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庶女继妃 >

第247部分

庶女继妃-第247部分

小说: 庶女继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里是真没有底啊!”
  雨澜一阵苦笑。大太太这是来兴师问罪来了啊!她就是这么个脾气,雨澜早就了解了,倒也没有跟她生气。
  就耐心地和她们解释:“母亲和二婶的心情我能理解。就是我现在也如同你们一般焦急,咱们盼着大哥哥和三弟弟好的心思都是一样的。我从来不问王爷在外头的事情,不过想来既然王爷没有拦下这个御史的折子,一定也有他的理由。”
  “母亲和二婶请想一想,这件事物议沸腾,街头巷尾人尽皆知,就算御史不告状,皇上手里可还有锦衣卫,有东厂西厂呢,锦衣卫和东西厂密探的厉害可是人尽皆知的!这么大的事,皇上能不知道吗?皇上知道了能不问吗?王爷大概也是觉得这件事根本瞒不住皇上,所以还不如干脆不瞒着他,免得显得咱们心虚。”
  大太太和二太太听得齐齐一怔。她们没有雨澜的大局观和眼光,自然想不到这些,听雨澜这样一解释,她们也就明白过来。这件事皇上说不定早就知道了,若是叶邑辰把御史的折子给拦下了,说不定反而惹来皇上的疑虑,叶邑辰和承宗是郎舅之亲,这是人人都知道的。
  雨澜又道:“咱们也看见了,谣言传播得这般快法,后头一定是有人在推波助澜,他们穿这谣言可不是为了恶心咱们的,一定是要闹到皇上面前的!咱们可以截下一个御史的折子,咱们能截下十个八个御史的折子,咱们能堵住这悠悠众口吗,能叫满朝文武全都缄口不言吗?与其这样被一直中伤,不得辩驳,还不如干脆闹到御前去,叫皇上查个明白,还给大哥哥三弟弟一个清白!”这个案子不管是大理寺、刑部还是都察院哪一个部门来查,只要王爷给他们施加压力,叫他们秉公断案,还是很有希望帮助承宗洗脱罪名的。
  这番话是彻底把两位太太给说服了。二太太就松了一口气,大太太仍然嘟囔着:“既然是这样想的,也该叫人告诉咱们一声,也好叫咱们的心里踏实一些啊!”
  雨澜一阵苦笑,她哪知道叶邑辰是怎么想的。这件事不知道背后牵扯到多少政治势力的博弈,叶邑辰是不是想趁机打击一下政敌,捞点好处她并不知道,所以他的部署,雨澜根本就不清楚。
  好不容易把两位太太给送走了。雨澜只觉得身心俱疲,钱妈妈帮她按摩着太阳穴,大太太的态度叫她心里十分不忿,雨澜道:“妈妈,扶我在炕上躺一躺罢!”
  早有机灵的小丫鬟将被褥铺好,钱妈妈扶着雨澜在炕上躺好,不一会儿雨澜就沉沉睡去。钱妈妈细心地给她掖了掖被角,丫鬟们悄悄退了出去,钱妈妈亲在一旁守着。
  雨澜睡了大半个时辰,醒来的时候发现屋里的钱妈妈不在了,换成了王爷坐在炕边。这才刚到中午,雨澜就问了一句:“王爷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说着就要拥被坐起来。
  叶邑辰又把她按了回去,“觉着累就躺着吧。”这才回答她的第一个问题:“回来有换件衣裳,顺便看你一眼。”
  说着就皱起了眉头:“大太太她们又来了?”语气中十分不悦。叶邑辰握住她的一只手,看见她晶莹雪白的肌肤下面,隐隐透出几根青色的血管,又见她脸色苍白十分得不好看,不由大是心疼。
  “回头我吩咐门房上一声,不相干的人等,就不要放到府里来了,免得影响你休息。”他的妻子,他千娇万宠的,一句重话都不敢说,凭什么还要受别人的气。
  雨澜苦笑,扯着叶邑辰的袖子,“王爷,那是我的嫡母,您真想我背上一个不孝的罪名么!”
  叶邑辰叹了一口气,就算是皇上,也不是事事都能管到的,刚才那一番话刚出口,他就知道不妥了,这也是关心则乱吧。
  叶邑辰俯□,轻轻将她拥在怀里,抚摸着她乌黑的秀发,爱怜地道:“没想到,你怀孕之后会出这么多大事儿,真是难为你了!”
  雨澜笑着说了一句:“生孩子哪有不辛苦的!只要孩子能够平平安安的降生,当娘的,就是受了再多的苦也是值得的。”
  叶邑辰不由得把她抱得更紧了几分。
  雨澜就道:“王爷,科考案的事,还是和我说一说吧。”不想知道不想知道,还是从大太太二太太的口里什么都知道了。
  叶邑辰知道她心里其实还是一直放不下,虽说不过问,心里总在惦记着,有些事还不如和她明说了好。叶邑辰就在先在心里理了理思路。
  “御史华松参劾副主考姜政鬻题!”
  雨澜想了想就问:“那华松是谁的人?”
  “华松的嫡长女嫁给了礼部右侍郎李介的幼子为妻!”
  “那礼部右侍郎李介和姜政姜大人的关系如何?”
  叶邑辰见她句句都问到了点子上,忍不住亲昵地点了她的额头:“你这个鬼精灵。”他顿了顿,又道:“这位姜政姜大人自幼即以‘神童’之名为太宗皇帝所赏识。太宗天启十七年,他状元及第,在翰林中也以学识渊博而称冠。”雨澜深吸了一口气,没想到这位副主考这么大来头,居然是一位状元。
  难怪他那么喜欢承宗,他自己当初就是“神童”,自然对少年解元的承宗多一分爱才惜才之心。
  “姜大人自幼一番风顺,难免目无下尘,看人用鼻孔去看。而李介偏偏又不是正途科举出身……”
  就像一个公司的两个副总,一个是本科学历,根正苗红,另一个却是技工学校出身,属于野路子。本科学历的自然瞧不起技工出身的,两个人难免要相互斗一斗,争权夺利一番。大楚是以左为尊,姜大人这个左侍郎地位在李介之上,想必那个李介没少被姜大人讽刺挖苦瞧不起。
  散播点假消息,再找亲家诬告他一状,趁着姜大人下台之机,他也刚好可以升升官,从右侍郎迁左侍郎,既报了仇又升了官,一举两得。
  “难道是李介叫华松干的?”她用的是疑问的语气,显然雨澜也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
  要是这么简单就好了!
  叶邑辰就笑:“这些自然都是表面现象,华松还有一重身份,他的同乡张蕴现在供职于都察院,任正三品的右签都御史,是他的顶头上司,华松一向唯他马首是瞻。这个张蕴,便是坚定的萧党分子。”
  “萧党?”雨澜吸了一口气,萧家搀和在里头,恐怕就少不了叶敏瑜的影子吧!堪堪配做叶敏瑜对手的,也就是一个太子了。叶敏瑜隐忍了这么久,终于开始动手了吗?
  “只是这科场舞弊案,和太子能有什么关系?太子管的可是户部不是礼部!”
  叶邑辰唇边勾起淡淡的冷笑:“这一次的考题,是真的泄露了!你别忘了,进入考场之前,试题可是皇上亲手封好的。不管是礼部尚书,还是礼部侍郎,他们谁也没有本事提起知道考题!那么这份考题是谁传出来的?”
  “您的意思是说……这份试题是太子传出来的?”
  太子就住在宫里,自然方便交通太监,提前探知考题也不是不可能的。若是真是这般……
  “太子这么做,图的又是什么?”
  叶邑辰微微笑道:“那就不是我能知道的了。且慢慢看,这件事总能水落石出的。”
  雨澜还是有些不解:“既然叶敏瑜的目标是太子,为何要牵扯上三弟弟?难道因为杨家是太子的外家?”
  叶邑辰道:“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怕是有人趁机报私仇罢了!”
  “谁?”
  “陈嘉!”
  当年陈嘉成立西厂,老太爷可是带着六部九卿硬逼着皇帝撤了西厂,把陈嘉搞得灰头土脸。后来丁阁老政治投机上书重开西厂,老太爷也是坚决反对,这个仇结得可不小。
  雨澜就想起无中生有的谣言,传播速度之快叫人咋舌,几乎一天时间就人尽皆知了,若是陈嘉派出西厂的密探来散播谣言,有这个传播速度也就说得通了。
  叶敏瑜想收拾太子自然不比自己出手,萧党、陈嘉都是好帮手。这件事需要一个突破口,陈嘉刚好趁机散播谣言,既完成了叶敏瑜交给他的任务,也顺便报了私仇,叶敏瑜又叫华松出头,就算事情闹大了,也有礼部左侍郎李介顶缸。
  单看陈嘉散播谣言的本领,假假真真虚虚实实,叫人不由自主就信了……这些人玩儿惯了阴谋诡计,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丝丝相扣,叫人掉进去就摘不出来了。就算现在知道了别后的主使之人,雨澜也觉得很难破解这个局面。
  “只是……”雨澜还是有点想不明白,“就算这件事最后查明了是太子做的,又能对太子造成多大的影响?”叶敏瑜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拐了这么多道弯,又能得到多大的利益?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他捋了捋雨澜鬓边的乱发,慢慢给她解释道:“自古以来,夺嫡之争,下毒、刺杀这些*手段都是下下乘的,因为再缜密的阴谋诡计,都会留下蛛丝马迹,一不小心,反而会让策划阴谋的人身败名裂,永世不得翻身。”
  “所以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叫太子在台上多蹦跶一阵子,把他所干的昏事傻事混蛋事一件件摆给皇上看,日积月累,皇上就是再好的心性,也忍受不了这样的太子,太子还是要被废掉!”
  “到时候太子完蛋了,除了他叶敏瑜还有谁能当这个皇帝?叶敏瑜这小子,还真是长进了!”
  雨澜想了想,这,果然是一个最稳妥的办法。但是这个办法一般用不到,因为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太子要昏庸到一定境界,必须是不可救药才成!很可悲的是,太子明显符合了这个条件。
  比如现在,她就想不明白,太子将春闱的考题传出去,究竟对他有什么好处?收取几千几万两银子的贿赂?他是太子,将来整个天下都是他的,他要这点儿钱干什么?
  真是不知所谓!

第267章 闹大
  雨澜在心里吐槽了太子两句;又替雨馨担心了一下,这才又回到正题:“既然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王爷都查清楚了;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办?”
  叶邑辰道:“先看看皇上有什么反应不迟!”
  雨澜见他神色平静,语气中充满了自信,一颗心也就平静了下来。
  果然不出叶邑辰所料;御史华松这份弹劾的奏章一呈上去,正统皇帝看了大为震怒;再加上有陈嘉在一旁煽风点火;正统皇帝立刻颁下圣旨,命令礼部左侍郎姜政立刻停止批阅考生的试卷;回家听候审查;同时命令刑部官员介入调查。他已经初选的卷子全由礼部尚书会同其他考官复核。
  叶邑辰也每日在外奔走,大楚的政治制度十分成熟,军政分开,叶邑辰是军方的人物,军务方面他是权威,但他本人不能名正言顺地插手政务,不过这么多年他可不是白混的,他在朝中早已组建了自己的班底,六部五寺,十八大衙门都有他的人手。
  他在后面推波助澜,自然瞒不过叶敏瑜和陈嘉,两人都有些吃惊。因为叶邑辰一直以来对于太子和赵王的夺嫡都是两不相帮的姿态,不管是叶敏瑜还是太子,谁若是争取到了叶邑辰的支持,立刻就能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可叶邑辰一直态度暧昧,谁也摸不清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所以这次他一出手,立刻就引起了叶敏瑜和陈嘉的注意。他们摸不透叶邑辰的意思,行动起来就多了几分顾忌,若是因为这么点儿事把叶邑辰推向了太子的一方,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十余日后,礼部阅卷的工作做完了。刑部的调查仍未有丝毫进展,刑部一位员外郎奉命抄了姜政在京师的宅子,姜政家资颇为丰富,但是姜家本来就是江南大族,姜政之妻也是大家出身,光陪嫁就有两三万两,并无确切证据说明这些钱财是姜政受贿所得。
  非但如此,经过礼部尚书的复核,姜政初选出来的卷子里并没有承宗,这也多少减轻了两者的嫌疑。
  案子没有什么进展,可是到了发榜的时间这榜却一直不发,春闱一推再推,很多外地的举子已经在京师滞留很久了,一时间怨声载道之声一片。
  正统皇帝把刑部尚书叫到宫里骂了一顿,可是这种案子本来就不是一时半刻能够查得明白的。正统皇帝只好采纳礼部的建议,先发榜若日后查明有贿买考题者再削去功名,严惩不贷。
  发榜当日,承祖和承宗没敢出面,小厮一大早就去了贡院。大太太和二太太坐在正院的怡宁居,一脸的惴惴不安,不大一会儿小厮就跑了回来。
  大太太和二太太全都站了起来,齐声问:“如何?”
  小厮满面喜色地道:“恭喜太太,贺喜太太,三少爷中了!”
  “中了?”大太太不知道该不该高兴,急急问道;“中了第几名?”
  “中了第二名!”
  二太太也沉不住气了:“那大少爷呢?”
  小厮就低了头:“小的找遍了三张皇榜,没有找到大少爷的名字!”
  二太太听了反而心里如同一块石头落了地:“没中便好,没中便好!阿弥陀佛,菩萨保佑!”
  小厮都傻了,三少爷中了第二名大太太反而满脸忧色,大少爷没有考中,二太太反而喜形于色。这到底是什么节奏?
  晋王府中,雨澜也得到了消息,她靠在临窗大炕上的大迎枕上,面露忧色:“这么说,三弟弟考中了第二名?”她看得却比大太太明白许多:“这可不是什么好事,会不会是陈嘉搞的鬼?故意让他中个很高的名次,如此,三弟弟就更加有口难辩了!”
  叶邑辰坐在长几后面的太师椅上,摇了摇头道:“我故意放出风声,叫他们知道我插手了此事,陈嘉不是那等蠢人,应该不会在这种关头和我对着干。况且这卷子都是糊了名字的,想作弊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也就是说考了第二名完全是他自己的本事了。
  雨澜不由一阵苦笑:“没想到三弟弟学问进益这么多,要不是发生了科考舞弊案,进士及第也不是不可能。”
  会试完了还有殿试,只有一甲的前三名,才会被赐予“进士及第”的称号,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而二甲只能被赐予“进士出身”,三甲则被赐予“同进士出身”。
  这几乎是一个文人一生之中所能获得的最高的荣誉了。
  “好在大哥哥没有考中,谣言之中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