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鱼龙幻 完结+番外 >

第67部分

鱼龙幻 完结+番外-第67部分

小说: 鱼龙幻 完结+番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赫连盂一怔,今夜风沙大,气温骤降,确实比较冷,但匈奴人世居草原,哪里就至于冷到瑟瑟发抖?一念及此,心中顿时警惕起来,再次大喝道:“停下!”
  听到喊声,前面几人也转过马头,朝这边看过来。赫连盂大声喝道:“叫你们首领来见我!”
  贺言春和另一边的程五对了个眼神,知道这回唬不过去了。两人突然发难,一夹马匹,驱马直冲匈奴骑兵而去,半路长刀出鞘,如切瓜砍菜般,直杀进对方阵营里。
  匈奴骑兵被打得措手不及,顿时大乱。这时忽听哐哐几声锣响,四野的黑地里,忽然响起惊天呐喊声,漫天卷地朝他们袭来。
  赫连盂情知自己中了埋伏,心中大怯。但闻刀剑交击声和箭镞破空声响成一片,自己身后不知何时起了火,许多匈奴骑兵嚎叫着从马上滚落,被马蹄踩踏而亡。一片混乱中,大股夏族骑兵如鬼魅般从暗处冒出来,纵马四处横冲直撞,火光映在他们脸上,活生生就是一群杀神降世。
  赫连盂征战半生,再也想不到,自己会有这么狼狈的时刻。他挥刀砍杀着四处突围,一抬眼就看见火堆旁的营帐里,冒出来许多夏人,正骑马飞快地朝这边掠杀过来。赫连盂只得一咬牙,辗转朝别处杀去。身边几个死士紧紧护着他,在人群里狼奔豕突,且战且退,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
  好容易突破重围,赫连盂这才发现,不知何时起,身边死士已经一个都不剩。他听着身后喊杀声,顾不得回头望,急惶惶地拍马,要逃去那黑暗无人处,这时忽听后面一人用匈奴语大喝道:“赫连大人!”
  赫连盂悚然一惊,就见一个身着匈奴服饰的高大男子驱马而来。那人马速甚快,等近前些,赫连盂回头准备问问他,逃出来多少人时,细看之下,却突然发现,那男子的帽子不知何时跌落了,露出头上黑发,却像夏人一样挽着髻。
  赫连盂心头大惊,立刻扭身朝后射出两箭,但听铮铮几声,竟是那人挥刀格开箭镞,马速不减,径朝赫连盂直冲而来。赫连盂慌忙弃了弓去摸刀,刚摸到刀柄,那人已到身边,就听颈后喀嚓一声轻响,一颗头颅瞬间掉落下来。
  贺言春单足挂蹬,从疾奔的马匹上将头颅捡起,驱马转身回到战场,一手持刀,一手将淌血不止的头颅高高举起,用匈奴话大喝道:“赫连大人死了!”
  旁边夏族骑兵看见将领斩杀了贼首,顿时群情振奋,也跟着高声喧哗起来,一传十十传百,原野上顿时响起一片夹生匈奴话,纷纷都道:“赫连大人死了!”
  匈奴骑兵越发溃不成军,四散奔逃。相互挤踏而死者不可胜数。夏人又使了绊马索,一根铁链上满是铁蒺藜,几名夏族骑兵驾着改装过的车,拉着绊索横淌过去,顿时稀里哗啦响成一片,人马嘶叫、血肉横飞。那好不容易逃出生天的匈奴人,又被外面围着的夏人长刀砍杀,生生把个草场变成了人间修罗场。
  这场战役一直持续到了天明,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再次照射到山麓北端时,一切都跟昨天变了样。河边草甸子上血流成河,横七竖八躺满了马匹和人的尸首,残破的旗帜还在燃烧,袅袅灰烟直冲上天。草场另一边,被俘的一千多匈奴兵被分成几团,赤手空拳蹲在地上,被周围夏军严密看管了起来。
  邱固带着人,清点完最后一片场地,朝营帐中走去时,看到这一幕,心里一阵恍惚,几乎有些不敢置信,胜利会来得这么猝不及防。
  若那晚贺言春没有当机立断,定下分兵合击之策;若贺言春和程五等到第二天再出发,或在路上略慢一天;若贺言春把匈奴部落连营拨起后,一时骄矜,没有审讯出援兵将到的事……,那这一切就真不敢想象了。大批匈奴骑兵一旦抵达此地,必定会趁着夜色偷袭他们。到那时,即使夏军有所防范,也绝对无法料到,原先追赶的两千多人会突然变成一两万人。蛮人固守天险,可进可防,一旦局势由主动变成被动,纵然夏军全力反击,也定然伤亡惨重,谁胜谁负也难说得很。
  念及此,他不由得心中感叹,有些人,似乎生来就有当将军的天赋和气运。不然怎么会连老天爷都帮他们?半夜里起大风,灰沙扑面,匈奴骑兵全无防范地进了包围圈,若非如此,他们怎么能赢得如此轻松?
  等邱固掀开帘子进了帐中,就见程五和贺言春两人连衣裳都没换,身上脸上还溅着血迹,正对着沙盘,不知商量什么。看到邱固进来,程五忙道:“老邱快来坐。清点完了?这番共砍死了蛮子多少人?”
  邱固道:“刚刚清点完毕。匈奴人那边,斩杀的踩死的烧死的,共是七千五百一十二人,俘虏一千二百余人。”
  程五不由眉花眼笑,正要说话,贺言春却道:“咱们这头呢?伤亡多少人?”
  邱固道:“回将军,咱们这边有伤者二百七十六人,军医正全力施救。却喜并无一人战死沙场!”
  程五顿时喜色盈面,对着贺言春一拱手,道:“将军好计策,程某真心佩服!”
  邱固也笑道:“刚在路上,我还在想,多亏将军定下这分兵合击之策,否则真不敢想象今日是什么样子……”
  贺言春也轻松下来,笑着朝两人一拱手,道:“好说好说,全仗各位兄弟鼎力扶持!邱兄,快来坐下,正要找你商量事情。小白,去把胡大哥也叫进来,咱们好好盘算盘算,接下来朝哪儿打!”
  邱固顿时精神一振,在沙盘前坐下。齐小白答应着去了,过了片刻,胡十八也匆匆忙忙进来了。齐小白又让人送进奶酪、奶茶和干粮,几人在营账中团团围坐,边吃边说话。
  原来贺言春和程五早上审了几个匈奴人,得知赫连盂把兵从瓦拉城带来救援,城中如今防守十分空虚。瓦拉城自古便被匈奴人视为祭天圣城,城内还住着匈奴右贤王部的一个小王和若干贵族,若此次能趁胜追击,一举攻下,不止是军功一件,对匈奴部族更会是一个沉重的威慑和打击。
  邱固一听就明白了,道:“将军,我领三千兵马守在这里,有胡兄与我,你尽可放心。其余人你带走。虽说瓦拉城防守空虚,但昨晚蛮子小股骑兵四处逃窜,保不住就有回城报信儿的,那边说不定早做了准备,你们还须谨慎!”
  胡十八闻言,也连连点头。贺言春看着沙盘,沉吟着摇头,道:“三千人少了。你们守在此处,亦是十分凶险。不止要防着俘虏蛮人哗变,还须防备逃窜的匈奴骑兵前来骚扰。匈奴别部若听到消息,也可能率兵来袭……”
  几人都沉默下来,贺言春也知道,此时领众人启程往回走是最妥当的法子,但匈奴圣城离此地仅有四百里,不趁胜追击,实在令人心有不甘。程五道:“我等可扮成匈奴人,去瓦拉城试探虚实,蛮子就是去求援军,哪就这么快到了?想来不过两三天时间便可返回。听蛮子们说,那城里还有西域刚进贡的汗血宝马,若是真的,引回来到各大马场里改良马种,岂不是大功一件?”
  胡十八和邱固听到汗血宝马,眼都亮了,都道:“真有汗血宝马?往日只听说西域一带出产极神骏的宝马,一日千里,竟是真的?”
  程五点头,把从蛮子那里审出来的情报都告诉二人。贺言春却在旁边盯着沙盘默不作声,等那边说得差不多了,才道:“也罢,我和程五休憩半日,下午就往瓦拉城出发!邱兄,胡兄,这边就交给你二人了。我给你们五千兵马,受伤的兄弟也留给你们。若有大股蛮人来袭,可退居山那边,固守天险,等我们回援。真到了险要关头,你二人就率兵先回白石郡,不要管我们。把受伤的兄弟照顾好就行,明白了没有?”
  众人答应了,心里都沉甸甸的,各自回去准备不提。邱固顾不得歇息,又去了伤兵营一趟,见受伤将士都已经包扎完毕,又转身去找胡十八布置防守。山路那边也须派人提前勘查,忙到日西时分,才弄了口吃的,要去找贺言春,就见他和程五正在整兵。
  一部分骑兵已经换上匈奴人服饰,一个个奇形怪状,衣衫褴褛,看着正是被击溃的模样。贺言春把几名向导留给了邱固,自己只带了两个蛮子俘虏。安排妥当了,他和程五等人都翻身上马,看见邱固和胡十八等人,也只略一拱手,便打马随队绝尘而去。
  邱固和胡十八在营地中,每日里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忐忑不安地过了两天,其间击退几小股前来骚扰的匈奴骑兵,把哗反的俘虏杀了几十人便平静了,幸喜没有匈奴大部来袭。到得第三天傍晚,斥候来报,说圣城方向来了大股骑兵,邱固不敢轻忽,让所有人马都做好出战准备,自己却骑马跑到外围,远远就见血色夕阳中,来了一彪人马。队中几面大旗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旗帜上单绣着一个贺字。
  邱固整个人都松驰下来,胸中气血翻腾,几乎红了眼圈。他打着马朝前冲,身边却已经有好几个骑马的家伙越过去了。这些人一边啊啊大叫着,一边策马朝前奔,两拨人汇成一拨,人群顿时沸腾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出场三分钟领便当,赫连盂,你不配拥有姓名!


第九十八章 传捷报
  瓦拉城一战;贺言春不仅把带去的人完好无损地领了回来,与之随行的还有一群战俘--匈奴右贤王部的莫干小王和一百多位贵族子弟。此外,这位将军还发扬了自己一直保持的节俭风格;把圣城里能带走的财物都带上了;包括汗血宝马二十匹、上等皮草若干车、战马若干匹、牛羊一千余头等等。
  在和邱固等人会合后,贺言春率领骑兵;带着战俘和众多战利品,连夜向边境进行了撤退。就在他们离开营地的第二天,匈奴右贤王部的主力部队抵达圣城。在看到一扫而空的圣城尤其是被烧毁的圣坛后,右贤王胡木朵惊恐万状;跪在地上连磕长头,乞求长生天继续保佑部族,并发誓要捉拿住夏狗;将他们在神灵前开膛破肚以示自己的虔诚。
  然而;狡诈又无耻的夏人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胡木朵这辈子受到的最大的侮辱,都来自这帮该死的夏人!他们在大漠中设下无数迷魂阵,把匈奴骑兵耍得团团转。在穿过乌角山的那条羊肠小路上,夏军设下埋伏,生生把匈奴大军阻了一天,等第二天,胡木朵指挥骑兵兵分几路大举进攻时,却发现对方连夜把路堵死后;一声不吭地跑掉了。他们还故意把匈奴人马引到夏岔尔河边,追了一路、饥渴交加的匈奴兵去河道边饮马时;连人带马掉进了陷坑,坑里还丢了铁蒺藜!上百匹战马就这么被废了。失了战马是小,问题是自此以后,匈奴人再到河边饮马时,无不心惊胆战,--天知道那些诡计多端的夏人又会施出什么下三滥的阴谋?
  就这么胆战心惊、挨打受气地一路追到白石郡边境,胡木朵最终也没有追上这拨夏军,眼睁睁看着他们进了城。而白石郡守军早就收到了线报,正对匈奴人严阵以待。耿直的胡木朵率领五万大军,在离白石郡几十里外的地方遛达了两天,牙龈都气肿了,打又不能打,又不敢多逗留,最后只得一咬牙,悻悻退了兵。而在退兵之前,他恨恨地记住了这帮夏人首领的名字--贺言春。
  此时的胡木朵还不知道,终其一生,他都没能从这个阴险狡诈的夏人首领那里讨到一丝好。这一仗后来在历史上被统称为圣城大捷,成为大夏军事课上必讲的经典案例,而整件事情最富传奇的地方,在于统帅这一年刚刚满十八岁。
  贺言春部在白石郡休整的同时,得胜的捷报被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一路跑死了两匹马,终于在十天后抵达京城。在听到捷报上写的“斩敌八千余人、俘虏一千余人”时,整个朝廷都沸腾了!
  这可是大夏立国以来,对匈奴作战的头一次胜利!头一次啊!连皇帝都忍不住起身,夺过捷报自己看,险把案子都撞翻了,一边看还一边手直抖。等看完后,一向伶牙利齿的皇帝,也说不出话来了,单知道颤着声音说好。连说了十几声好后,皇帝虎目蕴泪,扫视着群臣,这回腰也直了,气也足了,声如洪钟地开了口,道:“上回是谁说,对付匈奴只宜守不宜攻?是谁说,对蛮子要以德服人?放!屁!要我看,朝中要是多几个像言春这样的将领,早就天下太平了!蛮子们不是不服吗?打到他们服,不就行了?”
  平时动不动把祖训抬出来教育皇帝的几位老臣,此时都不敢作声,程平李更等人却喜气洋洋,都撩起襟袍跪下,齐声恭贺皇帝。皇帝越发心情大好,也不追究以往那些烂账了,只让众人商议如何赏赐立功之人。
  朝臣们从最初的震惊中恢复过来后,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妒,有人纳闷有人愁。历来大夏对匈作战,从来没讨过好。别的不提,就说这回,一同出征的邝、姚、程三位将军,谁不是资历深厚守边多年?不都折进去了?可偏偏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去大漠遛了一趟就立此大功,说起来真是没天理啊!
  但再想不通,赏肯定是要赏的。毕竟砍了这么多人,还能全甲兵而返,这可是实打实的战功,这立功之人还是皇帝的小舅子。所以不止是要赏,还得是重赏。于是,经过一下午的商议,皇帝在大朝会上宣布,册封贺言春为平虏侯,赐千金,赏食邑一千五百户。程孝之、邱固为关内侯,赐五百斤,赏食邑两百户;其余人等如胡十八、齐小白俱有封赏。皇帝还下了旨,骑兵营回京那天,自己要亲自出城迎接,并让大鸿胪寺提前准备,一回来就要行册封之事
  之前被一片愁云惨雾笼罩的京城,此时如同拨开云雾见青天,茶坊酒肆、闺阁秦楼,无人不在议论那位十八岁的将领及手下几位年轻校尉。贺言春离奇的身世也迅速在京城传开了。出生时为私生子、幼年在父亲家放羊、少年时独自进京寻找母亲……,种种往事说起来,只给他增添了更多传奇色彩。
  而在得知此人家中尚无妻妾时,那些有女儿的豪门大户们,更是生出多少花花心思来!白老夫人托病不出,不便拜访,浩命夫人们便频繁进宫拜见皇后,宫里门槛都险被踩断。皇后欢天喜地之余,对此事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