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庶女继妃 >

第320部分

庶女继妃-第320部分

小说: 庶女继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皇帝看见信口的火漆完好无损,十分满意,有些迫不及待地将信拆开。他十分看重杨承宗,不仅因为杨承宗表现出了超越年龄的稳重和处事才能,更重要的是杨承宗年纪和他相若,由他一手提拔,将来必能对他忠心耿耿,等一批年纪大的老臣卸任,他必能成为自己的肱骨之臣,辅佐自己开创极盛之世。
  当然他对杨承宗这般看重,这般信心十足还有一条很微妙的原因,因为他是雨澜的亲弟弟。正所谓爱乌及屋是也。
  也正是因为杨承宗有了这样一层隐身的护身符,他才能在日后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屡屡逃过一劫,虽然屡遭性情多疑的小皇帝的贬谪,最终还是能够拜相入阁,成为一代名臣,杨家也因为有了他这一棵大树,得以繁荣富贵数代之久。
  小皇帝一目十行,很快就看完了承宗的密折。小皇帝给他的那封亲笔诏书问他王行义勾结刘章的事情。承宗却从王行义上一次的打仗的布置开始写起,如何组织军民,如何排兵布阵,如何组织进攻防守,条理清晰分明,杨承宗并没有为王行义说一句好话,可是小皇帝一看这份密折,就知道王行义确实是干了不少实事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杨承宗说:“刘章此人,能谋善断,用兵谨慎,却又长于起兵突袭,令人防不胜防,实乃不世出的名将也!”也就是说,王行义败给这样的人,是非战之罪。
  承宗话锋一转道,王将军与刘章勾结的谣言微臣也有所耳闻,王将军的努力三军将士全都看在眼里,微臣身在前线对这种谣言实在都懒得辩驳,若是王行义真如谣言所说的那般和刘章有所勾结,蜀汉的大军早就已经渡过长江了,皇上您还能在金銮殿里踏踏实实地坐着吗?
  最后承宗总结道:朝廷的邸报微臣一直有看,百官们对于王行义的指责,给他安的那些罪名,很多都是无稽之谈,王行义将军对江山社稷是有功之人,皇上不但不应该惩罚,反而应该好好奖赏他,王行义如今势单力孤,一旦皇上伸出援手,拉他一把,那就如同雪中送炭,他一定感恩戴德,更加忠实地为皇上您卖命!
  承宗在信的最后还说了一句非常莫名的话:弹劾王将军者,虽则杂乱无章,实则暗有联系,此诚诡异也!
  叶敏昭反反复复看完了杨承宗这份密折,东厂的消息、王行义自己上的陈述军情的折子、陈嘉掌握的西厂的消息,再加上杨承宗这份密折,这么多的消息来源一一印证,小皇帝心里终于有些谱了。
  可以说,他多疑的性格,让他不愿意相信任何人,可是这里边就算有人敢骗他,也绝不可能所有的人全都骗他,正因为他有这么种不同的渠道获得消息,别人才更加不敢骗他!
  对于杨承宗的这句话,小皇帝也是极为重视的。其实他也早就对这件事有了疑惑,立刻就将这些日子以来百官们弹劾王行义的折子一份一份全都叫人找了出来,一一对照。他的心里慢慢更加有谱了。所有弹劾王行义的人,基本都和丁阁老有着某种联系,要么是丁阁老的门生,要么是丁阁老曾经的部属。
  现在围绕着丁阁老这个内阁首辅,已经渐渐形成了一个势力集团,小皇帝是一个极度敏感的人,权力*也是极强,这已经引起了他的高度警觉。知道归知道,他却不愿意说破,他和丁阁老正处在合作的蜜月期,丁阁老需要借助他的皇权巩固自己首辅的位置,他也需要借助丁阁老来帮助他整肃叶邑辰的势力。
  还有一个隐秘的想法藏在他的心里,谁都不知道。现在丁阁老是风光无限,可他整了这么多人,抄家的,砍头的,灭族的,多少怨气极为一身,而他这个皇帝却只是隐身幕后。到了某一时刻,他只要把丁阁老推出去,他一人的死就能平息所有人的怒气,到时候他不但毫发无损,而且还能够收拢人心。
  如今丁阁老已经把摄政王一系的人得罪狠了。因为害怕整肃大人太多,引来军队的大动乱,小皇帝一开始就把整肃的范围限制在了正三品以上,可以说叶邑辰的支持者在中下层军官中还有很多,而摄政王一系现在硕果仅存的大将,就是王行义了,他寄托了多少人的希望于一身,一旦王行义取得了针对蜀汉的胜利,到时候他声望如日中天,丁阁老能拿他怎么样?谁敢保证王行义不会挟威对付丁阁老?
  丁阁老自然不会放任摄政王一系的漏网之鱼建功立业,所以发动门生故旧借机弹劾王行义,甚至派人故意散播不利于他的谣言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靠着杨承宗意有所指的一句话,小皇帝已经基本把这件事情抽丝剥茧还原了出来。他的心头豁然开朗,对于杨承宗的见识更是深感诧异。他能够想到这些是因为他掌握了最多最完整的信息,杨承宗能够在百忙之余这么准确地猜到幕后黑手,这份聪敏豁达,真是可畏可怖!
  到了此时,他的心里其实已经有了处理此事的腹案。对于丁阁老和王行义之间的龃龉,他是乐见其成的,他当上皇帝之后,太后教给他的第一招就是两个字:平衡!下面的臣子全都团结的铁板一块,他这个皇帝才不好当!
  如今他只需要在两人之间,哪个弱了帮扶一把,然后安心做一个裁判员就行了。运动员们斗得越厉害,就越需要自己这个裁判员,自己的位置也就做的更稳当。
  出于谨慎使然,他还是想问一问雨澜。杨承宗毕竟是她的亲弟弟。也有些日子没有看到雨澜了。
  “摆架养性斋!”
  养性斋里。
  “药已经煎好了,王妃您趁热喝了吧!”宫女端了汤药进来,恭敬地对雨澜说道。这几天小皇帝没来打扰,雨澜着实过了几天舒心的日子。龚太医自从上次以后,被皇帝任命成为雨澜的主治太医,隔一天就来给她把一次脉。一个保胎的药方子已经变了好几变。
  “放在那儿吧!我一会儿再喝!”这么些天了,每一次王妃都不肯正儿八经地喝药,那个宫女早都习惯了。放在桌子上又行了一礼就下去了。屋子里只剩下双喜和腊梅两人,雨澜吩咐道:“把那药端过来给我!”
  双喜将药端了来交到雨澜的手上,雨澜仔细闻着药汤的味道,仔细辨认里面都加了什么东西。这些年来她在王府里闲来无事,跟着白大夫断断续续学了一些医术。开方子看病她还做不到,但是却能分辨出这一碗药里到底放了什么,她闻了半天,又用银匙搅了搅药汤,仔细分辨,最后才松了一口气。
  貌似,小皇帝并没有叫人在药里添加什么作料!这应该是一碗保胎的药。
  可是,她还是叹了一口气,“还是拿去倒在花盆里吧!”
  “是!”腊梅十分听话地将那一碗药倒在一个兰花盆里。要是叶敏昭知道自己拿最好的药材熬出来的药汤一直得到的这个待遇不知道他会做何表情!
  “扶我出去走走吧!”随着身子日渐沉重,雨澜越发地无法在这个小房子里呆的下去了。
  腊梅和双喜就扶着她在养性斋的院子里散步。时值五月,院子里的几株石榴花开得正好,打眼望过去一片灿若艳霞,绚丽已极。雨澜放慢了脚步,望着火红的石榴花微微出神。晋王府里也是栽了不少石榴树的,虽然叶邑辰从来不吃——嫌麻烦,可赏花赏果却也是一种雅致,何况石榴还有富贵吉祥多子多福的寓意。
  多子多福也是王爷的心愿吧,雨澜伸手摸了摸微微隆起的小腹,为了这个孩子,她必须坚强下去。
  叶敏昭恰在这个时候带着太监到了养性斋。雨澜带着两个丫鬟过来给他见礼。叶敏昭摆摆手,“快起来吧!”上次那件事之后,他这还是第一次来见雨澜,心里多少有些不自在。看见雨澜微微隆起的小腹,他的心里又一阵不舒服。
  沉默了片刻他才说话:“你的身子还好吧?”不管他的心机有多深沉,对着雨澜他的关心还是发自肺腑的。
  “托陛下的福,臣妾都挺好的!”
  “那就好!那就好!你身子重,以后见了朕,就不要再给朕行礼了。”
  “谢陛下恩典!”
  “行了,也别谢来谢去的了,你们扶着你家主子在那里坐坐!”养性斋里除了石榴树,还有宜家葡萄,葡萄架子下面有一张石桌和几个石凳,很有几分意趣,叶敏昭就叫丫鬟们扶着雨澜在石桌旁坐下。他也在另一个石凳上坐了下来。
  叶敏昭开门见山地问道:“朕有件事想要问问你!”
  雨澜微微有些诧异:“皇上请说,只是臣妾是个妇道人家,见识有限……”
  叶敏昭摆摆手,把她谦虚的话堵了回去,“你不必过谦。你的聪明才智,别人不知道,朕还是知道的。”想当年雨澜作的诗可是帮他把尚书房的师傅都给镇住了。
  雨澜有些汗颜,“皇上想问什么?”
  “朕想问问你,你的弟弟杨承宗,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雨澜更是诧异。皇上干嘛问她这个。他派了承宗去前线这件事,雨澜是知道的,一听这话不由有些着急,“可是三弟弟出事了!”
  叶敏昭道:“他好好的,朕看在你的面子上,也不会叫他去送死的,这一点你尽可放心。”
  有了他的保证,雨澜心里多少放心了一点儿。她想了想道:“我与三弟弟一起长大,若说他这个人怎么样,不是因为他是我弟弟我才夸他,我有八字的评语给他:大器晚成,堪当大任!”
  叶敏昭将这八个字反反复复咀嚼了半天,他性格多疑,对雨澜却是例外的信任,这时候已经是面露欢喜。“好!朕就盼着他能像你一样聪明,将来也能帮朕建功立业!”
  当天晚上坤宁宫里沈皇后一直等到交更十分,还没有吃饭,碧桃劝道:“娘娘您先吃一点儿吧!看这个样子,皇上今天是不会来了!”
  沈皇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皇上,是不是又去了养性斋!”好不容易皇上正常了几日,这几天她和皇上之间相处的十分愉快,怎么忽然之间他又故态复萌,跑到养性斋去了。
  “是的!”碧桃低下了头,恨恨地回答。
  “本宫原来以为皇上已经回心转意,难道是本宫会错了意吗?”沈皇后喃喃地道。
  她不知道的是,此刻皇上已经回了乾清宫,并且亲手写下一封圣旨,在圣旨中他力排众议,继续留下王行义任三军统帅,命令兵部和内阁全力配合,做好后勤补给的工作。
  既然用不到沈老公爷了,接来下的一个多月,他又是绝足不去皇后的坤宁宫。皇后甚至不知道她哪里惹的皇上不高兴了。宫里对于小皇帝的喜怒无常,则更是敬畏无奈。
  差不多同一时间,沿江和大楚军队对峙的刘章却接到蜀地境内的紧急军情,大战正在一触即发的时候,他却要匆匆赶返蜀汉,将十万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他信任的宗室刘越指挥。
  刘越十分不理解:“那位王爷的死活就那么重要,值得陛下放弃即刻渡江的打算,亲自回去主持抓捕他?”
  刘章说道:“那是因为你不知道叶邑辰的厉害!这个人天生就是为了战争而生的,朕在国境内布下天罗地网,搜索了数月也没能把找出来,如今得到消息他正向着贵州的方向逃去,一旦让他收拢了贵州的兵将,那时候我们腹背受敌,可就麻烦了!”
  刘越一直崇仰的人是刘章,总觉得大楚对于那位王爷的宣传有些言过其实,“这个人,真的就那么神奇?”

第338章 太子之死
  天气越来越热;雨澜的肚子也越来越大。今年本是选秀之年,按照皇家的规矩;官宦之家的女儿须得经过选秀;充实掖庭;之后选秀剩下的姑娘才能自行婚配。因为小皇上至今尚无子嗣,太后很想选一批质量上乘的宫女充实后宫;不过礼部的折子递上来之后,小皇上表示前头战士为靖,自己没有心情选秀,叫各家适龄的秀女们自行婚配。
  有些个家中有优秀女子的大臣们;本想着小皇上后宫空虚;想要把自家的女儿送进宫去,搏个一步登天,小皇上这份旨意着实叫一大部分人失望之极。
  尽管西厂密探四处,监视官员的百姓们的一言一行,小皇帝霸占了摄政王妃,自己的亲婶子的事情还是悄悄在京师中流传开来。
  六月份天气最热的时候,宫外传来一个消息。原来的太子,如今的顺王叶敏舒死了!官方的说法是他得了急病,救治不及这才英年早逝。暗地里却流传着另一种说法:顺王是吃了过量的春药,纵欲过度死在女人的肚皮上的!
  雨澜被囿于养性斋,消息十分迟缓,数日之后才知道这个消息。叶敏舒活着的时候并不怎么受重视,死了之后身后事却办得颇为风光,叶敏昭命令如今的宗人令叶枫齐亲自主持顺王的丧仪,并亲自下旨,准许叶敏舒以太子之礼下葬,谥号为“隐”,称之为隐太子!
  叶敏昭政治经验愈发丰富,对隐太子之死表现得十分悲痛。对于兄长的悌爱之情溢于言表,受到文武百官一致的称颂。而真正的聪明人自然明白,小皇上对于这一位前太子之死是乐见其成,甚至在他死亡的过程中有过推波助澜之嫌疑。
  雨澜却十分担心八妹妹雨馨的现状。不到二十岁的妙龄少女就这个样子守寡了,她的膝下又没有一个孩子可以依靠,而以后她势必是不能再嫁了,这样的日子该怎样过下去呢!
  雨澜左思右想,小皇帝有一次到养性斋来看她,她就忍不住和小皇上把这件事说了。叶敏昭想了想道:“既然你这么担心娘家人,不如朕把她接进宫里,让你们姐妹见上一面!”
  “这怎么可以?宫里可没有这种规矩!”叶敏舒至今还在停灵在顺王府,丧礼都还没有结束,雨馨身为寡妇,乃是不祥之身,按规矩皇宫她是进不来的。
  “什么规矩不规矩的!规矩还不是人定的!朕的话就是规矩,朕说可以那便可以!”叶敏昭自己都没注意,他这话说出来有多霸道,可又是那么自然而然。他和一般的古人完全不一样,他不敬祖宗,不信鬼神,反而对他自己,有着强烈的无限的自信!
  当天傍晚小韩子就奉命出宫,一乘小轿将雨馨接到了养性斋。姐妹两个这一次在宫中想见,只有一番唏嘘。
  自从雨澜进宫以后,她就再没有见过任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