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展昭]怂郡主追夫记 >

第55部分

[展昭]怂郡主追夫记-第55部分

小说: [展昭]怂郡主追夫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浴桶里的水温度正好,侍女们放上了花瓣,展昭将赵宁轻轻将她往里面一放,她便连忙调整身体背对着他,声音期期艾艾的:“我。。。我要侍女。”
  她白若美玉的背上也有着几个浅浅的吻痕,那是昨夜他俯在她身上留下的。
  想起昨夜的疯狂,展昭眸中一闪,轻咳一声,道:“好,我出去。”
  听到展昭的脚步越来越远,赵宁才敢慢慢转过了身。
  她身体每一处都留着他的痕迹,甚至她还能感觉到,有东西流了出来。
  守在门口的侍女见展昭出了门,纷纷进屋。
  珠帘晃动,赵宁忙道:“别。。。”
  “别进来。”
  他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迹,她只瞧了一眼,便让她脸红心跳不已了,她可不好意思再叫旁人瞧了去。
  赵宁有些不敢看自己的身体,匆匆梳洗完,便要起身,奈何还未站起来身,脚下一软,身体又滑进了浴桶。
  在床上与浴桶中坐着尚觉不显,想要站起来时,赵宁才发觉,她身上一点力气也无,浑身酸软无力,细细的腰肢更像是要断了一般。
  再想想神清气爽跟没事人一样的展昭,赵宁咬了咬唇,觉得习武真好。
  赵宁强撑着力气穿上里衣,才叫侍女进来伺候她穿衣。
  侍女扶着赵宁去梳妆台前梳妆。
  嫁为人妇,便不能再梳以前的发型了。
  手巧的小侍女给她梳上了妇人鬓,展昭坐在一旁,看着尚显稚嫩的赵宁梳着成熟的云鬓,忍不住笑了起来。
  赵宁尚是第一次梳这种发型,听展昭笑了起来,不免有些紧张。
  展昭看出她的紧张,便道:“好看。”
  赵宁这才放下心上。
  陪着赵宁嫁过来的侍女侍卫众多,其中便包括了给展昭添了不少堵的张昆,以及做得一手好饭的方海。
  方海怕赵宁饿,先做了他拿手的奶黄包,叫侍女先送了进来,给赵宁填填肚子。
  那一碟的奶黄包太过熟悉,以至于让展昭想起了在陈州软红堂不大愉快的经历。
  那次的经历将展昭雷得外焦里嫩,一连好几日都梦到那奶黄包。
  侍女退了下去,赵宁拿起了一个奶黄包,又递给展昭一个。
  展昭嘴角微抽,接了过来。
  奶黄包手感很好。
  展昭忍不住往赵宁胸前瞄了一眼,空空如也,与赵宁未嫁前那凹凸有致的身材插了个十万八千里。
  展昭曲拳轻咳,忍不住问道:“你很喜欢这种奶黄包吗?”
  赵宁彼时刚咬了一口,见展昭一直盯着她看,便道:“其实也不大喜欢的。”
  赵宁觉着,既然成了夫妻,那就要坦诚相待,以往的事情,告诉展昭也没有什么。
  于是从碟子里拿了一个完整的奶黄包,对着自己比划了一下,略有些不好意思,道:“以前,我是这样用的。”
  赵宁很是坦白,倒是叫展昭有了几分不好意思。
  赵宁拿开奶黄包,看着展昭,松了一口气,道:“以后就不用了。”
  展昭微微一怔,顺嘴便问了一句:“为什么?”
  赵宁笑得两眼弯弯,道:“我都嫁给你了,自然不需要再用啦。”
  展昭:“。。。”
  赵宁道:“我在话本里看到过,说男子喜欢丰满的女子。”
  “你是不是也是这样?被我骗了呀?”
  展昭扶额,看着面色有几分自得的赵宁,忍不住揉了揉她软软的脸。
  侍女们鱼贯而入,送来了美味而又丰盛的饭菜,展昭与赵宁一边说笑,一边吃着饭。
  吃完饭之后,便是随着赵宁嫁过来的侍女侍卫们前来叩拜展昭与赵宁。
  展昭与赵宁这边如胶似漆,一派春/光无限,然而其他人那里,明显就不是这样了。
  首当其冲的便是开封府。
  开封府拖着案子不办,去给展昭赵宁筹备婚礼的事情,让李太后极为不满。
  在这几个月时间,李太后将包拯念叨得瘦了好几斤,眼看着便要与颇有神仙风骨的公孙策为伴了。
  展昭与赵宁的婚事一完,包拯立刻就着手调查当年的狸猫换太子之事。
  当年刘太后与李太后同时怀孕,先帝赵桓说谁先生下儿子,便封谁为皇后,她所生下来的儿子,自然也就是大宋朝以后的太子。
  李太后比刘太后早一步生下赵祯,被刘太后让寇珠用剥了皮的狸猫换了去。
  寇珠当初把赵祯抱走之后,将他交给了太监陈琳,让陈琳抱出宫去。
  恰逢八贤王过寿,先帝赵桓派陈琳去御花园中摘寿桃送与八贤王,陈琳便将赵祯放在装寿桃的盒子里,带出了宫,交给了八贤王,让八贤王抚养。
  后来刘太后也生下了一个儿子,赵桓便立他为太子,立刘太后为后,这原本也是不错的,谁知这太子长到六岁竟然一病死了。
  赵桓年过半百才得这一个儿子,经此打击之后,大病了一场。
  赵桓自知年事已高,已没有可以再次让嫔妃怀孕的能力,为保大宋朝江山稳固,便动了过继宗室的孩子为太子的心思。
  恰逢八贤王来皇宫探视赵桓,赵桓便让他领他的儿子瞧瞧。
  八贤王便把赵祯领了过来。
  赵桓见赵祯顿感亲热,于是便立了赵祯为太子。
  当年的狸猫换太子的寇珠早几年便死在了宫中,刘太后与八贤王根本不会袒露当年之事,为今只有一个陈琳,或许还会帮助李太后。
  包拯理清思路之后,便亲自入宫找了陈琳诉说此事。
  陈琳虽为太监,但为人忠义仗义,曾多次帮助包拯,因而包拯对他的印象极为不错。
  包拯觉得,只要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陈琳必然也会帮他的。
  然而这一次,却出乎了包拯的预料。
  包拯刚刚开口,陈琳便连连推说不知。
  包拯忍不住皱眉道:“陈总管,如今世上只有你能还李娘娘一个清白了,你若是也不愿帮她,那时间便无人能帮她了。”
  陈琳听包拯说的恳切,思及包拯以往的行事作风,陈琳劝道:“包大人,有些事情,并非一定要分个是非对错。”
  “陈总管!”
  包拯道:“世人若都如你的想法一般,那这世间,还有没有王法,有没有公道!”
  陈琳叹息道:“包大人,你有没有想过这件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刘太后权倾朝野,威震天下,若你执意要查此事,她会如何看你?”
  包拯向金銮殿的位置一拱手,声音凛凛:“包拯做事,只看对错,不问后果!”
  “若包拯是贪生怕死之徒,又怎会执掌开封府、做这御铡三刀?!”
  月色从夜幕中探出头,满天星辰隐在它的光芒后。
  包拯一连找了陈琳几日,再加上赵祯从大相国寺回宫之后,态度便有些微妙,郭槐觉察出了不对劲,担心当年狸猫换太子事情败落,思虑之下,便派了杀手来杀陈琳。
  杀人灭口,永绝后患。
  谁知就被展昭救了下来。
  展昭本来正在休婚假,包拯担心事情败露,刘太后会对陈琳下杀手,于是让张龙给展昭递了个消息,让他去留意陈琳的动静。
  这一留意,便救了陈琳一命。
  陈琳死里逃生,明白包拯调查狸猫换太子的事情被刘太后知晓,所以他才会被郭槐派人追杀。
  陈琳想起先帝赵桓当初交代他的事情,闭上眼,满面疲惫,对包拯道:“咱家可以帮包大人还李娘娘一个清白,只是有一点,包大人需答应我。”
  包拯道:“陈总管请讲。”
  陈琳愿意帮助他,这是再好不过,只要陈琳不提出特别难办的要求,他都会答应。
  陈琳缓缓道:“包大人需不得伤害刘太后。”
  包拯一怔,正欲想问,却听陈琳又道:“若是不然,纵然咱家被刀斧加身,也不会吐露当年之事。”
  包拯低头想了一会儿,道:“陈总管,兹事体大,包拯不敢向你保证。”
  “刘太后的事情,只有当年天子才能决断。”
  想起刘太后对大宋朝做出的贡献,若没有她,大宋朝只怕在先帝赵桓去世时,便乱成一团了。
  因而包拯道:“不过包拯可以答应总管,真相大白之后,包拯会在陛下面前,替刘太后求情。”
  包拯的为人,陈琳再清楚不过,既然他说出此话,在案件之外,必会在紧要关头保刘太后。
  陈琳再无后顾之忧,长叹一声,将当年之事和盘托出。
  陈琳的话与李太后的话基本一致,包拯再不疑有他,当心便要进宫向赵祯汇报。
  包拯走得太急,以至于没有发现,陈琳在他走后,目光中一闪而过的痛惜与无奈。
  包拯向赵祯汇报完狸猫换太子的进展之后,表示需要将郭槐带回开封府审讯。
  赵祯犹豫了一会儿,道:“只怕太后那未必肯依。”
  刘太后一手遮天,若想带走她的人,纵然尊贵如赵祯,也不得不思虑再三。
  包拯道:“不若您找个借口,将郭槐招来,臣私下带走,并不惊动太后,也就是了。”
  赵祯想了想,觉得此法可行,于是叫了个机灵的太监,说赵宁出嫁,他悬心不下,让郭槐去公主府上走一趟。
  小太监来到刘太后的宫殿,弓着腰说明了来意。
  刘太后坐在衣裳,伸着手,让小宫女们给她染着蔻丹,小太监说完了话,她微微抬眉,瞧了太监一眼,不过是再普通的一个眼神,就叫小太监两股战战,额间生汗。
  刘太后收回了目光,让人叫来的郭槐,让他去走一趟。
  郭槐跪在刘太后面前,欲言又止:“太后。。。”
  刘太后淡淡道:“你去吧。”
  “怕什么?”
  她像是说给郭槐听,又像是说给跪在面前发抖的小太监听。
  郭槐跟着小太监去了赵祯宫殿,领了差事之后,便跟着包拯一同出宫。
  轿子并未将他抬往赵宁的公主府,走到开封府门前便停下来了,张龙撩起轿帘,大手一挥,道:“郭总管,请吧。”
  郭槐闭了闭眼,拂尘一挥,大步走了进去。
  到了堂上,无论包拯说什么,郭槐只是不认,更是巧言诡辩,一连几日,包拯与公孙策束手无策。
  在堂上站了几天的展昭回家跟赵宁说起此事,说他以往倒是小瞧了郭槐,重刑之下,咬人不认,这种心智,着实强上常人太多。
  赵宁听着展昭说起郭槐的事情,想起了刘太后那日在大相国寺与赵宁说的那番话,那日刘太后泰然自若,话里似是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赵宁疑惑不已,铁证如山之下,刘太后又会怎么去翻盘呢?
  赵宁忍不住想起上一世的事情。
  上一世,包拯是夜里将死了个寇珠从地府放了出来,让她跟郭槐当堂对质的,这一世,是不是也是如此?
  赵宁并没有疑惑太久,这日展昭回来,便向赵宁说起了开封府的事情。
  公孙策找了一个与寇珠极为相似的女子,夜间来勾着郭槐说实话。
  郭槐一见之下,果然心惊不已,但又很快恢复了理智,察觉出那女子并非寇珠。
  人是有影子的,而鬼魂是没有的。
  郭槐当下便大笑包拯用一民间女子来哄骗于他。
  正当郭槐大笑的当口,一阵阴风扫过,展昭站在堂上,只觉得浑身发冷,寒气入骨。
  明明大堂里什么也没出现,郭槐却开始胡言乱起来,公孙策趁机将他的话记录了下来。
  公孙策记录完毕之后,那寒气森森的雾气中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寇珠心愿已了,如今终于可以放心投胎转世了。”
  寇珠的话让展昭颇有些感触,展昭讲完,便问赵宁:“你相信这时间真有轮回吗?”
  赵宁想起上一世的事情,道:“相信的。”
  她用了两辈子才跟展昭走到了一起,她如何不信?
  怨气太重的人,是投不了胎的。
  赵宁笑眼弯弯,道:“若是不能跟你在一起,我纵然死了,也不会瞑目的。”
  赵宁虽然在笑,但话里的果决,让展昭心疼不已。
  赵宁是极为喜欢他的,爱他甚于生命。
  这个事情,展昭在很久以前就知道了。
  展昭揽赵宁在怀里,下巴抵着她的额头,轻声道:“傻瓜。”
  郭槐的状词被包拯呈了上去,赵祯看完之后,陷入了沉默。
  原来他的生母真的是李妃,而不是八贤王与八王妃。
  这么多年了,他一直视八贤王与八王妃为生父生母,也十分的孝敬刘太后,然而谁能想到,他的生母另有其人,在民间孤苦无依地过了二十年。
  而他倾心相待的八贤王八王妃,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拒绝将此事大白于天下。
  更有甚至,他一直敬重的刘太后,竟是他的仇人。
  赵祯无力地坐在龙椅上,疲惫地闭上了眼,他挥手让包拯出去,他想自己静一静。
  时间的沙漏被重新倒置,太阳跌入云头,月色从夜幕中升起,悲悯地看着世人。
  赵祯睁开眼,道:“摆架金华宫。”
  太监们尖细的声音在皇宫中回荡,金华宫琉璃灯盏盏,刘太后和衣半躺,手里捧着一本三国志,带着鎏金护甲的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翻阅着书页。
  赵祯来到殿里,宫女们为刘太后加了一件外衣。
  宫灯盏盏,将赵祯的面容照的半明半暗,刘太后挥手,在殿里伺候的太监与宫女尽数退去。
  宫女太监退下之后,赵祯迟迟不说话,刘太后便也不开口。
  一阵寂静之后,赵祯终于沉不住气,抬起头,看着面前这个他尊敬了二十多年的太后,道:“当年的事情,朕都知晓了。”
  “恩。”
  刘太后面色一如从前,简短一个字音,让赵祯微微皱眉。
  赵祯道:“您。。。”
  “您不打算解释一下吗?”
  刘太后抬眸,锐利的目光逼得赵祯有些不敢看她的眼睛。
  刘太后道:“解释如何,不解释又如何?”
  刘太后强硬的口气让赵祯的目光又暗了一分。
  “当年之事,确是哀家做下的。”
  赵祯胸口一紧,袖子里的手指握成拳。
  刘太后永远都是这样,永远高高在上,永远强势逼人,永远不会因任何事任何人去妥协。
  当初之事,她害得他无法与先帝赵桓父子相认,害得他生母流落人间二十年,她今日提起,话里却一丝内疚也无,语气稀松平常,像是在说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一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