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夫君谋 >

第41部分

夫君谋-第41部分

小说: 夫君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锦原本已经在计划要如何对付三皇子的设计,此时恰逢大杞国兵败,两国和谈。潜伏在西凉的暗探传来消息,说西凉打算要大杞国割让两座城池,作为和谈的条件。安锦思量之下,命暗探想办法影响西凉皇帝的决定,将最后的和谈条件改为了移送质子。
  杞皇当时只有两个儿子,东宫自然不可能去做质子,去的人只能是三皇子。
  三皇子无奈,只得放下谋划去了西凉。安锦也曾让暗探想办法弄到他身上的乌金符,奈何三皇子将这乌金符藏得十分隐秘,始终未能得手。虽然如此,安锦料到他绝不会将乌金符和我的身份交给杞皇或者东宫,暂时也就放了心。
  然而他没想到自己终究还是小瞧了这位三皇子。
  夏之淳虽然去了西凉,却并未放弃谋划。恰恰相反,他在西凉又找到了一位实力雄厚的合作伙伴,那就是当时的四皇子颜或。为了能得到颜或的帮助,他不惜卖了个人情给颜或,将南瑞失踪大公主的下落和盘托出。颜或立刻扮作西凉商人,动身来到了燕丰,成功地接近了我。
  安锦得知此事后,只恨当初做得不够决绝。于是对颜或,他用了不少心思,最终利用西凉宫斗将他逼回了国。颜或离开后不久,他知道再也耽误不得,虽然知道不是时候,却依然决断地向我家提了亲。
  这桩亲事,婆婆极力反对。我的身份实在太过特殊,她已预感到若安锦与我结合,必将令安家陷入困境,同时也让安家背上了不忠不义的罪名。我可以嫁给任何人,唯独不能做安家的媳妇。然而安锦一意孤行,终究还是让这场婚事得以实行。
  婆婆心中愤恨,恨安锦为了一个“情”字不顾一切,甚至放下了家族责任,也恨天意弄人,偏偏让他爱上了不该爱的人。每次看见我,她便会想到今后安家将会面临的重重险境,也就不由自主地便对我冷淡了起来。
  安锦原以为我们成婚之后,颜或即使不甘心,也只得暂时罢手,我们也就不再会有什么麻烦。哪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南瑞与西凉联姻,偏偏来的是与我相貌有几分相似的五公主。
  再后来五公主逃婚,我被阴错阳差塞到东宫的新房里,引起了东宫的怀疑,到最后杞皇和东宫终于都知道了我的身份。
  杞皇大怒,认为秘部已有反意,赐下绝子酒以做试探。这件事,成为皇室与秘部最终决裂的开端。
  那时的安锦,已经从容不迫地开始了最终的谋划。
  就像他所说的,这一回,他要彻底地解决所有的威胁。
  我的额头上渗出汗来。若没有安锦,我已成为西凉和大杞国皇室互相争夺的棋子,无论最终会落在谁手里,我得到的都只会是欺骗,虚情,背叛和利用,永远地失去自由。
  杞皇,东宫,夏之淳,颜或,每个人都心机深沉,是玩弄谋略的个中好手。他们谋划的,是权利天下,正如我的亲生父亲,那位野心勃勃的帝后。
  而我的夫君安锦,他所有的谋划,只不过是为了保护他所爱的人而已。
  得夫如此,妻复何求。
  五十六章 远走南瑞
  杞皇向安锦提出让他假装叛逃,到西凉查探夏之淳的下落时,安锦便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如果杞皇遵守了约定,他便守诺查出三皇子的下落,回来之后将秘部和平移交,带着全家远走高飞,皆大欢喜。
  然而杞皇偏偏选择了算计安家,对付安锦。
  所幸安锦留了后招,对秘部早做安排,同时也演了一场戏给杞皇和东宫看,让他们以为自己已经丧命在唐惟的手下。杞皇以为安锦已死,只要将婆婆囚禁起来便能掌握整个秘部,却没想到这不过是安锦刻意的安排罢了。
  之所以进行这样的安排,是因为安锦和婆婆需要确定究竟杞皇还有哪些私人势力,秘部之内是否另有异心。原本安锦只是打算安排妥当之后便将我和他的家人全部送出燕丰,自己再来跟我们会合,谁知变故频频,杞皇和东宫囚禁了我全家,公公离世,最后我被迫嫁给东宫。可见就算他死了,秘部回归皇室,皇室也并没有打算放过我和我的家人。
  安锦终于做了最后的决定,将我和家人送往南瑞,寻求南瑞皇室的保护。同时,他自己动身去了西凉,落下最后的一步棋,彻底与杞皇和东宫决裂,誓要让皇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我呆愣着,周遭一片寂静。
  “他——去了西凉?”我喃喃道:“他究竟还想做什么?”
  婆婆闭上眼,手指搭上额头轻揉,像在纾解之前的激动。“锦儿要做的事,我已经管不了了。”她拉了拉唇角,疲惫而无奈。“虽然知道秘部和皇室早晚也有这一天,没想到来得那么快。”
  彻底解决……彻底解决……难道安锦他要联合西凉对付杞皇和东宫?
  难怪婆婆会有这样的反应。大杞国数百年的江山基业,难道要这么毁于内斗?难道安锦真要从此背上叛国的罪名?
  婆婆似乎看出了我的震惊,反而宽慰我说:“放心罢。大杞国江山,最终还是姓夏的。”
  马车略一颠簸,渐渐停了下来。雀儿朝外头瞧了瞧,转向我道:“夫人,他们已经到了。”
  “去吧。”婆婆伸出手替我理了理鬓发,微微一笑,难得的柔和。“到了南瑞,要好好照顾自己。泓帝虽然是你的亲舅舅,又一直在探寻你的下落,却未必就如表面上那般守礼谦恭,你自己多加小心。”她迟疑了一下子,又补充了一句。“你和锦儿,总有再见时。不要担心。”
  我愣了愣。“婆婆,您不跟我一起走么?”
  “不了。”婆婆笑着摇头。“我得留在杞国,为锦儿做些事。你公公他也在这里,我不能离开他。”
  我的胸口仿佛被猛力朝四面八方狠狠拖拽拉扯。从容善良的公公,用冷酷掩去满身温柔的婆婆,笑语温存的夫君,好好的一家人,终于四分五裂。原来只有在离别时,才知道每天能和家人围坐在饭桌旁用膳是过一天便少一点的福分。
  “去吧。”婆婆正襟危坐,朝我点了点头。
  我最后望了她一眼,终于跟在雀儿身后下了马车,站在燕丰城郊外的林间小道上。车夫调转马头而去,铜铃轻响,渐渐远离,遁入轻纱般的夜霭中。
  “夫人,他们在那儿。”雀儿带着我往前,朝两团柔和的淡黄色光线所在处走去。
  走得近了,依稀可见两辆朱门马车,马车前还有几个骑着骏马的高挑人影。雀儿快步前行,骑着马上的几个人中有一个纵身下马,跟雀儿打了个招呼,朝我走来。
  “夫人,事不宜迟,请及早上路。”
  这个人,正是我曾见过数面的唐惟。
  我并未太过意外。婆婆提及安锦的谋划时,我已经想到了唐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原来唐家才是安锦在杞国留下的最后一手棋。杞皇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苦心栽培的唐门势力,却是秘部安排已久的后招。没有什么比身在江湖又被杞皇所信任的唐门更好的掩护了。因此安锦安排了唐门来做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将我和我的家人送出杞国。
  终究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忽然明白了当初开国皇帝为何要将秘部交给安家。这样缜密严谨的谋略手腕,大概是神明赐予安家人的天赋。
  爹娘,大哥,妙音,小妹,元宵,甚至还有当时逃之夭夭的小黄,一个都没有漏。我们乔装改扮,听从唐门的安排,日夜兼程地赶路,十几天之后,终于来到了大杞国和南瑞边境处的遥镇。
  重归故地,爹娘颇有些感慨,没想到难得回来一次却是为了逃命。关于安家的身份,他们也知道了个大概,只叹世事无常,苦了我们这两个孩子。小妹从小在燕丰长大,没出过远门,一路上对各地风光都感到新鲜好奇,似乎一点儿也没觉得自己在逃亡,倒像是在游山玩水。
  但妙音的情况就大大不妙了。她身怀有孕不过两个月,又经过这番颠簸,身子明显虚弱了不少。虽然准备了安胎的药汤,她依然吐得厉害,东西也吃不进去,反应相当厉害。若不是因为我,她和大哥想必已在燕丰开起了酒楼,两口子过得要多安逸有多安逸,哪儿会受这些颠沛流离之苦?
  将一家人连累至此,我心中十分愧疚。妙音却反过来安慰我,只说大家是一家人,理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乡下的亲人们大多已去世,以我们现在的情况自然也不方便探亲。但娘却偷偷带我去了一趟镇中的墓地,拜祭了当年的那位嬷嬷。
  在遥镇只呆了一天,杞皇的通缉布告便已经贴到了遥镇。布告上不仅有我和家人的画像,甚至连元宵的画像都有,可见杞皇和东宫气急败坏到了何等情况。我们只得继续动身,往南瑞边境疾驰而去。只要到了南瑞境内,我们便算得安全了。
  哪知道接近边境时,出了一件小小意外。元宵跟小黄闹别扭,蹦出了马车追撵打闹,被守在边境的护军逮了个正着。
  护军一手举着通缉布告上的画像,一手抓着元宵的项圈,仔细比对,大概是觉得像,狐疑的眼神已经转到了马车这边。我赶紧放下帘子,嘱咐大家戴上人皮面具,多加小心。
  “天底下白色的狗不都长一个样子,这样他们也看得出来?”小妹嘟囔着戴上面具,分给她的是张面黄肌瘦的脸,令她极度不满。
  唐门的人在外与护军寒暄了几句。唐门在三国都有些旁系分支,又经营些镖局兵器的生意,经常出入边境,与护军来往也算得密切,所以护军虽然对元宵起了些疑心,却只是掀开车帘看了看便放了行。
  不能不说,安锦安排唐门做接应,实在是聪明之极。尽管最终没出什么纰漏,我依然把元宵和小黄给狠狠教训了一通,一犬一鸟耷拉着头,终于老实了下来。
  马车顺利离开大杞国边境,正式地驾入了南瑞国境。第一站,是南瑞边境的澜城,也就是我的亲生娘亲宣帝难产过世的那个小城,我出生的地方。
  澜城不大,城门口的牌匾也有些破损,城门下却站了一队人马,仪仗肃穆。为首的男子身材高大,五官英挺。小黄拍拍翅膀,朝他飞了过去,停在他肩上,兴奋地大叫着:“将军,将军!”
  小妹翻了个白眼。“怎么又是他?”
  沈将军落缰下马,从容不迫地向我行了个揖礼。“在下受陛下相托,特意在此迎接夫人一家。除此之外,陛下还有一句话特意命在下转告夫人。”他顿了顿,神情稍柔。“欢迎回来。”
  我心头微热。即使我对南瑞之行尚存忐忑警惕,这句话却还是入了我的心。
  既然已进入南瑞,自然不必像之前那边小心翼翼。我们在澜城待了几日,等妙音的身体稍好些后才又开始放慢了速度继续上路。南瑞皇室准备了齐全舒适的马车,夜里又宿在客栈,实在比之前好过了不少。小妹和沈将军依然是闹闹僵僵,闹的是小妹,僵的是将军。有了将军替它撑腰,小黄也加倍努力地跟小妹作对,把她气得是七窍生烟。
  离开故土,逃亡异乡的愁思,离开在这场喧闹中散去了不少。连一路上一直挺沉默的爹爹也展颜舒眉,添了几分笑意。
  爹爹寒窗苦读近十年,才终于进了翰林院做了编修,算是仕途有成。这么一来,不仅丢了仕途,更离开了家乡故国,对于他这个满腹史书的保守学者而言,不能不成了心中一道难以迈过的坎。
  就这么停停走走,走了大半个月才终于到了南瑞的都城奉朱。
  奉朱城地处南方,气候炎热湿润,多林多鸟兽。城里的普通居民的房屋大多是木竹修造的两层或三层小楼,道路两旁长着高大的椰子树,与杞国的景色大不相同。南瑞人嗜养鸟兽,爱好种植花草,四处鸟兽低鸣,遍地花草幽香。元宵兴奋得撒开腿狂奔一阵,又折回来到我腿侧蹭蹭,像是爱极了这个地方。
  我的家人被安置在距离皇宫不远处的客驿好生休息,而我则没有丝毫停歇,跟随沈将军进了皇宫。
  其实早在南瑞二公主和沈将军到燕丰参加竞技会与我相识之时,他们已经怀疑了我的身份,甚至还派人暗中潜入安宅和我家试图查探,被秘部的人给挡了下来。我拾到的那枚鱼符,也正是南瑞派出的探子与秘部人争斗中无意掉落的。如今安锦已安排好一切,自然也将他所查到的那些线索一一转交给了南瑞泓帝,说明了我的确就是当年的宣帝之女,为我的身份奠定了根基。
  南瑞泓帝,看上去的确称得上温良谦和。见我走近,他蹬蹬快步下了台阶,因为步履过快甚至踉跄了一下,颇有些失仪。
  也许是因为始终有血缘之系,看见他时,我便不由自主地生出一股亲近。然而杞皇不也长了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样?更何况,婆婆在临别时对我的叮嘱犹在耳边,这一回无论如何我也要在心中留几分戒意。
  将初见时的亲近之意压下,我带着满怀猜度再看时,又觉得泓帝的神情有些夸张,动作不够自然。
  “民女参见陛下。”
  我朝他正儿八经地行参拜之礼,却被他一把扶住。“终于……终于找到你了……”
  声调颤颤。我不由得抬头望他,只见他湿了眼眶,凝视着我的脸。“真像——果然是皇姐的女儿,朕的外甥女……”
  作者有话要说:安安去了西凉。
  很快,他的消息就会来鸟……咳咳,做夫君真不容易
  五十七章 南瑞风云
  南瑞寻回昭华大公主,在奉朱城大庆三日,同时颁布赦令,与民同喜。
  “朕真悔,真的。”泓帝拉着我的手,双目迷蒙,脸上的神情哀伤。“若不是当年朕没有想方设法阻止你母皇的婚事,你母皇也不会跟你父后成婚;若你母皇不跟你父后成婚,她也不至于为他荒废后宫被他把持朝政;若不是你父后把持朝政,他也不至于有机会谋逆;若不是他谋逆,你母皇也不至于仓皇出逃……”
  这番语无伦次的肺腑之言,我已经听了一十八遍,泓帝每天和我聊天必定以这作为开头。我一开始还挺悲凉伤感,满心感慨,到后来每听到“朕真悔”这三个字,就开始下意识地神游天外。
  难怪几位公主皇子进宫觐见泓帝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