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望族嫡妇之玉面玲珑 >

第389部分

望族嫡妇之玉面玲珑-第389部分

小说: 望族嫡妇之玉面玲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在进来那一刻,他听到了晋嬷嬷禀告的声音,立即就知道自己生了个儿子,这不是他的第一子,却胜似第一子。
    苏梓瑜靠在他的怀里失声痛哭,帝后二人少有的同一种心情,这个皇子来得有多么艰难,他们深有体会。
    林珑担心地看着苏梓瑜,不是不明白她的激动从何而来,但就是怕她哭得狠了,将来影响身子。
    “皇上,您劝劝义母,不能再哭了。”她忙开口劝道。
    抱着初生嫡皇子的晋嬷嬷也十分的担心,“皇上,义安郡主说得对,娘娘真的不能再哭了,不然怕是于身子有碍,这女人月子做不好是会落下病根的。”
    朱翊这才轻轻地推开苏梓瑜,拿帕子给她抹泪,“梓瑜,我们不哭……”
    苏梓瑜这才努力地止泪,因为哭得狠了,她还打了好几个呃。
    朱翊温柔地拿话安慰妻子,在这一刻,他不顾周围还有人,展现出了帝皇柔情的一面。
    待苏梓瑜止泪后,他拥了拥她,这才起身看向晋嬷嬷怀里的孩子,此刻孩子的眼睛还没有睁开,皮肤皱巴巴的看不出来像谁,可在他的眼里,这是世上最好看的婴儿。
    他伸出手抱住这个小小的婴儿在怀里,仔细端详半晌,这才转头看向苏梓瑜,“朕先抱皇儿出去,梓瑜,你且安心休养,朕去去就来。”
    苏梓瑜点点头。
    朱翊又看向林珑,“好好陪陪你义母。”
    林珑屈膝行了一礼应了声,朱翊这才大踏步地走出去。
    在门帘处遇上焦急进来的太后,他朝太后展示了一下怀中的人儿,“是个皇子。”
    “阿弥佗佛,佛祖保佑,大顺朝终于又迎来了嫡皇子。”太后看着这仍闭着眼睛的小婴儿,说不出的欢喜。
    母子俩交谈了几句,朱翊这才重新抱着孩子出去,他要亲自出去宣布这喜讯。
    在听到婴儿哭声的时候,所有人都提起精神注意着寝殿里面的动静,可就是迟迟不见有人出来宣布这生的是皇子还是公主?小声的议论声不绝于耳,显然大家都等不及想要知道这结果。
    就在众人等得不耐烦的时候,寝殿的大门方有人拉开,一身明黄帝皇服饰的朱翊大步流星地从里面出来,怀里抱着的是同样明黄色的襁褓,这里面裹的是刚刚出生的龙子凤女,他们的心都提到眼里。
    朱翊的一双龙目扫过众人急切的表情,突然他把手中的婴儿托举到头上,朗声宣布,“这是朕的太子。”
    太子二字一灌入耳朵,众人都被炸得回不过神来。先莫论在孩子在朱翊众多出生的子嗣中排行十四,单在存活的皇子中他也是敬陪末座的第六子,虽为嫡出可一出生就被立为太子,这并不是常见之事。
    宗亲与大臣们都静默无语地看着朱翊手中高举的孩子,好半晌,静王最先反应过来,立即双膝跪地,“恭喜吾皇喜得太子。”
    这是宗亲里面反应最快的一个,一众外臣中,叶旭尧也是极快地表态双膝跪下,“恭喜吾皇喜得太子。”
    有了带头的人,更多的人都跪了下去,高呼:“恭喜吾皇喜得太子。”
    朱翊听着这山呼声,心情越发激动,手中托着的这孩子份量越来越重,他要把这江山传给他与梓瑜的后代,这种念头越发强烈。
    屋子里的苏梓瑜自然能听到外面的呼声,她半躺着,眼睫毛微微睑着,脸庞半明半暗让人瞧不清她是个什么情绪。
    “义母,皇上封刚出生的皇子为太子,这是好事。”林珑道。
    苏梓瑜长吁一口气,“是好事没错,可带来的坏处也极其明显。”
    这义母没明说,可林珑还是听出来她心底那一丝的不快,这么小就被封为太子,自然是能得到更好的资源,受到最精心的保护,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会成为有心之人的靶子,小小年纪就要开始防范。
    “义母,就算现在不封太子,身为惟一的嫡皇子,哥儿也还是会万众瞩目,还不如现在就占定名份,这样一来要动手的人也要掂量掂量,反过来说兴许更有利于哥儿的成长。”林珑尽量往乐观处说,试图用这个来劝慰苏梓瑜。
    苏梓瑜微微一笑,“但愿如此,不过我也不会怕了那些宵小之辈,谁敢动我的儿子一根毫毛,我必定诛他全家。”
    最后这句话她说得不但霸气十足,更是戾气十足。
    屋里的宫娥都无端打了个冷颤,可以想见皇后娘娘这次对于小皇子的保护会是最为周密的。
    林珑却是不感到奇怪,同样身为母亲,她对于胆敢害她儿子们的人也绝不手软,这是原则问题,为母则强,千古不变的道理。
    太后却是透过窗户看着外面乌鸦鸦地跪了一地的人,严厉的双眼却是慢慢地移向儿子的脸,她是盼着能生个嫡皇子,可这封为太子似乎略嫌过早,谁知道这么小的孩子能不能承受这么大的福份,如果又一次夭折,那怎么办?
    叹息一声,她移开视线不再看,扶着嬷嬷的手再度进去内室看望苏梓瑜。
    皇帝喜得太子的皇榜在一日之间就贴满了京城的大街小巷,更是火速地将这喜讯传到全国,人人都欢呼,有了太子这继承人,皇朝的根基更为稳固,这对于大顺朝而言是好事。
    汝阳城还没有迎来太子诞生的喜讯,那拖得太久的世子最终还是选了个合适的日子出殡。
    以往热闹的街道在今天却是安静得很,只有汝阳城中各方势力在搭路祭祭拜这逝去的世子。
    各家的家主都亲临路祭这位他们并不真心喜欢的世子,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努力装出一副伤心的样子。
    叶蔓君的马车驶过来停在叶家的路祭棚时,引来了各方人或明或暗的注视,久闻这京城来的娇客,终于有机会一睹其芳容,猜测声渐起。
    ------题外话------
    亲爱的们,皇后娘娘终于生了,大家是不是要随份子来点票票恭贺一下太子殿下的诞生?

  ☆、第一百八十七章示威

叶旭融吁停了马,从马背上一跃而下,然后亲自掀起马车帘子,伸手搀扶自家亲姐下马车。
    今儿个的叶蔓君穿了一身素白的衣衫,腰间系着一条孝巾,她执着素白帕子的手轻轻地放在亲弟的手中,然后由自家弟弟扶着小心地踏上侍女放下的矮凳中,娉婷地下了马车。
    不用抬头去四处张看,她也知道她是众人瞩目的焦点,一直以养病为由,她拒绝了汝阳城不少人的拜帖,这也就是为什么她的出现会引起不少人的骚动。
    “这就是那位京城娇女?”有人窃窃私语。
    “长得倒是不错,就是脸色不大好看,看来是真病了……”
    “呵呵,不管是不是真病?她也得病着才好。”
    “怎么说?”
    “王妃那性情你又不是不知道,若不是因为她,这世子早就出殡了,还会拖到现在?这妾身未明,她越迟露面越好,人家能千里迢迢嫁过来,可不是来陪个死人的……”
    “我听说王爷有意让她继续成为世子妃……”
    “弟娶嫂子,王爷是不是昏了头?这天下间好女孩有的是……”
    “王爷的心思你我如何能懂?莫不是被这女子迷住了吧?”
    “谁知道?倒是难为了这继任世子……”
    “有何难为的?这滕家、容家、安家、周家等几个世家又开始物色新的人选,准备到时候与世子妃一道进府,这可是享不尽的艳福。”
    “哈哈,是这么说没错,这一下子就是好几个美人儿,只怕这世子妃的位置并不好过啊……”
    “有什么不好过的?兴许会被王爷看上……”
    “……”
    侧耳倾听了一会儿的叶蔓君,在听到那些人议论她将嫁给继任世子的话题时,终于不再听这些流言八卦,神色冷峻地步进祭棚里面。
    “姐,我去教训他们。”叶旭融一脸的怒容,这些个人越说越过份。
    叶明澜的神色也不好看,这汝阳城里的都是一群什么人?只是在看到叶旭融愤怒的神色时,他伸手拦住这个堂侄子,“融哥儿,稍安毋躁。”
    叶蔓君也伸手拉住弟弟的胳膊,“融弟,忍住,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儿到底不是京城。”
    “姐,你听听他们越说越过份,连扒灰这样的字眼都出现了,这些人就是欠揍。”叶旭融怒不可遏,明明是子虚乌有之事,偏有心人在那儿胡乱嚷嚷,这非但不是不给面子长姐,同样也不将汝阳王看在眼里?这汝阳城就没王法?
    叶蔓君却中皱紧眉头,“融弟,不可大意而为,这些言论,汝阳王会听闻,他自会计较,犯不着我们现在强出头。”
    她深知与这群人争论争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反而有可能会惹得一身腥,他们故意把话说得这么难听,无非就是引她在这场合发飙,这样一来,她又能得到什么好处?毕竟她现在的身份说有多尴尬就有多尴尬。
    叶旭融被至亲之人拦住不能去讨公道,气愤地一拳捶打在祭棚的柱子上,这无能为力的感觉真不好受,思及此,他更为心疼自家长姐,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一辈子,她将如何度过?
    只不过这些言论到底听来污耳,叶蔓君没有往祭棚里面坐着,而是站在外面,双眼带着狠厉之声扫视了一下四周,一声不吭却又把她的姿态摆出来,身正不怕影子斜。
    那些个窃窃私语声遂渐渐减少,聚在一块儿说话的人又转过身去整弄祭棚上的白色帐幔,少了嗡嗡之声,叶蔓君方才感觉到空气清新了许多。
    叶明澜沉着脸走近叶蔓君,看到她依旧冷静的面容,他叹息一声,低语道:“君姐儿,你到底是如何想的?能否透露些许给澜二叔听,好让澜二叔心里有底。”
    叶蔓君闻言,其实在那天听了汝阳王说了这么惊世骇俗的打算时,她就惊得说不出话来,这几天中都为此困扰着,而叶明澜也体谅她的心情一直忍到如今才问出口。
    “不瞒澜二叔,我这心也乱得很,汝阳王当真给了道难题于我,嫁或不嫁都是不妥。”她叹气道。
    不嫁,她的身份依旧尴尬,嫁,她也依旧尴尬着,这是真真的左右为难。再者她已向家中举荐朱子期当世子,若是现在点头要嫁,岂不是说她早有私心?朱子期将如何看她?与朱子期结为夫妻,这么一想,她的脸蛋止不住地嫣红一片,好在上的淡黄粉末还是遮住一二,不然她就要丢脸丢大发了。
    越想越是心乱如麻,她从不觉得自己是犹豫性子的人,成或不成不就一句话罢了,可如今她却是举步维艰,主要是她顾虑着朱子期的想法,从来没想过她会将嫁给他,这想法自那天起,这想法开始根深蒂固。
    汝阳王府里面却是哭声一片,朱陈氏数次哭晕了过去,儿子真个要出殡,往后就真的与她天人永隔,想到那小小的人儿长大成人,最后又与世隔绝,她恨不得死去的那个人是自己。
    就在朱陈氏趴在儿子的棺材上哭得死去活来的时候,她的亲信走近她,在她耳边道:“王妃,已经依您的意思把这谣言散播出去了,不过那叶家姑娘真能忍,她还是没与汝阳城的世家起冲突。”
    造王爷与叶蔓君的谣,亏这王妃想得出,也真敢做出来,那亲信不免有几分咋舌,本来不想搀和,但依王妃这狠辣的阴险性子,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能活一天是一天,哪怕违心,她也还是安排人做了出来。
    朱陈氏愣然了一会儿,这才听明白了这人说的是什么意思,微睑眼眉,“把这些话都传出去,我要让她不敢同意嫁进汝阳王府来,那是我儿的未婚妻,朱翌居然想让他那些个庶出子娶我儿的媳妇,那是做梦,我死也不会成全他的。”说这话时,她的眼里闪过一抹恨意,朱翌这么做是在剜她的心。
    “是,老奴知晓。”那亲信忙应声,然后后退转身时看到汝阳王正领着人走过来,身形一闪就避了开来。
    “王妃。”朱翌到了朱陈氏的身边,没再多说废话,只是他的双眼闪着必定的决心。
    朱陈氏哭得也累了,由着侍女扶着离开了棺材,“王爷放心,我既然同意了出殡,断不会在最后关头反悔,只是我可怜的儿啊,竟要孤零零的一个人长眠于地下……”
    朱翌对于她的哭声充耳不闻,朱陈氏还有心思弄小动作,证明她还能坚持住,不似她表现出来的柔弱与伤心欲绝。
    “抬世子的棺材出府吧。”他挥手道,目光看了眼那棺材,这人都死了,多想无益,还是入土为安吧。
    这王府出殡,请了三百僧侣来念经做法超渡,哀乐一路奏响,浩浩荡荡地从王府出发,沿着大街一路而去。
    在看到出殡的壮观场面迤逦而来,各家祭棚开始摆香案奏哀乐。
    叶蔓君在人群里面颇为显眼,毕竟她的身分尴尬特殊,只见她点燃香案,把礼数一一做足,然后伫立在那儿一脸平静地送别这无缘的世子。
    她在人群中寻找着朱子期,也谈不上有什么想法,就是下意识这么做了,世子无子,惟有兄弟送行,她很快就看到了执幡的朱子期,恰好朱子期也刻意地看向她,两人的目光隔着重重白幔看向彼此。
    只是那么一交汇,叶蔓君率先脸红地转开了目光,独自面对朱子期,让她的心绪起伏得越发厉害。
    朱子期微敛眼眉,父亲的打算他也知晓,如果要想成为世子,就必须接受叶蔓君为正妻,这个结果出乎他的预料,对叶蔓君他并不讨厌,但这条件显得有几分不讲道理。
    所以这几天他没有刻意再去找叶蔓君,就是为了避嫌,省得有人说他为了世子之位才去接近她,这样的流言不但损及他的名誉,对她也不公平,还不如就这般淡然相处。
    思及她说过会写信给京城的兄长,一定会让襄阳侯府举荐他为继任世子的话,他的心头突然一热,就凭这条,他成为世子几乎可以说是十拿九稳。但这样一来,他就更不能与她接触过多,不知道她会不会产生别的想法?以为他之前与她的接触是别有居心。
    想到父亲与嫡母并不和顺的婚姻,他皱紧了眉头,在潜意识里面,他并不想与她成为一对冤偶,在几十年后彼此相敬如冰,或者抱怨连连,互相拆台。
    这两人别扭的目光自然落在朱子然的眼里,他的拳头握得很紧,父亲的打算于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