭的时候,一伙老弱妇孺才出门,到乔家的时候,已经开始摆桌了。
  乔家跟小于举人情况差不多,因为就娘俩儿,吃的也少,所以他们跟于家准备的菜也一样,只不过为了照顾于家的情况,弄得也是白切肉,而非红烧肉。
  主食是菜团子,这个清淡,小于举人很喜欢,石宏大默默地记下了,让黄大厨回去也做点这个给小于举人吃。
  乔家因为是孤儿寡母,虽然有儿子们帮衬着,可日子还是自己过得,乔小五过了年就十六岁了,乔大娘正想着给他相看个人家,过两年好成亲。
  “现在就要相亲?”小于举人叼着一块爆炒猪肺惊讶不已。
  “是啊,这都十六了!“杨达美滋滋的吃了一口血肠。
  这血肠是乔大娘亲自灌得,里头放了不知道什么调料,特别好吃,从小杨达就喜欢吃他娘灌得血肠。
  “太早了吧?”小于举人咽下嘴里的东西,才十六啊!
  “十八岁是朝廷规定的成亲年龄,提前两年找个合适的处一处,也不至于想张艳辉那样,匆忙成亲。”杨达小声的跟小于举人嘀咕:“你看他家新娶得那位,匆忙成亲。”杨达小声的跟小于举人嘀咕:“你看他家新娶得那位,真厉害啊!”
  “人家也是为了家里好……”小于举人嘀咕了一句。
  张家新娶得那位李慧娘,聪慧不聪慧,小于举人没看出来,倒是过日子真是一把好手,而且他迎难而上,坚决替代了婆婆伺候太婆婆!
  张家二婶子毕竟年纪大了,还要干家务,体力就有点不支,两个女儿替代娘亲伺候奶奶,但是一旦敢往前凑,张老猴精就撒泼,两个女儿都是未出阁的黄花闺女,老猴精骂的难听,张家二婶子就硬撑着伺候,这下子更让老猴精得逞了。
  不过新孙媳妇迎进门,她还是装了三天,等孙媳妇三天回门从娘家回来了,她就开始折腾了!
  不过李慧娘也不是省油的灯!
  她体壮,力气大,又经常干活,在家里的时候,三位嫂子也教了她不少东西,这会儿全用在张老猴精身上了!
  张家二婶子反倒是高兴坏了,可是有个人能克制住婆婆啦!
  就是一开始闹得有点动静大,连于家那边都能听到声音了。
  小于举人算是说了一句公道话,但是别人家怎么想,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车达人员很好,每次他都是早早过去帮忙,村里人也都知道他的意思,毕竟是个外来的孩子,如今二老尚在,但是体力不行了,全靠一个人维持家里家外,这孩子勤俭、实诚,是个好孩子。
  单媒婆就很看好他,默默记住这个孩子,想这个他说个什么样的女娃儿凑成一对。
  小于举人也觉得车达不错,沉默寡言,一笑起来就很憨厚,典型的农家男儿,而且车家二老也很心疼这个养子。
  尽管以车家二老的年龄,都够当他爷爷奶奶的了。
  小于举人的人缘儿在村子里是顶顶好的,除了老村长,他是唯一一个每家人杀猪年都要到场的那个,而且别人家都体谅他,上的菜都是白切肉。
  不过酒就都是烈酒了,他也聪明,跟着老村长,反正没人敢灌老村长酒,旁边的小于举人也跟着得了清闲。
  腊月初八早上吃了粘豆包,粘了下巴,小于举人又带着妇孺们去了车架,今天是杨达家杀猪,到了车家,也有黄米饭和年糕吃。
  不过都没多吃,因为一会儿还要去杨家吃饭,倒是听车爷爷讲了古,车姥姥给每个娃子都在脸上抹了点黄米饭,俗称“粘下巴”。
  就连小于举人都没放过!
  几个孩子闹哄哄,老两口高兴不已,家里就该有孩子的笑声,更加坚定了要尽快给养子找个媳妇的决心。
  拉月开始,这猪就遭了秧,各家都在杀猪年,只要邻居杀猪,小于举人就带着妇孺跑去车家,看两位老人,顺便带一些东西过去。
  每天都能吃到不同口味的杀猪菜,小于举人很开心的吃遍了全村!
  而全村人都觉得很有面子,因为杀猪年的时候,小于举人都到场了,这是一种看重。
  小于举人不止吃遍了全村,黄出自也没少在别人家收东西,他杀猪,按理来说是要给钱的,但是他不要钱,就要猪身上的一块,例如一只猪耳朵,例如一片猪肝等等。
  凑来凑去,家里就有了不少存余的好食材。
  一直到小年那天,村里的杀猪活动才结束,当然,小年过后就要准备大年了,这个时候杀猪已经来不及了,所以都是在小年之前杀完。
  小年当天,家里吃的蒜苗猪肉馅饺子,以及做了一大桌子的菜,全家人聚到一起,不分男女老少,讨论一下过年的事情!
  去年还是三个人,孤零零的过年,相互依偎着取暖,今年已经是十八口人了!
  “家里厨房需要的东西,我会列个单子出来!”黄大厨从来家里开始就是厨房一霸,如今更是全权总揽。
  “针线上的事情,我们会做好的。”宋婶子细声细语,吴侬软语。
  “家里的牲口尽管放心,保证都安顿好好的,过年放鞭炮也不会吓到!”巴图拍了拍胸脯保证。
  “家里的蜂窝煤有点不够了,去采买年货的时候,再带回来一些吧!”刘文喜在一边想了想,提议道:“起码还需要五百斤。”
  “那就拟一张采购单子,咱们不去张家村的大集采购,去县城!”小于举人知道石宏大对张家村的心结,去年是没办法,只能就近采购,今年就不一样了,他们家人多了,马车也足够,去两天,一去一回,几辆大车肯定够装年货的了。
  石宏大听了只是一笑,他的确是不想去张家村,但是也不是说一定不去,他只是能不去就不去而已。
  腊月二十四的时候,石宏大去了老村长家,然后跟着他家老大转悠了一圈儿,二十五的时候,十八里铺组了个车队,但凡是要采买年货的人家,都搭上了顺风车,一起呼呼啦啦的去了县城。
  今年每家都白得了不少银钱,再加上这一年因为有了围墙,打谷场上的庄稼都没被糟蹋,且今年风调雨顺,得了不少粮食,又因为有了钱财,大家都是交了税粮之后,一粒粮食都没卖,都存在家里了!
  农民们讲究的不就是“家里有粮心中不慌”么!
  所以出门采办年货,几乎家家都有份,为什么说“几乎”呢?因为付家兄弟俩没跟大部队行动,他们俩家各自驾着马车,去了赵家村的大集。


第171章 新春贺礼
  这次于良吉没有去,更没有要带于宝宝去的意思,外头太冷了!
  家里如今一天火都不住才能保持温暖,外头动不动就大风小嚎,两天不下雪,三天早早的,他现在终于能理解,当年看北国风光的时候,为什么到处都是冰雪了。
  就这样寒冷的天气,可不是得到处都是冰雪么!
  天气这么冷,怎么可能让孩子们去县城?还是等开春再说吧!
  且二十三是上大供的时候,去年是小于举人自己弄得东西上供,今年全都是黄大厨弄得东西!
  送完灶王爷,剩下的灶糖,就分给孩子们吃了。
  二十四是写对联的日子,可惜,今年于家要是想贴对联的话,只能贴黄纸对联,于良吉压根就没想过,所以今年和去年一样,都紧闭门扉。
  等到腊月二十五,人们才回来,买了很多人,于家这一年跟去年差不多采购的物品,只不过人多了,这分量也上来了。
  没有买鞭炮等物,是因为家里毕竟还有于宝宝,今年同样不能贴窗花,放鞭炮。
  新衣服可以穿,但是不能有鲜艳的颜色,例如大红大紫那种,是绝对不可能有的,只能有单颜色的例如宝蓝、藏蓝等深重的颜色。
  “小叔,我们什么时候能有鞭炮?”于宝宝已经从玩伴那里听说了,别人家都有鞭炮,唯有自己家没有。
  他记得爹在的时候,还有鞭炮,如今比爹在的时候日子过得好了,为什么没有了鞭炮?
  “明年过年,你就能有鞭炮了,今年还是不行,因为你爹才刚过周年,要慎终追远。”于良吉抱起宝宝,给他说了一番守孝的规矩。
  虽然于良吉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守孝是三年,不过更准确地说,是二十七个月,明年腊月的时候,于宝宝才算是出孝除服。
  “哦。”于宝宝点头,表示知道了,只不过还不是很理解,大概明白了因为是父亲的趋势,自家今年也不能有鞭炮,去年就没有。
  家里买了很多布匹,当然不是做新衣服,而是送礼用,并不是什么贵重的布匹,只不过是细棉布和粗棉布,以及本地的蜡染土布。
  都是农家用得上的东西。
  他们过年要穿的衣服,也早早就准备妥了,剩下的干货其实没多少,主要是买了点海货,有远道而来的海商,卖鱿鱼干,卖干贝的,石宏大都买了不少回来,他知道小于举人喜欢吃海味儿。
  除此之外,别人家采买的红纸、鞭炮、烟花等物品,于家也没有份的,但是石宏大也购买了很多祭祀用品,甚至还有个小房子!
  虽然是纸糊的,但是很有意思,像个缩小版的他们家。
  “我看着人扎的,烧给父母和兄嫂。”石宏大小声的告诉小于举人,这是他的杰作。
  于良吉瞪了他一眼,将这个小祭品好好的放起来,还有不少纸车纸马,还有两个金童玉女,小于举人没害怕反而看的怪有意思的,不过这种东西不能压,只能好好放着。
  还有家里的柴房添了六百斤蜂窝煤,厨房也添了不少的调味品,以及买回来的柿子饼,冻梨等物品。
  最主要的是,买了半头牛回来!
  牛肉啊!
  小于举人流口水。
  还有六头羊,都是内蒙贩卖过来的草原羊,这种羊从小到大喝清水,身上没有膻味儿,巴图亲自挑的,最为肥嫩的当年小样,宰杀之后无论是清炖还是卤煮,都绝对够味儿!
  且二十五这一日是磨豆腐的日子,黄大厨早早就拉着小黄,赶着这家里唯一剩下的驴车,跑去了孙家磨豆腐,顺便买豆干,还买了不少干豆腐。
  虽然县城里有卖豆腐的,但是味道没有孙家的好啊!
  二十六的时候,家里杀了两只大公鸡,小黄姑娘亲自动手,那叫一个干脆利落!
  杀羊的是巴多,不过剥羊皮的是阿雅,六只羊都杀了,反正这个时候冻得住,不怕羊肉坏掉!
  巴图把那半个牛也拆解了,独独留下了老大的一个牛头。
  二十六正是割年肉的时候嘛!
  二十七的时候,全村人没一个去张家赶大集的,只有付家兄弟提前去了,住在某个亲戚家,就等着在那里采购年货呢!
  全村的人都去前头的河里,各家捞了几条大鱼,算是自给自足了,趁着还活着的时候,赶紧往家里运,放在准备好的水缸里养着,过年的时候,北地的鱼贵着呢!
  尤其是活鲤鱼,活鲢鱼,活草鱼。
  二十八的时候,有人贴窗花了,于家依然没动静。
  不过二十八就已经有小孩子拿鞭炮出来放了,不过可能是因为家里说了什么,来找于宝宝出去玩儿的孩子少,他们多半是过来跟于宝宝玩,从来不勾引他出门,更不在于家放鞭炮。
  小于举人也让小侄子和两个小伙伴接待他们的同学,让厨房给弄小点心,他们不能喝茶,但是可以喝蜂蜜山楂水,酸酸甜甜的,好喝着呢。
  还给他们化冻梨吃,柿子饼不让多吃,怕孩子们吃多了那玩意儿便秘。
  二十九那天又开始炖各种菜,厨房飘出一阵阵香味儿。
  同样的二十九,是上大供的日子。
  今年于家上供的东西很让小于举人吃惊!
  一个猪头,他知道,这是自家宰杀的那只猪的头,当时一直都用冰冻在外头保存。
  一个羊头,自家刚买来的六只羊,唯一一个带着羊角的小公羊的羊头!
  还有一个贼大的牛头,是自家买来的肉牛的牛肉,那是外族人家养活的肉牛,卖给他们能卖上价儿,半个牛要了二十两银子呢!
  “牛头是大老爷坚持要的,要不然光是牛的话,十五两足够了!”刘文喜心疼的算账。
  “没听说你喜欢吃牛头啊?”小于举人看向石宏大。
  自家人不挑食,尤其是石宏大,当初守孝的时候,也没见他馋肉,要是喜欢吃牛头的话,在一起生活这么久,他怎么不知道?
  每次去买牛肉,也有几乎买牛头啊!
  “我喜不喜欢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上大供,这不就用上了?”石宏大指了指三个头:“去年没办法,只能简单点,今年你已经是有家业的人了,要给先人们道喜,要带宝宝祭祀,大祭呢!”
  小于举人听了,吸了吸鼻子,有点感动哎!
  他都没想到那么多,只觉得这一年他过的很忙碌,很充实,自己想办的事情,都办成了,如今村子里安全了,也有乐学堂,小侄子就在自己跟前儿上学,就算是出去玩也让他放心了。
  是应该给于家换个贡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