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华夏立国传 >

第167部分

华夏立国传-第167部分

小说: 华夏立国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善、且志、小宛、楼兰等国则当仁不让地行檄文。宣布紧跟北府脚步,正式与乌孙断绝一切往来,也顺便跟乌孙的盟国断绝了一切往来。敌对形势一下子就分出来了,而整个西域大地很快就弥漫着箭拔弩张的战前气氛。
    驻扎在高昌城的曹延、狐奴养当然知道这些情况,他们看着北边的火焰山,都默然无语。火焰山是一条蜿蜓起伏百多公里地红色山峰,它的山体雄浑曲折,山上更是寸草不生,岩石裸露,且常受风化沙层覆盖。一到盛夏的时候,在灼热阳光照射下,红色山岩热浪滚滚,绛红色烟云蒸腾缭绕,热气流不断上升,而红色砂岩熠熠发光,恰似团团烈焰在燃烧,所以才会被叫做火焰山。它横立在高昌城的北边,成为高昌城天然的屏蔽,也正因为如此,高昌也被叫做高昌壁。
    曹延看着在残阳下如血艳红的火焰山,不由地长叹了一句:“残阳如血,英雄如铁。”
    听到这里,狐奴养不由地笑了:“这句话很耳熟,对了,我听大将军说过。”
    曹延脸色一红,点点头说道:“我在弘农郡听我师傅说过,形像深刻,当时就记住了。”
    狐奴养笑着点了点头,曹阳的师傅是赵复,是右陌刀将,在曾华身边待过很长一段时间,当然也听说过这句话。
    “舒翼,你说大将军现在到了哪里?”
    “宣战是二月十五日正式颂布的,而现在已经是四月二十日了,将近两个月,足够做很多事情了。先零将军和姜将军率领地全是骑兵,而且路途又近,所以先零将军已经领着西羌骑军进到且志城,兵锋开始横扫于国地势力范围;而姜将军领着漠北骑军已经翻过金山进入到悦般国,联合悦般兵马频频进入乌孙境内,威胁它的侧翼。各路步兵厢军调动起来就要麻烦许多,先要调集到凉州,然后再出玉门关,而大将军要随军开拔,估计这个时候应该才到姑臧。”曹延扳着手指头算了一下然后说道。
    狐奴养侧着头想了想,终于把里面的时间关系算明白了,最后点头说道:“有时间没见到大将军了,终于又能跟在大将军地身边了。”
    曹延算得还是有些差池,这个时候曾华已经领着中军进到张掖郡了,而他的前军已经进至酒泉郡和敦煌郡交界地沙头城。北府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各条大道修建得非常坦直。所以分驻在各要道重镇的厢军能够被迅速集中到秦州,然后再进入到凉州西行。而这时,已经有将近一半的步军在途中接收了从各马场调集来的马匹,率先成为骑马步军。到了凉州武威郡后,从西羌、西平、北地、上郡等地购买过来的马匹牛羊纷纷汇集到了这里,很快就让十五万厢军全部变成了骑马步军,并赶着牛羊沿着水美草肥的祁连山向西继续行进。
    随行的将领除了被抽调来压阵地地乐常山、魏兴国、夏侯阗、邓遐等“老将”之外,还有一大批从霸城军官学院毕业数年。经过朔州、凉州等局部战事地熏陶。正逐步走上中高级指挥官的年轻将领。其中最出色。也倍受曾华注意和
    有七人,分别是并州河东郡的唐昧唐子明,拜昭武上的陈灌陈子玉,拜昭武左校尉;雍州上郡的王先谦王益吾,拜昭武上校尉;扶风郡的于归于子家,拜昭武左校尉;秦州天水郡地卫瑗卫伯玉,拜昭武上校尉;司州荣阳的毛奇龄毛大可。毛穆之的族侄,拜昭武左校尉;梁州上庸郡的齐固齐子城,拜昭武左校尉。
    这七人大家心里都有数,看来大将军铁定要在这次西征中把他们提拔起来。所以众人暗中把这七人称为“上林七虎”,因为这次西征是在原前汉上林苑举行誓师的,而这七位也是在誓师大会上被曾华亲自授衔领职而受大家瞩目的。西征一开始,新出笼的上林七虎就个个跃跃欲试,准备在西征中大展手脚。“一展鸿图”。他们都互相较劲。暗中憋了一口气,看谁能因为战功而第一个被授参将衔,第一个成为挤进将军这个行列。
    跟在曾华身边的还有谢艾。他被曾华辟为西征粮台督事,负责西征军地粮草供给。按照曾华地要求,谢艾只好移驻酒泉郡治福禄城(今甘肃酒泉市),一边继续治理凉州,一边保障西征军的粮草补给。
    “大将军,这次西征我们是以掠夺为主还是以占领为主?”谢艾一边骑着马,一边转过头来面向曾华问道,不过这话有点过于“匪气”,跟谢艾一身的文质彬彬极为不符。
    听到谢艾地问话,正在注视着自己新制定出来的主将旗的曾华连忙转过头来了。
    “这次我们西征以占领为主,西域将是我们北府的两个新州,成为继续西进的基地。”曾华答道。
    “继续西进?这次我们西进的借口是为商队报仇,如果我们继续西进的借口是什么?这次西征大胜后,我想我们的商队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受到袭击了。”谢艾脸上一惊,连忙继续问道。
    “是啊,葱岭以西还有大宛、粟戈等国,有富庶的药杀水、乌浒水两河流域,有我们以前从没有见过的广袤世界。它们都在等着我们,等待着我们的铁蹄和钢刀,等待着我们的征服。”
    曾华的话把谢艾吓了一跳,他没有想到自家主公的志向有这么广远,有点地有多远就远征得多远的意思。
    “将来我们继续的西征就要靠我们的圣教了,你听说过诸如圣战的宗教战争吗?”曾华接下来的话依然是那么令人震惊。
    看着谢艾在诧异中摇摇头,曾华微笑着继续说道。
    “我们不但要把我们的宗教向西推广,我们还要把我们的思想和做法向西灌输。只要他们接收和承认了我们的宗教,我们的这些思想和做法,那么他们就会以北府为榜样和参照,竭力迫使他们的官府向我们改变。如果他们的官府同意向我们改变,那么他们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慢慢融入到我们其中。如果不愿意,那么他们的老百姓肯定会不答应了,到时他们一内乱,我们就有机可乘了。”
    曾华的这一番“和平演变”的论调让谢艾不由地深思起来。他见识过圣教那些传教士和教士,不少人都是狂热的宗教分子,一旦任由他们向西发展,那里不知会生出多少事来。而只要他们其中一个人在西边受到一点伤害,北府就绝对有理由又发起一次西征。一个商队的惨案就能让北府上下同仇共忾,发誓要让乌孙和西域诸国倾家荡产。要是上升到宗教问题,那些狂热的圣教教徒还不把人家夷为平地。
    谢艾抬起头,肃然地看着曾华在他那面新主将旗下凝神地望向前方。那面为了西征赶制出来的主将旗有三米高、两米半宽,正在迎风飘扬,而上面一条长着一对翅膀的飞龙正随着旗帜的飘动在翱翔。
    谁都知道主将旗用龙是越制了,但是大多数北府官民都默认了,甚至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强烈支持这样做。有少数人跳出来指责这个“错误”,立即就有人辩解说,“长翅膀的龙就不叫龙了”。天子用的是真龙,大将军位极人臣,用一条长了翅膀的“神兽”做标识无可厚非,虽然它比较“象龙”。后来江左朝廷一点反应都没有,出声指责的人感到自己是皇帝不急急太监,也索然地不作声。
    曾华看着远处的祁连山和绵延的黄土绿洲,心里却在思绪万千。江左朝廷已经把自己列为头号“不轨对象”,因此非常荣幸地位列桓温之首。不过自己管辖的北府之地和江左的辖区相隔一个荆襄势力,根本没有直接接触,虽然朝廷对自己和北府尽管越来越警惕,但是却还不敢,也没有办法去动北府一个手指头,只好不停地去封赏曾华。在另一方面,江左朝廷也越来越倚重桓温,竭力让他成为江左对抗北府的“第一道防线”,使得曾华和桓温在江左朝廷的“战略位置”上整个调了一个。
    而桓温现在是理直气壮地挟北府自重,动不动就威胁江左朝廷,北府得到的,他就不能少,得照样来一份。搞得江左朝廷左也不是,右不是,非常地尴尬。没办法,北府这个名义上的臣藩现在的实力比江左朝廷全部的实力还要强,而依为长城的桓温却是以前的头号“不轨逆臣”。
    曾华是没有心思去为江左朝廷忧虑,他现在想到的是这次西征。这次西征曾华决心将整个西域一举囊括,成为北府新的州郡。在曾华的设想里,华夏国的东西疆域早就规划好了,而要分成这些设想规划,必须一手举起钢刀,一手举着圣教旗帜,要不然自己也不会煞费苦心地将伊教和基教的一部分“带侵略思想”的教义整合进来。华夏自古不缺开疆辟土的热血和雄心,但是却缺乏长远的后劲和眼光,因为他们没有把这些热血和雄心变成一种信仰。要是这种热血和雄心一直延续下来,估计比“贪婪的北极熊”还要牛。
    但是这次西征却凶险众多,成败未卜,不知要打到哪年哪月才能完成自己的目标,而且还有关东和江左没有被归到自己的麾下。曾华不由地轻轻叹了一口气,自己正在跟时间赛跑,他希望在有限的岁月尽量多地为华夏打下基础。
    而远处,一双眼睛正密切地注视着飘扬的主将旗,还有连绵不绝的北府厢军,看了许久后也不由自主地长叹了一口气。
    正文 第一百六十三章 第一次西征(二)
     更新时间:2009…1…7 0:14:52 本章字数:5006
    月,丁未,立皇后何氏。后,故散骑侍郎庐江何淮咸康而不贺。魏平原公操乱治残民,劣迹累累,郡县泣血上表。魏主闵大怒,即召至,于众鞭挞五十,严令戒饬,方放回治所。操心中更忿,暗与左右筹划。
    -------------引言摘述
    “钱掌柜,”声音从不远处传来,正在眺望曾华主将旗的钱富贵连忙转过头来,“哦,原来是范掌柜。”
    “在看什么呢?”范掌柜笑眯眯地问道。他把手笼在袖子里,摆在一点凸形都没有的肚子,不胖不瘦的脸形、瘦弱而高挑的身板加上一身干净得体的素衫长袍,显得非常的斯文得体。
    但是深知范掌柜底细的钱富贵却丝毫不敢怠慢,立即拱手道:“我在看北府军的威武军容,还远远地瞻望大将军的风采。”
    听到这里,范掌柜的笑意更浓了:“大将军的风采真是举世无双,当日我曾有幸在宴会上向大将军敬酒,真是有如和风暖日,直温人心。想不到啊,想不到大将军绝世英雄,纵横万里,指点江山,对人却是如此的和蔼近人。”
    听完范掌柜的话,还有那看上去非常诚恳的笑容,钱富贵心里更加犯嘀咕了。范文是个很有背景的人,据说跟众多的北府文官武将都有往来。他总是用这种平和淡然的语气委婉地说着一些事情,而从这些事情和话语中旁人很容易地感觉到范文那种神秘莫测的背景。而正是靠着这种“无意中”营造出来地背景,范文成了北府西域商人圈中的一霸。
    闲谈一会,范文又说道:“钱掌柜,军中粮台官又给我下了一批约书,这次军中需要一千斤茶叶。”说到这里,范文眯着眼睛笑眯眯地望向钱富贵。
    钱富贵心里不由腾起万丈怒火,这个范文太过分了。他已经从自己这里买走了两千斤茶叶,五百袋面粉。价钱却是极低。只是在进价上加了不到两成。比卖给军中的价格更低了四成,刚好保住了自己的运输、人工费用。何况这茶叶到了西域后更是天价了,而那些由各厂用风力、水力磨机磨出来的面粉因为运输方便成为行军中极好的供给品。
    但是愤怒归愤怒,钱富贵却一点都不敢表现出来,脸上依然还是那种非常恭敬的态度。顿了一会,钱富贵还是那么平和地说道:“范掌柜,我这里只有五百斤茶叶了。其余都已经被各粮台官落书定好了,实在抱歉。”
    范文掠过一丝不快,但是很快就消失在更亲切的笑意中:“五百斤,也好,也好,总比没有要好。”
    说到这里,范文微微顿了一下,然后接着说道:“多谢钱掌柜地支持。我会立即把货款结算。还是按照老规矩,到汇丰钱庄随军庄号里出具划帐。”
    “多谢范掌柜地慷慨。”钱富贵脸色还是如常,拱手淡淡地答道。
    “钱掌柜也真是不容易呀。一个蒲犁(今新疆叶城)商人孤身在北府能经营成这个样子,真是不容易,不简单。”范文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钱富贵,然后转身走开了。说实话,范文很佩服钱富贵地才华。在铁门关惨案传到长安,正在北府上下一片愤慨的时候,钱富贵却悄悄地下约书,利用北府这种独特的“晋代合同”将梁、雍、秦州的团茶和咸阳、陈仓、略阳、天水、金城、姑臧等城粮厂的面粉订购了一大批。当然还有一大批丝绸、瓷器、纸张这些西边极受欢迎的货品,只是这些货品的交货时间都定在一年之后。
    当时谁也没有注意到钱富贵地这些行动,而钱富贵为了完成这些约书,不但将数年积攒下来的家产全部变卖抵押,然后还在同行中拆借了一笔巨大的款目,这才完成这些约书的预定金。
    但是当南郑商社、长安商社等这些大商社和商队将这些团茶、面粉订购一空,而丝绸、瓷器、纸张这些东西将来五年的产量也被这些商社、商队全部预定,北府商界这才一片哗然。要知道,这些大商社和商队的大股东就是曾华、教会共金会、军士共金会等“实力派”,自然而然消息灵通。而钱富贵却是在靠本身的商业嗅觉而做出了这一极为胆大的举动,让人不得不佩服他是一个商业天才,也是一个极有魄力地人。
    钱富贵站在那里,看着得意洋洋地范文在自己眼前消失。他紧闭的牙齿都要把嘴唇咬破了,他的心里就像是被一根冰锥刺了进来,然后还狠狠地搅动了一下。
    钱富贵原名叫阿仆厄,疏勒话地意思是恶徒之子。他的母亲是蒲犁国的一位公主,按理说钱富贵应该是一位王孙贵族。但是很不幸,他的父亲是西夜(葱岭地区的羌人部族之一)羌人,是一个被西域诸国王室官府认为的马贼和下等人。钱富贵的母亲在一次去佛城伽舍多第进香的途中突遭马贼袭击,而美丽的蒲犁公主也成了马贼头子的压寨夫人。
    蒲犁公主不但怀上了马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