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鱼龙幻 完结+番外 >

第89部分

鱼龙幻 完结+番外-第89部分

小说: 鱼龙幻 完结+番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拜祭邝不疑。贺言春身为主将,却无法同行,而是带着胡十八等人,先去见了邝部军中将领们,等了解完两边是怎么回事,东边天色已经发白,原来不觉已经又过去了一夜。
  凌晨时分,贺言春才从邝实帐中出来,他将胡十八等人都打发走了,这才前往邝不疑停灵处拜祭。军中条件十分有限,再加上邝实也亲口嘱咐过,教人不必为设置灵堂而大费周章。因而邝不疑和小四等侍卫并未装殓,只擦干身上脸上的血迹,平平整整摆放在地上,身上蒙着布帛。旁边点了一对火烛,有几个军士守在火盆里烧些纸钱,便算是灵堂了。
  那几个军士见主将来了,忙都站起来,恭身行礼。贺言春也不说话,只摆了摆手,缓缓走到中间那人身边,蹲下来揭开布帛,朝里看了一眼。就见他邝大哥双目合着,无忧无喜静静躺着,如同睡着了一般。贺言春看了片刻,依旧把布帛盖上,有些艰难地站起身,突然觉得一阵眩晕。
  身后齐小白慌忙几步抢上来,扶住他小声道:“将军,您两天没合眼了,先去帐中歇会儿罢!这边……这边自有人照看着……”
  说到后来也自哽咽起来。贺言春却长长吁了口气,朝他摆摆手,低声道:“我没事,别瞎咋唬。休惊了其他人。老将军心神已是乱了,恐顾不到这上头来,这处还须你和邱固多费点心……”
  齐小白忙点头答应,贺言春说着,自己举步朝营帐走。齐小白忙隔着几步跟在他后面,眼看着贺言春进了营帐,这才叹了口气,默默转头去灵堂前照看去了。
  且说贺言春进了帐,在临时支起的简陋床榻上呆呆坐了片刻,便翻身合眼躺下。四野寂寂,他脑子里却乱轰轰响成一片。直到此刻,他才真正意识到,他邝大哥没了。
  这个想法咋一冒出来,他便如被人当胸重击一拳,砸得眼前一阵阵地发黑,黑暗里又炸出点点金花来,在脑海里闪烁不定、轰鸣不息。连着几天行军打仗,他累得连想都想不动了,即使邝不疑战死沙场,似乎也并没有带给他多少哀痛。随后他就在不断轰响的金花中,陷入一场极为疲倦的昏睡,睡前还纠结了片刻,想着要不要把这事再瞒一瞒,能瞒方犁多久,就瞒多久……
  元始十五年夏七月,贺言春部和邝实部在呼延河畔进行了整编。其时邝实所率三万人马,只剩下不到一万五千人。除邝不疑外,小四等阵亡将士都就地安葬,等后续人马赶到后,贺言春便要领部队前往呼延河上游追逐大单于。邝老将军却并未随行,前番一战,他虽率部众歼敌几千人,然己方折损过半,按夏律难辞其咎,只能受命回京述罪。
  邝实向来体恤士卒,临走前部下将士都来送行。众人洒泪而别,大军旋即朝呼延河进拨。邝实则领一百亲卫,带着邝不疑灵柩,穿过大漠回阳石郡。一行人走至半路,却又遇到一彪兵马,原来却是曹葵等人一路逃回阳石郡去,郡守吴恭听闻邝部有难,特带领驻守的五千人马前来支援。听说邝小将军以身殉国,不免也痛哭了一场。
  邝实听说逃将曹葵在阳石郡,当即命人前去擒拿、就地斩杀。那吴恭却是个谨慎圆滑之人,他一早料到邝实性烈如火,最恨军中逃兵,必不肯轻易放过曹葵等人。若是别人也就罢了,那曹大世子却是皇帝亲外甥,若是死在了阳石郡,只怕自己脱不了干系,因而吴恭一早便命人将曹葵送往京城去了。对邝实则说是曹世子自己要走,他也不敢强行留人。
  邝实得知消息后大怒,也不在阳石郡内休整了,当晚便带人前去追赶曹葵。谁想曹葵打仗的本领没有,逃命却很有一套,晓得这番祸闯大了,只有老娘和阿舅才能护住自己,只得也带了人没命地往京城里赶。两边人马只差个前后脚,等邝实一路追赶到京时,曹葵早已不知上哪儿躲着去了。
  邝实回京第二天,便顾不得疲劳,进宫去见皇帝,一方面将贺言春所写奏折呈上去,另一方面给自己请罪,并要求把逃将曹葵等人捉拿正法、以惩效尤。皇帝先头听说贺言春部灭左贤王部一万七千余人,不由心头欢喜;又听说邝实折损过半,转而心生忧闷。后又听说了曹葵的事,不由气得摔了茶盅。当即命人把曹葵找过来,交由廷尉府审理。因见邝实老年丧子,不忍苛责,只命厚葬邝不疑,追封他为忠烈侯。
  陇西邝家在京城素有侠义忠勇之名,再加上邝不疑的叔父邝李又现任御史大夫一职,是以京城文臣武将闻讯,咸来邝府吊唁。人来人往间,整条街白漫漫的一片。可叹邝实早年丧妻,并未再娶;邝不疑又迟迟不肯娶亲,府中只有些老仆,连个当家理纪的人也没有。最后还是邝李把府中得力管事派了几个,又有方犁齐二等生前至交好友领了奴仆过来帮忙,最后才总算把丧事打理周全了。
  忠烈侯出殡那日,京城百官都来送殡,卫尉府里与邝不疑相熟的部将士卒也都过来了,送殡队伍长达十余里,哀恸声不绝于耳。一行人将灵枢送出城外巫人台,先寄放在那处房屋中,待以后再送往陇西老家安葬。
  方犁和齐二夹杂在送殡的人群里,一路忙得瞻前顾后,及至到了巫人台,又要安排巫人作各种法事。一直到天将黑时,送殡人群纷纷散了,邝老将军也由人劝回去了,两人这才到邝不疑灵柩前痛哭了一场。
  方犁把灵前油灯剔亮,见灯光照着那黑沉沉的棺木,不由又想起种种往事,心如刀割。正悲痛难忍,忽然外头奴仆来报,说是章台街的燕七娘领着一帮女子来了,正在屋外候着。
  方犁和齐二忙都迎出去,就见燕七娘带着倚翠阁一帮姐妹和几个乐师,一行十几人立在屋外,均全身素缟、不施粉黛。燕七娘眼圈儿红红的,见两人出来,便弯腰深深一福,道:“方三郎,齐二郎,燕七虽是风尘中人,今日却要斗胆恳求二位,让奴等也进去送大郎一程。”
  方犁和齐二忙把人往里头请,都道:“七娘说哪里话,之前还曾叫人往倚翠阁里送过信儿,前几天却未见七娘过来,想是家里忙,不得闲过来。”
  燕七娘率人往屋里走,闻言惨然一笑,道:“两位郎君说笑了。馆阁女子,怎好前去侯门吊唁?传给外人知道了,岂不是污了将军一世英名?”
  方犁情知她说的也是实话,若当时燕七娘去邝府里吊唁,多半要被邝家人打出来。想到两人痴缠半生,临了却连见一面也不能,心头更加黯然。
  一行人到了邝不疑灵柩前,都恭恭敬敬上前敬了香,燕七娘又从奴仆手里接过一个酒坛子,满满斟了一杯酒,细细洒在地上,半晌,才轻声道:“你这个狠心的,还说等出征回来,便要三茶六聘来娶我。如今怎么抛下我去了?难怪阿娘说,臭男人没一个靠得住……”
  说到后面,不由哽咽住了。旁边早有女娘们撑不住哭了起来。燕七娘却并未落泪,只仰头把泪意强忍了回去,又敬了两盏酒,这才立起身来,道:“大郎,我虽恨你,却又爱你。人都道你轻浮浪荡,惯好眠花宿柳,只我晓得,你素日敬我重我,并不以秦楼女子相待。并这些倚翠阁里姑娘们,往日也多承了你的看顾。咱们无以为报,今日也只有再给你舞一回剑,权当为你送行罢!”说着又回身对女娘们道:“姐妹们,今儿既来了,便好生把看家的本事施展出来。这是大郎看咱们最后一眼了,休教他笑话了去!”
  那几个女娘都忍不住大哭起来,良久才逐渐收了泪,各自扎束好衣裳,走至庭中,拨出宝剑立在院旁。七娘也拨出双剑,静立在旁边,朝乐师们点了点头。
  寂寂空庭中,突然一声乌沉沉、荡悠悠的胡茄吹响了,断断续续的,如同大漠里的风沙扑面而来。继而一声羯鼓咚地擂响,叫人心里一颤,暗沉的夜色也颤动起来。就在这肃杀雄壮的氛围里,八名女子持剑从两边鱼贯而出,身上素衣飞舞,手中剑光森寒。
  羯鼓声渐渐越来越急促,如马蹄阵阵敲击地面;剑舞亦越来越急,黑暗中只见团团寒光在庭中飞舞。到了那至急处,羯鼓突然一顿,便有一名歌者,沙哑着嗓子嘶吼着唱道: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
  歌声在渐渐暗下来的小院中回荡,带着无穷无尽的苍凉。方犁想起第一次见这剑舞时,邝不疑尚青春年少,那眼泪便不由滚滚落下。齐二则站在旁边廊下,早看得痴了。


第一百二十八章 病中卧
  元始十五年八月;边关传来捷报,骁骑将军贺言春不负厚望,率劲旅深入大漠;顺呼延河而上;迂回纵深,追击大单于部;斩杀敌军四万余人,俘获匈奴小王、将军、相国等二十多人,后又在胡奴儿海畔获匈奴积顾的粮食以供军用,夏军留住休整五日;回去时一把火把城中余粮尽数烧毁。经此一役,匈奴不得不远遁漠北,自此漠南再无王庭。
  白氏去世后;因幼子长孙均在军中出征;郑家一直密不发丧,八月末夏军回到边郡后,皇帝这才让人送信去边关。贺言春将军务一概交与邱固等人,和郑谡只带着三十来个近卫,星夜驰骋,赶回京城。二人于傍晚时分回了郑府,才知道白氏早已去世多日,郑谡当即哭昏在地;贺言春则是夜里就病倒了,高烧昏睡不醒;一连几天水米不进。
  皇帝和皇后闻讯,俱是又惊又痛,连忙传了御医,让人彻夜守在郑府里,价值连城的人参宝货流水价送过去,煎了给他叔侄二人服用。郑谡毕竟年轻,过了几天便休养得行动如常。贺言春却是病情没甚起色。十来个御医联手诊治后,都说平虏侯这是累得狠了,又兼哀毁过度,没有个一年半载调养不过来。
  皇后亲去郑府里看过几遭,见兄弟睡得昏沉沉的,脸上身上瘦得只剩一付骨头架子,那眼泪便止不住地往下落。以至于有两回在郑府里碰上方犁,因见他忧形于色,也顾不上发作了。想到贺言春平生最信赖依靠此人,私下里破例嘱咐郑孟卿和李氏,叫不要为难方三郎,他来随他来,有他在旁边守着,兴许贺言春的病就好得快些了呢。
  白氏出殡前夕,出征夏军尚未回京。皇帝一来要丧礼体面好看,二来也要表彰军功,便让奉常寺提前去郑府里宣了旨意,敕平虏侯贺言春领大将军之职,加赐食邑二千户;封郑谡为宣平侯,赐食邑一千五百户。
  旨意一出,京城人人艳羡,都道郑家祖上积德,今日才能得了这一门双侯的荣耀。况且一门双侯倒也罢了,这大将军却历来是大夏的最高军事统帅,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自皇帝登基以来,大将军一职始终虚悬,如今落入太子舅家,真真举朝瞩目。纵然贺言春是靠实打实的军功挣下这份功名利禄,朝中百官却都感叹连连,皇帝对郑氏一门,实在宠爱得无以复加。那些本来因母家太弱而不甚看好太子的世家大族,到此时也都不得不重新考虑各自的站位,开始向太子这一方示好了。而一场葬礼,正是他们表示善意和投诚的好机会。
  是以白氏出殡那日,前去送殡的可谓人山人海,满京城的人十停去了八停。那些权贵世家本想着在葬礼上碰到大将军,双方借机亲近亲近,谁知从头至尾贺言春都没露面,一打听才晓得,大将军因母亲去世太过哀痛,以至病倒了。人们只得一边惋惜,一边感叹本朝本代有了这么一位孝子皇帝,才使得大将军也这般至纯至孝!
  贺言春尚不晓得,在自己生病的这段时日里,郑府声誉日隆,已经有许多人前来投靠托庇。养士向来是大夏上流社会的时髦风气,一来是为名声好听,显得主人爱惜敬重人才;二来这些门客幕僚中也不乏能人异士,必要时为主人献计献策,也是不可多得的智囊人物。郑孟卿自己没甚才能,平生最敬重那些有才干的人,所以听说有人来投靠郑家,便都客客气气地接纳了,给他们安置房舍,一日三餐地供济着,又在这些人中打听有无出名的医士,想接回府中来,把兄弟的病好好瞧一瞧。又胡乱打听有无出名的巫师,想请过来作法事驱邪。郑谡和方犁则百事不理,日夜守在贺言春病榻前,给他喂汤喂药,翻身擦洗;李氏打理丧事之余,还要整日指挥奴仆煎汤煎药,也忙得瘦了一圈儿。
  合家子忙了十好几天,这天深夜,贺言春才终于恍恍惚惚地醒过来了。他整个人都睡得木木的,先盯着头顶纱帐看了半晌,回想起前半生,仿佛做了一场大梦。后来转头看到方犁,这才清醒了几分。
  这日恰好郑谡连守了几天,刚被劝去歇息,榻边只有方犁守着。方犁已经是连着十几日不曾好好睡过,到夜深时,也撑不住打了个盹。迷糊中就觉得有人拉自己的手,惊醒过来时,就见贺言春正瞧着他,道:“怎坐着睡了?上来躺着。”
  方犁不敢相信似的呆看着他,好大一会儿才笑出来,眼泪却扑簌簌往下掉。他一边拿手抹泪,一边道:“你可醒过来了!上天开恩,再不醒,可就活活急杀人了……”
  说着忍不住哽咽起来。贺言春有心把人搂过来,好好安慰一番,白在榻上挣了挣,浑身上下一丝力气也没有。方犁见了,也顾不得自己满脸泪痕,急慌慌又扑过来,道:“怎么了?是哪里疼?是不是不舒服?可想吃东西?我去叫人煮碗稀粥来你喝。”
  说着飞快地开了门,朝守在外头的奴仆吩咐了两句,那奴仆听说大将军醒了,也喜得眼泪盈盈的,一道烟似的跑去厨下盛粥去了。稍顷端了粥来,还又拿木盘托了四碟小菜。方犁把贺言春扶起来半躺半坐着,自己接了粥,吹凉了一口一口喂给他吃。
  可怜大将军病得蓬头鬼一般,眼也骷髅了进去,吃了小半碗米汤,便气息奄奄地摇头不要了,只对方犁道:“上来挨我躺会儿。”
  方犁见他比前几天强了许多,心头欢喜,将碗筷拿出去后,便也合衣上了榻,松松搂着躺在他旁边。贺言春扭头亲了亲他头发,道:“我睡多久了?”
  方犁正拿手摸他额头,见没有再发热,暗地里谢天谢地,闻言叹息道:“十几天了。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