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黄沙百战穿金甲 >

第210部分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210部分

小说: 黄沙百战穿金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优势,陌刀手随着喇叭声,踏着整齐的脚步,举起长长地陌刀,从上到下猛劈下来,饶是银甲兵骠悍异常,却也挡不住闪着寒光的陌刀阵。
    契丹骑兵大多数都受到了红脚马蜂的攻击,或多或少都中了蜂毒,此时激战已有一个多时辰,激烈的运动让蜂毒迅速地渗入身体中,契丹骑兵体力受到极大的影响,不断有契丹骑兵头脑昏眩地从战马上摔了下来,转眼间就被战马践踏如烂泥。
    五百亲卫队和一千陌刀队,成为压倒契丹军地最后一根稻草,契丹军败象已露,在黑雕军的疯狂反攻之下,契丹骑军再度开始了溃逃。
    廉县攻防战,契丹军败在奇兵异器,耶律大光心犹不服,但是,在荒漠上与黑雕军的惨烈搏杀,占据了人数优势的契丹军也没有能够击败黑雕军,耶律大光明白败局已定,率领着契丹骑兵,拼死向着荒漠西北突围,不过,在如此混乱的战局之下,契丹军想要全身而退已不可能。
    山宗元和陈猛奉命率领着普通战车营和特种战车营镇守在荒漠西南面,为黑雕军构筑了一条稳固的防线,有了这条防线,即使战事不利,黑雕军也可以退至防线内,不至于惨败。
    两人作战经验十分丰富,仔细观察着战场形势,当黑雕军占据优势以后,战车营倒立即向北运动,在战场西面重筑了一条防线,车载弩兵和西蜀连弩都作好了战斗准备。
    面对动人心魄的激战,里奇部军士热血奔涌,纷纷请战出击。长老柳红叶极为冷静,拒绝了军士们地请求,命令军士们轮番擂击战鼓,为黑雕军加油助威。
    契丹军虽然处于劣势,但是,其兵力尚厚,黑雕军要想一口吃掉契丹军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伤亡。侯大勇在战场中央冷静地观察着形势,他见到战车营的旗帜由南向北移动,便立刻下令道:“狼营朝南移动。”
    侯大勇身后的五名传令兵拿出令红色传令旗,朝着战场四周奔去,但是,五名传令兵仅有一名回来复命,其余全部在战死,另外五名传令兵又冲了出去。战死了九名传令兵之后。命令传达了出去。
    狼营原本堵在西面。接令后便慢慢向南撤退,在西面留下了一个缺口,伤亡惨重的契丹军很快了这个缺口,立刻向西北方向夺路而逃。
    陈猛的五十辆特种战车聚集在一起,按照三队轮放的原则。呼啸地巨弩一波又一波地向着疯狂的契丹骑军射去。特种战车两旁,是一百辆普通战车,每辆普通战车后面有六名黄桦弩手,从巨箭中逃得一命的契丹骑军,没有一人能冲过黄桦弩手的阻击。
    耶律大光身边跟着五百多银甲骑兵,他见黑雕军战车防守严密,弩箭如飞蝗,耶律大光立刻醒悟过来这是一个陷阱:敌军企图用弩阵来消灭自己。
    五百多名忠心耿耿的银甲骑兵护卫着耶律大光,向着北面猛攻了过去。
    北面是熊营残兵和陌刀手防守的阵地。熊营损失最为惨重,齐装满员两千多人,跟在姜晖身后的不过七百多人,姜晖腰部中了一枪,血流如注。姜晖地部属多是跟随他数年地蜀兵降卒。姜晖为人风趣,和这些老兵感情极好,这次伤亡之惨重,让姜晖杀红了眼,他带着残兵,狂呼着向敌军冲去。
    熊营残兵身后是军容较为整齐的陌刀队,当蜂拥而来的契丹军越过熊营残兵之后。却被数队百陌刀兵挡住了去路。在短兵相接的战斗中,陌刀兵是骑兵的克星,银甲兵数次想突破陌刀兵地防守,均如凶恶的海水撞上了坚硬的岩石,撞得越用力碎得越干脆。
    耶律大光身后冲出来数十名银甲兵,他们见陌刀手历害,便张弓搭箭,对着陌刀兵猛射,陌刀是长兵器,长于肉搏战,防御弓箭却是他的弱点,这数十名银甲兵弓箭极准,转眼间,陌刀手被射杀了数十人。
    西边阵前冲出来数十人,领头之人正是刘黑狗,黑雕军神箭手们一阵快箭,将银甲兵射得人仰马翻。
    萧子风接连发出两组“前后箭”,刘黑狗身旁两名神箭手都躲过了第一箭,却被第二箭射下马来。
    刘黑狗大怒,他右手扣上三支箭,接连两箭向着萧子风射去,萧子风躲箭的动作十分到位,两箭都擦身而过,萧子风迅速拉开弓,准备回敬刘黑狗一组“前后箭”,正当萧子风凝神屏气拉弓之时,刘黑狗隐而不发的第三支箭突然而至,萧子风全部心智都在自己的“前后箭”上,根本无法躲避此箭,被一箭贯穿咽喉。
    箭战极为精险,刘黑狗率领的神箭手大获全胜。侯大勇正在喝采之时,何五郎带着哭腔对侯大勇道:“郭炯中箭,看来不行了。”
    郭炯文武兼备,是侯大勇心腹爱将,侯大勇听到此消息心中一紧,道:“他在哪里。”
    “已经送到战车营了。”
    战车营有数名医官,是韩淇的亲授弟子,医术颇为高明,侯大勇心中稍安,再看着契丹军时,脸色更寒。
    大战至此,契丹军败局已定,被反包围地数千契丹军如无头苍蝎一样,在阵中乱窜,数百银甲骑兵冲不破陌刀手的防线,忽然掉转马头,朝南猛突过去。
    黑雕军各部都在和契丹军交手,南线兵力也并不充足,银甲兵拼死,一击,居然突破了黑雕军的防守,三百多银甲骑兵保护着耶律大光向南突围而去。耶律大光摆脱了黑雕军之后,三百骑不敢停留,跑了数里之后再掉头向西,翻过一座山林,逃到一座废弃的灰色长城下,才算暂时安全。
    当契丹主将突围而去,契丹军终于崩溃,契丹骑手放弃了抵抗。
    侯大勇看到脸色苍白、昏迷不醒的郭炯,脸上露出了浓浓地杀意,可是想到柳红叶跟随在自己身边,狠狠地把“杀”字咽进了肚中。
    黑雕军此战可谓大获全胜,数万契丹精锐被全歼于廉县,西套、前套已在黑雕军掌握之中。
    但是,此役是一场短兵相接的苦战,黑雕军精锐损失极为惨重,熊营二千人只剩下五百多人,基本上丧失了战斗力,狮营近五千人伤亡近二千人,狼营二千人伤亡过半,亲卫队和陌刀阵最后参战,损失最轻。另外,将领多人受重伤,郭炯身负重伤,生死未卜,姜晖腰中一枪,战斗一结束,姜晖掉落马下,虽说没有生命危险,不过至少得在床上躺上一段时间。
    柳红叶亲眼目睹了这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当战斗结束之时,柳红叶就下定决心接受侯大勇的条件。
    剑指秦川 第一百七十四章 庙堂之高(一)
     更新时间:2008…12…29 14:46:09 本章字数:5115
    廉县一战,契丹军退缩至西京道,兵锋不敢过后套。仆骨、同罗等族,慑于黑雕军军威,竟相派出使臣,献上牛马等礼物,河套之地,皆在黑雕军控制之下。
    契丹皇帝耶律述律得知西京道大军败于周军,耶律大光率三百骑侥幸逃生,隔夜宿醉顿时被吓醒,他从幽州等地调来一万多契丹军,补充到西京道,此时,契丹军朝纲松驰,军政荒芜,除了耶律大光,没有人想去和河套周军死战,只是在耶律述律的压力之下,几位契丹将领避开灵州,率军进攻实力相对较弱的府州,斩杀了一些百姓,谎称打败了数支大周军队,耶律述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此事也就算过去了。
    按照侯大勇最初的计划,黑雕军只是扫荡后套的一万多契丹军,没有想到,契丹大将耶律述律竟亲率大军南下,黑雕军虽然蒙受不少损失,可是完胜了数万契丹大军。一战定河套之后,侯大勇反倒有些心事重重,俗语说:木秀于林,风必催之。也不知陛下柴荣会如何看待此事?
    侯大勇字斟句酌地写了一封奏折,报告了近期边事战情。奏折发出之后,侯大勇出灵州,过西会州,到靖远城,然后折回同心城。每到一处,必要隆重祭奠阵亡将士,到荣军院看望伤残军士,然后和各营军官痛饮美酒,醉卧军营。
    就这样巡视一圈,足足用去了一个月的时间,至六月中旬,侯大勇才回到了灵州。回到灵州七八天之后,师高月明就生下一个约七斤的漂亮女儿。师高月明家乡在清水河畔,侯大勇就为女儿取名为侯小清。
    侯大勇莫名其妙回到大周朝以后,已有了四个子女,粟末靺鞨族的阿济格生了侯虎。秋菊生了侯小璐,符英生了侯宗林,师高月明生了侯小清,除了侯小清以外,其余三个子女出生之时,侯大勇皆在外征战,因此。当侯小清呱呱落地之后,侯大勇闭门谢客,军务之事交由奉命调回灵州的节度副使石虎,地方事务交由梁守恒处理,专心迎接呱呱落地的小生命。
    侯大勇每天都要为侯小清洗澡,他在另一个世界曾经做过父亲,照顾孩子也算是一把好手。师高绿绮见侯大勇这种坐镇一方的大官,居然亲自干上了仆佣之事,而且动作熟悉,乐此不疲,先是吃惊再是好笑,然后又着实嫉妒师高月明。
    侯大勇闭门谢客不过三天,飞鹰堂用“郊和九号”常来两份绝密情报:
    一是陛下欲调侯大勇回朝,接替李榖地相位。由节度副使石虎接替侯大勇行节度使之职。
    李榖在显德一年七月任守司徒兼门下侍朗、平章事、监修国史,和范质、王薄同为当朝宰臣,历年来多有功勋,不料在南征之时打了败仗,受到了柴荣的责罚,后又经启用,荣耀却不比从前。李榖多次上书请辞相位,柴荣都没有同意。五月,李榖突然中风,卧床不起,柴荣这才同意李榖告老还乡,柴荣先后接到了侯大勇以及从其它渠道送来了廉县战役情报,大喜之后,柴荣屏去左右,独自沉思良久,最后决定重重封赏侯大勇,由侯大勇接替李榖之相位。
    另一份情报则关系到赵普,吏部已下文书,欲调赵普到殿前指挥使赵匡胤帐下任行军司马一职。
    赵普在廉县主持民政之事,郑州、许州先后有数千户上万名老百姓迁到了廉县,一年来,赵普带领着老百姓完成了城墙的初步修缮工作,同时,在黄河两岸整田修渠,廉县城外大片荒地已有了一些往日模样。开春以来,廉县城外呈现出久违的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在农田外围,则是大片葱绿的草场,不少调皮捣蛋的年轻人,在草场上骑马追逐,学着放牧打猎,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得到这两份情报之后,侯大勇分别招来石虎、梁守恒和钱向南到书房议事,紧急地应对变局。
    过了近一月,在七月中旬,吏部文书到了灵州,不过,只有调动赵普之文。
    到了七月二十日,赵普依令向大梁出发,
    赵普虽说是一名文官,但是在黑雕军中已有近两年时间,按照黑雕军规距,文武官员都必须参加部队的晨训,这两年时间,不管风霜雨雪还是风和日丽的天气,赵普都依律参加训练,即使在廉县期间,他也严格遵守这个命令,和熊营军士们一起参加训练,赵普和刘成通、孟殊、沈怀镜等众文官,渐成文武兼备之士。
    黑雕军两年,留给赵普许多美好地回忆,当灵州城渐渐消失在身后,赵普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显德三年,赵普和赵匡胤在淮南相识,意气相投,遂结为异姓兄弟,赵普所学甚繁,殿前司第一勇将赵匡胤方面大耳,为人豪爽侠义,颇有帝王之相。从五代以来,皇帝不过是“洛阳刺史耳”,谁的手中掌握有雄兵,谁就有可能问鼎中原,梁、唐、晋、汉、周五朝,均验证了这个道理,赵普心中就有了辅佐赵匡胤的心思。来到侯大勇帐下之后,赵普仍和赵匡胤保持着密切联系,常有书信往来,赵匡胤对黑雕军很感兴趣,赵普也常在信中介绍黑雕军情况。
    随着黑雕军在西北战场的节节胜利,赵普对侯大勇也越来越佩服,赵普在侯大勇和赵匡胤两人之间犹豫不决。
    黑雕军虽强,但是地处西北,远离了政权中心。历来左右政局变化地都是处于中枢之地的禁卫之军,边境之军再强。也只能称霸一方,左右不了全国局势。赵匡胤在禁军中威信颇高,极似本朝太祖郭威,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若要成事,必为赵匡胤。
    最终,赵普还是选择了赵匡胤。
    赵普一行全是快马,沿马岭水南下,沿途有驿站提供住宿。很快就到了河中府。
    洛水、无定河、黄河都要穿过河中府,河中府过往商贾颇多,虽说大周朝颇有中兴之相,可是。在交通便利的水岸边,仍然活跃着一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盗贼,衙门屡次征伐,甚至动用的河中府地牙兵,无奈盗贼们滑如鱼鳅,让官军们无处着力,所幸盗贼都是本地人。向来只求财不伤人,衙门无奈之下只能默许了他们的存在。
    七月二十五日深夜,天空如被惊雷击破,倾盆暴雨猖獗了整整半夜,无定河水暴涨,黄河两岸地居民心又悬了起来。
    良山驿站是河中府城外最好的驿站,显德四年初。房舍经过重新翻整,虽说雨大,屋内却没有一处漏水。
    良山驿站接待过无数南来北往的高官显贵,赵普这种极别的官员,更如过江之鲫。赵普出身小吏世家,对人情世故极为了解,找到了驿丞,送上几贯周元通宝。很快就和朱驿丞搭上了千丝万缕的关系。朱驿丞就让赵普住进了一个单独的小院子,还豪爽地送过来两根新鲜的羊腿。
    赵普地一位随从在廉县学得一手煮羊肉的好手艺,他到河中府买了一些调料,煮了一大锅香气扑鼻的羊肉汤。朱驿丞是一位大腹便便的汉子,素来爱喝上一口,他没有想到羊肉汤会有这么香法,虽隔着院墙。谗虫已从肚子里被勾了出来,朱驿丞提了一罐富家商铺送来地老酒,一摇一摆地来到了赵普所住的小院子。
    正在酒酣饭饱之际,一名精瘦的年轻人来列了院中,老远就拱着手道:“好香的肉汤,朱驿丞有妙食为何不请三郎?”
    三郎是河中府参军事,二年前由许州来到河中府,他为人八面玲珑,上上下下都能说得上话,三郎和朱驿丞也是极好地朋友,两人常在一起吃喝玩乐,间或还一起到妙香楼去风流快活。
    朱驿丞笑骂道:“我说是谁,原来是三郎,你真有口福,来尝尝塞外好滋味。”
    三郎也不客气,落落大方地坐了下来。赵普、三郎和朱驿丞地位相当,又均是见多识广之人,几杯酒下肚,大家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