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70部分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70部分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石宏大和小于举人之间,左边隔了个刘文喜,右边是巴图。
  而另一桌,则是阿雅和巴多,以及黄家母子,正好两对母子捉对厮杀,旁边还有小黄姑娘给大家时不时的添茶倒水。
  这一玩儿就玩到了晚上快八点,才因为久坐不好,大家起身活动活动。伸伸懒腰,吃点点心垫垫肚子。
  外头以及有人家亮起了灯,就是用纸糊的灯笼挂在外头,于家也有灯笼,只是素色的,去年是白色的,今年能上点颜色了,就改成了淡黄色、淡绿色的那种,并没有粉红色或者是大红色的喜庆颜色。


第173章 新春快乐
  活动了一番,就不再玩了,收拾了东西,黄家一家子去了厨房,有些菜是需要费时间的,所以要早点弄好,等到时间了,直接下锅。
  这边几个孩子都困了,但是不能睡,不然到半夜外头放鞭炮,再给吓醒喽,可就不美了。
  小孩子容易受惊,再把魂儿给吓没了,大过年的都不知道去哪儿找。
  因为到处都是鞭炮声,魂儿都不知道被惊到哪儿去了,所以过年的时候,首要任务是看好小孩子们。
  不过于良吉有办法,他让巴穆这个半大的孩子,带着一群小孩子出去看灯,北方这个时候已经流行冰灯了,家里今年也弄了几个,是刘文喜找人弄的,实际上就是弄个冰壳儿,里头放一根蜡烛,看着好看而已。
  孩子们在外头玩了一会儿,因为太冷了,就进来了,这么一闹,一个个又精神了。
  叽叽喳喳一个劲儿的说话,等到了十点的时候,就集体换了新衣服,就是颜色都是很素的那种,要么是臧红,要么就是深蓝,没有多么轻佻喜庆的颜色。
  于宝宝已经开蒙启智了,虽然懵懂,但是心里隐约也明白了点什么。
  等到了快十一点的时候,就开始烧纸送灯了,这次送灯的还是石宏大,而黄大厨他们,虽然是有活契卖身十年做工的,却没有什么需要祭奠的。
  巴图是外族人,他们不兴这个。
  宋氏母女俩因为是女眷,根本没有祭祀的资格,当年从家里离开的时候,就等于是被人扫地出门了,也不需要祭奠。
  黄家是有两个牌位的,也在自家祭奠了一番,送灯的时候,他家是跟在石宏大身后送的,他家儿子小黄送的灯,黄大厨提前给牌位烧了纸。
  那牌位于良吉见过,据说是黄大厨的师父和师娘,而他师娘也是黄厨娘的师父,那对夫妻没有儿女,收养了黄大厨和黄厨娘,当儿子女儿一样教养长大。
  刘家没有祖宗板儿,但是有刘文喜父母的牌位。
  刘家是刘文喜送的等,刘宋氏烧的纸,也是跟着石宏大一起行动的,于家一出门,三处送灯。
  这送完了灯,就开始烧火煮饺子了,大锅煮饺子,那边中锅和小锅就开始做菜。
  等忙活完上好了一桌子除夕饭,已经是快十二点了,大人小孩都很精神,虽然他们不习惯熬夜,但是白天本来就起得晚,再加上这一天可劲儿的玩耍,都兴奋的不得了,倒是没有困顿。
  吃饭的时候,是恰好过了十二点,凌晨十分钟,外头已经响起了鞭炮声,还有人家放烟花。
  带孩子们看了看烟花,就回来吃饭了,反正自家是不能放的。
  祝酒词少不了,小于举人举起酒杯:“新年新气象!”
  石宏大举起酒杯:“明天会更好!”
  俩人说话还挺有默契,两句话连在一起读的话,还十分押韵!
  “明年咱们家日进斗金!”刘文喜十分想给小老爷攒家底,属貔貅的,就想着吃别想着拉!
  “大家都平安。”这是宋婶子的原话,如今她们娘俩儿在这边,可不是平平安安么。
  没有觊觎女儿眉毛的纨绔子弟,没有排挤娘俩的媳妇子,更没有婆子嬷嬷对娘俩儿指手画脚,主家和善,她们只要做做绣活就够了,其实大多数时候,针线活大家都是一起做,只不过她们俩主要负责给家里人绣点东西而已。
  实际上大家更习惯啥也不锈,包括当家作主的小老爷。
  没了那些讲究的东西,日子过的充实而又悠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用点灯熬油的做活儿,这日子过的特别舒坦。
  所以她们的愿望,就是一家子都平安,平安比什么都重要。
  “明年大家都能笑口常开,胃口常在!”黄大厨关心的是让家里人都吃饱,吃好。
  “好,干杯!”小于举人高兴帝跟大家碰杯。
  一桌饭菜非常香,且照顾到了各人口味,黄大厨特意做了淮扬菜,虽然缺少点调料,吃着不那么地道,但是也聊胜于无。
  让宋氏母女俩吃的差点流泪,尽管每天吃的喝的都不少,但一时半会儿这口味都难以转换过来,如今迟到熟悉的家乡味道,很是激动。
  其实平时家里做饭都是尽量有一两道清淡的菜,让她们吃顺口,只不过大多数时候都是重油重盐的多,毕竟干活和抗寒都是需要热量的。
  一顿饭吃的其实并不多,毕竟要睡觉了,也不收拾下去了,就那么放着,然后各自洗漱,孩子们吃了东西就犯困,但是不让他们立刻睡觉,而是溜达一会儿之后才让上炕,一沾枕头就睡着了。
  小于举人也睡的飞快,甚至还打起了小呼噜。
  屋子里点了不少油灯,新年头三天,包括除夕夜,都要亮灯一夜,以示明年光明的意思。
  因为是除夕,晚上于宝宝是跟小于举人一起睡的,叔侄俩抱在一起,一大一小,连睡觉时候的模样都很像!
  石宏大就着亮光,戳了戳他,小于举人不动弹,继续呼呼呼。
  第二天都起得很晚,最早起来的就是黄大厨了,但也是九点半才爬起来,十点半的时候大家猜陆续起来,于宝宝早上起来睁开眼睛,就先给小于举人磕了个头:“叔叔新年好!”
  和去年一样的情形,只不过孩子大了一岁!
  小于举人看着孩子发呆,明显神游天外。
  “孩子给你拜年呢!”石宏大用手肘碰了碰他。
  “哦,哦哦!”于良吉回神,不好意思的一笑:“我突然想起了去年,好像也是这样,只不过,孩子今年大了一岁了,我也老了一岁了!”
  “瞎说什么呢!”石宏大哭笑不得,身手揉了揉他的脸:“快醒醒吧,你过了年也才十八岁!你要是说老,我怎么办?比我还大的刘管家怎么办?甚至是黄大厨,他比刘管家还大五岁呢!”
  “好了好了,我不说就是了!”小于举人躲开蹂躏自己脸颊的大爪子,从枕头底下拿出个素色的荷包,里头有十枚大钱,都是新的那种,递给于宝宝:“好,新年好,这是叔叔给你的压岁钱!”
  “谢谢叔叔。”于宝宝很干脆的收起来,这压岁钱都是给他的,归他管理收藏和分配,想花就花,想攒着就攒着。
  “石叔新年好!”拜完了亲叔叔,于宝宝又给石宏大拜年。
  “新年好宝宝,这是石叔给你的压岁钱!”也是差不多的素色荷包,里头同样装了十个大钱。
  去年用白纸包的,没办法,孩子重孝在身,今年好了一点,用了一个荷包。
  这回于宝宝没去看小于举人,而是直接伸手接了过来:“谢谢石叔!”
  七岁的孩子这一年懂了很多事情,也知道谁对自己好,谁对自己关心,所以他把石宏大也当成了亲叔叔一样看。
  “乖啊!”石宏大摸了摸孩子的头发,还没有梳头发,还是散着的,软软的,和孩子一样。
  “快起来吧,一会儿该吃饭了!”于良吉突然又一种“一家三口”的错觉!
  赶紧开口催促,并且主动拿了于宝宝的衣服给他,看着孩子自己笨手笨脚的穿起来。
  外头也有了动静,全家都洗漱之后,立刻就吃早饭,昨晚吃的晚,早上起来的晚,大家都饿了。
  早饭就是昨天晚上的剩菜,以及新煮的饺子。
  今儿大年初一,相互拜年之后,孩子们得到了小于举人给的压岁钱,其实就是个素色的小荷包,里头装了十个新的铜板。
  一家老小又开始了搓麻的生活,小于举人今天输了三十个铜板出去,相约明天再战!
  于家没有近亲的人家,所以初一不用出去,初二接着懒散了一天,小于举人还是输了,这次输了六十个铜板!
  把跟他搭牌的人高兴坏了,就连石宏大也哭笑不得!
  小于举人的牌明明很好,就是不怎么会玩儿,不是头一天他还能细心的学者打,第二天觉得自己会了就开始胡乱玩了!
  不是缺幺断九,就是诈和!
  初二这天就这么和乐的过去了。
  但是初三是出嫁女要回娘家的日子。
  别人家都是带着媳妇去岳家,或者是大舅家之类的,反正是回娘家,还有各种外甥外孙子的,但是于宝宝这边在守孝,根本不可能去张家村,去年就没去!
  今年也同样去不得外祖家,不过今年于家有人了,石宏大不方便去,于良吉也不乐意让他去,就派了去过的刘文喜,带着巴图和巴多,三个人全副武装,怕外头冷,甚至连大毛衣服都用上了。
  “你看给弄点什么东西好?”于良吉已经掏出了两匹细棉布,六匹粗棉布作为年礼。
  还要弄点什么加进去?
  他正在思考,顺便抓石宏大过来参详一下!
  “弄一头羊过去,还有两只已经宰杀好了的大公鸡,剩下的给点青菜,这个长脸面!”石宏大提议。
  这个时候吃青菜,可不是长脸面么!
  “对啊!”小于举人一拍巴掌,赶紧拉着人跑去了大棚。
  大棚因为年前采摘了一大堆东西送礼,剩下的也没什么了,不过还是能摘出十根水黄瓜,十个大柿子,二十个青椒。
  还有小于举人自己培育出来的蒜黄,这东西一般人还真不会种,但是小于举人喜欢吃,且这东西只能在冬天的时候吃最合适。
  其他季节吃的话,总觉得不对劲儿。
  石宏大拿着镰刀割了不少的菠菜和油菜,还有成捆的韭菜和香菜,凑合凑合成了八样青菜,且分量不少!
  用个大木头箱子装着,里头铺了破旧的被褥保暖,幸好张家村离这里不远,骑马又快得很,不怕青菜冻着。
  又真的给带了一头宰杀妥当的羊,两只处理干净的大公鸡,活鸡是不行的,因为骑马要赶路,今天晚上就要回来的!
  张家虽然地方大,可人也多,去的也不是小于举人和于宝宝,自然不能住那里。
  还是赶紧回来得好。
  且三个人对张家还是很警惕的,老人家再好,那三位舅妈万一不死心呢?
  别说他们了,就是小于举人自己,都有些担心,明年宝宝就要出孝了,真过去了,人家开口留人,他肯定会维持不住表面的和谐,直接跟人掐起来!
  “早去早回!”石宏大对他们就这一句叮嘱。
  “大老爷放心!”刘文喜点头,他心里有数。
  三个人装好了东西,骑着大马,带着礼物在初三的时候去了张家村于宝宝的外祖家。
  他们三个人走了,小于举人就抻了抻懒腰,这几日玩麻将玩的他颈椎僵硬了!
  石宏大看他抻胳膊抻腿儿的时候怪可爱的,就趁人不备,搂到怀了吧唧了一口!
  于良吉差点尖叫出声!


第174章 新春正月
  小于举人举着小拳头追着石宏大跑,非要揍他一顿不可!
  俩人闹了一阵子,几乎全家都惊动了,还有几个小的不知道咋回事,但是看着很好玩的样子,于是跟在小于举人身后跑!
  结果就是小于举人都跑累了,气喘吁吁的,而他们则是照样跑的嗷嗷嗷,还追着石宏大玩儿!
  石宏大人来疯,就跟着几个孩子在院子里跑来跳去的,气得体力不行的小于举人瞪他:“大马猴!”
  打闹过了,一家人又嘻嘻哈哈哈了,等到了下午要准备晚饭的时候,小于举人就跑去了厨房。
  “今天不要吃饺子了!”站在厨房门口抗议。
  “为什么呀?”黄大厨不明白了,这大正月的,谁家不吃饺子啊?
  “坐着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饺子多好吃啊!”黄厨娘还打算今天吃韭菜鸡蛋馅儿的饺子呢,她连韭菜都割好了。
  体谅这些天吃的不是韭菜肉的,就是白菜肉的,再不就是酸菜肉的,都是带肉的饺子,今天打算做个素的给大家换个口味儿呢!
  “这都吃了四天了,从年前吃到现在!”小于举人受不了了:“今天的主食,要么是馒头要么是干饭,绝对不要再是饺子了!”
  “今天吃韭菜鸡蛋馅的,也不行吗?”黄厨娘还想争取一下。
  以往他们在大户人家做工的时候,过年的饺子是要吃到十五的,十五吃完元宵之后,才开始吃别的主食。
  就为了这个,他们厨房光是饺子馅儿就要预备二十多种,每天都换着不同的馅儿吃。
  “炒个韭菜鸡蛋!”小于举人直接将饺子馅儿改成了菜,反正还没来得及切馅儿呢。
  “知道喽!”黄大厨开始忙活上了。
  “这里重油烟,您快走吧!”黄厨娘往外赶人。
  “我以前也做过饭的!”小于举人觉得这个要说明一下,自己不是啥不食人间烟火的老爷。
  “知道,知道!”黄厨娘坚持,知道归知道,没谁家小老爷动不动就往厨房钻的,赶紧给弄走了。
  离开了厨房,他也没回屋子,而是去了大棚,看了一眼青菜,如今青菜正好进入成熟期,虽然摘的有些狠了,但是又有不少花开了,他就弯腰给授了粉,等过几日就是又一个小小的果实了。
  看了眼旁边放肥水的大水桶,已经空了,看样子刘文喜给施过肥了,这肥水气势就是小于举人弄出来的,实际上,就是成人尿液沉淀后取上清的液体兑水,然后浇在蔬菜根上。
  甚至他还就地取材,配备了简易的杀虫剂,让刘文喜喷洒在这些菜上,防止因为空气不怎么流动而引起的各种虫病。
  小于举人刚回到房间,刘文喜他们就回来了,走的时候带着一堆东西,回来了还带着一堆东西。
  “先坐着歇会儿!”三个人里,巴家父子直接卸完东西牵着马就走了,要回去安顿马匹。
  刘文喜留下,洗漱了一番之后,直接到了正厅,小于举人正在翻看东西,见他来了,让他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