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华夏立国传 >

第263部分

华夏立国传-第263部分

小说: 华夏立国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他写好些。”
    桓冲的话让曾华哭笑不得,他想不到桓温居然跟自己开了这么一个玩笑。而谢安、王彪之和郗超不由一阵气苦,尤其是郗超,呕心沥血,为了就是想扶桓温上位行大事,而谢、王两人千防万防就是不想让桓温篡位。想不到这位主压根儿就没想过篡位,而只是按部就班得做完篡位前奏,把晋室地威严打击得狗屁不如,然后一甩手把接力棒交给了曾华。
    不过三人转念一想也明白桓温的苦衷,北边有一个北府和曾华在虎视眈眈,南边有一帮朝臣名士对着干,就是篡了位又能坐几天?还不如当魏武帝来得实际,到时曾华学了魏文帝,于情于理还不好好崇敬一下自己这位老前辈?毕竟他也从桓温府中出来的。
    “我总是自诩以天下为棋盘,擅于布局置棋,其实我错了,我的路都是真长先生和桓公为我踏平了。”曾华流着泪长叹道。
    谢安和王彪之对视一眼,许久才长叹了一口气,怎么也说不出话来。
    而慢慢平和下来的曾华看着谢安、王彪之、郗超和桓冲,缓缓说道:“我宁愿十次西征,也不愿南下一次。但是北府强势到今日,总得有个出路,就如同高坝蓄水,总得有宣泄奔流的时候。我苦心谋划了十几年,才有今日之事,所以有很多不尽人意地事情,但是总比我动员江右十六州所有兵力,倾巢南下,与江左拼个你死我活来得强。”
    曾华这话不是在吓唬谢安等人,江右现在的实力远胜异世前秦数倍,而且内部矛盾被曾华化解得七七八八,远比前秦要团结,一旦数十万大军南下,江左那些兵马能抵抗住几天?
    “现在事已至此,有如箭已离弦不得不发了,请诸位不要辜负了真长先生和桓公的一番苦心。有些事情我能控制,但是过了火我也无法掌控了。”
    谢安等人对视一下,却没有说话,眼中充满了无奈和落廖。
    “接下来我会上表朝廷,请迁回故都。只是洛阳已经城废,只能暂居长安了。还请安石先生和叔武先生好生劝言天子和太后,也要好生安抚一下朝中臣僚。”曾华最后淡淡地说道。
    宁康二年三月,天子传诏,迁回故都,但是由于洛阳城废,暂都长安。此诏书一行天下,所有的人都知道将来的结局将是什么了。
    正文 第二百五十章 尘埃落定(一)
     更新时间:2009…1…7 0:15:05 本章字数:4849
    “他娘的,这些熊本兵还真是凶悍!”一进大帐姚晨就嚷嚷道。
    “怎么了?”正在大帐里阅读邸报的阳瑶抬起头来问道。
    “今天我带着一营熊本兵和一营土佐兵去攻打大和国田代郡,这两营居然卯上了,硬是要比一比看谁的首级砍得多!”姚晨端起水壶猛灌了一肚子的茶水,然后喘着气说道。
    “那一定是熊本兵赢了。”听到这里,阳瑶已经没有最初的那么惊奇,一边拿起邸报,一边随意地问道。
    “熊本兵比土佐兵多斩获了三百六十二具首级,而土佐兵斩获的首级里还有九十一具是杀良冒功,这差距也太远了吧。”姚晨恨恨地说道,他现在是近海第六舰队营统领,除了属下有一营水兵,还负责指挥三营熊本兵和两营土佐兵,在韩休的统一指挥下,负责对纪伊国南线东部地区发起进攻。
    宁康元年三吴之乱没有多久,曾华为了实现对江左从徐州到交州漫长海岸线的控制,下令对北府海军进行扩建,不但将远海舰队第二舰队搭建出来,还将近海舰队扩编出第五舰队,第六舰队。姚晨做为一位骨干,带着一批老兵被抽调到威海港组建新的第六舰队。
    宁康元年十二月,当江左大势已定的时候,近海第六舰队组建完毕,便与第五舰队被派遣到东瀛,分驻熊本岛和土佐岛,而第一、第二近海舰队搭载两万余名在东瀛岛厮杀数年的老兵。外加一万熊本、土佐老兵,奉命南下。直下夷州岛(今台湾岛)和广州,接管江州、广州乃至交州地盘。配合他们地还有早期到来的第一远海舰队。
    按照东海道行军总管韩休地部署,第五舰队负责讨伐吉备国,第六舰队负责讨伐纪伊、大和国,而在三吴捞不到仗的曾、尹慎、阳瑶也看到了北府准备对东瀛大举用兵,立即请调到了第六舰队,曾、尹慎被留在熊本岛筑紫港指挥部,阳瑶被派到第六舰队任书记官。刚好被指派到姚晨地这一营。
    “熊本兵生性凶狠好斗。而一旦被驯服却是最守纪律,最恭顺的,的确是最合适的士兵。土佐那帮人。虽然也是凶狠好斗,却在守纪上远逊熊本兵,所以无论从单兵素质还是集体配合上都不如熊本兵,有这样的结果是能意料得到的。”
    阳瑶淡淡地说道,最后追问了一句:“战果如何?”
    “田代郡的直物造战死。其属下四千余人被斩首两千余。其余都投降了,田代造山城被攻陷。我们离大和国地轻岛城又近了一步。”姚晨一边脱身上地铠甲,一边答道。
    按照纪伊、大和等国的说法,他们地方上分国、县和村,北府人觉得这岛上屁大一个地方动不动叫国,而且还与大和国重复,实在是不方便。所以北府干脆把“国”叫做“郡”,这还是很抬举东瀛人了。
    “现在纪伊国已经被魏循从东边打得国灭,其国主武内宿祢带着残部六千余人逃入大和国,与息长足姬命合为一股,并力对抗我军,做垂死挣扎。而现在魏循部已经开始从南线的西部对大和国进行攻击,我们前面地阻力将会少了许多。”姚晨整理了一下便服,坐了下来开口说道,“今年三月份我们收拾了尾张国,与张柯部汇合后便直杀入伊势,他娘的,这些东瀛蛮子跟猴子一样,害得我们在伊势和岛津转了一个多月才与大和国接上火。据说张柯在山代打得很不是很顺手,上个月才开始对大和国东线发起进攻。”
    魏循是魏兴国的第二子,张柯是张渠的第三子,都是第一批威海海军军官学院毕业生,现在分别是第六近海舰队第一支队统领,第二支队统领,而他们的上司,第六近海舰队提督正是法务部侍郎冯越地长子…冯希。冯希坐镇土佐岛谈路港,指挥魏循攻打纪伊国,指挥张柯从茨城向毛野、科野发起进攻。由于第二近海舰队数万大军在前几年已经将纪伊、毛野、科野、越国、鹿角诸国打得奄奄一息,所以第六近海舰队接手以后人数虽然少了一半,但是依然能攻势如潮,再加上三万多熊本、土佐兵已经在战火中被锻炼出来了,所以攻势更加顺利。
    熊本、土佐兵在数年地战争锻炼中,除了极大地提高了单兵素质和整体战术外,也经过数年的大浪淘沙,对北府地认同和忠诚也达到了一定程度,使得北府终于舍得将一部分比较精良的钢刀、轻甲装备给他们,使得这些士兵的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所以到了宁康二年三月,魏循灭了纪伊国,张柯灭了科野、三野国,杀入尾张,与这里的姚晨部会合,开始对大和国分路发起最后的总攻,应该说,大和国灭就在这几月中了。
    “对了,章琪老弟,我看你怎么一直埋着头在看邸报,到底有什么好消息?”姚晨看到阳瑶一直在那里边看邸报,边与自己说话,不由开口问道,他知道阳瑶的脾气,所以对他这种不礼貌的举动一点不在意,只是觉得好奇而已。
    “看邸报便知天下事,”阳瑶扬了扬手里邸报笑道,“现在天下大局已定了,四月,天子、太后和谢安、王彪之一干朝臣被大将军以迁都的名义迁回长安,五月,天子行诏天下,以大将军监国,总领摄政,大将军奉诏传令天下,改三行省为三省,依北府旧制管制天下。“也在五月,广州刺史周仲孙奉诏宣布接受大将军监国,并领命北上,去长安述职,而左轻侯左大人已经领命南下。就任广州刺史,兼署交州刺史。”
    “而这一份邸报说道。江州豫章郡守竺瑶,南康郡守赵长。荆州长沙郡守周以及交州刺史杨亮不遵天子诏书,分别斥退大将军使者,邀敬天子,说要为晋室守节。这些人,真是脑袋糊涂了。杨安将军领军经略荆州南部诸郡,挥师直下长沙郡。周遣步骑千余人送母、妻经宜阳(今江西宜春市)送至南康,谁知道被杨安将军在路中伏击。执获周母妻子女。周只得举城请降。”
    “杨安将军请周帮助安抚南荆州诸郡,你说这周怎么说?”
    “这厮怎么说?”姚晨好奇地问道。
    “周对杨安将军言道,其蒙晋厚恩。但老母见获,失节于此,母子获全,将军之惠也,然大义所为。不敢助敌。”
    “这个周真是酸迂得够可以。现在我们大将军的话就是天子地话,反我们大将军就是反天子。大势都看不清楚,真是傻呀!”姚晨嘲笑着说道。
    “我们北府执掌天下,江左的官吏名士难免不会有想法,他们地心里应该酸溜溜的。”阳瑶嘿嘿地说道。
    “我们打羯胡地时候他们干嘛去了?我们平定江右时他们干嘛去了?我们北府有今日是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姚晨冷然地答道,“不管这些酸事了,章琪你继续。”
    “邓羌、毛当奉命经略江州,在建昌大败竺瑶,俘获其以下三千余人。接着继续南下,攻破南康(今江西赣州市),平定了整个江州,大军继续南下,直取广州。”
    “广州苍梧郡人张育、杨光勾连百越酋帅张重、尹万,攻陷广信城(今广西梧州市),张育自称越王,封杨光为太尉,张重为镇南将军、广州刺史,尹万为征南将军,越州刺史。而交州刺史杨亮与九真郡豪族赵宝勾连,自称南海王,举兵自据。”
    “这些都是小事,我们北府大军一到,自然能将这些百越九真的逆贼一举剿灭。”姚晨毫不在意地说道,的确,北府军南征北战,东征西讨,还没有吃过什么败仗,所以骨子里有一股自信和傲气。
    “南海地区与江左都大不一样,更不用说与中原地区。当年无论是秦皇还是汉武,都是花了不少力气平定南海,动员的大军又是多达五六十万之多。可以说是耗费巨大。那里潮湿闷热,满地瘴气,我们厢军府兵就是再能打仗到了那里恐怕也难以施展。”阳瑶放下邸报肃然地说道。
    姚晨深以为然地点点头,他虽然有北府军人皆有的傲气和自信,但是还没有狂妄到轻视一切的地步,南海地区是什么样子,他当然从邸报和各种情报中知道得很清楚,所以也很赞同阳瑶所说地这些情况。
    “第一远海舰队已经搭载五千熊本兵南下,这月还有五千土佐兵南下,到时将有一万熊本土佐兵马做为平定苍梧和交州叛军地前锋。”姚晨想了想便开口说道,“这样也好,能尽量减少我军的损失。”在他的话语中,暂时还没有把熊本、土佐兵地损失算在北府军正式损失中,毕竟相对北府军丰厚抚恤和待遇,雇佣熊本、土佐兵实在是太便宜,死后给上价值十余个银圆的货品或者是划上十几亩土地,都会让那些熊本、土佐人趋之如鹜,奋不顾身了。
    “关键是我们这里必须加快步伐,只要将大和国、吉备国尽数解决了,近十万熊本、土佐兵才能尽数南下,为我北府开拓南海地区。据远海第一舰队送回的情报,更南处有海域万里,土地和岛屿无数,据说那里有一年三熟的稻子,有各色各样的香料,有各种木材宝石,都等着我们去开拓。”阳瑶抖着邸报说道。
    “可是这东瀛岛也不是那么好打,我们收纳朝鲜、汉阳两郡不过三、四年时间,可是东瀛三岛从兴宁三年我北府就开始用兵,一直打了近十年,好容易才打到今日这尾声地局面。而付出地代价是府兵伤亡近两万,熊本、土佐兵死伤不下五万,汉阳、朝鲜郡兵死伤更高达十万。这东瀛三岛呢?熊本据估计原本有近六十万人口,土佐有近四十万人口,现在一个只剩不到四十万,一个只有二十余万。”姚晨开始盘算起东瀛战事。
    “而东瀛本岛有大小诸国二十一国,现在只剩下吉备国和大和国苟延残喘,死于战乱中的本岛军民不下百万,这岛上各处现在是数百里无人烟,比当年高句丽还要残破。”
    说到这里,阳瑶和姚晨都心里有数,朝鲜和汉阳郡多半是原高句丽、百济、新罗、任那百姓,虽然经过数年地蝗虫战术,人口损失过半,但是北府官方对他们还是不放心,除了大肆移民之外,还在想法设法地削减本土居民的比例,毕竟中原自己人口都缺乏,根本抽不出更多的人口来移民。所以北府以东瀛战事为借口,在朝鲜和汉阳两郡进行募兵,穷困潦倒的两郡原居民为了生计纷纷加入到东瀛远征军。由于北府有意无意地安排,这两郡郡兵死伤惨重,再加上北府将两郡生存投降的世家贵族尽数迁徙到凉、秦等州,两郡的原居民实力终于达到了北府中枢的预料目标。
    虽然这些大家心里有数,但是这些都是不能摆上台面的阴谋,不过总比当年北府在河州,黑水直接挥动屠刀来减少人口来得“文明”。敢于反抗的“异族”已经化成了泥土,而活下来的全是愿意接受同化的百姓,他们将在宗教、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以最快的速度被同化,这也是曾华一直在国学中鼓吹的民族大融合…我们要让野蛮的部落彻底融入华夏民族,一起创造璀璨的华夏文明。而熊本、土佐以及将来的东瀛本岛都是用这种方法来进行民族大融合的。
    “我们经略东瀛三岛,耗费巨大,要不是大将军一直坚持,我实在想象不出看不到什么收益的三省中枢会同意我们打了十年,我们北府的海军几乎就是在东瀛战事中慢慢成长壮大起来的。东瀛三岛打了几乎十年,大部分的后勤粮草都是靠从青、冀、幽州海运过来,幸好这几年中原河北风调雨顺,这才能坚持到现在。真想不到大将军会对东瀛如此恨之入骨,咬着牙打了十年也不松口。”阳瑶放下手里的邸报,叹息道。不过他不知道,任何一个从现代穿越过去的“有志人士”,十个有十一个会将东瀛先除之而后快。
    “不管怎么样,现在总算到尾声,我们只要再加一把劲就能灭掉大和国了,不要让唐简他们占了我们上风。”姚晨接言道。唐简原本是青州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